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句他還以為自己抓到了薛鶴的用意是要鼓勵他走禦史這條線;後半句,聽到二品還來不及歡喜,後頭揚州二字便是一個大浪打過來,離了京,二品封疆大吏又能如何,還不是鞭長莫及?


    再一聽,得,這還是任期將滿的二品大員,將將回京的二品大員。


    ……說難聽點,林大人自己都前途未卜啊!


    他自己走關係打通門路都不夠了,哪個有閑情逸緻能幫自己呢?至於什麽能捅破天的紈絝頭羊?不存在的。


    這話是沒說出來,不過薛虯那張清清秀秀的臉卻似正直慣了,完全藏不住心裏話。


    薛鶴都不忍心看下去了,傻堂弟性子不差,不過這腦迴路倒是暢通得跟小太陽一般……可愛。


    他手握成拳,抵在唇邊咳了一聲:「林大人是林大人,咱們是咱們,哪能整天琢磨著靠家裏人呢……小太陽你說是吧?」


    林湛陽平平瞥他,很配合地嗯了一聲。


    「難道是林公子本人很得重用?竟是如此年少有為的麽!」薛虯麵露愧色,慌忙道。


    「……秋天裏剛中的舉,尚未入仕。」要你失望了。


    薛鶴扶額,隻得道:「你這傻子管這麽多做什麽,總歸你先把事兒交代了,能不能還是兩說呢,若是能成,你管小太陽家裏幾世幾業呢!」


    這言之鑿鑿的嘚瑟樣!


    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哪家王爺跟前的太監頭頭似的威風呢!


    所以……麵前這位長相甜得跟糖人兒似的嬌嬌小公子,還真是能把天捅出一個窟窿的小祖宗呢?


    薛虯半信半疑地想,京城這裏還真是臥虎藏龍呀。


    作者有話要說:  下課後和室友去購置冬衣晚了,現在才寫完。


    全勤什麽的,已經丟習慣了_(:3」∠)_


    第九十二章 將別


    薛虯算起來得喊薛鶴一聲堂兄, 自然與金陵薛家也係出同源。薛鶴、薛虯同薛蟠三人的祖父輩是兄弟,隻是薛鶴祖父為庶子,薛虯祖父為嫡次子, 在那會兒便分了家。


    按律嫡長子要繼承八成,薛蟠一脈便承了皇商的名頭、金陵泰半的產業, 其餘折算成的銀兩分配給了剩下兩兄弟,便算是分了家了。薛虯這脈還算是親兄弟, 薛鶴薛父這邊,庶子那是不入流的, 何況還是個瞧著心氣挺高還能幹的庶子,當時的嫡母給點銀錢打發了, 回頭便忙不迭分了宗劃出去,紫薇舍人這一脈就當是沒這家人了。


    可偏偏這分出去的兩家人裏, 薛虯的父親和薛父卻莫名其妙地脾性相投, 這就又勾搭上了。說勾搭太難聽,可你看,出了事薛虯不去找有能耐的豐年好大薛,卻來找薛父這個自稱「鄉下寒酸小地主」的求助,就可窺一二了。


    薛虯:實則是因為父親臨終前千叮萬囑說來尋鶴堂兄方有一爭之望,指望呆霸王卻怕是到死都心願難償吶。


    九月末的京城已經逼近零點了,薛鶴這莊子瞧著偏僻, 不過該有的都不缺。屋內四角擺上了銀骨炭,罩上雕花銅絲罩,不聲不響的將屋子裏烘得暖融融的。


    薛虯便將事情一五一十道出來了。


    他父親好樂, 各處因有買賣,帶著家眷整日四海五嶽地逛。前些年在南省審查帳冊,父親說個中似有些蹊蹺,便找了個有頭在南省細細地追究,卻不想這一住便快一年多。兩年前的某日,他父親急命全家人收拾行囊北上,沒料得最後卻在半路上得了急病死了。


    「父親仙逝,我這個做哥哥的與小妹自然該為父守孝。妹妹寶琴原本與都中梅翰林之子訂了親合過八字,如今已快出孝,妹妹也到了婚齡,我便託了人來京中想提一提,卻沒料得梅家言辭之中卻有推介之意。」薛虯鎖眉道。


    「這原是兩家姻親之事,若梅家果真想要悔婚,那便該早早說清楚,我們薛家也不是什麽死乞白賴的人……我便去母親處想找了當初的婚書上京與梅家好好談談,卻不料不小心,給我翻出了個秘密。」


    終於說到正題了,林湛陽身子坐直了些。


    薛虯他爹竟不是在路途中意外病逝的,他的死內有蹊蹺。薛虯從他爹在南省記錄的手劄推測,他父親當是察覺了些要命的事兒,這才匆匆忙忙帶著家人趕緊跑路,沒成想這樣還是沒能逃過一劫。


    「梅翰林……我卻不知他梅家是否察覺到此事,方不想引火燒身,還是……連同父親的死一起都有其在背後推手。」說到此處,薛虯一張清秀的臉微微發狠。


    「父親生前與梅翰林投契,手劄裏說父親當與梅翰林提過此事,可後來父親還是死得不明不白。」


    「我是個沒用的,到如今也隻能勉強支應著父親留下來的產業,虧得鶴表哥幫我打探,方知道梅翰林竟一聲不吭就去外省做了高官!我幾月前寫信給他的時候倒是隻字未提!」薛虯聲音顫顫,說到動情處,捧著白瓷茶杯的手青筋隱現。


    瞧著這薛虯卻是把仇恨值都拉到算是他姻親的梅翰林家了。這也正常,畢竟這若是真如他猜測所想,那梅家可不單單是落井下石的問題了,甚至有賣友求榮之嫌。


    隻不過……


    「南省究竟怎麽了?」林湛陽輕聲問道。


    在林湛陽這個局外人看來,梅翰林如何卻都怕不是問題的關鍵,負心最是讀書人的事兒年年都有,梅翰林,混到四十歲了還是個名聲不顯也無實權的翰林,他手能這麽長跑去大老遠的南省殺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美學泥石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燈籠殼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燈籠殼子並收藏紅樓美學泥石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