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時代,傳統觀念依然根深蒂固,人們普遍認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乃是天經地義之事。


    盡管社會已經開始倡導戀愛與婚姻的自由,但歸根結底,婚姻仍然被視為兩個家族間的聯姻。正因如此,此刻的秦淮茹與賈張氏仍舊堅守著古老的禮教,意欲直接敲定小當的終身大事。


    “那還磨蹭啥?依我看呐,倒不如趁早把小當那丫頭片子給打發嫁人嘍!


    這樣一來,不僅能直接將小當這個死丫頭趕出賈家,而且還能夠討到一筆豐厚的彩禮,咱們家給棒梗娶媳婦所需的費用也就有著落啦!


    總好過成天愁眉苦臉地算計我的棺材本兒吧!”


    賈張氏一邊緊緊皺起眉頭,一邊喋喋不休地嘟囔道。


    如今賈家的日子過得頗為拮據,多年來並未積攢多少財富。


    眼看著棒梗即將成婚,可家中卻捉襟見肘,實在難以承擔這筆開銷,無奈之下,賈張氏隻能打起小當婚事的主意,期望通過這種方式解決燃眉之急。


    至於小當本人是否願意出嫁、陪送多少嫁妝之類的問題,賈張氏壓根兒未曾放在心上。


    在她眼中,小當不過是個賠錢的貨色罷了,哪有資格挑三揀四?隻要能換回足夠多的錢財,讓棒梗順利娶妻生子,便是大功告成。


    畢竟,對於賈張氏而言,延續香火、傳宗接代才是頭等大事,其他一切都可以暫且擱置一旁。


    在賈家這個的家族體係當中,每個人都有著明確的價值定位與地位劃分。


    對於她而言,自身的利益永遠擺在首位,至於其他人嘛,哪怕是秦淮茹,也不過是隨時可被舍棄的棋子。


    更何況小當和槐花,倘若毫無經濟價值可言,那就是賠錢貨呢。


    要是能讓她們為賈家帶來些許利益,那就是她們最大的榮幸!


    然而,秦淮茹內心深處卻隱隱約約地感到一絲不安。


    她不禁脫口而出道:“棒梗還沒結婚成家,這個時候就將小當草草地嫁出去,我怕日後傳揚出去,可能會……遭人非議。”


    大家心中皆如明鏡一般,清楚知曉賈家這就是以女兒換取錢財的行徑,勢必成為街頭巷尾的談資笑柄,甚至極有可能對棒梗未來的婚事產生一定的影響,而這恰恰正是秦淮茹最為憂心忡忡之事。


    麵對秦淮茹的顧慮,賈張氏卻是一臉不以為然,振振有詞地回應道:“怕什麽,新人新事新國家,現在哪裏還講究這些老理呢,你就別杞人……那啥了”


    她想說的是杞人憂天。


    其實,賈張氏此人頗為矛盾複雜。


    一方麵,她謹遵傳統禮教,篤信兒女婚嫁之事應由父母及尊長全權定奪;但另一方麵,又高舉所謂“新人新事新國家”的大旗,極力倡導掙脫老舊觀念的枷鎖束縛。


    由此觀之,其行事準則全無固定標準可言,全然取決於個人意願——但凡符合自身利益需求,無論怎樣解釋都顯得合情合理。


    如此雙重標準之人,無疑便是賈張氏了。


    “媽,話是這麽說,可……這件事你讓我好好想想,先別對小當說。”


    最後秦淮茹還是決定先思考一段時間,要是真到了那個時候,再對小當說也不遲。


    “行,你自己有數就成。”


    家長是一口應下,可眼神裏卻閃爍著別樣的精芒。


    …………


    次日天晴,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紛紛揚揚地落在大地上,微風輕輕拂過,帶來一絲清爽宜人的氣息。


    這樣美好的天氣仿佛預示著今晚即將舉行的酒席將會順利而愉快。


    臨近傍晚時分,林大廚便率領著他的徒弟們提前抵達了四合院。


    他們身著整潔的廚師服,精神抖擻,充滿幹勁地走進廚房,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起晚上豐盛的酒席。


    與此同時,一大爺和三大爺也慢悠悠地踱步來到後院,一邊閑聊家常,一邊尋思著是否能搭把手幫幫忙。


    然而,正當他們準備卷起袖子去幫忙時,卻被眼尖的二大爺攔住了去路。


    隻見二大爺挺直了腰板,聲音洪亮如鍾般喊道:


    “老易啊,還有老閻,你們倆就甭插手啦!這些活兒就讓光齊他們幾個小子來幹吧,要不然傳出去大家該說我不懂禮數,還讓客人來幹活。”


    說罷,原本已經開始動手幫忙的劉光齊趕忙附和道:“就是嘛,您二位長輩隻管陪我爹嘮嗑兒就行,其他粗重雜事統統交由我們兄弟處理就成!”


    話音未落,劉光天與劉光福也隨聲應和,表示讚同哥哥的說法。


    聽到這話,一大爺不禁頻頻點頭,麵露讚賞之色:“老劉啊,瞧瞧你家這仨孩子,真是既懂事又孝順,還是你教導有方啊!”


    站在一旁的三大爺亦深表認同,隨即向二大爺豎起了大拇指,誇讚不已。


    此時此刻,二大爺心中猶如吃了蜜一般甜滋滋的,臉上洋溢著無比自豪的笑容。


    要知道,過去他那套管教子女的方式曾飽受全院人的非議,但現如今看到自己的三個兒子如此乖巧聽話、孝敬父母,實在是令他倍感欣慰,同時也覺得倍兒有麵子!


    然而,令人詫異的是,二大爺仿佛渾然不覺一般。


    要知道,以一大爺和三大爺的閱曆與見識,豈能不明白此刻所言無非皆是些客套之辭?


    畢竟,他們久經世故,對於人性的洞察可謂入木三分,心中跟明鏡兒似的:


    如今劉家所謂的親情與孝道,不過是構築於金錢這一基石之上罷了。一旦二大爺失去經濟來源,那麽所有的一切都將如同那搖搖欲墜的空中樓閣般,瞬間崩塌;又恰似那虛幻不實的鏡中之花、水中之月,隻需一粒石子投入其中,便會激蕩起層層漣漪,直至消失無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四合院:我是何雨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哭的Cat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哭的Cat並收藏人在四合院:我是何雨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