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分工不同,薑入微負責去洗蘋果。她塞了一個大大的給她媽:“吃。”


    林梅捧著蘋果愛不釋手,叮囑她道:“我已經跟你們學校的教務處主任說好了,轉學證明你自己去拿,順便幫入武也拿一下,中午回來後我們就要收拾東西,如果和同學告別的話別耽誤時間。”


    薑入微一邊啃蘋果,一邊頻頻點頭,等弟弟放好了梯子,兩個人就朝學校走去。


    由於早就知道一家人會進城,薑入微對轉學倒沒有太大的感傷,到學校裏順利地上完了四節課,課間跑了趟辦公室,拿到了兩張轉學證明,等一到放學時間,她就自然地隨著大流一起湧向校門口。


    是的,她都沒有告訴同學她要轉學了,也沒有人發現她把課桌裏的東西收拾的幹幹淨淨。薑入微覺得這樣靜悄悄的感覺還不錯,她直覺她不喜歡直麵分離的場麵——說到底,她其實想不起來有什麽特別交好的同學。


    中午吃過了飯,一家人開始打點行裝。薑誌遠也從城裏開著小貨車趕回來了,正在樓下把所有熟了的蘋果都摘下來。


    有鄰居端著飯碗在一邊問道:“哎呀,薑老闆走了以後,這棵蘋果樹是不是就歸我們大家啦?”


    薑誌遠幾年前跟著朋友到城裏去做生意,摸爬滾打幾年下來已經辦了個像模像樣的工廠,廠子剛辦起來,這“薑老闆”也剛聽不久,他不免有些意氣風發地一甩頭道:“沒問題,就是明年記得寄幾個給我們嚐嚐。”


    那人也沒想到他這麽大方,連忙道:“那是自然的,最好的都送到城裏給你,剩下的才是我們分了。”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這棵樹結的蘋果比市麵上賣的要甜要大些,並且大家從沒看過薑家人給它施肥除蟲什麽的,但它就是長勢一年猛過一年。同樣是差不多時期種下去的青鬆苗,好像都被它搶了土壤裏的養分似的,還一根根像沒打開過的傘一樣瘦骨嶙峋的。


    林梅這時從樓上走下來。這次搬家她先不走,店麵還有幾天才到期,她準備把這個月的生意做完,把貨能清的都清掉再走。不過按薑誌遠的話說,她有福都不知道享,進城去做她的老闆娘難道還不比守著這個店強。


    可等薑家人把東西都收拾好的時候,天卻漸漸暗了下來,滾滾雷聲在天邊震動,裹挾著一陣陣強勁地風,把蘋果樹枝抽得搖搖晃晃。


    “哎,這什麽鬼天氣。”林梅臉色頓時有些不好。她可是選了個好日子搬家的,要是下起了大雨出不了門,總感覺有點不吉利。


    “可能是要下雨了。”薑誌遠把蘋果都搬到了車上,然後縮回店裏,“我記得有一年下過一場特別大的雨,你還記得嗎?”


    “記得啊,”林梅笑了起來,“一口氣連下了十幾個小時。不過,是哪一年來著。”


    薑誌遠也冥思苦想,但好半天後他終於放棄,見風聲越來越大,不知道從哪裏捲起些濕意,他趕緊讓林梅關了店,然後上樓回家。


    坐在家裏等著即將傾盆而下的大雨,林梅問起孩子的奶奶,又問了兒子,可居然都沒人記得那年那場雨究竟是什麽時候下的。而抱著書包坐在一旁的薑入微有些呆呆的,因為她的腦海裏突然浮現了那場暴雨如注時窗外的情景,清晰一如昨日。隨即她悚然想起自己在那道閃電之下看到了什麽。


    是誰說,你畫一片土地,把這顆核種進去,明天蘋果樹上長出來的蘋果就都是你的。薑入微心裏突然空空的,她看著自己的奶奶,又驚覺她老人家什麽時候頭髮已經花白了……


    ☆、第六章


    而這天的中午,上天終究隻是打了陣響雷,威懾了一番下界,就隨即消失的風清雲淡了。


    明明風雲變色的天都能晴好起來,林梅樂不可支,認定今天就是個搬家的好日子。有很多鄰居都出來,幫著點燃了長長的鞭炮,紛紛揮手相送。


    薑誌遠發動車子以後就放了一盤磁帶來聽,裏麵一個好聽的男聲響起,林梅立即跟著唱起來。


    “攀登高峰望故鄉,


    黃沙萬裏長,


    何處傳來駝鈴聲,


    聲聲敲心坎。


    盼望踏上思念路,


    飛縱千裏山,


    天邊歸雁披殘霞,


    鄉關在何方。


    風沙揮不去印在歷史的血痕,


    風沙揮不去蒼白海棠血淚。


    黃沙吹老了歲月吹不老我的思念,


    曾經多少個今夜夢回秦關……”


    這是薑誌遠為林梅特意買的磁帶。林梅最喜歡費玉清的歌了,覺得他不單是人長得儒雅,聲音更是溫柔。不過和這首歌相反的是,她們要去離家更遠的地方生活了,老家鄉下,恐怕隻有過年才會去看看。


    一邊聽著歌,林梅忍不住開始暢想未來。要說她的眼光就是好,當初薑誌遠雖然一窮二白,但勝在腦子聰明還肯吃苦,這麽多年,一點一點的累積著,終於帶著全家人奔向了城裏。


    想到這林梅不禁得意,當初她的那些小姐妹,要不還呆在鄉下帶孩子,最多也隻是滿足於鎮上的生活。這回聽說她們全家要搬到城裏去,薑誌遠還開了廠子,那羨慕的表情裏,不知道還隱藏著多少嫉妒呢。不過算啦,從此以後她要走她的康莊大道,才不管她們了呢。


    在車上,薑誌遠又把城裏新家的情況介紹了一下。由於林梅要守店,新房子全部都是由薑誌遠負責裝修的。聽他的口氣裝修的十分豪華,鎮上房子光光的四麵牆是完全不能相比的。林梅聽得很心疼啊,大錢都在薑誌遠那運轉,她沒經手,但就這麽聽著,也覺得肯定是花錢如流水的。


    由於家裏人多,又是一兒一女,薑誌運買的是一套一百來平的三房兩廳,他們夫妻一間,他媽和女兒一間,兒子一間。等老太太什麽時候想回鄉下,自然女兒也是獨占一間的。


    這麽多年,薑誌遠雖然一直在外麵打拚,但他還是牢牢地記得女兒小時候不得她媽媽喜歡,所以才特意強調了這最後一句。


    後排薑奶奶坐在兩個孫兒中間,樂嗬嗬地表示不回老家了,就在小兒子這養老。林梅連忙同意,這些年都是老太太幫她照顧孩子,何況她們家有錢了,也不指望薑誌遠鄉下的那兩個兄長那點生活費,當然,也指望不上……


    車子一直開到傍晚才進城。城裏就是好啊,天還沒黑,路燈就開成一排排的燈籠,還有汽車也真多啊,比鎮上的多了去了,薑入微和薑入武一人扒著一邊的窗口看得目不轉睛。


    薑誌遠熟練的打轉方向盤,朝著新家開去,聽著老婆孩子的驚嘆,頓覺就是活幹得再辛苦也值了。


    一邊開車,薑誌遠一邊介紹路途的景物。兩個孩子都在讀書,買房的時候他自然也留意了這個做為參考,那時候已經隱隱有了學區房的概念,卻還沒有出這個名詞,反正他選的小區毗鄰一座市重點學校,關係都打點好了,隻等孩子來報到。


    等車開進小區,林梅的嘴巴就張大了一直忘了閉上。不像鎮上的房子沒個規劃,城裏就是好啊,一幢幢的樓房齊刷刷的一模一樣,外牆上又貼心地標明了序號,樓房中間的間隔也是很寬的,還植了很多樹木。林梅有點後悔讓薑誌遠答應那棵蘋果樹留在小鎮上了,完全可以移植到這裏來啊,說不定能成活呢,反正她們也從來沒打理過那棵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如夢有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暮成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暮成雪並收藏如夢有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