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著“待罪”的名頭,而不知道還沒有機會“立功”……這二位的日子可很不好過。
看人下菜碟兒也是官場常態,這二位老爺當年也很是在大皇子與太子之間搖擺過,若非元春從側妃到貴妃步步都邁得踏實不已,這兩位也未必還能生出“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念頭:你可聽說過不記仇的聖上?!
君臣聊了會兒南下後的安排,尤其是由誰來傳遞消息,萬一事有不遂,又該去尋誰相助……總之說了足足兩刻鍾,趙之楨吃了半盞茶,又傳令召見賈蓉。
卻說偏疼他的姑媽風光回娘家,賈蓉自然早早到了榮府耐心候著。萬沒想到姑媽還沒開口,他讓內侍找來,先見著了……姑父。
當然,這聲“姑父”賈蓉也隻敢在心裏叫上一下。
話說,在堂叔賈珠的幫襯之下,賈蓉清整寧府乃至整個宗族的手段可謂又快又狠,還很準:先是軟禁了父親,更是一口氣把鬧事族老的位子全都削了,讓這些老族老們的兒孫把自家長輩帶回家裏照管。
賈蓉乃是從軍中發跡,行事與賈珠略有差別:他可是先兵後禮。聽到被管起來的老頭子抱怨連連,他開了宗祠,把各位老爺,以及這些老頭子家裏真正管事的兒孫叫到一處,給族人們好生分說了回利弊。
他削下去的族人都是廢太子一係。
賈蓉第一份差事就是聖上的親兵,如今寧榮兩府加在一起,他也隻敬重賈珠,就連賈璉也未必真地著緊。正因為在族中顧忌有限,他開場白就說得賈赦與賈政二位老爺臉色驟變:家中好不容易出個貴妃,又在聖上跟前極得體麵,眼見著寧榮兩府發跡近在眼前,何苦讓聖上想多給自家人恩典的時候心裏還時不時地冒出“廢太子”這根刺?
就算自己前程註定,你就不顧念兒孫們了嗎?連親爹都看死的賈蓉,說這話的時候誰都不敢小瞧。
賈赦倒是被鎮住了——他手裏見不得人的陰~私~事實在是不能鬧將出來。
賈政深覺不妥但也隻長嘆一聲,終究什麽都沒說——他一直都看不慣賈珍言行,但對這個霸道又狠辣的堂侄說不過更鬥不過,可不就一直……眼不見為淨了。至於賈蓉,手段竟是青出於藍,而且他……做事占理!
賈政無奈之餘,再瞧了眼下手安坐的兒子賈珠。長子的贊同之意,簡直就是一目了然!賈政才能平庸,但卻有自知之明,知道兒子頗得聖上看重……他深信聖上的眼光,自然也相信兒子的手段。
罷了……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自己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將來還是都交給兒孫吧。
賈珠倒是不知道父親經此一事“大徹大悟”,他準備了一肚子安撫且說服父親的話,居然……全沒用上。不過沒用上才是好事一樁,再怎麽勸解,畢竟是分歧,父子之間總難免要“紅個臉”不是?
卻說,大棒砸下去,也不能忘記甜棗。之後,賈蓉在年輕人之中挑選了有真才實學,或是真正有些見識的人物,考驗一番之後便用心扶持了起來。
果然恩威並施之下,族人們逐漸對賈蓉這位年輕的族長伏膺,這些族人懷著憧憬,甭管是從文從武,亦或是隻忙活族務,將來成就如何另說,總之族中都是一副欣欣向榮,積極向上的模樣。
不到一年的功夫,族中事務井井有條,族中風氣也為之一變,這些傳到元春耳朵裏,她大為欣喜之餘,更不忘跟趙之楨念叨一番。
元春很是興奮,拉著趙之楨“振振有詞”,“我娘家……說實話真正出挑的也選不出幾個,蓉哥兒年輕,忠心,有手段,不誇他就隻能反覆誇我哥哥啦。不過總誇我哥哥,也有點不好意思不是。”
憶起當時情景,趙之楨依舊忍俊不禁,轉頭便對賈蓉道,“你姑媽可是對你讚不絕口。”
賈蓉有貴妃“護身”,麵君次數多了,對聖上也不再如何拘謹,“回聖上的話,沒有聖上、貴妃還有叔叔壯膽,微臣也是不敢這樣……一了百了的。”
趙之楨大笑,“一了百了是這個意思?”
賈蓉幹笑兩聲,“活學活用。”
讓賈蓉一番抽科打諢,氣氛再次鬆快起來。加上賈珠,三人說話倒真有點家人坐在一處閑聊的意思。
而在榮國府後宅中堂高座的元春,把自己團團圍繞起來的家人,也是喜笑顏開,心中更是無比踏實:沒有那個奢華景致的園子,甚至屋中的陳設與她出嫁前別無二致。
她日子過得順意,也實在沒必要在家人麵前再繃著。
她笑盈盈地問過家人的近況,就聽邢夫人忽然開口問起,“聽說吳貴人家裏得了消息,便造起院子……我們也想為貴妃盡些心意呢。”
元春點了點頭,“大伯母有心了。”
鳳姐兒即使沒抬頭,也知道貴妃的目光已然落在了她們婆媳身上。她當即笑道:“再用心孝敬,終究不敢自專。”
在座的都知道賈赦一度親近廢太子,賈璉和王子騰可都偏向過大殿下;不止是邢夫人王熙鳳婆媳,賈璉屋裏那兩個財力驚人因而底氣十足的姨娘也想靠上貴妃這棵大樹……總之榮府大房上下都迫切地想要且必須討好貴妃。
這話在理!鳳姐兒沒有前世那樣掌握榮府財權的機會,自然沒有膽大妄為的機會,充其量也就是潑辣一點。有她來看著邢夫人也是好事,元春也微笑道,“正該如此。聖上不喜奢靡,咱們家又不斷吃喝,不必學那些人的輕狂樣子。”
依元春如今的位分,莫說當著娘家人,就算麵對聖上也多是想到哪裏說到哪裏。
眾人紛紛應是,心中齊齊道:貴妃比出嫁前可霸氣忒多!
話說回來,她對大伯母和堂嫂如此直白也不是毫無緣由。
賈璉能入仕,還要多謝趙之楨,雖然元春也知道這位耳根子挺軟的堂兄有過好一陣地猶豫和掙紮,最終他還是堅持兩不得罪,而且還稍微那麽多偏向一點大殿下。縱然趙之楨還是王爺,元春還是側妃,見賈璉如此也就不再費心拉扯了。
賈珠賈蓉先後得了聖上青眼,而賈璉卻是原地不動……大家都知道因由,不過現在可真沒誰敢出麵替賈璉求情,至少賈璉自己都沒這個膽量。
王夫人卻是另有一番愁事:她娘家嫂子,也就是王子騰之妻最近手段頻頻,王夫人十分猶豫,要不要盡早告訴女兒。雖然女兒知道,怕是少不得一場大怒,沒準兒牽連到她那兄弟,大家都得跟著沒臉。
眾人陪著說笑了好一會兒,元春這才轉向祖母笑著問道,“妹妹們呢?怎麽不見?”
迎春、探春和惜春得了旨意魚貫而入,來到元春身前,先規規矩矩地一齊行了禮。
元春挨個拉起,仔細瞧上一回,又問起她們如今在讀什麽書,三春依次答了。
元春又道,“表妹們是不是也在外麵等著?還不趕緊進來。”
黛玉寶釵也領旨進門……跟前世一樣,寶黛二人依舊是諸姐妹們最為拔尖兒的人物,無論是才情還是容色。不過此時的黛玉麵色並無半點愁苦孤單之色,身形雖然略有不足,但小臉煞是紅潤,她的小手讓做了貴妃的表姐拉著,還能稍側過頭對母親賈敏俏皮地擠了擠眼睛。
而寶釵卻沒有黛玉那份活潑和坦然,她……即使打了脂粉,但眼中的血絲和眼下的微青都讓人一目了然。
薛姨媽身上又沒誥命,此時也不在房中。麵對貴妃,縱然是待人接物幾乎無可挑剔的寶釵也多了幾分茫然和……心虛。
寶釵的反常,在場之人有幾個看不到眼裏?
元春跟趙之楨待得久了,說話越發直截了當,“可憐見的,你也是無辜受累。”
貴妃何必騙她?寶釵在鬆了口氣之餘,忽然又平添幾分擔憂:這……要如何收場?!大選入宮,常伴君側,本就是寶釵的誌向,無奈她和她父親都瞧得出……如今事不可為!
王夫人和王熙鳳姑侄兩個卻是齊齊心頭狂跳:貴妃果然知道了!
其餘幾位也好奇地看了過來,而元春不打算在此時追究,又對賈母、邢夫人和王夫人說道,“我瞧著妹妹們各個都好,終身大事上切不可輕忽。”頓了頓,又特地對賈母解釋了一句,“不說都包在我身上,但絕不會讓妹妹們沒個好下場。誰受委屈了,就進宮來,我自會給她做主。”
她居然當著妹妹們直接說了出來!
這話說得王夫人和王熙鳳心頭狂跳:貴妃……既然得了消息,哪裏就肯稀裏糊塗地過去了?!這會兒當著老祖宗,就差連麵子也一口氣剝下來了!
賈母聞言也遲疑地望了望女兒賈敏。賈敏隻是聽到了點風聲,貴妃當場揭破,她隻好等周圍沒了旁人,再跟母親解釋了。
看人下菜碟兒也是官場常態,這二位老爺當年也很是在大皇子與太子之間搖擺過,若非元春從側妃到貴妃步步都邁得踏實不已,這兩位也未必還能生出“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念頭:你可聽說過不記仇的聖上?!
君臣聊了會兒南下後的安排,尤其是由誰來傳遞消息,萬一事有不遂,又該去尋誰相助……總之說了足足兩刻鍾,趙之楨吃了半盞茶,又傳令召見賈蓉。
卻說偏疼他的姑媽風光回娘家,賈蓉自然早早到了榮府耐心候著。萬沒想到姑媽還沒開口,他讓內侍找來,先見著了……姑父。
當然,這聲“姑父”賈蓉也隻敢在心裏叫上一下。
話說,在堂叔賈珠的幫襯之下,賈蓉清整寧府乃至整個宗族的手段可謂又快又狠,還很準:先是軟禁了父親,更是一口氣把鬧事族老的位子全都削了,讓這些老族老們的兒孫把自家長輩帶回家裏照管。
賈蓉乃是從軍中發跡,行事與賈珠略有差別:他可是先兵後禮。聽到被管起來的老頭子抱怨連連,他開了宗祠,把各位老爺,以及這些老頭子家裏真正管事的兒孫叫到一處,給族人們好生分說了回利弊。
他削下去的族人都是廢太子一係。
賈蓉第一份差事就是聖上的親兵,如今寧榮兩府加在一起,他也隻敬重賈珠,就連賈璉也未必真地著緊。正因為在族中顧忌有限,他開場白就說得賈赦與賈政二位老爺臉色驟變:家中好不容易出個貴妃,又在聖上跟前極得體麵,眼見著寧榮兩府發跡近在眼前,何苦讓聖上想多給自家人恩典的時候心裏還時不時地冒出“廢太子”這根刺?
就算自己前程註定,你就不顧念兒孫們了嗎?連親爹都看死的賈蓉,說這話的時候誰都不敢小瞧。
賈赦倒是被鎮住了——他手裏見不得人的陰~私~事實在是不能鬧將出來。
賈政深覺不妥但也隻長嘆一聲,終究什麽都沒說——他一直都看不慣賈珍言行,但對這個霸道又狠辣的堂侄說不過更鬥不過,可不就一直……眼不見為淨了。至於賈蓉,手段竟是青出於藍,而且他……做事占理!
賈政無奈之餘,再瞧了眼下手安坐的兒子賈珠。長子的贊同之意,簡直就是一目了然!賈政才能平庸,但卻有自知之明,知道兒子頗得聖上看重……他深信聖上的眼光,自然也相信兒子的手段。
罷了……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自己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將來還是都交給兒孫吧。
賈珠倒是不知道父親經此一事“大徹大悟”,他準備了一肚子安撫且說服父親的話,居然……全沒用上。不過沒用上才是好事一樁,再怎麽勸解,畢竟是分歧,父子之間總難免要“紅個臉”不是?
卻說,大棒砸下去,也不能忘記甜棗。之後,賈蓉在年輕人之中挑選了有真才實學,或是真正有些見識的人物,考驗一番之後便用心扶持了起來。
果然恩威並施之下,族人們逐漸對賈蓉這位年輕的族長伏膺,這些族人懷著憧憬,甭管是從文從武,亦或是隻忙活族務,將來成就如何另說,總之族中都是一副欣欣向榮,積極向上的模樣。
不到一年的功夫,族中事務井井有條,族中風氣也為之一變,這些傳到元春耳朵裏,她大為欣喜之餘,更不忘跟趙之楨念叨一番。
元春很是興奮,拉著趙之楨“振振有詞”,“我娘家……說實話真正出挑的也選不出幾個,蓉哥兒年輕,忠心,有手段,不誇他就隻能反覆誇我哥哥啦。不過總誇我哥哥,也有點不好意思不是。”
憶起當時情景,趙之楨依舊忍俊不禁,轉頭便對賈蓉道,“你姑媽可是對你讚不絕口。”
賈蓉有貴妃“護身”,麵君次數多了,對聖上也不再如何拘謹,“回聖上的話,沒有聖上、貴妃還有叔叔壯膽,微臣也是不敢這樣……一了百了的。”
趙之楨大笑,“一了百了是這個意思?”
賈蓉幹笑兩聲,“活學活用。”
讓賈蓉一番抽科打諢,氣氛再次鬆快起來。加上賈珠,三人說話倒真有點家人坐在一處閑聊的意思。
而在榮國府後宅中堂高座的元春,把自己團團圍繞起來的家人,也是喜笑顏開,心中更是無比踏實:沒有那個奢華景致的園子,甚至屋中的陳設與她出嫁前別無二致。
她日子過得順意,也實在沒必要在家人麵前再繃著。
她笑盈盈地問過家人的近況,就聽邢夫人忽然開口問起,“聽說吳貴人家裏得了消息,便造起院子……我們也想為貴妃盡些心意呢。”
元春點了點頭,“大伯母有心了。”
鳳姐兒即使沒抬頭,也知道貴妃的目光已然落在了她們婆媳身上。她當即笑道:“再用心孝敬,終究不敢自專。”
在座的都知道賈赦一度親近廢太子,賈璉和王子騰可都偏向過大殿下;不止是邢夫人王熙鳳婆媳,賈璉屋裏那兩個財力驚人因而底氣十足的姨娘也想靠上貴妃這棵大樹……總之榮府大房上下都迫切地想要且必須討好貴妃。
這話在理!鳳姐兒沒有前世那樣掌握榮府財權的機會,自然沒有膽大妄為的機會,充其量也就是潑辣一點。有她來看著邢夫人也是好事,元春也微笑道,“正該如此。聖上不喜奢靡,咱們家又不斷吃喝,不必學那些人的輕狂樣子。”
依元春如今的位分,莫說當著娘家人,就算麵對聖上也多是想到哪裏說到哪裏。
眾人紛紛應是,心中齊齊道:貴妃比出嫁前可霸氣忒多!
話說回來,她對大伯母和堂嫂如此直白也不是毫無緣由。
賈璉能入仕,還要多謝趙之楨,雖然元春也知道這位耳根子挺軟的堂兄有過好一陣地猶豫和掙紮,最終他還是堅持兩不得罪,而且還稍微那麽多偏向一點大殿下。縱然趙之楨還是王爺,元春還是側妃,見賈璉如此也就不再費心拉扯了。
賈珠賈蓉先後得了聖上青眼,而賈璉卻是原地不動……大家都知道因由,不過現在可真沒誰敢出麵替賈璉求情,至少賈璉自己都沒這個膽量。
王夫人卻是另有一番愁事:她娘家嫂子,也就是王子騰之妻最近手段頻頻,王夫人十分猶豫,要不要盡早告訴女兒。雖然女兒知道,怕是少不得一場大怒,沒準兒牽連到她那兄弟,大家都得跟著沒臉。
眾人陪著說笑了好一會兒,元春這才轉向祖母笑著問道,“妹妹們呢?怎麽不見?”
迎春、探春和惜春得了旨意魚貫而入,來到元春身前,先規規矩矩地一齊行了禮。
元春挨個拉起,仔細瞧上一回,又問起她們如今在讀什麽書,三春依次答了。
元春又道,“表妹們是不是也在外麵等著?還不趕緊進來。”
黛玉寶釵也領旨進門……跟前世一樣,寶黛二人依舊是諸姐妹們最為拔尖兒的人物,無論是才情還是容色。不過此時的黛玉麵色並無半點愁苦孤單之色,身形雖然略有不足,但小臉煞是紅潤,她的小手讓做了貴妃的表姐拉著,還能稍側過頭對母親賈敏俏皮地擠了擠眼睛。
而寶釵卻沒有黛玉那份活潑和坦然,她……即使打了脂粉,但眼中的血絲和眼下的微青都讓人一目了然。
薛姨媽身上又沒誥命,此時也不在房中。麵對貴妃,縱然是待人接物幾乎無可挑剔的寶釵也多了幾分茫然和……心虛。
寶釵的反常,在場之人有幾個看不到眼裏?
元春跟趙之楨待得久了,說話越發直截了當,“可憐見的,你也是無辜受累。”
貴妃何必騙她?寶釵在鬆了口氣之餘,忽然又平添幾分擔憂:這……要如何收場?!大選入宮,常伴君側,本就是寶釵的誌向,無奈她和她父親都瞧得出……如今事不可為!
王夫人和王熙鳳姑侄兩個卻是齊齊心頭狂跳:貴妃果然知道了!
其餘幾位也好奇地看了過來,而元春不打算在此時追究,又對賈母、邢夫人和王夫人說道,“我瞧著妹妹們各個都好,終身大事上切不可輕忽。”頓了頓,又特地對賈母解釋了一句,“不說都包在我身上,但絕不會讓妹妹們沒個好下場。誰受委屈了,就進宮來,我自會給她做主。”
她居然當著妹妹們直接說了出來!
這話說得王夫人和王熙鳳心頭狂跳:貴妃……既然得了消息,哪裏就肯稀裏糊塗地過去了?!這會兒當著老祖宗,就差連麵子也一口氣剝下來了!
賈母聞言也遲疑地望了望女兒賈敏。賈敏隻是聽到了點風聲,貴妃當場揭破,她隻好等周圍沒了旁人,再跟母親解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