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為什麽不信。麵前的這個人不要錢,不要利,什麽都不要,甚至還告訴了她一個存有巨款的銀行帳戶,她有什麽理由不相信。女人信了,信的輕而易舉,信的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應該相信的信了。
信了之後呢?信了之後,文賢敏就是父親的代言人,就是她在這個世界唯一信任的對象。家族內的重大場合,關鍵會議,自己要和什麽人來往,女人都聽文賢敏的。
故事如果隻看到這裏好像有點太熟悉,這不是八卦小報上被彈劾下台的樸女士的故事的麽。但這個開始,隻占了10分鍾不到的鏡頭,這隻是一個開始。
這部作品的主角是文賢敏,不是什麽女人。文賢敏是神選之子,擁有帥氣的外表,儒雅的氣質,談吐非常有親和力,演講也很有煽動性。那位女士隻是他其中一個信徒,眾多信徒中的一個而已。
文賢敏的教會叫‘□□’,全稱為‘□□’,他是教主。他承接了上帝的旨意來到人間,成為新的彌塞亞(聖經的救世主),他要幫助他的信眾們找到自己。
故事開始倒敘,回到文賢敏剛剛開始傳教的時候,他不遺餘力的幫助窮苦的人士,為此經常和那些不法的份子爭執。那些欺負孤兒寡母的吸血鬼,那些讓小女孩出賣身體的罪人,他們都是骯髒的。
文賢敏在幫助一個16歲的小姑娘的時候得到了首位最忠誠的信徒,兩人一家一家的敲開那些冷漠之人的門,告訴那些吃不起飯用不起藥,光是活下去就拚勁全力的人們,他們要自救。
他們要相信神明,作為神明代言人,文賢敏請求他們自救,就算不信仰他也沒關係,他想要大家都能活的更好,他想要這些純淨的靈魂能得到救贖,他想要這個世界變的好一點,再好一點。
如何自救?給錢。
別誤會,不是捐錢消除業障這種騙錢的招數,而是我們可以聚集大家的資金,一起租一艘船出海,神明會保佑他這個天選之人獲得最好的漁獲。那些籌集來的錢,就是神明給信徒的考驗,通過考驗的人會得到更多的金錢。
這聽起來很像集資做買賣啊。別瞎說,好好看故事,這是個神明代言人的故事,怎麽能說什麽集資,庸俗!沒有靈魂!沒有信仰!
不庸俗,有靈魂,有信仰的文賢敏對所有人說他絕對不強迫任何人相信他,最後很惋惜的帶著信任他的人,帶著神明的考驗金,賺到了他的第一桶。。。不對,是通過了神明的考驗,得到了神明的獎賞。
拿著神明獎賞的文賢敏有錢了,他要幫助更多的人,他要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美好。這一切起源於釜山港,八十年代的釜山港,國家的大學生在遊行,這裏卻連有個初中文憑都算高學歷了。
在這些販夫走卒的眼裏,文賢敏就是彌賽亞,他帶來的是工作,是溫飽,是不用像垃圾一樣活著,是知道什麽是酸甜而不是隻有苦辣。能給自己一頓飯的人,不是救世主是什麽。
神明降下了救世主,救世主想要讓他們活的更好,橋洞地下的人能住進有頂的房子,有頂的房子裏住著的老弱們有兄弟可以照顧。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大家都是父母親人,我們要照看彼此,我們要彼此幫助。
破破爛爛的屋子在兄弟姐妹的幫助下修補,多住點人有什麽關係呢。米飯雖然依舊沒有,可土豆和菜葉足夠填飽肚子,偶爾甚至有肉吃,這樣的生活還有什麽可奢求的。
神明的考驗是有理由的,眾人拾柴火焰高不是麽。文賢敏的一條船變成了兩條,他的水手們從十幾變成了幾十,兩條、三條,逐漸有了船隊,幾十、幾百,慢慢有了教會。
神明不止幫助他們過的更好,神明也要清潔這個世界,如何清潔呢,‘洗禮’,亞當和夏娃的洗禮。文賢敏是彌賽亞,是這個世界新的亞當,他可以為姐妹們洗禮,為她們洗淨身上的汙濁。
柳臨淵用大量美麗的詞彙去描述一場一場的洗禮,在環境的設計裏,她要幹淨的、聖潔的,遍布鮮花的場地。這些文字看的柳千言很不舒服,故事遠沒有結束,這才到劇本的三分之一。
商業電影和文藝電影本質的區別是什麽,前者的重點在一個爽字,後者則是讓人思考。柳臨淵不要讓任何人思考,她要拍的是一個商業片。一個升級打怪,最終創造神明的商業片。她要男性觀眾覺得非常爽。她要給他們一個超爽的商業片,擁有非常棒的代入感。
既然是升級打怪自然是要有惡角的,韓國電影裏充當惡角的,九成九都是政府。這個故事裏的惡角同樣是政府,政府告誡民眾他們在被欺騙,可是政府要收回信徒們的家園。
文賢敏開始了一場又一場的‘布道’,所謂布道是基督教專用詞彙,意指像教眾宣傳教義。他告訴生活在慢慢變好的兄弟姐妹們,那些惡毒的政府官員想要搶奪他們的家園,他們的食物,他們賴以生存的一切。
遊行、禁坐、抗議、示威,那些他們本來不懂的東西,一點點的學會了。文賢敏在神明的知道下知道,這些還不夠,這個世界太糟糕了,那些人的靈魂太汙濁,他要去淨化他們。
宗教要交稅嗎?不用。
船隊要交稅嗎?用。
稅多嗎?那是船隊啊。
稅金是用來做什麽的?
政府運行資金。
文賢敏在神明的指導下找到了可以幫助他的人,他進入了另一個圈子,這個圈子裏的人讓文賢敏發現神明的力量不能隻用來保護教眾,也要用來反抗敵人。反抗那些不相信神明力量的愚昧之人。
信了之後呢?信了之後,文賢敏就是父親的代言人,就是她在這個世界唯一信任的對象。家族內的重大場合,關鍵會議,自己要和什麽人來往,女人都聽文賢敏的。
故事如果隻看到這裏好像有點太熟悉,這不是八卦小報上被彈劾下台的樸女士的故事的麽。但這個開始,隻占了10分鍾不到的鏡頭,這隻是一個開始。
這部作品的主角是文賢敏,不是什麽女人。文賢敏是神選之子,擁有帥氣的外表,儒雅的氣質,談吐非常有親和力,演講也很有煽動性。那位女士隻是他其中一個信徒,眾多信徒中的一個而已。
文賢敏的教會叫‘□□’,全稱為‘□□’,他是教主。他承接了上帝的旨意來到人間,成為新的彌塞亞(聖經的救世主),他要幫助他的信眾們找到自己。
故事開始倒敘,回到文賢敏剛剛開始傳教的時候,他不遺餘力的幫助窮苦的人士,為此經常和那些不法的份子爭執。那些欺負孤兒寡母的吸血鬼,那些讓小女孩出賣身體的罪人,他們都是骯髒的。
文賢敏在幫助一個16歲的小姑娘的時候得到了首位最忠誠的信徒,兩人一家一家的敲開那些冷漠之人的門,告訴那些吃不起飯用不起藥,光是活下去就拚勁全力的人們,他們要自救。
他們要相信神明,作為神明代言人,文賢敏請求他們自救,就算不信仰他也沒關係,他想要大家都能活的更好,他想要這些純淨的靈魂能得到救贖,他想要這個世界變的好一點,再好一點。
如何自救?給錢。
別誤會,不是捐錢消除業障這種騙錢的招數,而是我們可以聚集大家的資金,一起租一艘船出海,神明會保佑他這個天選之人獲得最好的漁獲。那些籌集來的錢,就是神明給信徒的考驗,通過考驗的人會得到更多的金錢。
這聽起來很像集資做買賣啊。別瞎說,好好看故事,這是個神明代言人的故事,怎麽能說什麽集資,庸俗!沒有靈魂!沒有信仰!
不庸俗,有靈魂,有信仰的文賢敏對所有人說他絕對不強迫任何人相信他,最後很惋惜的帶著信任他的人,帶著神明的考驗金,賺到了他的第一桶。。。不對,是通過了神明的考驗,得到了神明的獎賞。
拿著神明獎賞的文賢敏有錢了,他要幫助更多的人,他要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美好。這一切起源於釜山港,八十年代的釜山港,國家的大學生在遊行,這裏卻連有個初中文憑都算高學歷了。
在這些販夫走卒的眼裏,文賢敏就是彌賽亞,他帶來的是工作,是溫飽,是不用像垃圾一樣活著,是知道什麽是酸甜而不是隻有苦辣。能給自己一頓飯的人,不是救世主是什麽。
神明降下了救世主,救世主想要讓他們活的更好,橋洞地下的人能住進有頂的房子,有頂的房子裏住著的老弱們有兄弟可以照顧。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大家都是父母親人,我們要照看彼此,我們要彼此幫助。
破破爛爛的屋子在兄弟姐妹的幫助下修補,多住點人有什麽關係呢。米飯雖然依舊沒有,可土豆和菜葉足夠填飽肚子,偶爾甚至有肉吃,這樣的生活還有什麽可奢求的。
神明的考驗是有理由的,眾人拾柴火焰高不是麽。文賢敏的一條船變成了兩條,他的水手們從十幾變成了幾十,兩條、三條,逐漸有了船隊,幾十、幾百,慢慢有了教會。
神明不止幫助他們過的更好,神明也要清潔這個世界,如何清潔呢,‘洗禮’,亞當和夏娃的洗禮。文賢敏是彌賽亞,是這個世界新的亞當,他可以為姐妹們洗禮,為她們洗淨身上的汙濁。
柳臨淵用大量美麗的詞彙去描述一場一場的洗禮,在環境的設計裏,她要幹淨的、聖潔的,遍布鮮花的場地。這些文字看的柳千言很不舒服,故事遠沒有結束,這才到劇本的三分之一。
商業電影和文藝電影本質的區別是什麽,前者的重點在一個爽字,後者則是讓人思考。柳臨淵不要讓任何人思考,她要拍的是一個商業片。一個升級打怪,最終創造神明的商業片。她要男性觀眾覺得非常爽。她要給他們一個超爽的商業片,擁有非常棒的代入感。
既然是升級打怪自然是要有惡角的,韓國電影裏充當惡角的,九成九都是政府。這個故事裏的惡角同樣是政府,政府告誡民眾他們在被欺騙,可是政府要收回信徒們的家園。
文賢敏開始了一場又一場的‘布道’,所謂布道是基督教專用詞彙,意指像教眾宣傳教義。他告訴生活在慢慢變好的兄弟姐妹們,那些惡毒的政府官員想要搶奪他們的家園,他們的食物,他們賴以生存的一切。
遊行、禁坐、抗議、示威,那些他們本來不懂的東西,一點點的學會了。文賢敏在神明的知道下知道,這些還不夠,這個世界太糟糕了,那些人的靈魂太汙濁,他要去淨化他們。
宗教要交稅嗎?不用。
船隊要交稅嗎?用。
稅多嗎?那是船隊啊。
稅金是用來做什麽的?
政府運行資金。
文賢敏在神明的指導下找到了可以幫助他的人,他進入了另一個圈子,這個圈子裏的人讓文賢敏發現神明的力量不能隻用來保護教眾,也要用來反抗敵人。反抗那些不相信神明力量的愚昧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