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朝曆代,但凡是出現大型的叛亂,在平叛之後是絕對會出現地方藩鎮割據勢力的,而大唐尤其如此,在天寶初年,那時候可還沒有出現叛亂勢力,可因為玄宗喜好邊功的緣故,大唐的邊鎮軍隊數量是遠遠高於內地府軍的,而且由於府兵製敗壞的緣故,內地的府大多隻剩下編製當中的六七成,有些州府的府兵駐地甚至長了草,人跑光了大半。
與之相對的,邊軍卻是驍勇善戰,戰鬥力強悍,這樣的情況自然是十分危險的。
在這之前,李隆基一直靠著自己厲害的帝王手腕維持著邊鎮與中原內地府兵的平衡,並且想出了地方節度使兩年一換的方法,製約了這些節度使傭兵自重的可能。不過隨著一個又一個的例外,李隆基已經無法控製住這些數量龐大的邊軍,王帥都還好說,畢竟他是李隆基養大的,身兼四鎮節度還說得過去,可安祿山不過是區區契丹人,隻懂得溜須拍馬,心機極重,這樣的人,竟然也能夠做到三鎮節度?而且河東、範陽此兩鎮更是大唐所有邊鎮當中最為精銳的兩鎮,其中的幽州鐵騎更是名滿天下,與安西的陌刀軍齊名,這樣的一股巨大力量,再配合周邊的強勢部族,他要不反,那就真的是廢物了。
而在平定安祿山這支叛軍的同時,各地藩鎮節度便能夠借著正當的名義大肆擴軍,而在安祿山的叛亂平定之後,李家也不可能削弱他們這些藩鎮割據勢力,準確的說,是無法削弱,這些藩鎮割據勢力已然坐大,動了其中一個,隻怕其他所有人都會有所行動,一旦所有藩鎮割據勢力聯合起來,那麽哪怕就算是安祿山也根本不能夠與之相提並論,那會是更大的一場災難。所以,曆朝曆代,像這種有功的地方割據勢力是真的令朝廷難辦,隻能夠放任他們越坐越大,到最後變成難以收拾的局麵。
現在的這些節度使以及藩王們,怕是不可能兩年就調換了吧?恐怕都已經從換防製改為了世襲製,雖然名義上屬於大唐的軍隊,但都其實已經相當於各節度使和藩王家族的私軍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曆朝曆代斬殺功臣之事雖然一直令人詬病,但卻是維護國家和平穩定的有效方針,雖然他對於李光弼感到可惜,但是可以想象一下,一位平定了安史之亂的大帥,其聲望會有多麽的恐怖?手握重兵不說,軍中將領又多為其部將,一旦要反,隻怕會是安史第二,這樣的人,難道不恐怖嗎?換做是他,也未必能夠放過李光弼吧?78中文首發 . .
“果然不愧是葉使君,的確如此,地方藩鎮割據勢力,是安史之亂平定之後的老大難題,肅宗在位期間,根本難以解決這些問題,他死後問題自然就落在了代宗的身上,可偏偏在有外憂的同時,朝廷還存在著內患……肅宗病逝之前,張皇後想要發動宮變,是大宦官李輔國通知的相關人士,代宗這才順利登基他登基後,李輔國自然受到重用,於是便逐漸坐大,為了製衡他,代宗又以另外一個大宦官程元振來將李輔國取代,可誰曾想程元振可比李輔國還壞,他把持朝政不說,更是得罪了一幹地方藩鎮割據勢力。”
“是不是有人又借口要除掉程元振而起兵?”
“這倒沒有,不過發生了誰都沒有想到的情況,因為討伐安史叛軍的緣故,所有的邊軍都已經往內部調動,而在此期間,吐蕃便乘機占據了安西四鎮,並且在前些年派遣大軍一路直抵長安,代宗發給各路藩鎮割據勢力的召集令,根本沒有一個人理會,這是因為程元振的關係,無奈之下,代宗與朝廷隻得出逃,長安就這樣被吐蕃所占據。”
葉傾城聽到這裏不由得搖了搖頭,他沒想到,他回憶當中那個既繁華又雄偉的長安,竟然會被外敵占據兩次,一次是奚契聯軍,一次是吐蕃,都曾經是被大唐按在地上暴打的族群,如今竟然能夠令皇帝出逃,占據長安,這是當年的他怎麽也不可能想到的。如果能夠讓他回到那個時候,去和別人說如今大唐的遭遇的話,隻怕所有人都會把他當成一名瘋子吧?
他可以想象,那些蠻人們衝進富裕的長安,會是怎樣的一種災難…………
不過根據剛才肖逝水的說法,如今的長安,還在大唐的手中,那麽應該是有哪個依舊還忠於李唐皇室的藩鎮割據勢力出手相助了,不過隻怕這樣一來又會產生類似於肖逝水所說的李輔國與程元振之流。78中文最快 手機端:
而肖逝水的敘說依舊在繼續,他不管葉傾城這些年是不是真的在藥神島,他隻知道當年的葉三郎是個非常熱愛大唐的子弟,隻要提起禦史中丞葉三郎,當年誰人不知誰人不曉?不管如何近年來大唐的遭遇葉傾城是並不知情的,那麽他肖逝水就有這個義務把大唐的近況告知葉傾城。
其實馬車內不止是葉傾城在認真聽著他敘說,就連他兒子肖永安也在仔細的聽著這些,因為體弱多病的緣故,他很少能夠和外界有什麽接觸,所知道的事情也就局限於自己家裏,至於外麵發生了什麽,他很少知道,隻是偶爾能夠聽到家中的下人談論一些罷了。
至於像父親肖逝水說的什麽家啊國啊,他雖然不是很明白,但是看父親和恩公的表情,他能夠理解這些事的重要性,因此並沒有發出絲毫的聲音打擾他們二位。
那薛姓修士就更不用說了,他身為修士,本身就是超然之人,對於凡世當中的事物並不是很在意,對於肖逝水所說,他可一點感覺都沒有的。
“長安被占,自然是要奪回來的,不得已之下,逃竄在外的代宗李豫,啟用了現在被稱為郭老令公的郭子儀,領兵驅逐外敵,而郭老令公到任之後,雖然當時他手上還沒有什麽兵力,但是卻隻靠得一手謀略,便讓長安城內吐蕃軍聞風而逃,不戰而敗,簡直是神了,而長安便就是這樣再次回到了大唐手中。”
與之相對的,邊軍卻是驍勇善戰,戰鬥力強悍,這樣的情況自然是十分危險的。
在這之前,李隆基一直靠著自己厲害的帝王手腕維持著邊鎮與中原內地府兵的平衡,並且想出了地方節度使兩年一換的方法,製約了這些節度使傭兵自重的可能。不過隨著一個又一個的例外,李隆基已經無法控製住這些數量龐大的邊軍,王帥都還好說,畢竟他是李隆基養大的,身兼四鎮節度還說得過去,可安祿山不過是區區契丹人,隻懂得溜須拍馬,心機極重,這樣的人,竟然也能夠做到三鎮節度?而且河東、範陽此兩鎮更是大唐所有邊鎮當中最為精銳的兩鎮,其中的幽州鐵騎更是名滿天下,與安西的陌刀軍齊名,這樣的一股巨大力量,再配合周邊的強勢部族,他要不反,那就真的是廢物了。
而在平定安祿山這支叛軍的同時,各地藩鎮節度便能夠借著正當的名義大肆擴軍,而在安祿山的叛亂平定之後,李家也不可能削弱他們這些藩鎮割據勢力,準確的說,是無法削弱,這些藩鎮割據勢力已然坐大,動了其中一個,隻怕其他所有人都會有所行動,一旦所有藩鎮割據勢力聯合起來,那麽哪怕就算是安祿山也根本不能夠與之相提並論,那會是更大的一場災難。所以,曆朝曆代,像這種有功的地方割據勢力是真的令朝廷難辦,隻能夠放任他們越坐越大,到最後變成難以收拾的局麵。
現在的這些節度使以及藩王們,怕是不可能兩年就調換了吧?恐怕都已經從換防製改為了世襲製,雖然名義上屬於大唐的軍隊,但都其實已經相當於各節度使和藩王家族的私軍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曆朝曆代斬殺功臣之事雖然一直令人詬病,但卻是維護國家和平穩定的有效方針,雖然他對於李光弼感到可惜,但是可以想象一下,一位平定了安史之亂的大帥,其聲望會有多麽的恐怖?手握重兵不說,軍中將領又多為其部將,一旦要反,隻怕會是安史第二,這樣的人,難道不恐怖嗎?換做是他,也未必能夠放過李光弼吧?78中文首發 . .
“果然不愧是葉使君,的確如此,地方藩鎮割據勢力,是安史之亂平定之後的老大難題,肅宗在位期間,根本難以解決這些問題,他死後問題自然就落在了代宗的身上,可偏偏在有外憂的同時,朝廷還存在著內患……肅宗病逝之前,張皇後想要發動宮變,是大宦官李輔國通知的相關人士,代宗這才順利登基他登基後,李輔國自然受到重用,於是便逐漸坐大,為了製衡他,代宗又以另外一個大宦官程元振來將李輔國取代,可誰曾想程元振可比李輔國還壞,他把持朝政不說,更是得罪了一幹地方藩鎮割據勢力。”
“是不是有人又借口要除掉程元振而起兵?”
“這倒沒有,不過發生了誰都沒有想到的情況,因為討伐安史叛軍的緣故,所有的邊軍都已經往內部調動,而在此期間,吐蕃便乘機占據了安西四鎮,並且在前些年派遣大軍一路直抵長安,代宗發給各路藩鎮割據勢力的召集令,根本沒有一個人理會,這是因為程元振的關係,無奈之下,代宗與朝廷隻得出逃,長安就這樣被吐蕃所占據。”
葉傾城聽到這裏不由得搖了搖頭,他沒想到,他回憶當中那個既繁華又雄偉的長安,竟然會被外敵占據兩次,一次是奚契聯軍,一次是吐蕃,都曾經是被大唐按在地上暴打的族群,如今竟然能夠令皇帝出逃,占據長安,這是當年的他怎麽也不可能想到的。如果能夠讓他回到那個時候,去和別人說如今大唐的遭遇的話,隻怕所有人都會把他當成一名瘋子吧?
他可以想象,那些蠻人們衝進富裕的長安,會是怎樣的一種災難…………
不過根據剛才肖逝水的說法,如今的長安,還在大唐的手中,那麽應該是有哪個依舊還忠於李唐皇室的藩鎮割據勢力出手相助了,不過隻怕這樣一來又會產生類似於肖逝水所說的李輔國與程元振之流。78中文最快 手機端:
而肖逝水的敘說依舊在繼續,他不管葉傾城這些年是不是真的在藥神島,他隻知道當年的葉三郎是個非常熱愛大唐的子弟,隻要提起禦史中丞葉三郎,當年誰人不知誰人不曉?不管如何近年來大唐的遭遇葉傾城是並不知情的,那麽他肖逝水就有這個義務把大唐的近況告知葉傾城。
其實馬車內不止是葉傾城在認真聽著他敘說,就連他兒子肖永安也在仔細的聽著這些,因為體弱多病的緣故,他很少能夠和外界有什麽接觸,所知道的事情也就局限於自己家裏,至於外麵發生了什麽,他很少知道,隻是偶爾能夠聽到家中的下人談論一些罷了。
至於像父親肖逝水說的什麽家啊國啊,他雖然不是很明白,但是看父親和恩公的表情,他能夠理解這些事的重要性,因此並沒有發出絲毫的聲音打擾他們二位。
那薛姓修士就更不用說了,他身為修士,本身就是超然之人,對於凡世當中的事物並不是很在意,對於肖逝水所說,他可一點感覺都沒有的。
“長安被占,自然是要奪回來的,不得已之下,逃竄在外的代宗李豫,啟用了現在被稱為郭老令公的郭子儀,領兵驅逐外敵,而郭老令公到任之後,雖然當時他手上還沒有什麽兵力,但是卻隻靠得一手謀略,便讓長安城內吐蕃軍聞風而逃,不戰而敗,簡直是神了,而長安便就是這樣再次回到了大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