第五十二章 接下來的籌劃
大秦:開局怒懟祖龍,我拉著扶蘇要造反 作者:菜鳥秘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嬴昭皺起眉頭,神色凝重。
“這就得看大哥扶蘇這個擋箭牌是否足夠堅固了,倘若大哥頂不住壓力認慫了,我也不再等待,直接發起兵諫,逼迫父皇退位!”
瓔珞滿臉好奇,追問道:“何必行此兵諫的險招?”
嬴昭嘿嘿一笑,眼中閃過一絲決然。
“直接動用大軍包圍鹹陽城,而後我再率領幾百精兵強將進入宣室大殿。屆時,就看父皇退不退位!”
瓔珞聽了,並未覺得嬴昭此舉有何不妥,反而幫著他思考萬全之策。
正所謂怕什麽來什麽。
就在夫妻二人在房中秘密商議之時,昏迷不醒的秦始皇突然動了動,抬手抹了抹眼睛,竟半坐了起來。
垂死病中驚坐起,秦始皇滿心迷茫:“老子到底在哪裏?”
隻見大兒子扶蘇,瞬間淚如泉湧,跪在了他的床前,緊緊抱住秦始皇的腿,放聲大哭。
“父皇果然醒了,嗚嗚,兒臣激動萬分!”
秦始皇望著扶蘇,長歎一口氣。
“這個大兒子讀書讀得有些迂腐了,然而這也並非全然是壞事。起碼他不像嬴昭那個逆子,一開口就要朕的老命!有這麽一個仁慈愛民又頗具才華的兒子在朕龍馭上賓之後繼承大統,朕應當知足了,還妄想什麽周穆王的八駿逍遙車?”
秦始皇定了定神,回想起昏迷前的種種,心中對嬴昭的忤逆之舉怒火中燒。
“嬴昭那逆子,竟如此大膽,朕定要好好懲治他!”
扶蘇連忙勸道。
“父皇息怒,七弟想必也是一時糊塗,還望父皇寬恕。”
秦始皇怒目而視。
“糊塗?他這是大逆不道!若不嚴加懲處,日後如何正綱紀、安天下?”
此刻,秦始皇對扶蘇的喜愛有多深,對嬴昭的憤恨便有多強烈。
“老大,嬴昭那個逆子在哪裏?把他給朕叫過來!”
秦始皇怒聲喝道,臉上的怒氣猶如即將噴發的火山。
扶蘇趕忙為嬴昭解釋。
“父皇,您的病能如此迅速地好轉,其實都多虧了七弟……”
然而,秦始皇根本不願聽他的解釋,粗暴地打斷道:“連你都要忤逆朕嗎?還不快去把他叫來!”
扶蘇心中擔憂,卻又不敢違抗父命。
他趕緊命令醫令夏無且隨身服侍父皇,又調遣禦林軍嚴密保護,這才火急火燎地趕往七公子府。
秦國奉行商鞅之法,法律嚴明規定,若一個人沒有軍功,即便身為貴族,也無權享受豪華的府邸以及其他豐厚的待遇。
因而,即便嬴昭貴為公子,他的府邸相較於那些戰功赫赫的武將,顯得樸素許多。
府中的仆人數量稀少,夫婦二人所著的衣服也不敢選用絲綢。
好在嬴昭夫婦對扶蘇相當敬重,當扶蘇匆匆趕到時,嬴昭趕忙迎上前。
“大哥,您今日怎有閑暇光臨寒舍?竹清,快上茶!”
扶蘇哪有心思逗留,心急如焚地對嬴昭說道。
“父皇醒了,召你馬上進宮覲見!”
嬴昭神色平靜,似乎並不慌張,反而問道。
“他氣色如今如何?”
扶蘇尷尬地笑了笑,說道。
“氣色雖還算不錯,但怒氣更盛,七弟,此次恐怕你免不了要遭受一頓責罰,不過你放心,有大哥在,定會全力保你,不會讓你有性命之憂!”
嬴昭安撫好瓔珞,讓她在家中安心等候,隨後便跟著扶蘇一同前往鹹陽宮。
此時鹹陽宮的衛尉名叫王艮,乃是第三代名將王離的大哥。他憑借著卓越的軍功,被冊封為五大夫。
嬴昭吃虧就吃虧在自己沒有軍功,因此見到這位頗有地位的將領,也不得不客客氣氣。
“五大夫辛苦了!”嬴昭拱手說道,語氣中帶著幾分敬重。
王艮早有耳聞七公子的賢名,心中也有意向他靠攏,於是態度極為謙恭。
“七公子如此問候末將,末將實在愧不敢當。陛下今日火氣極大,請公子小心應對。”
嬴昭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著說道。
“多謝王將軍提醒,稍後若有閑暇,定請你喝酒!”
扶蘇早已先嬴昭一步進入宮殿,向秦始皇稟報。
不久,一名太監奉命前來傳喚嬴昭進殿。
嬴昭剛走到大殿跟前,就聽到殿內傳來一陣摔杯子的聲響。
“嬴昭那個逆子,朕都等了許久,他為何還不來?難道真在策劃篡位之事不成?”
秦始皇的怒吼聲在殿內回蕩,震人心魄。
就在這緊張凝重的時刻,太監那尖銳刺耳的聲音扯著嗓子通傳。
“七公子嬴昭覲見!”
秦始皇身側擺放著一個矮矮的桌案,上麵堆滿了眾多竹簡,他一隻手緊握著刻刀,另一隻手執著珠筆,正全神貫注地書寫著什麽。
對於桌案上放置的些許紙張,他卻滿臉不屑,視若無睹。
嬴昭恭恭敬敬地步入殿內,雙膝跪地,將頭深深地磕下,謙卑之態盡顯。
“兒臣嬴昭,拜見父皇,願父皇萬歲萬萬歲!”
秦始皇開門見山,語氣中帶著威嚴與急切。
“奉命給朕煉製仙丹的方士盧生、侯生還有楊佟,如今狀況如何?”
嬴昭麵色平靜如水,毫無波瀾地回道。
“啟奏父皇,那幾個人大逆不道,妄圖毒害父皇,兒臣令人挖了一個大坑,將他們連同四百六十個方士一並埋了!”
在原本的曆史軌跡中,此類行徑本該是秦始皇所為,可今日聽到嬴昭如此平靜地敘述,秦始皇竟震驚得身體一晃,險些從座位上跌落。
他氣得五官扭曲,怒目圓睜,大聲嗬斥道。
“逆子,你……你……竟敢如此膽大妄為!”
嬴昭卻嘿嘿一笑,那笑容中帶著幾分決然與無畏。
“臣近日還打算將那些妖人所著的煉丹之書統統付之一炬,恰好父皇醒了,不如我們就用那些書簡舉辦一個盛大的篝火晚會,也算是物盡其用!”
這則消息傳入秦始皇的耳中,其震撼程度遠比那四百六十人的“大團圓”更為強烈。
“逆子,誰賦予你的膽量,竟敢做出這般大逆不道之事?”秦始皇的聲音顫抖著,憤怒使他的胸膛劇烈起伏。
“這就得看大哥扶蘇這個擋箭牌是否足夠堅固了,倘若大哥頂不住壓力認慫了,我也不再等待,直接發起兵諫,逼迫父皇退位!”
瓔珞滿臉好奇,追問道:“何必行此兵諫的險招?”
嬴昭嘿嘿一笑,眼中閃過一絲決然。
“直接動用大軍包圍鹹陽城,而後我再率領幾百精兵強將進入宣室大殿。屆時,就看父皇退不退位!”
瓔珞聽了,並未覺得嬴昭此舉有何不妥,反而幫著他思考萬全之策。
正所謂怕什麽來什麽。
就在夫妻二人在房中秘密商議之時,昏迷不醒的秦始皇突然動了動,抬手抹了抹眼睛,竟半坐了起來。
垂死病中驚坐起,秦始皇滿心迷茫:“老子到底在哪裏?”
隻見大兒子扶蘇,瞬間淚如泉湧,跪在了他的床前,緊緊抱住秦始皇的腿,放聲大哭。
“父皇果然醒了,嗚嗚,兒臣激動萬分!”
秦始皇望著扶蘇,長歎一口氣。
“這個大兒子讀書讀得有些迂腐了,然而這也並非全然是壞事。起碼他不像嬴昭那個逆子,一開口就要朕的老命!有這麽一個仁慈愛民又頗具才華的兒子在朕龍馭上賓之後繼承大統,朕應當知足了,還妄想什麽周穆王的八駿逍遙車?”
秦始皇定了定神,回想起昏迷前的種種,心中對嬴昭的忤逆之舉怒火中燒。
“嬴昭那逆子,竟如此大膽,朕定要好好懲治他!”
扶蘇連忙勸道。
“父皇息怒,七弟想必也是一時糊塗,還望父皇寬恕。”
秦始皇怒目而視。
“糊塗?他這是大逆不道!若不嚴加懲處,日後如何正綱紀、安天下?”
此刻,秦始皇對扶蘇的喜愛有多深,對嬴昭的憤恨便有多強烈。
“老大,嬴昭那個逆子在哪裏?把他給朕叫過來!”
秦始皇怒聲喝道,臉上的怒氣猶如即將噴發的火山。
扶蘇趕忙為嬴昭解釋。
“父皇,您的病能如此迅速地好轉,其實都多虧了七弟……”
然而,秦始皇根本不願聽他的解釋,粗暴地打斷道:“連你都要忤逆朕嗎?還不快去把他叫來!”
扶蘇心中擔憂,卻又不敢違抗父命。
他趕緊命令醫令夏無且隨身服侍父皇,又調遣禦林軍嚴密保護,這才火急火燎地趕往七公子府。
秦國奉行商鞅之法,法律嚴明規定,若一個人沒有軍功,即便身為貴族,也無權享受豪華的府邸以及其他豐厚的待遇。
因而,即便嬴昭貴為公子,他的府邸相較於那些戰功赫赫的武將,顯得樸素許多。
府中的仆人數量稀少,夫婦二人所著的衣服也不敢選用絲綢。
好在嬴昭夫婦對扶蘇相當敬重,當扶蘇匆匆趕到時,嬴昭趕忙迎上前。
“大哥,您今日怎有閑暇光臨寒舍?竹清,快上茶!”
扶蘇哪有心思逗留,心急如焚地對嬴昭說道。
“父皇醒了,召你馬上進宮覲見!”
嬴昭神色平靜,似乎並不慌張,反而問道。
“他氣色如今如何?”
扶蘇尷尬地笑了笑,說道。
“氣色雖還算不錯,但怒氣更盛,七弟,此次恐怕你免不了要遭受一頓責罰,不過你放心,有大哥在,定會全力保你,不會讓你有性命之憂!”
嬴昭安撫好瓔珞,讓她在家中安心等候,隨後便跟著扶蘇一同前往鹹陽宮。
此時鹹陽宮的衛尉名叫王艮,乃是第三代名將王離的大哥。他憑借著卓越的軍功,被冊封為五大夫。
嬴昭吃虧就吃虧在自己沒有軍功,因此見到這位頗有地位的將領,也不得不客客氣氣。
“五大夫辛苦了!”嬴昭拱手說道,語氣中帶著幾分敬重。
王艮早有耳聞七公子的賢名,心中也有意向他靠攏,於是態度極為謙恭。
“七公子如此問候末將,末將實在愧不敢當。陛下今日火氣極大,請公子小心應對。”
嬴昭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著說道。
“多謝王將軍提醒,稍後若有閑暇,定請你喝酒!”
扶蘇早已先嬴昭一步進入宮殿,向秦始皇稟報。
不久,一名太監奉命前來傳喚嬴昭進殿。
嬴昭剛走到大殿跟前,就聽到殿內傳來一陣摔杯子的聲響。
“嬴昭那個逆子,朕都等了許久,他為何還不來?難道真在策劃篡位之事不成?”
秦始皇的怒吼聲在殿內回蕩,震人心魄。
就在這緊張凝重的時刻,太監那尖銳刺耳的聲音扯著嗓子通傳。
“七公子嬴昭覲見!”
秦始皇身側擺放著一個矮矮的桌案,上麵堆滿了眾多竹簡,他一隻手緊握著刻刀,另一隻手執著珠筆,正全神貫注地書寫著什麽。
對於桌案上放置的些許紙張,他卻滿臉不屑,視若無睹。
嬴昭恭恭敬敬地步入殿內,雙膝跪地,將頭深深地磕下,謙卑之態盡顯。
“兒臣嬴昭,拜見父皇,願父皇萬歲萬萬歲!”
秦始皇開門見山,語氣中帶著威嚴與急切。
“奉命給朕煉製仙丹的方士盧生、侯生還有楊佟,如今狀況如何?”
嬴昭麵色平靜如水,毫無波瀾地回道。
“啟奏父皇,那幾個人大逆不道,妄圖毒害父皇,兒臣令人挖了一個大坑,將他們連同四百六十個方士一並埋了!”
在原本的曆史軌跡中,此類行徑本該是秦始皇所為,可今日聽到嬴昭如此平靜地敘述,秦始皇竟震驚得身體一晃,險些從座位上跌落。
他氣得五官扭曲,怒目圓睜,大聲嗬斥道。
“逆子,你……你……竟敢如此膽大妄為!”
嬴昭卻嘿嘿一笑,那笑容中帶著幾分決然與無畏。
“臣近日還打算將那些妖人所著的煉丹之書統統付之一炬,恰好父皇醒了,不如我們就用那些書簡舉辦一個盛大的篝火晚會,也算是物盡其用!”
這則消息傳入秦始皇的耳中,其震撼程度遠比那四百六十人的“大團圓”更為強烈。
“逆子,誰賦予你的膽量,竟敢做出這般大逆不道之事?”秦始皇的聲音顫抖著,憤怒使他的胸膛劇烈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