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太子並不太遲鈍,弟弟的怨氣幾乎撲麵而來,同時太子想清楚始末之後,也隻能苦笑連連,“不瞞弟弟你說,二哥這回可真是讓他害慘了!”


    “親賢臣遠小人,”趙之楨應道,“二哥當奉古之先賢之道。”


    這話其實已經挺不客氣了。


    太子聽得也是刺耳,他意外於七弟這個有名的厚道人居然也會“頂撞”自己,雖然他看起來卻是直諫。


    太子這些日子沒怎麽跟弟弟們打交道,他倒是忘了:好脾氣又不等於沒脾氣。而且厚道人發起火來都很難哄得回來。


    再說,趙之楨也是深受父皇器重,在外也是殺伐果斷的人物。


    費大公子把他以及他家裏人全都得罪個遍,太子這個做哥哥的見麵不是先安撫一番,反而倒吐起苦水……趙之楨的苦水還沒地方倒呢。當然,更讓他惱火的地方,就是太子一味地護短,護住了大舅子,卻把兄弟們丟在一邊。


    親疏尚且分不清,趙之楨真是不知道他這個二哥怎麽了:睡女人睡多了,果然腦袋都跟著不頂用了。


    太子猜不到弟弟的心思,但看得出弟弟目前不好說話。太子就算再高傲,也明白七弟如此冷淡,自有原因在。


    兄弟倆這回有些不歡而散的意味,太子隻好再邀來更溫和的三弟過來說話。比起手握兵權的趙之楨,這位無心權勢的三皇子更是沒少讓費大公子擠兌。


    因為三皇子再不重錢權,也有些頂用的門人以及相當的家產,而且他的母族和妻族老家也在北邊。借著太子的名義,太子妃她哥用自己的心腹頂了三皇子門人的缺,已經足足三次了。


    顯然費大公子這次“牆倒眾人推”,三皇子也是幕後主謀之一。


    三皇子此番比他七弟還實在,他不僅承認了自己給了費大公子一個教訓,更是直言道,“太子不知道,您那位大舅子在北邊隻差封疆裂土稱王開府了。”


    太子一噎,“他……這是吃了豹子膽不成!”


    三皇子靜等太子平復下來,又補了一句,“臣弟言盡於此,還請二哥仔細思量。”說完,他便告辭了。


    說起來,三皇子與七皇子都無心帝位,將來太子登基,隻要稍微在意些風評,不那麽喪心病狂,就不能把這兩個弟弟如何。


    而且這兩個弟弟也算是厚道了,都提醒了太子:不怕你手下犯錯,但二哥你切記要揣摩聖上的心意!


    可惜向來為聖上百般疼愛的太子一時半會兒都沒往這邊琢磨……他隻想自己該如何替大舅子收場。


    卻說趙之楨從太子那兒出來,難免有些感慨,回府後便叫上趙晗到書房裏說話。


    趙之楨疼愛趙晗,與聖上偏心太子,別無二致。但寵來寵去,把這份愛子之心當成理所應當之事,可就不甚美妙了。


    不過趙晗顯然比太子要貼心多了,他不僅能哄好父親,十四五歲時就能為了父親高興連庶母都能哄得很好。


    你來我往之下,元春更是放心地把兒子健兒都交給他教導。兩個心尖兒處得很好,再有太子當對比,趙之楨看著兒子,真是越看越滿意。


    話說自打入了冬,元春日漸忙碌——韓緒嫁入王府,元春便主動把王府中饋交了出來,但王爺讓她管著的店鋪和莊子,以及若幹人手依舊在她手裏攥著……趙之楨特地吩咐,這些都是給她的體己。


    轉眼便是一年,元春自覺定要給王爺個過得去的交代,經營起這些體己比自己的嫁妝產業還要用心。


    於是到了年底,帶著帳目前來管事們一撥撥地往她院子裏紮堆兒,元春自然比王妃韓緒還忙上好幾分。


    無奈之下,她幹脆把健兒交託給趙晗照顧。


    眾人看在眼裏,反應自是不同。至少韓緒的大丫頭暗中有些不屑,“這麽早就開始巴結大爺。”果然側妃就是沒底氣!


    韓緒聽說微微一笑,合上手中王府帳目,“我若是生了兒子,也要讓他去巴結大爺。”


    大丫頭低下頭,不敢再說話。


    韓緒又問,“哥哥那邊兒可有消息?”


    費大公子如今已經回家思過去了,韓緒覺得哥哥差不多該收手了。


    隻憑自家的本事,肯定沒法如願收集齊讓費大公子就此回家的證據……因此背後那些“貴人”,韓緒不覺得自家惹得起,也最好別多摻合。而費家也不是什麽善茬兒,若想報復,別全落在娘家身上就好。


    她已經察覺,王爺對自己的哥哥……態度一般。她自己有心說和,同時讓哥哥過府陪個不是……可惜這兩個人,沒有一個肯聽她的。


    王府裏……就更甭提了。如今王爺對她寵信皆無,就算管著王府中饋,也隻因為這是王妃分內事而已。因此她想逞威風根本沒戲,那就隻能從施恩開始了。


    韓緒思來想去,大姑娘趙暄正是頭一個人選。


    不過在趙暄看來,占了母親屋子的新王妃韓緒可比庶母賈側妃更礙眼。


    隻是她跟側妃聽了這麽久的史書也有所長進,最起碼知道不可隨意頂撞韓緒——自從母親去世,父王一直對她很冷淡,於是府中上下便都對她不再熱切,以前奉承的姐妹們也都沒了蹤影……她是真的有些怕了。


    她不敢惹怒父王,可是王妃若是和側妃鬥個不停,她也能好生痛快一陣就是。


    韓緒自是不知趙暄這一番心思,還關切道,“大姑娘斷了什麽,盡管跟我說。”


    趙暄語出驚人,“我就缺個母親。”


    韓緒一怔,旋即笑了,“我不是你的母親?”


    趙暄故作無辜,“您是王妃啊。”


    韓緒意味深長,“是啊。”心中卻道:籠絡大姑娘的主意還是算了吧,她還不如去討好賈側妃。


    趙暄到王妃韓緒的房中說話,不多時便傳遍了王府。


    趙晗把健兒“歸還”之時,還跟元春道,“王妃倒是慈母心腸。”


    元春笑道:“我這兒從不半途而廢,隻要大姑娘下午接著在我這兒聽書練字就好。”


    這會兒,趙之楨可顧不上女兒讓繼室惦記,他正在書房等著客人到來:柳桓回京了。述職之後,今日正要上門拜訪。


    這些年,趙之楨一直壓著柳桓那個不省事的老爹柳芳:不管心愛的小嬌妻如何吹風,柳芳也沒能給兒子胡亂娶個媳婦。如今小嬌妻身死,更讓柳桓出了口惡氣!


    話說柳桓在南方屢立戰功,同時也時常給趙之楨送些消息,這回他更是在帖子中直言“麵見王爺,有要事稟告”,趙之楨自然要認真對待。


    二人見麵,少不得一番噓寒問暖,之後柳桓說起南麵的情況,還低聲問道,“王爺可知道前朝餘孽一直躲在西南?”


    趙之楨眼睛一眯,“與平南王有牽扯?”


    “沒牽扯如何能躲得住?”柳桓聲音越發低沉,“王爺可知道平南王妻族早先可是大鹽商?”


    趙之楨默然良久,才自問自答道,“居然出手便要動搖國本!”


    柳桓應道:“王爺……在下倒覺得,早先那位謀反,裏麵怕也有平南王的手筆。”


    作者有話要說:剛忙完私活,又雙更了一下,然後……就樂極生悲,感冒了囧。


    這是第一更,後麵還有,今天保底兩更,爭取三更~~☆、第57章


    先帝駕崩,雖把帝位傳給了聖上,但委實是兒子留下了個爛攤子。


    聖上登基初年,可謂夙興夜寐,勵精圖治,花了十年的功夫,把除去湖廣和西南之外的地方又收回囊中——意即聖上的政令出得了京城,到地方也有官員仔細施行,且大多數官員不會陽奉陰違。


    湖廣那位有先帝詔命護身,他不“發作”,聖上便不能對他動兵。可惜那位覺得積攢足夠,好歹撈個真正的封疆裂土之時,竟沒能支撐幾年,便直接身敗名裂了。


    隨著他自盡國除,那些對大齊虎視眈眈的大敵們……比如北狄人和平南王,便也暫且偃旗息鼓了。畢竟他們的心思都差不太多,大齊在內患不斷的前提下消耗實力,等時機到了便可趁火打劫,但率先出頭跟大齊直接作戰……不就是便宜了對方嗎。


    於是雙方又暗中拆起台來。


    受命盯著西南的官員都是能人,且是聖上心腹,柳桓心眼兒夠多,無戰事的時候沒少用心打聽,若不是勛貴之家出身拖了他的後腿,他還能從數位士子身上淘到些隱秘。


    不過柳桓帶來的消息已經足夠讓趙之楨做出判斷了。


    而費大公子身後有平南王的影子,反倒讓趙之楨鬆了口氣:總算不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然父皇可又有得愁了。


    柳桓見王爺若有所思,便又出聲道:“平南王所圖非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元春晉升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Fahrenheit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Fahrenheit並收藏紅樓之元春晉升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