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攻陷孟津關
三國:我是帝師王越之子 作者:布丁饅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遼從孟津渡口渡河後,來到孟津關前。
按理說,司隸州的各郡縣已經各自為政了,這孟津關就不應該有守軍的。
但當他來到孟津關前,卻發現這裏關門緊閉,城牆上稀稀拉拉站著守軍。
張遼上前高聲喊道:“我乃並州牧麾下中郎將張文遠,奉命前來接管此關,速速打開城門。”
關上士兵聽到後一陣騷動,過了一會兒,隻見一個將領模樣的人站出來回話:“張將軍莫不是走錯了地兒吧!這裏乃是孟津關,屬司隸州!”
“那你等又是何人?為何在此駐守?”張遼皺眉問道。
那將領模樣的人答道:“我等乃是司隸校尉皇甫將軍部下,奉皇甫將軍之命,鎮守於此!”
當初王鑠為了拿到郿塢的守軍兵權,把城門校尉皇甫堅壽弄到司隸來到司隸校尉了,本來王鑠隻是想把他支走的,沒想到皇甫堅壽來了之後,居然還真把這個司隸校尉給坐實了。
有皇甫嵩的威名,再加上他確實有些本事,硬是把各郡縣太守、縣令製服地服服帖帖。
張遼聽後隻能威脅道:“我有軍令在身,若你們執意不從,那我隻能下令攻城了。”
看著張遼身後浩浩蕩蕩的軍隊,那將領模樣的人吞了口唾沫,緩解了一下緊張的情緒後,繼續說道:“我也有軍令在身,你若非要入關,那就盡管來吧!”
張遼眼神一冷,既然對方不肯退讓,那就隻好強行闖關了。
他大手一揮,身後的士兵們立刻擺好陣勢,準備攻城。
就在這時,一旁的賈詡阻止道:“文遠先別攻城,孟津關地勢險要,城牆高聳,若強攻我們必定損失慘重。”
張遼點點頭,轉頭看向賈詡,“賈先生可有妙計?”
賈詡撫須沉思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我有一計,或可一試。”
張遼忙問:“何計?”
賈詡湊到張遼耳邊低語道:“我觀孟津關守軍最多不過五百人,我們可以將部隊分為十二組,每隔一個時辰,一組人馬前往關下做出要攻城的樣子,其餘各組則埋伏在附近山林之中。如此輪流襲擾,晝夜不停,必能使敵軍疲憊不堪。待到敵軍士氣低落之時,我們再一舉攻城,必能破敵,此為疲兵之計!”
張遼聽後連連點頭,“此計甚妙!就依賈先生所言。”
於是,張遼按照賈詡的計策,將部隊分成十二組,開始對孟津關進行輪番襲擾。關上的守軍被攪得日夜不得安寧,疲憊不堪。
數日後,守軍的士氣終於降到了最低點。
疲兵之計,最適合眼下這種情況,一方有人數優勢一方隻有地理優勢。
雒陽的八大關不是雄關就是險關,一般五百士兵完全可以抵擋上萬大軍數日時間,這段時間雒陽完全可以調集其他郡縣的士兵增援。
但現在天子已經遷都到長安了,雒陽也是一片廢墟,他們根本就沒可以增援的人。
“殺!!!”
“殺!!!”
孟津關下,又到了交接班的時辰,一組士兵正在有序的撤退,另一組士兵扛著雲梯與盾牌衝了過來。
城牆上的守軍們早已疲憊不堪,麵對如潮水般湧來的並州軍,他們根本就不在意,其中一名士兵一邊打著哈欠,一邊說道:“我都好幾天沒睡了,真是煩不勝煩,不用管他們,反正稍後他們就會退去。”
另一名士兵說道:“沒對,這次他們好像是真的要攻城了!”
“攻個幾把城,要攻城他們早攻了,還等到現在?”那名打哈欠的士兵說道。
“真的,快看!快進去弓箭手射程了!”一名眼尖的士兵驚呼道。
“我敢打賭,他們馬上就會撤回去!”那名打哈欠的士兵依舊不以為然。
並不是每次都是佯攻,有幾次是真的跑到關下了,然後架起了雲梯,城牆上的守軍都準備好滾木擂石了,結果並州軍又撤了,其實有盾牌保護,衝到關下的並州軍損失極小。
這一次麵對靠近的並州軍,守城士兵連箭都懶得放了。
正當守城士兵議論紛紛時,並州軍已經衝到了城下。
他們像往常一樣,迅速架起雲梯。
然而,這一次情況卻有所不同,他們竟然開始爬雲梯了。
“臥槽,快……快看,真的攻城了!”
守城士兵們驚慌失措,急忙向城樓上的將領報告。
將領此時正盤坐在地上,靠著牆打盹,自大張遼來到這裏,他就沒安生的休息過。
他聞訊急忙跳了起來,跑到城牆邊發現關下全是密密麻麻的敵軍,而且好幾處地方的雲梯都快登頂了。
“快射箭!滾木!絕不能讓他們爬上城牆!”將領聲嘶力竭地喊道。
然而,一切都顯得有些晚了。並州軍的士兵們在雲梯上快速攀登,轉眼間已經接近城牆頂端。幾名並州軍士兵甚至已經翻上了城牆,與守軍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
“將軍,敵軍登上城牆了!”一名士兵指著不遠處稟報道。
“敵軍已經登上城牆!大家快支援!”將領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急忙指揮其他士兵前去增援。
“將軍,我們那邊敵軍也登上城牆了!”一名士兵慌裏慌張地從別處跑過來報告。
將領臉色鐵青,他知道大勢已去,但仍不甘心。他拔出佩劍,親自帶領一隊士兵衝向戰鬥最激烈的地方。
但還是寡不敵眾,最終死於亂軍之中。
此戰守軍全部陣亡,沒有一人投降,沒有一人臨陣脫逃。
看著眼前的一堆堆屍體,張遼感歎道:“不愧是皇甫老將軍之子,帶出來的兵值得敬佩,將他們好生安葬吧。”
此戰守城軍共計五百人,張遼攻城折損了二千餘人。
若是強攻,隻怕要死五千人,賈詡隻是動了動嘴就讓戰損少了一半。
張遼順利接管孟津關後,立刻用信鴿將消息傳回給王鑠,等待下一步指令。
兩日後,孟津關被攻陷的消息便傳到了弘農郡。
趙雲得知後,立刻調集人馬,準備進攻函穀關。
按理說,司隸州的各郡縣已經各自為政了,這孟津關就不應該有守軍的。
但當他來到孟津關前,卻發現這裏關門緊閉,城牆上稀稀拉拉站著守軍。
張遼上前高聲喊道:“我乃並州牧麾下中郎將張文遠,奉命前來接管此關,速速打開城門。”
關上士兵聽到後一陣騷動,過了一會兒,隻見一個將領模樣的人站出來回話:“張將軍莫不是走錯了地兒吧!這裏乃是孟津關,屬司隸州!”
“那你等又是何人?為何在此駐守?”張遼皺眉問道。
那將領模樣的人答道:“我等乃是司隸校尉皇甫將軍部下,奉皇甫將軍之命,鎮守於此!”
當初王鑠為了拿到郿塢的守軍兵權,把城門校尉皇甫堅壽弄到司隸來到司隸校尉了,本來王鑠隻是想把他支走的,沒想到皇甫堅壽來了之後,居然還真把這個司隸校尉給坐實了。
有皇甫嵩的威名,再加上他確實有些本事,硬是把各郡縣太守、縣令製服地服服帖帖。
張遼聽後隻能威脅道:“我有軍令在身,若你們執意不從,那我隻能下令攻城了。”
看著張遼身後浩浩蕩蕩的軍隊,那將領模樣的人吞了口唾沫,緩解了一下緊張的情緒後,繼續說道:“我也有軍令在身,你若非要入關,那就盡管來吧!”
張遼眼神一冷,既然對方不肯退讓,那就隻好強行闖關了。
他大手一揮,身後的士兵們立刻擺好陣勢,準備攻城。
就在這時,一旁的賈詡阻止道:“文遠先別攻城,孟津關地勢險要,城牆高聳,若強攻我們必定損失慘重。”
張遼點點頭,轉頭看向賈詡,“賈先生可有妙計?”
賈詡撫須沉思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我有一計,或可一試。”
張遼忙問:“何計?”
賈詡湊到張遼耳邊低語道:“我觀孟津關守軍最多不過五百人,我們可以將部隊分為十二組,每隔一個時辰,一組人馬前往關下做出要攻城的樣子,其餘各組則埋伏在附近山林之中。如此輪流襲擾,晝夜不停,必能使敵軍疲憊不堪。待到敵軍士氣低落之時,我們再一舉攻城,必能破敵,此為疲兵之計!”
張遼聽後連連點頭,“此計甚妙!就依賈先生所言。”
於是,張遼按照賈詡的計策,將部隊分成十二組,開始對孟津關進行輪番襲擾。關上的守軍被攪得日夜不得安寧,疲憊不堪。
數日後,守軍的士氣終於降到了最低點。
疲兵之計,最適合眼下這種情況,一方有人數優勢一方隻有地理優勢。
雒陽的八大關不是雄關就是險關,一般五百士兵完全可以抵擋上萬大軍數日時間,這段時間雒陽完全可以調集其他郡縣的士兵增援。
但現在天子已經遷都到長安了,雒陽也是一片廢墟,他們根本就沒可以增援的人。
“殺!!!”
“殺!!!”
孟津關下,又到了交接班的時辰,一組士兵正在有序的撤退,另一組士兵扛著雲梯與盾牌衝了過來。
城牆上的守軍們早已疲憊不堪,麵對如潮水般湧來的並州軍,他們根本就不在意,其中一名士兵一邊打著哈欠,一邊說道:“我都好幾天沒睡了,真是煩不勝煩,不用管他們,反正稍後他們就會退去。”
另一名士兵說道:“沒對,這次他們好像是真的要攻城了!”
“攻個幾把城,要攻城他們早攻了,還等到現在?”那名打哈欠的士兵說道。
“真的,快看!快進去弓箭手射程了!”一名眼尖的士兵驚呼道。
“我敢打賭,他們馬上就會撤回去!”那名打哈欠的士兵依舊不以為然。
並不是每次都是佯攻,有幾次是真的跑到關下了,然後架起了雲梯,城牆上的守軍都準備好滾木擂石了,結果並州軍又撤了,其實有盾牌保護,衝到關下的並州軍損失極小。
這一次麵對靠近的並州軍,守城士兵連箭都懶得放了。
正當守城士兵議論紛紛時,並州軍已經衝到了城下。
他們像往常一樣,迅速架起雲梯。
然而,這一次情況卻有所不同,他們竟然開始爬雲梯了。
“臥槽,快……快看,真的攻城了!”
守城士兵們驚慌失措,急忙向城樓上的將領報告。
將領此時正盤坐在地上,靠著牆打盹,自大張遼來到這裏,他就沒安生的休息過。
他聞訊急忙跳了起來,跑到城牆邊發現關下全是密密麻麻的敵軍,而且好幾處地方的雲梯都快登頂了。
“快射箭!滾木!絕不能讓他們爬上城牆!”將領聲嘶力竭地喊道。
然而,一切都顯得有些晚了。並州軍的士兵們在雲梯上快速攀登,轉眼間已經接近城牆頂端。幾名並州軍士兵甚至已經翻上了城牆,與守軍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
“將軍,敵軍登上城牆了!”一名士兵指著不遠處稟報道。
“敵軍已經登上城牆!大家快支援!”將領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急忙指揮其他士兵前去增援。
“將軍,我們那邊敵軍也登上城牆了!”一名士兵慌裏慌張地從別處跑過來報告。
將領臉色鐵青,他知道大勢已去,但仍不甘心。他拔出佩劍,親自帶領一隊士兵衝向戰鬥最激烈的地方。
但還是寡不敵眾,最終死於亂軍之中。
此戰守軍全部陣亡,沒有一人投降,沒有一人臨陣脫逃。
看著眼前的一堆堆屍體,張遼感歎道:“不愧是皇甫老將軍之子,帶出來的兵值得敬佩,將他們好生安葬吧。”
此戰守城軍共計五百人,張遼攻城折損了二千餘人。
若是強攻,隻怕要死五千人,賈詡隻是動了動嘴就讓戰損少了一半。
張遼順利接管孟津關後,立刻用信鴿將消息傳回給王鑠,等待下一步指令。
兩日後,孟津關被攻陷的消息便傳到了弘農郡。
趙雲得知後,立刻調集人馬,準備進攻函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