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府內,董卓內心焦急萬分,李肅已經去了半日,這太陽已經快下山了,怎麽還不見回來。


    他不時地走到門口,向遠處張望,希望能夠看到李肅的身影。


    而一旁的李儒卻輕鬆自在,端坐在桌前,慢條斯理地喝著熱茶。他瞥了眼董卓,笑道:“董公何必如此焦急?李肅已經去了這麽久,想來是有了好消息。”


    董卓皺著眉頭,沉聲說道:“李肅此去乃是關乎我之生死,豈能不急!”


    李儒深深喝了一口茶,將不慎入口的茶葉吐回茶盞,然後輕輕地放下茶盞,說道:“沒有消息就表示此計在順利進行中,若李肅早早就回來了,那便說明此計失敗了。董公不必擔憂,且放寬心等待。”


    董卓聽聞此言,心中的焦慮稍微減輕了一些,李儒的說法他表示認同。然而,他的內心依然無法平靜下來,還是忍不住朝門口張望……


    不久後,一個守衛快步跑了過來,氣喘籲籲地報告道:“主公,李將軍回來了!”


    董卓一聽,頓時大喜過望,連忙出門相迎。


    隻見府外,李肅滿麵春風地騎在馬上,身旁是騎著赤兔的呂布,呂布後麵是三個年輕小將。


    看著李肅滿麵春風的樣子,董卓心中的焦慮一掃而空。


    他立刻迎上前去,李肅等人見狀,翻身下馬,抱拳笑道:“董公!”


    董卓也抱拳回禮,指向府內,“老夫已備好酒菜,為諸位接風,請!”


    “董公請!”


    說罷,李肅跟隨董卓走進府內,呂布與那三個年輕小將緊隨其後。


    眾人來到府內大廳入座後,李肅率先開口道:“奉先此次前來還為董公奉上了一份大禮!”


    董卓聽到此言,心中更是大喜過望,他急切地問道:“哦?此禮在何處?”


    李肅抬頭看了一眼呂布,呂布會意從腰間取下一個包裹,雙手遞給董卓。


    董卓接過包裹,打開一看,裏麵竟是丁原的人頭,頓時大喜過望。


    雖然雒陽城中有多股勢力,但有些選擇了依附於董卓,有些選擇了觀望,隻有丁原一人站出來公然反對董卓,成為了董卓的眼中釘,肉中刺,現在丁原死了,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好消息。


    董卓看著丁原的人頭渾身顫抖,也不知是激動還是興奮。


    下一刻,他竟要向呂布雙膝下跪,拱手拜道:“奉先為我除此大患,我董卓無以為報。”


    呂布見狀,大為感動,慌忙上前扶住董卓,“董公何必如此,我呂布飄零半生,隻恨未遇明主,若董公不棄,布願拜為義父!”


    董卓聽到此言,心中更是激動不已,“好好好!能得吾兒奉先,何愁大事不成!”


    董卓說罷,便要拉起呂布的手,卻見呂布已經拜倒在地,“父親在上,受孩兒一拜!”


    ……


    次日早朝。


    皇宮大殿內,董卓站在眾臣首位,呂布站在身後。


    董卓看著大殿內的眾人,滿臉的得意,待劉辯入座後,董卓首先開口道:“陛下,微臣有一事上奏。”


    劉辯看向身後的垂簾,簾後的何太後點了點頭示意,劉辯又轉頭看向董卓問道:“董卿,你有何事?”


    董卓嘴角一揚便當著朝中文武百官開始了他事先準備好的說詞,待廢立之事說完,朝中竟無一人敢反對,丁原的死訊還未傳開,眾人確實不知,但見丁原的義子站在其身後,大概也能猜到一二,丁原都被嘎了,那誰還敢反對他?


    劉辯的臉色早已被嚇得蒼白,何太後畏懼董卓隻得同意,之後便由袁隗親自從龍椅上扶下劉辯,走下台階,再從劉辯手中接過玉璽交到劉協手中,再扶劉協走上台階,坐上龍椅,一套流程走完後,又令劉辯麵北稱臣,並將其貶為弘農王,至此,僅做了四個月皇帝的劉辯,被董卓強行廢去,並隨同何太後、唐妃一起被囚禁於永安宮。


    太後悲傷流淚,群臣暗自悲傷,大殿內的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劉協即位後,董卓自封為相國,位在三公之上。可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威福莫比。隨後董卓又找劉協討旨,調集自己的西涼舊部前來司隸州,拱衛京師。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文武百官隻敢怒不敢言。


    這時,當世大儒盧植站了出來,他看著董卓的所作所為,痛心不已。大漢400年的江山,將要毀於一旦,於是他當著眾人的麵,向劉協辭官而去,朝中大臣見狀,也紛紛辭官離去,一時間朝中官員離去大半。


    能做上大官的,哪個家裏沒點錢,離開了朝廷回到家中一樣是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何必要在朝堂上受董卓的氣。


    董卓見狀非但沒有生氣,反而笑得更開心了。他看著大殿內剩下的百官,都是一些趨炎附勢之輩,全無半點骨氣。於是他再次開口道:“陛下,如今朝中官員辭去甚多,需要重新選拔人才填補空缺。微臣自認有些才學,請求陛下賜予微臣選拔人才之權。”


    劉協看著董卓,心中雖然痛恨,但是無奈自己的實力太小,隻能強忍著怒氣應允。於是他開口道:“準奏。”


    ……


    待早朝結束後,董卓並未離開皇宮,而是留下李儒一起商議朝政之事。新帝登基很多事宜需要他處理,他一個西涼武夫,對於這些繁瑣的朝政事務並不擅長,自然需要李儒的輔佐。


    其中選拔人才一事成了當務之急,李儒提了兩點建議:


    1.重用黨錮之爭時被十常侍打壓而被罷免的士人,以收攬人心,李儒在朝中也有多年,隨後他便擬了一份名單。(其中蔡邕便在此名單之中。)


    2.舉辦一場文墨大會,召天下士子一同參加,可從中選拔出一批人才,下放到各地郡縣為官,以安撫民心。


    兩人在偏殿內忙碌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才大致商議出各種細節。


    李儒告辭後,董卓感覺有些疲憊,他打算幹脆今晚就在皇宮偏殿住下,於是便在皇宮內隨便走走,散散心,不知不覺竟然來到一處偏僻的角落。


    此時,恰好有巡邏的侍衛路過,他立馬問道:“這裏是何處?”


    侍衛見是董卓,立馬恭敬地回答:“回相國,此處乃是永安宮。”


    董卓聽後突然想起白天被廢的何太後與劉辯,竟鬼使神差地走了過去。


    這裏雖為後宮,但侍衛看見董卓都不敢阻攔,很快他便來到了永安宮的內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是帝師王越之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布丁饅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丁饅頭並收藏三國:我是帝師王越之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