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馬拍歪了,還得挨一蹄子,這摸錯了龍臀……興許就沒了腦袋!
也正是如此,想送女入宮皇後這條路壓根走不通,而太後那邊又是真正的油鹽不進,貴太妃說話不頂用……最後大家便把注意打到了腦子似乎不那麽好使的大公主身上。
不過大公主也是“士別三日刮目相待”的典範,她雖然小錯難免,經常給人下不來台,大事兒上卻鮮少糊塗。
此刻,大公主便道:“哎呀,父皇你也知道我的脾氣。碰上惹不起的人,我躲著走就是。”頓了頓,又瞄向元春,“貴妃不是有個什麽表妹,也想入宮,商家女……哎呀,果然豪富呢……不過聽說父皇親自出手了呀。”
趙晗低頭猛喝茶。
元春則睜大了眼,側頭問向趙之楨,“怎麽回事兒?”
趙之楨坦然道:“我又不缺人使喚。”
元春心裏明白:聖上當時肯定不會說得這樣客氣。
“這事兒我還真知道。”趙暄此時又道,“還是我婆婆說的呢。原先關口城王都督夫人……是貴妃您的舅媽吧?為了送人入宮,還求到了石太妃母親那裏,結果讓那位老夫人果斷拒絕了。您那舅媽的娘家哥哥……好像已經讓父皇調職了呀。”
元春心裏敞亮:這是因為她沒在聖上麵前提舅舅王子騰求情,她那心高氣傲出身不凡的舅媽就此怨上她了。無奈她太得寵,那想對付她,幹脆就想辦法分寵。
仔細想想,寶釵端莊溫婉……似乎還挺像她平素在外麵的模樣。不過再回想起今日的寶釵的神情,她也猜得著,薛垣和寶釵父女大約是不大讚同的。
橫豎舅媽也不得不老實一陣子,元春也是懶得搭理她了——她那精明的舅舅總不會無動於衷的。
要是舅舅真地犯了糊塗,削職未免忒難看,但像他這樣本就有了“前科”,可用可不用的人物,直接把他閑置一輩子,對元春來說,並非難事,等趙晗與趙暄告退,元春難掩笑意,扯著趙之楨的胳膊道,“大公主越發剛猛,臣妾險些受不住了。”
女兒替他把不方便說的話一股腦兒都倒出來了,趙之楨還有心犒勞下女兒,不過眼前嘛,他打算先把元春的謝意好生受用下來,“我還得找你要謝禮呢。”
其實,事實正如元春所料。
薛垣早先是想送女入宮,搏一場富貴,可幾年下來,聖上對貴妃的心意大家也看得明白。再說,好不容易跟貴妃還算和睦,何苦再把女兒賠進去?
貴妃若是無寵,女兒進宮幫著籠絡聖上倒也說得通,可貴妃如今壓得皇後都不得不收斂謹慎……薛垣反正是不信貴妃會樂意把聖上往別的女人懷裏推!
請貴妃恩典,為寶釵挑個宗室或是世家才俊,薛垣覺得這才是上上之選。
誰知道王子騰之妻火氣這樣大,動作這樣快……愣是沒跟薛家商量,就想找門路請宮中的長輩說話,讓寶釵直接入宮待選。
聽到這消息,薛垣三天都沒睡好覺,旋即病了一場:還好沒有成功!不然如何收場啊……寶釵也知道輕重,因此這回麵見貴妃也是陪著萬分小心。
這會兒回家後,她忍著胸悶,跟父親稟報過今日貴妃言行……父女倆都覺得貴妃沒有追究之意:不過賠禮卻不能少了!
薛垣思來想去,還是打算央求賈敏出麵,替他們求個情。至於王夫人已經為此生了一陣子悶氣,不止薛家父女,連薛姨媽都有些沒臉再見自己的親姐妹。
而三日後,賈敏便進宮見到了元春。
賈敏並不愛多管閑事,卻也信守承諾為薛家解釋了幾句。
元春點了點頭,“姑媽放心。我心裏明白。”她都沒空遷怒,這緊跟著就得分批見見大選的姑娘,好為人家指婚啊。
賈敏知道侄女沒必要扯謊,她此番進宮更是為榮府姑娘們的婚事而來:她回去探聽了一回,哥嫂為迎春挑的婆家,果然十分不妥。說白了,就是沒考慮什麽門當戶對,純粹這人最肯掏聘禮!
難怪元春說妹妹的婚事盡可以去求她,邢夫人的臉色會那樣難看。
前世元春再怎麽有名無實,卻也能唬住不少人,且是受用了榮華富貴才咽了氣。比起她,妹妹們可是悽慘太多了。
探春遠嫁那會兒,家裏也是走投無路,無計可施,這倒罷了;迎春卻是讓親生父親給活活賣掉了!當時家中固然艱難,卻不是什麽戰亂饑荒,不賣兒女全家就全都得餓死。
邢夫人又向來貪財自保,明明知情卻都不敢言語一聲……為這一點,元春一直跟大伯父大伯母親近不起來:對自己的兒女尚且不顧念骨肉親情,何況她這樣又隔了一層的侄女?
元春果然眉頭微皺,“這人我記下了。若是當真不堪,這榮華怎麽來我就讓它怎麽去。”她也忘了迎春前世丈夫的名姓,隻記得那人就是個活脫脫的忘恩負義的銀~棍~人渣。若是這輩子伯父依舊屬意此人,她隻好親自出手了。
賈敏連忙勸道:“也是說給娘娘知道。那人若真是不堪,大哥怕是受人蒙蔽。這種婚事,母親必然不許。”
別說賈母了,鳳姐兒看出婆婆不對勁兒,自己也派人暗中打聽了一番,回來就命人寫信找丈夫賈璉告狀去了。
鳳姐兒可是知道大伯賈珠能受聖上重用,除了早早跟對人之外,就是學問本事和名聲樣樣極佳。娘家漸有衰落之相,嬸子又出了昏招,鳳姐兒想要誥命夫人的鳳冠霞帔,必須指望丈夫……她才不肯公公婆婆為點子銀子,就憑白敗壞了丈夫的聲明!
鳳姐兒這一狀告得極妙……回京述職後官位紋絲沒動的賈璉回到關口,聽說貴妃回家省親時發作了母親邢夫人,立即請假回了京城:雖然跟庶出妹妹談不上多少兄妹情誼,但賈璉終究不是什麽無情之輩。
此時,賈珠已然帶了妻兒南下,賈璉尋了賈蓉商議了片刻,便帶了些人手……孫紹祖當晚便被套了個麻袋。第二天天還沒亮,這位便被更夫發現在~青~樓外的水溝裏。
怎麽看都像是“恩客”間的爭風吃醋,何況孫紹祖並不曾踏入樓中,卻在外麵糾纏過樓中頭牌甚久。
官員不許~狎~ji,無論文臣武官。這位還躺在床上痛呼的時候,便被禦史參了,都沒熬過月底,他就被免官了。身上的傷都還沒長好,便隻得收拾細軟灰溜溜地返鄉。
而已然抵達金陵的賈珠則遇到了預料之中的阻礙:幾位大糧商聯合在一起,都不肯按市價賣糧,理由是有戰區阻斷,糧食運不過來。
賈珠倒是透徹:溫家能有今日今日,焉能沒有太上皇默許?沒有足夠驚人且無懈可擊的證據,又怎麽扳得到溫家?
他心裏已經有了主意,唯獨希望聖上……能堅持到底。
☆、第95章
在太上皇最為信任的武將,排第一的是禁軍大統領,排第二的正是溫家父子三人。
太上皇登基之時,也稱不上什麽眾望所歸:畢竟太上皇並不好糊弄,那些屍位素餐中飽私囊,以及大肆撈取賄賂的官員註定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悲劇近在眼前,麵對聖上,貪官汙吏也一定會掙紮一下。
話說,隻要是個做官的,就得有個把靠山,越是jian臣,就越積極~結~黨~抱團……不巧,當時給這些~貪~官撐腰的有不少說話極有分量的宗室王公。
不用想都知道,太上皇他爹在位那陣子能混得得意且愛出頭攬事的宗室,通身本事大多都沒用到治國安民上,而是吃拿卡要撒潑拖後腿的好手。不僅如此,這些人更拉得下臉麵,出得了狠手。
於是太上皇花了將近十年,連消帶打再安撫,終於將宗室之中富庶且心大的叔伯兄弟們一一打收拾服帖,又速戰速決除掉那位心腹大患的堂兄,連帶著勛貴們的日子也大不如前……總之甭管是去年年底那場宮變,還是太上皇果斷傳位第七子趙之楨,宗室和勛貴們也都沒什麽太大動靜:非不願也,實不能也。憑他們如今的家底,說什麽皇帝父子都不會當回事兒的。
但宗室勢弱,不能對皇帝指手畫腳的同時,也別指望他們幫忙了。
平南王反叛至今據守不出,封地在西南的幾位王爺也是無能為力,無論是人還是錢,都沒辦法給皇帝的大軍予以什麽援助,甚至連收集來的情報可信不可信都還兩說——平南王能~造~反,八成還得多謝周圍的王爺們多年照應呢。
因此,比起各懷心思的自家親戚,太上皇自然更信任他一手提拔,始終君臣相得的溫家。總之,對付平南王,太上皇一直都依靠溫家。
不過趙之楨對溫家的看法可跟他父皇……不大一樣:平南王麾下將士也就那樣了,若是他們一心死守強攻之下損傷定然不小,但兩年下來戰局居然幾無變化,溫家“功不可沒”。
也正是如此,想送女入宮皇後這條路壓根走不通,而太後那邊又是真正的油鹽不進,貴太妃說話不頂用……最後大家便把注意打到了腦子似乎不那麽好使的大公主身上。
不過大公主也是“士別三日刮目相待”的典範,她雖然小錯難免,經常給人下不來台,大事兒上卻鮮少糊塗。
此刻,大公主便道:“哎呀,父皇你也知道我的脾氣。碰上惹不起的人,我躲著走就是。”頓了頓,又瞄向元春,“貴妃不是有個什麽表妹,也想入宮,商家女……哎呀,果然豪富呢……不過聽說父皇親自出手了呀。”
趙晗低頭猛喝茶。
元春則睜大了眼,側頭問向趙之楨,“怎麽回事兒?”
趙之楨坦然道:“我又不缺人使喚。”
元春心裏明白:聖上當時肯定不會說得這樣客氣。
“這事兒我還真知道。”趙暄此時又道,“還是我婆婆說的呢。原先關口城王都督夫人……是貴妃您的舅媽吧?為了送人入宮,還求到了石太妃母親那裏,結果讓那位老夫人果斷拒絕了。您那舅媽的娘家哥哥……好像已經讓父皇調職了呀。”
元春心裏敞亮:這是因為她沒在聖上麵前提舅舅王子騰求情,她那心高氣傲出身不凡的舅媽就此怨上她了。無奈她太得寵,那想對付她,幹脆就想辦法分寵。
仔細想想,寶釵端莊溫婉……似乎還挺像她平素在外麵的模樣。不過再回想起今日的寶釵的神情,她也猜得著,薛垣和寶釵父女大約是不大讚同的。
橫豎舅媽也不得不老實一陣子,元春也是懶得搭理她了——她那精明的舅舅總不會無動於衷的。
要是舅舅真地犯了糊塗,削職未免忒難看,但像他這樣本就有了“前科”,可用可不用的人物,直接把他閑置一輩子,對元春來說,並非難事,等趙晗與趙暄告退,元春難掩笑意,扯著趙之楨的胳膊道,“大公主越發剛猛,臣妾險些受不住了。”
女兒替他把不方便說的話一股腦兒都倒出來了,趙之楨還有心犒勞下女兒,不過眼前嘛,他打算先把元春的謝意好生受用下來,“我還得找你要謝禮呢。”
其實,事實正如元春所料。
薛垣早先是想送女入宮,搏一場富貴,可幾年下來,聖上對貴妃的心意大家也看得明白。再說,好不容易跟貴妃還算和睦,何苦再把女兒賠進去?
貴妃若是無寵,女兒進宮幫著籠絡聖上倒也說得通,可貴妃如今壓得皇後都不得不收斂謹慎……薛垣反正是不信貴妃會樂意把聖上往別的女人懷裏推!
請貴妃恩典,為寶釵挑個宗室或是世家才俊,薛垣覺得這才是上上之選。
誰知道王子騰之妻火氣這樣大,動作這樣快……愣是沒跟薛家商量,就想找門路請宮中的長輩說話,讓寶釵直接入宮待選。
聽到這消息,薛垣三天都沒睡好覺,旋即病了一場:還好沒有成功!不然如何收場啊……寶釵也知道輕重,因此這回麵見貴妃也是陪著萬分小心。
這會兒回家後,她忍著胸悶,跟父親稟報過今日貴妃言行……父女倆都覺得貴妃沒有追究之意:不過賠禮卻不能少了!
薛垣思來想去,還是打算央求賈敏出麵,替他們求個情。至於王夫人已經為此生了一陣子悶氣,不止薛家父女,連薛姨媽都有些沒臉再見自己的親姐妹。
而三日後,賈敏便進宮見到了元春。
賈敏並不愛多管閑事,卻也信守承諾為薛家解釋了幾句。
元春點了點頭,“姑媽放心。我心裏明白。”她都沒空遷怒,這緊跟著就得分批見見大選的姑娘,好為人家指婚啊。
賈敏知道侄女沒必要扯謊,她此番進宮更是為榮府姑娘們的婚事而來:她回去探聽了一回,哥嫂為迎春挑的婆家,果然十分不妥。說白了,就是沒考慮什麽門當戶對,純粹這人最肯掏聘禮!
難怪元春說妹妹的婚事盡可以去求她,邢夫人的臉色會那樣難看。
前世元春再怎麽有名無實,卻也能唬住不少人,且是受用了榮華富貴才咽了氣。比起她,妹妹們可是悽慘太多了。
探春遠嫁那會兒,家裏也是走投無路,無計可施,這倒罷了;迎春卻是讓親生父親給活活賣掉了!當時家中固然艱難,卻不是什麽戰亂饑荒,不賣兒女全家就全都得餓死。
邢夫人又向來貪財自保,明明知情卻都不敢言語一聲……為這一點,元春一直跟大伯父大伯母親近不起來:對自己的兒女尚且不顧念骨肉親情,何況她這樣又隔了一層的侄女?
元春果然眉頭微皺,“這人我記下了。若是當真不堪,這榮華怎麽來我就讓它怎麽去。”她也忘了迎春前世丈夫的名姓,隻記得那人就是個活脫脫的忘恩負義的銀~棍~人渣。若是這輩子伯父依舊屬意此人,她隻好親自出手了。
賈敏連忙勸道:“也是說給娘娘知道。那人若真是不堪,大哥怕是受人蒙蔽。這種婚事,母親必然不許。”
別說賈母了,鳳姐兒看出婆婆不對勁兒,自己也派人暗中打聽了一番,回來就命人寫信找丈夫賈璉告狀去了。
鳳姐兒可是知道大伯賈珠能受聖上重用,除了早早跟對人之外,就是學問本事和名聲樣樣極佳。娘家漸有衰落之相,嬸子又出了昏招,鳳姐兒想要誥命夫人的鳳冠霞帔,必須指望丈夫……她才不肯公公婆婆為點子銀子,就憑白敗壞了丈夫的聲明!
鳳姐兒這一狀告得極妙……回京述職後官位紋絲沒動的賈璉回到關口,聽說貴妃回家省親時發作了母親邢夫人,立即請假回了京城:雖然跟庶出妹妹談不上多少兄妹情誼,但賈璉終究不是什麽無情之輩。
此時,賈珠已然帶了妻兒南下,賈璉尋了賈蓉商議了片刻,便帶了些人手……孫紹祖當晚便被套了個麻袋。第二天天還沒亮,這位便被更夫發現在~青~樓外的水溝裏。
怎麽看都像是“恩客”間的爭風吃醋,何況孫紹祖並不曾踏入樓中,卻在外麵糾纏過樓中頭牌甚久。
官員不許~狎~ji,無論文臣武官。這位還躺在床上痛呼的時候,便被禦史參了,都沒熬過月底,他就被免官了。身上的傷都還沒長好,便隻得收拾細軟灰溜溜地返鄉。
而已然抵達金陵的賈珠則遇到了預料之中的阻礙:幾位大糧商聯合在一起,都不肯按市價賣糧,理由是有戰區阻斷,糧食運不過來。
賈珠倒是透徹:溫家能有今日今日,焉能沒有太上皇默許?沒有足夠驚人且無懈可擊的證據,又怎麽扳得到溫家?
他心裏已經有了主意,唯獨希望聖上……能堅持到底。
☆、第95章
在太上皇最為信任的武將,排第一的是禁軍大統領,排第二的正是溫家父子三人。
太上皇登基之時,也稱不上什麽眾望所歸:畢竟太上皇並不好糊弄,那些屍位素餐中飽私囊,以及大肆撈取賄賂的官員註定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悲劇近在眼前,麵對聖上,貪官汙吏也一定會掙紮一下。
話說,隻要是個做官的,就得有個把靠山,越是jian臣,就越積極~結~黨~抱團……不巧,當時給這些~貪~官撐腰的有不少說話極有分量的宗室王公。
不用想都知道,太上皇他爹在位那陣子能混得得意且愛出頭攬事的宗室,通身本事大多都沒用到治國安民上,而是吃拿卡要撒潑拖後腿的好手。不僅如此,這些人更拉得下臉麵,出得了狠手。
於是太上皇花了將近十年,連消帶打再安撫,終於將宗室之中富庶且心大的叔伯兄弟們一一打收拾服帖,又速戰速決除掉那位心腹大患的堂兄,連帶著勛貴們的日子也大不如前……總之甭管是去年年底那場宮變,還是太上皇果斷傳位第七子趙之楨,宗室和勛貴們也都沒什麽太大動靜:非不願也,實不能也。憑他們如今的家底,說什麽皇帝父子都不會當回事兒的。
但宗室勢弱,不能對皇帝指手畫腳的同時,也別指望他們幫忙了。
平南王反叛至今據守不出,封地在西南的幾位王爺也是無能為力,無論是人還是錢,都沒辦法給皇帝的大軍予以什麽援助,甚至連收集來的情報可信不可信都還兩說——平南王能~造~反,八成還得多謝周圍的王爺們多年照應呢。
因此,比起各懷心思的自家親戚,太上皇自然更信任他一手提拔,始終君臣相得的溫家。總之,對付平南王,太上皇一直都依靠溫家。
不過趙之楨對溫家的看法可跟他父皇……不大一樣:平南王麾下將士也就那樣了,若是他們一心死守強攻之下損傷定然不小,但兩年下來戰局居然幾無變化,溫家“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