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何雨柱這邊,事情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何雨柱之前見過幾次這位藥膳師傅,他的名字很普通,但師從卻一點都不普通。


    據說師祖就是當年禦膳房的大師傅,負責藥膳養生,還服侍過老佛爺,得到過很多賞賜,藥膳秘方更是不在話下。


    更有甚者說他從宮裏出來,帶走了一個特別重要的藥方,關於子嗣延綿的重要秘方。


    這事傳的人不少,但是具體如何並不清楚,很多人猜測這事大概是真的。


    清朝皇帝其實都有不少的子嗣,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九龍奪嫡,每一個阿哥都是人傑。


    和清朝相反的就是明朝了,明朝後期皇帝不說單傳吧,那也差不多,子嗣都不多,最著名的莫過於嘉靖皇帝了。


    明孝宗隻有一個兒子,那就是武宗,但是明武宗卻沒有子嗣,最後傳皇位於嘉靖,嘉靖帝是孝宗的侄子,武宗的堂弟。


    而嘉靖帝沉迷於方術,身體早已孱弱不已,雖然有四個兒子,但是卻夭折了兩個,隻有裕王和景王存活在世。裕王登基後號隆慶,也是子嗣不多。


    至於為什麽清朝最後的幾任皇帝子嗣都不多,那估計和把持朝政的老佛爺脫不了幹係吧!


    所以很多人都相信這位深的老佛爺喜愛的禦廚,極有可能真的從宮裏帶出了好東西。


    但是為什麽沒人去搶奪呢。


    首先這事不一定為真,萬一沒有這回事還平白得罪了人,千萬不要小瞧一個廚子,尤其是手藝還好的禦廚後人,不一定他背後就有什麽人呢。


    其次就是清朝都亡了,宮裏出來的定西多了,五花八門什麽都有,也就很少有人盯著這東西了!


    何雨柱猜測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這東西很有可能獻出去了,但是製作這東西的原料可能很稀少,導致大部分人望而興歎。


    這其實也很有可能,現在可不比以前,宮裏的人可是集全國之力供養的,什麽好東西沒有,現在可沒這條件了,東西自然就不好找尋了。


    何雨柱騎車到了一處喧鬧的街道,人來人往,很是熱鬧。


    何雨柱抬頭一看,“李氏藥鋪”,就是這了,停好自行車後走進藥鋪。


    “請問您抓什麽藥。”夥計迎上來詢問。


    何雨柱擺擺手,走向櫃台後的李師傅,“李師傅,別來無恙啊,我今天來打擾您了!”


    “何師傅,你怎麽有空來我這,不打擾,到後麵說吧,小雲,你好好看點。”李師傅帶著何雨柱走進了後麵的院子。


    “坐,何師傅,來嚐嚐我泡的茶,雖然不名貴,但是也別有一番滋味。”


    何雨柱坐下,端起茶杯品嚐了一下,有些不知道該怎麽開口。


    也許是李師傅看出了何雨柱的猶豫,主動詢問道:“何師傅你今天來找老朽有什麽事嗎?”


    “呃,不敢隱瞞,實話實說,我今天來是有事相求,我知道很唐突,但是仍抱有一絲僥幸。


    李師傅,我今天來是想和您學習藥膳知識的,希望您能成全。”


    李師傅愕然了,他真的沒想到何雨柱竟然是來學藥膳的。


    反應過來後,他的臉上陰晴不定,說實話,這個時代的人們很講究師門傳承,尊師重道,這個要求確實有點唐突了。


    李師傅輕撫胡須,斟酌再三道:“何師傅,老朽能多問一句嘛,你為什麽想學藥膳呢?”


    “呃,說實話,我就是單純的想學習藥膳知識,用作食療,所以就來請教您老了。”


    何雨柱手藝十裏八鄉都是頂尖的,想涉獵別的領域,倒是也說得通,不過學習藥膳倒是稀奇。


    “藥膳是老朽的看家本領,按理說你已經拜師學藝了,就不可再另投他門,但是新國家新時代,過去的老禮也不能都遵守。


    你今天求到我頭上,說明你確實是想學這門手藝,那我要是太過吝嗇就說不過去了。


    但是師門規矩不可破,我也不可能傳你太多東西,隻能給你一些不重要的書籍,你自己琢磨吧,能領悟多少是你的福氣了。


    你,可同意。”


    何雨柱一開始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也知道現在的老師傅都很重視傳承,他這個半吊子出家不會受到重視的。


    但是沒想到李師傅還是宅心仁厚啊,竟然同意給他一些藥膳的書籍,這可令他歡喜不已。


    “謝李師傅了,我,我同意,今天來就是碰碰運氣,您沒把我打出去就是您老心善了,我哪還敢要求更多。”


    “哈哈,何師傅你說笑了,食藥不分家,難得你有著愛學之心,我能幫就幫點。


    再說了,我那個不成器的兒子,要是有你一半的心思,我就能安心去見祖師爺了。”


    “李師傅,您可千萬別叫這麽叫了,以後就叫我柱子,不然我可不敢登您老門了。”


    “哈哈哈,好,那我以後就叫你柱子,柱子,我去給你拿書,你回去自己領悟吧,要是有什麽不懂,可以來找我。”


    何雨柱哪會拒絕,連忙點頭。


    騎車回去的路上,何雨柱看著車筐裏的三本書,如獲至寶,他沒想到目的會這麽容易就達成了,至於沒學到核心他一點都不擔心。


    他何雨柱的藥膳,核心競爭力就是靈泉水,有了靈泉水,普通的藥膳功效都不會差,他根本不擔心。


    他之前粗略的翻了翻這三本書,裏麵記載的藥膳就有五道,這就足夠了,至於更深的知識看以後吧,能學到就學,學不到就拉倒。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呸,我是做飯的小行家,能做菜來能做膳,吃過人人都說好,哈哈哈。”


    何雨柱哼著奇怪的歌,惹的路人都一臉疑問,這是神馬東西!


    “呃,一大爺,您又幹嘛。”


    看著把自己攔下來的一大爺,何雨柱鬱悶地問道。


    “柱子,我準備去買個收音機和一輛自行車,你陪我去吧,這你比我熟。”


    何雨柱驚了,一大爺這是不過日子了嘛,收音機就算了,自行車也安排上了。


    “呦嗬,一大爺您老闊氣啊,怎麽決定買自行車了,您不是說走路上班對身體好嘛。”


    “你別以為我聽不出來你在諷刺我。”


    “嘿嘿。”


    “你還真猜錯了,實話說,這自行車是買給你一大媽的。”


    “啊,我一大媽?”


    “對啊,我準備過幾天讓小安去上學了,買個自行車讓你一大媽學學,到時候還能接送小安,不然她每天走著去太累了。”


    原來是這麽一回事啊,為了易安啊,那這事說的通了,一大爺老兩口不是鋪張浪費的人,一輩子貧苦慣了,為了孫子也確實下了苦心。


    “成啊,我陪您去,不過您自行車票有了嗎?沒有我這,我給你去搞一張。”


    他剛想說我這裏有,又覺得顯擺,改口道可以幫忙搞到。


    “嘿,不用了,前幾天車間主任有一張,他有自行車了,我問他把票買了。”


    “行吧,那走吧,一大爺,咱爺倆把東西搬回來。哈哈。”


    何雨柱帶著一大爺奔向他之前買車的百貨商場,輕車熟路,帶著一大爺買了收音機和自行車。


    不過一大爺不像何雨柱和許大茂一樣,他買了最便宜的飛鴿牌自行車,用他的話來講就是,自行車能騎就成,不用太貴。


    一路上一大爺騎的很穩當,還能不時和何雨柱聊聊天。


    依舊是熟悉的配方,他帶著一大爺去派出所登了記,戳了鋼印,交了錢,一套流程下來依舊沒花多長時間,令何雨柱又發出了感慨———這個時代真好啊,效率是真的快!


    回了四合院,大家夥看到嶄新的自行車和收音機,眼睛都綠了,這不亞於一場小型地震。


    可憐的三大爺,他的澆水壺又雙叒和地麵進行了親密接觸。


    三大爺顧不得什麽澆水壺,慢慢的撫摸著自行車,“哎,看這做工,看這油漆,看橫梁,真好啊,一大爺,您老闊氣了。


    一出手就是一輛自行車,一台收音機,這可算是咱大院頭一家了,不過以您老的工資來說,這確實算不得什麽。


    一大爺,這麽大的事,您不擺一桌。”


    三大爺的算盤打的門清。


    何雨柱翻了翻白眼,三大爺真的是人不走空,每次都想著來一桌,而且這話,他似乎隱約記得三大爺說了不止一次,上次他恭維許大茂的時候就好像說過。


    “三大爺,買自行車和收音機就花了不少錢,小安還小,我這過幾年就退休了,還得給他攢多點錢呢。


    但是這也算是個喜事了,我還是會擺席的,但是隻能擺一桌了,到時候我請你喝幾杯。”


    一大爺到底是抹不開麵子,要是他不買就算了,這買了還是得請人吃一頓的,不然大家夥兒私底下會說他吝嗇的。


    三大爺高興地點頭,反正一桌還是兩桌,對他來說都不是個事,反正他能吃到就成。


    “那成,我就恭候佳音了,來來,一大爺,我幫您,我給您拿著收音機,送到您家,給您調試一下。”


    其實他就是想去蹭收音機。


    大家夥都跟著去了,畢竟這算是大院頭一台收音機了,大家夥都想聽聽這收音機是怎麽一回事。


    經過三大爺的調試,一會收音機裏就出現了廣播的聲音,現在的頻道還不多,隻有寥寥幾個,但是大家還是聽的如醉如癡,不想挪動一下,生怕錯過了什麽。


    孩子們也都趴在收音機旁邊,眼裏充滿希望,聆聽著,似乎也在思考著。


    何雨柱回到屋裏,向係統兌換了照相機,一步德國的照相機,花了他不少錢,但是何雨柱一點不心疼。


    趁著大家不注意,哢嚓,一張富有時代特色的景象被記錄了下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光彩,那就是———幸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四合院:我是何雨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哭的Cat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哭的Cat並收藏人在四合院:我是何雨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