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朋友
我隻想捧嬌妻,卻成為了千億奶爸 作者:文刀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謔,這道白灼蝦看著不錯啊,至少這個擺盤我就不行。”張雪友看著麵前的這道菜誇讚道。
“你再嚐嚐這個咕嚕肉。”張怡菲笑著說道。
“味道真不錯,一點不比飯店的差。”張雪友嚐了一口衝李凱豎起大拇指。
“這個紅燒魚你再嚐嚐看,活魚現殺的,不大不小,肉質鮮美。”李凱笑著說道。
作為廚師,客人能夠喜歡自己做的菜,內心是很開心的。尤其還是在好朋友麵前露一手,這個好朋友還是天王,吃過很多五星級飯店,這樣的誇獎是很有成就感的。
“厲害了,你的奶爸之名果然不是虛的,就這幾個菜都可以去餐廳當大廚了。”張雪友吃口魚肉,由衷的稱讚道。
他也會做飯,自己在家的時候有時候也會下廚,隻是廚藝和李凱就沒辦法比了,至少張羅一桌子硬菜他就辦不到,最多炒兩個簡單的菜。
在李凱穿越之前的原時空裏,以前的男人會做飯的鳳毛麟角,不會做飯的女人是要被人嘲笑的。
後來不知道什麽時候就反過來了,會做飯的女人鳳毛麟角,不會做飯的男人是要被人嘲笑的。
這究竟是社會的進步還是退步,李凱不知道。但是李凱知道男人的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都是在呈下降趨勢的。
“是吧?等到以後文思枯竭創作不出來作品的時候,我就開個餐廳,當我的奶爸小廚。”李凱笑著說道。
“如果開餐廳的話一定叫上我,我給你當形象代言人。”張雪友哈哈笑著說道。
“你太貴了,我這小本買賣,請不起。”李凱笑著說道。
“不要代言費,就每次來找你吃飯的時候,給我免單就行。”張雪友說道。
“這個可以,我做主了。”張怡菲淺笑顏兮的說道。
“怡菲,你是不是該去春晚彩排了?”張雪友跟李凱碰了一杯,笑著問道。
“嗯,明天早上的飛機。”張怡菲說道。
“李凱去不去?”張雪友問道。
“去,後天是募捐,明天早上我也過去。”李凱給張雪友麵前的紅酒杯倒點酒。
“那正好可以順路,我也是春晚彩排和募捐。”張雪友笑著說道。
“對了,你的飛機最後買了沒有?”張雪友問道,當初李凱專門給他打電話問他私人飛機的事情。
“買了,到六月份交付。”李凱笑著說道。
“以你們倆這身份和實力,早就該買了,到時候出行什麽的都很方便。”張雪友笑著說道。
“就是個燒錢的大玩具。”張怡菲笑著說道。
“你的新專輯銷量可是破一千萬張了,這才一周啊,這樣的實力和號召力幾人能比得上啊?論賺錢你可是藝人裏的頭一號,你們夫妻倆就是娛樂圈行走的印鈔機啊。”張雪友打趣道。
“我去,這誰起的外號,這麽難聽。”李凱笑著說道。
三個人互相打趣著,李凱和張雪友品著紅酒,吃著菜,不亦樂乎。
菜過五味,酒過三巡,性質正濃,兩個頂級歌手和一個頂級創作人一起吃飯,怎麽可以少了音樂助興呢?
“人生於世上有幾個知己。”
“多少友誼能長存。”
“今日別離共你雙雙兩握手。”
“友誼常在你我心裏。”
這首歌還是上次跟林一蓮、李明、郭福誠幾人一起聚會的時候,李凱喝醉了,然後把這首歌直接唱出來,後來讓張怡菲錄製成單曲發布在菲菲音樂平台。
李凱高興的一隻腳踩到椅子上,手裏舉著空的紅酒杯,大聲的唱著歌。
“說有萬裏山。”
張雪友接一句:“隔阻兩地遙。”
張怡菲又接一句:“不需見麵,心中也知曉。”
三個人合唱:“友誼改不了。”
三個人一起舉杯碰一個,張怡菲喝的是果汁,目前喝不了紅酒。
“大才子,這麽歡快的時刻,有沒有靈感啊,即興創作一首。”張雪友喝的有點兒嗨了,滿麵紅光。
“好,那就給二位唱一首,助助興。”李凱笑著說道,腦海裏思索著哪首歌合適。
張怡菲崇拜的看著自家男人,才華什麽的就不說了,說的太多了。
“繁星流動,和你同路。”
“從不相識,開始心接近。”
一口標準的粵西粵語脫口而出,張怡菲和張雪友則瞬間保持安靜,欣賞的看著李凱,聽著這首剛出爐的歌曲。
“人生如夢 朋友如霧。”
“難得知心 幾經風暴。”
“為著我不退半步 正是你。”
李凱摟著張雪友的肩膀,又唱又扭的,場麵一度辣眼睛。不過這首歌確實不錯,無論是曲調還是歌詞,讓這兩位天王天後都不得不讚歎。
“遙遙晚空點點星光息息相關。”
“你我哪怕荊棘鋪滿路。”
“替我解開心中的孤單。”
李凱又來到張怡菲的旁邊,看著佳人迷人的臉龐,忍不住親了一口,惹的佳人嬌嗔的打了一下李凱的胳膊。
一曲唱完,倆人紛紛鼓掌叫好。
而張怡菲則把三個人把酒言歡的照片發到了飛薄上,照片上三個人一起舉杯,笑容滿麵。
圖片上還附了一段文字:小酌一杯,歡度時光。
這條動態一經發布,瞬間吸引一大波流量,大量的粉絲紛紛評論。
“兩個天王天後,再加上一個頂級創作人,人數雖少,陣容強大。”
“張天王的素顏也那麽帥,感覺跟奶爸有一比。”
“怡菲的素顏才是天花板,不施粉黛,卻依然那麽青春靚麗,女神太美了。”
“這應該是在奶爸的家裏吧,之前怡菲發過自拍照,背景跟這個一樣。那麽問題來了,桌子上的菜該不會是奶爸親自下廚做的吧?”
“必須的,奶爸的廚藝可是很厲害的,雖然我沒吃過,可是看外形就知道不會差,如果不信可以讓我嚐嚐。”
“樓上的算盤打的太響了吧?我在大西南都聽到了。”
“我在大西北都聽到了。”
“我在國外都聽到了。”
“我在東北都聽到了。”
藝人們也是紛紛點讚評論,畢竟這三個人的人脈資源可是很廣的。
李明評論:“你們三個太過分了,你們難道不覺得少一個人嗎?”
“你再嚐嚐這個咕嚕肉。”張怡菲笑著說道。
“味道真不錯,一點不比飯店的差。”張雪友嚐了一口衝李凱豎起大拇指。
“這個紅燒魚你再嚐嚐看,活魚現殺的,不大不小,肉質鮮美。”李凱笑著說道。
作為廚師,客人能夠喜歡自己做的菜,內心是很開心的。尤其還是在好朋友麵前露一手,這個好朋友還是天王,吃過很多五星級飯店,這樣的誇獎是很有成就感的。
“厲害了,你的奶爸之名果然不是虛的,就這幾個菜都可以去餐廳當大廚了。”張雪友吃口魚肉,由衷的稱讚道。
他也會做飯,自己在家的時候有時候也會下廚,隻是廚藝和李凱就沒辦法比了,至少張羅一桌子硬菜他就辦不到,最多炒兩個簡單的菜。
在李凱穿越之前的原時空裏,以前的男人會做飯的鳳毛麟角,不會做飯的女人是要被人嘲笑的。
後來不知道什麽時候就反過來了,會做飯的女人鳳毛麟角,不會做飯的男人是要被人嘲笑的。
這究竟是社會的進步還是退步,李凱不知道。但是李凱知道男人的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都是在呈下降趨勢的。
“是吧?等到以後文思枯竭創作不出來作品的時候,我就開個餐廳,當我的奶爸小廚。”李凱笑著說道。
“如果開餐廳的話一定叫上我,我給你當形象代言人。”張雪友哈哈笑著說道。
“你太貴了,我這小本買賣,請不起。”李凱笑著說道。
“不要代言費,就每次來找你吃飯的時候,給我免單就行。”張雪友說道。
“這個可以,我做主了。”張怡菲淺笑顏兮的說道。
“怡菲,你是不是該去春晚彩排了?”張雪友跟李凱碰了一杯,笑著問道。
“嗯,明天早上的飛機。”張怡菲說道。
“李凱去不去?”張雪友問道。
“去,後天是募捐,明天早上我也過去。”李凱給張雪友麵前的紅酒杯倒點酒。
“那正好可以順路,我也是春晚彩排和募捐。”張雪友笑著說道。
“對了,你的飛機最後買了沒有?”張雪友問道,當初李凱專門給他打電話問他私人飛機的事情。
“買了,到六月份交付。”李凱笑著說道。
“以你們倆這身份和實力,早就該買了,到時候出行什麽的都很方便。”張雪友笑著說道。
“就是個燒錢的大玩具。”張怡菲笑著說道。
“你的新專輯銷量可是破一千萬張了,這才一周啊,這樣的實力和號召力幾人能比得上啊?論賺錢你可是藝人裏的頭一號,你們夫妻倆就是娛樂圈行走的印鈔機啊。”張雪友打趣道。
“我去,這誰起的外號,這麽難聽。”李凱笑著說道。
三個人互相打趣著,李凱和張雪友品著紅酒,吃著菜,不亦樂乎。
菜過五味,酒過三巡,性質正濃,兩個頂級歌手和一個頂級創作人一起吃飯,怎麽可以少了音樂助興呢?
“人生於世上有幾個知己。”
“多少友誼能長存。”
“今日別離共你雙雙兩握手。”
“友誼常在你我心裏。”
這首歌還是上次跟林一蓮、李明、郭福誠幾人一起聚會的時候,李凱喝醉了,然後把這首歌直接唱出來,後來讓張怡菲錄製成單曲發布在菲菲音樂平台。
李凱高興的一隻腳踩到椅子上,手裏舉著空的紅酒杯,大聲的唱著歌。
“說有萬裏山。”
張雪友接一句:“隔阻兩地遙。”
張怡菲又接一句:“不需見麵,心中也知曉。”
三個人合唱:“友誼改不了。”
三個人一起舉杯碰一個,張怡菲喝的是果汁,目前喝不了紅酒。
“大才子,這麽歡快的時刻,有沒有靈感啊,即興創作一首。”張雪友喝的有點兒嗨了,滿麵紅光。
“好,那就給二位唱一首,助助興。”李凱笑著說道,腦海裏思索著哪首歌合適。
張怡菲崇拜的看著自家男人,才華什麽的就不說了,說的太多了。
“繁星流動,和你同路。”
“從不相識,開始心接近。”
一口標準的粵西粵語脫口而出,張怡菲和張雪友則瞬間保持安靜,欣賞的看著李凱,聽著這首剛出爐的歌曲。
“人生如夢 朋友如霧。”
“難得知心 幾經風暴。”
“為著我不退半步 正是你。”
李凱摟著張雪友的肩膀,又唱又扭的,場麵一度辣眼睛。不過這首歌確實不錯,無論是曲調還是歌詞,讓這兩位天王天後都不得不讚歎。
“遙遙晚空點點星光息息相關。”
“你我哪怕荊棘鋪滿路。”
“替我解開心中的孤單。”
李凱又來到張怡菲的旁邊,看著佳人迷人的臉龐,忍不住親了一口,惹的佳人嬌嗔的打了一下李凱的胳膊。
一曲唱完,倆人紛紛鼓掌叫好。
而張怡菲則把三個人把酒言歡的照片發到了飛薄上,照片上三個人一起舉杯,笑容滿麵。
圖片上還附了一段文字:小酌一杯,歡度時光。
這條動態一經發布,瞬間吸引一大波流量,大量的粉絲紛紛評論。
“兩個天王天後,再加上一個頂級創作人,人數雖少,陣容強大。”
“張天王的素顏也那麽帥,感覺跟奶爸有一比。”
“怡菲的素顏才是天花板,不施粉黛,卻依然那麽青春靚麗,女神太美了。”
“這應該是在奶爸的家裏吧,之前怡菲發過自拍照,背景跟這個一樣。那麽問題來了,桌子上的菜該不會是奶爸親自下廚做的吧?”
“必須的,奶爸的廚藝可是很厲害的,雖然我沒吃過,可是看外形就知道不會差,如果不信可以讓我嚐嚐。”
“樓上的算盤打的太響了吧?我在大西南都聽到了。”
“我在大西北都聽到了。”
“我在國外都聽到了。”
“我在東北都聽到了。”
藝人們也是紛紛點讚評論,畢竟這三個人的人脈資源可是很廣的。
李明評論:“你們三個太過分了,你們難道不覺得少一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