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朕要滅高句麗
大唐:超時空,長樂晉陽小公主! 作者:而今識盡愁滋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再者說,他說的也是實情,以當前大唐的工藝水平,確實難以仿製出這種火器。
李世民聽後,臉上難掩失望之色,但他並未就此放棄,“那……不知賢婿可提供多少大炮,能轟開多少座城門啊?”
“還有……玄甲軍的甲胄和兵器,不知道賢婿那邊已經打造了多少?”
“昨晚,皇後提及朕晚年三征高句麗失利之事,朕便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而今,大唐在賢婿的鼎力相助下,國力日漸雄厚。”
“朕欲乘此大好時機,一舉蕩平高句麗,不再將這個禍害遺留給後世子孫。”
麵對李世民的豪情萬丈,心中不悅的李浩宇則敷衍應道,“嗯嗯,在做了,都在做了,大炮同樣也要臨時製造。”
“隻不過,那些工匠們最近剛好請假,都回家娶媳婦去了。”
“有道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嫁娶這種好事,咱也不能攔著工匠們不是。”
李世民聽後微微一愣,但隨即明白了李浩宇的用意,他笑著打趣道:“你這臭小子,原來是心急如焚地想把麗質娶回家啊。”
他搖了搖頭,解釋道:“關於你們的婚事,朕已經吩咐太史局的太史丞李淳風為你們挑選良辰吉日。”
“正打算等那邊出了結果再告訴你們這個好消息,沒想到你小子竟然如此地……急不可耐。”
說著,他給張阿難使了個眼色,“阿難,去,把太史丞李淳風給叫來,朕要好好問問他,可給賢婿和麗質挑選好了良辰吉日?”
事實上,李世民之前並未向李淳風下達過這樣的命令。
雖然他已經下旨賜婚於李浩宇二人,但心中仍有不悅,原本打算讓這小子多等些時日。
不成想,次日就求到他身上,不得不找人圓謊來緩解當前的尷尬局麵。
張阿難應聲退下,迅速去尋找李淳風。
而李世民則繼續與李浩宇交談,試圖緩解剛才的尷尬。
“浩宇啊,朕知道你對大唐的忠心,也明白你對麗質的深情。”李世民安撫道。
“你放心,朕一定會為你們選一個好日子,讓你們風風光光地成婚。”
得到滿意答複的李浩宇自然也開始主動辦事,“多謝陛下體諒。大炮和甲胄打造那邊,臣已經在催了。”
“大炮能弄來多少還不確定,但轟開所有阻攔大唐進軍的高句麗城門還是綽綽有餘的。”
“不過咱們可要事先說好,這支火器營隻能歸屬麗質的長樂軍所屬。”
“至於甲胄和武器,一百萬套做出來還需要些時日。”
“但目前也已經打造出來快十萬套了,等到大軍開拔之前再打造出來十萬套應該也不成問題。”
李世民聽後頓時大喜,“好好好,有了這二十萬披甲精銳,再加上賢婿提供的攻城利器,滅高句麗指日可待!”
“朕決議,一月之後等糧草馬匹備足便直接禦駕親征,此戰,不破高句麗勢不歸還。”
“賢婿,可願隨朕一起,共享這滅國之功啊?”
不得不說,李世民很會蠱惑人心,李浩宇聽後的確心情澎湃。
但最終,他還是搖了搖頭拒絕道,“陛下,我輩男兒自然向往封狼居胥,但此次征戰,臣恐怕不能隨行。”
李世民聽後,麵露訝異,“哦?為何?”
“長樂商行業務繁忙,那邊臣也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而大軍一去兩三個月,實在是耽擱不起……”
李世民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但他很快理解地點了點頭,“嗯,商行的事情確實重要,朕明白了。”
長樂商行李世民也占了兩成的股份,而且日進鬥金,可是他的錢袋子,的確萬萬不容有失。
然而,李浩宇提供如此多的甲胄和攻城利器,已經是天大的功勞,不能不賞。
李世民沉思片刻,然後鄭重地說道:“浩宇,你雖然不能隨行出征,但你的貢獻對大唐來說無可估量。”
“朕決定,此次征戰隻要能大勝而歸,都將記你首功一件。”
“朕可是承諾過你,未來要封你為殷洲王的,現在的你年齡尚小,不宜過早身居顯位。”
“但此功成後,先封你個侯爵之位,亦是理所當然。”
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不得不說,聽說即將被封侯,即便是自以為毫不在乎的李浩宇,也難免心潮澎湃。
“多謝陛下厚愛,臣雖不能親臨戰場,但心與陛下同在。”
“好好好,”李世民對李浩宇的反應很滿意,拍了拍肩膀繼續承諾道,“在朕親征這段時間,將命太子監國。”
“朕臨走之前會好好叮囑他,有什麽大事,或者難事都可以向你請教。”
“你們年紀相仿,還是姻親,日後定能成為好兄弟。”
“未來,不管繼承朕皇位的是高明還是稚奴,另一個朕同樣都不會虧待。”
“朕將為你們打下遼闊江山,將你們的封地遍布於大唐這日不落帝國的廣袤疆土之上。”
此刻的李世民意氣風發,揮斥方遒,
一身明黃色的龍袍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披著一層耀眼的光輝。
他的眼神堅定而深邃,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與霸氣。
眉宇間流露出的是對大唐江山的無限熱愛與執著,以及對未來宏圖的堅定信念。
就在這時,張阿難帶著李淳風匆匆而來。
據史料記載,李淳風今年大概是三十二歲。
可在李浩宇看來,李淳風卻仿佛隻有二十餘歲的模樣,麵容清秀,氣質儒雅。
他身著一襲青衣,衣袂飄飄,頗有幾分仙風道骨。
眼神深邃而明亮,透著一股子聰慧與機敏。
初見之下,李浩宇便對他生出了幾分好感。
李淳風步履穩健,神態從容,來到李世民麵前,恭敬地行禮道:“臣李淳風,參見陛下。”
他的聲音清朗而富有磁性,聽在耳中,讓人感覺如沐春風。
李世民點了點頭,示意他平身,然後介紹道:“淳風,這位是朕的賢婿,李浩宇。”
李淳風轉過身來,向李浩宇溫文一笑,舉手作揖:“久仰國師大人威名,今日得見,實乃幸事。”
李世民聽後,臉上難掩失望之色,但他並未就此放棄,“那……不知賢婿可提供多少大炮,能轟開多少座城門啊?”
“還有……玄甲軍的甲胄和兵器,不知道賢婿那邊已經打造了多少?”
“昨晚,皇後提及朕晚年三征高句麗失利之事,朕便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而今,大唐在賢婿的鼎力相助下,國力日漸雄厚。”
“朕欲乘此大好時機,一舉蕩平高句麗,不再將這個禍害遺留給後世子孫。”
麵對李世民的豪情萬丈,心中不悅的李浩宇則敷衍應道,“嗯嗯,在做了,都在做了,大炮同樣也要臨時製造。”
“隻不過,那些工匠們最近剛好請假,都回家娶媳婦去了。”
“有道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嫁娶這種好事,咱也不能攔著工匠們不是。”
李世民聽後微微一愣,但隨即明白了李浩宇的用意,他笑著打趣道:“你這臭小子,原來是心急如焚地想把麗質娶回家啊。”
他搖了搖頭,解釋道:“關於你們的婚事,朕已經吩咐太史局的太史丞李淳風為你們挑選良辰吉日。”
“正打算等那邊出了結果再告訴你們這個好消息,沒想到你小子竟然如此地……急不可耐。”
說著,他給張阿難使了個眼色,“阿難,去,把太史丞李淳風給叫來,朕要好好問問他,可給賢婿和麗質挑選好了良辰吉日?”
事實上,李世民之前並未向李淳風下達過這樣的命令。
雖然他已經下旨賜婚於李浩宇二人,但心中仍有不悅,原本打算讓這小子多等些時日。
不成想,次日就求到他身上,不得不找人圓謊來緩解當前的尷尬局麵。
張阿難應聲退下,迅速去尋找李淳風。
而李世民則繼續與李浩宇交談,試圖緩解剛才的尷尬。
“浩宇啊,朕知道你對大唐的忠心,也明白你對麗質的深情。”李世民安撫道。
“你放心,朕一定會為你們選一個好日子,讓你們風風光光地成婚。”
得到滿意答複的李浩宇自然也開始主動辦事,“多謝陛下體諒。大炮和甲胄打造那邊,臣已經在催了。”
“大炮能弄來多少還不確定,但轟開所有阻攔大唐進軍的高句麗城門還是綽綽有餘的。”
“不過咱們可要事先說好,這支火器營隻能歸屬麗質的長樂軍所屬。”
“至於甲胄和武器,一百萬套做出來還需要些時日。”
“但目前也已經打造出來快十萬套了,等到大軍開拔之前再打造出來十萬套應該也不成問題。”
李世民聽後頓時大喜,“好好好,有了這二十萬披甲精銳,再加上賢婿提供的攻城利器,滅高句麗指日可待!”
“朕決議,一月之後等糧草馬匹備足便直接禦駕親征,此戰,不破高句麗勢不歸還。”
“賢婿,可願隨朕一起,共享這滅國之功啊?”
不得不說,李世民很會蠱惑人心,李浩宇聽後的確心情澎湃。
但最終,他還是搖了搖頭拒絕道,“陛下,我輩男兒自然向往封狼居胥,但此次征戰,臣恐怕不能隨行。”
李世民聽後,麵露訝異,“哦?為何?”
“長樂商行業務繁忙,那邊臣也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而大軍一去兩三個月,實在是耽擱不起……”
李世民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但他很快理解地點了點頭,“嗯,商行的事情確實重要,朕明白了。”
長樂商行李世民也占了兩成的股份,而且日進鬥金,可是他的錢袋子,的確萬萬不容有失。
然而,李浩宇提供如此多的甲胄和攻城利器,已經是天大的功勞,不能不賞。
李世民沉思片刻,然後鄭重地說道:“浩宇,你雖然不能隨行出征,但你的貢獻對大唐來說無可估量。”
“朕決定,此次征戰隻要能大勝而歸,都將記你首功一件。”
“朕可是承諾過你,未來要封你為殷洲王的,現在的你年齡尚小,不宜過早身居顯位。”
“但此功成後,先封你個侯爵之位,亦是理所當然。”
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不得不說,聽說即將被封侯,即便是自以為毫不在乎的李浩宇,也難免心潮澎湃。
“多謝陛下厚愛,臣雖不能親臨戰場,但心與陛下同在。”
“好好好,”李世民對李浩宇的反應很滿意,拍了拍肩膀繼續承諾道,“在朕親征這段時間,將命太子監國。”
“朕臨走之前會好好叮囑他,有什麽大事,或者難事都可以向你請教。”
“你們年紀相仿,還是姻親,日後定能成為好兄弟。”
“未來,不管繼承朕皇位的是高明還是稚奴,另一個朕同樣都不會虧待。”
“朕將為你們打下遼闊江山,將你們的封地遍布於大唐這日不落帝國的廣袤疆土之上。”
此刻的李世民意氣風發,揮斥方遒,
一身明黃色的龍袍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披著一層耀眼的光輝。
他的眼神堅定而深邃,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與霸氣。
眉宇間流露出的是對大唐江山的無限熱愛與執著,以及對未來宏圖的堅定信念。
就在這時,張阿難帶著李淳風匆匆而來。
據史料記載,李淳風今年大概是三十二歲。
可在李浩宇看來,李淳風卻仿佛隻有二十餘歲的模樣,麵容清秀,氣質儒雅。
他身著一襲青衣,衣袂飄飄,頗有幾分仙風道骨。
眼神深邃而明亮,透著一股子聰慧與機敏。
初見之下,李浩宇便對他生出了幾分好感。
李淳風步履穩健,神態從容,來到李世民麵前,恭敬地行禮道:“臣李淳風,參見陛下。”
他的聲音清朗而富有磁性,聽在耳中,讓人感覺如沐春風。
李世民點了點頭,示意他平身,然後介紹道:“淳風,這位是朕的賢婿,李浩宇。”
李淳風轉過身來,向李浩宇溫文一笑,舉手作揖:“久仰國師大人威名,今日得見,實乃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