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紅樓同人)紅樓之逆襲悲劇人生 作者:霧隱失落天wq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何況耶律楚剛繼位沒兩年,下邊幾個兄弟還虎視眈眈的盯著自己的汗位,要是糧食問題解決的不好,很可能成為他們逼迫自己下位的手段。
可謂是內憂外患,熬的耶律楚最近都沒休息好。耶律楚本來就是一個比較有仁心的大汗,不像有些殘暴的君王隻要自己好酒好肉的享受著,絲毫不顧及下邊普通子民的死活。
現在有一個機會放在麵前,可以讓子民免於挨餓挨凍,盡管隱隱猜到了大慶此舉的目的,可是耶律楚還是沒有辦法狠心拒絕。
是的,耶律楚已經從這件事的表麵窺伺到未來的弊端,對方說是隻要馬匹牛羊交換,馬匹在這個時代可是決定戰爭的關鍵,耶律楚不會傻到真的拿馬匹去交換,否則一旦對方裝備精良起來,自己這邊唯一的優勢沒有了,滅了自己不是分分鍾的事兒嘛!
能大量換的隻有牛羊,可是為了換取更多的糧食和衣物,北牧隻能選擇大量養殖牛羊,勢必會放鬆馬匹的養育,不出十年北牧的優勢還是要被慢慢剝奪。
耶律楚沒有選擇的權利,是等著冬季來臨直接餓死凍死,還是先舒舒服服地活他幾年,有了這些喘息的時間才能有後續的謀算,哎,好死不如賴活著呀。
耶律楚也是很快召集重要臣下,商議開通貿易一事,即便有少數反對的聲音,最終還是敵不過眾人希望吃飽穿暖的願望,畢竟到了真正困難的時候,不光底下的平民,就是高官大將又能如何,一樣要餓著凍著,緊巴巴的。
誰都希望為家裏的妻兒老小多謀得一份保障,至於那未來的弊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留著慢慢解決吧。
耶律楚不想給九王爺自己很急迫的感覺,落了下乘反而被對方拿捏住,一直磨磨蹭蹭到約定時間的前一天晚上才派人回復,同意第二天見麵詳談。
等待的時間總是難熬,有一兩個脾氣火爆的將軍直接罵娘了,盡管我方有張良計,如果對方寧死不接招也沒辦法啊,九王爺是老神在在地等著,因為他知道耶律楚一定會答應。
一大早,雙方各自帶著一小隊精銳人馬,在約定的地方會麵,約定好一年分別在春秋季交易兩次,一頭牛、一隻羊分別能換多少糧食、布匹,當然這些都是在雙方都保證交換物品品質的情況下。
若是哪一方提供的貨物品質不行,會根據情況降低交換量,免得有人暗地裏使詐。前麵的談判倒是進行順利,等涉及到馬匹時,兩方都大有不想讓步的架勢,整個談判氛圍瞬間緊張起來。
九王爺是想換點精壯的馬匹過來,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北牧人聰明的很,一直嚴禁跟外族人買賣馬匹,朝廷即便有錢都買不到,不趁機撈一把想想都虧的慌,盡管皇兄信中沒有強求必須拿到馬匹的交換權。
耶律楚倒是鬆口了,可是直言一次隻能換10匹馬,登時就有人坐不住了,“格老子的,你打發叫花子呢,10匹馬,虧得堂堂北牧大汗說的出口,本將還不知道原來大汗是個這麽扣扣索索的人。”這邊有人動怒,北牧那邊也有人忍不住,眼見雙方要打起來。
九王爺閑閑地抿了一口茶,“大汗,要知道可不是本王求著你要換的,我大慶百姓沒有你這些東西照樣過日子,可是你北牧離了糧食變成什麽樣本王可就不敢保證了。”
一邊觀察著北牧大汗的表情,一邊繼續道:“況且本王的要求並不過分,隻需要大汗每年提供500匹精良的馬匹即可,當然這其中得有10匹是稀罕的血統,這個數量對於你北牧可謂是滄海一粟,要知道一匹馬換的糧食可比一頭牛一隻羊多多了。”
到這裏九王爺就不再繼續下去,靜靜的品著茶,等待耶律楚的回覆。耶律楚內心天人交戰,麵上卻分毫不顯,經過一番思索,卻提出:“馬匹可以交換,但是必須把之前被侵占的領地歸還,草原多了才能有更多的地方馴養。”
九王爺對於這點並沒有太多堅持,以前把北牧往更深的草原中心趕,一方麵是削弱敵人的勢力,另一方麵是保證邊緣百姓的安全,大慶又不養牛養羊的,那片區域都是荒廢著,幾年下來草長得更加肥美,確實適合畜牧,隻是派出部分士兵巡邏,避免北牧捲土重來。
是以對於耶律楚的要求九王爺覺得可以考慮,但是為了爭取更多利益,麵上還是一副不情願的樣子,說是隻能歸還四分之一,想要更多就要拿更多的馬匹來換,而且北牧得保證不能再騷擾搶奪附近的百姓,一旦發現大慶可以隨時終止交易,哪怕以舉國之力也要趕得北牧無處可藏。
逼得耶律楚答應隻要大慶願意保證正常交易,他在位期間絕不會再侵犯大慶,至於以後那就讓新的繼承人來定吧,誰讓主動權不在自己手上,隻能這麽憋屈。
談判到這兒份上,耶律楚知道繼續下去九王爺也不會再讓步,萬一惹惱對方現在談好的條件可能都要崩了,也就不再有新的要求。於是在場的使官立馬就商談的內容詳細地草擬出一份協議,包括北牧承諾的不再侵犯大慶百姓都寫到條款裏。
雙方看了協議又進行了些許修改潤色,各自簽上名字並蓋上印章。協議一簽雙方已經成了利益共同體,前邊劍拔弩張的氣氛立馬變得祥和起來,友好的商談著第一次各自準備交換多少東西。
這其實還是要看北牧這邊能拿出多少牛羊、馬匹交換,在這個協議之前北牧養的最多的還是馬。牛羊隻是保證日常所需即可,而協議中牛羊是交換的大頭,一時間能湊出多少來還真不確定,畢竟還要留著供自家所需。
九王爺是不介意對方都拿馬換,可是明顯北牧寧可少換點也不願意拿出更多的馬匹。是以就讓北牧盡快統計出交易的數量,大慶好準備相應的糧食布匹,當然也不能太多,這個量大慶會牢牢把握好。
不用催耶律楚都會盡快統計好,畢竟再有不久冬季就要來臨,尤其草原上冷空氣來的更快。沒兩天,九王爺就收到北牧給的明細,第一次牛羊不足,北牧倒是把承諾的一年給500匹戰馬都給全了,按照約定公母參半,看著這些交換的量並沒有觸及底線,九王爺就讓使官帶著明細盡快趕回京城準備。
皇帝接到消息後,立馬調派距離近的各地準備糧食布匹,同時讓富饒的江浙一帶做好補給的準備。舉國之力的速度當然是快的,各方調配得當,很快就達成了第一次。
當然全程由九王爺和耶律楚親自護送,各自檢查了物品的品質後,為著以後能繼續,誰也不會在這時候藏奸,帶著交換好的東西各自回城。
作者有話要說: 距離過年還有兩個月,蠢作者的目標是將這篇處女作完結,第一篇文好賴就這樣了,大家湊合看,然後會再開兩篇新文,吸取教訓一定要有存稿,不然不確定性太大了
☆、周歲宴
北牧那邊得到糧食、布匹後,下邊的子民是一片歡呼,得知以後可以繼續通過牛羊交換,輕鬆歡喜的氣氛連續持續多日,不過耶律楚還是定下了每家必須保證在養夠一定量馬的情況下,才可以養更多的牛羊,至於能養多少就全看各人本事。
可謂是內憂外患,熬的耶律楚最近都沒休息好。耶律楚本來就是一個比較有仁心的大汗,不像有些殘暴的君王隻要自己好酒好肉的享受著,絲毫不顧及下邊普通子民的死活。
現在有一個機會放在麵前,可以讓子民免於挨餓挨凍,盡管隱隱猜到了大慶此舉的目的,可是耶律楚還是沒有辦法狠心拒絕。
是的,耶律楚已經從這件事的表麵窺伺到未來的弊端,對方說是隻要馬匹牛羊交換,馬匹在這個時代可是決定戰爭的關鍵,耶律楚不會傻到真的拿馬匹去交換,否則一旦對方裝備精良起來,自己這邊唯一的優勢沒有了,滅了自己不是分分鍾的事兒嘛!
能大量換的隻有牛羊,可是為了換取更多的糧食和衣物,北牧隻能選擇大量養殖牛羊,勢必會放鬆馬匹的養育,不出十年北牧的優勢還是要被慢慢剝奪。
耶律楚沒有選擇的權利,是等著冬季來臨直接餓死凍死,還是先舒舒服服地活他幾年,有了這些喘息的時間才能有後續的謀算,哎,好死不如賴活著呀。
耶律楚也是很快召集重要臣下,商議開通貿易一事,即便有少數反對的聲音,最終還是敵不過眾人希望吃飽穿暖的願望,畢竟到了真正困難的時候,不光底下的平民,就是高官大將又能如何,一樣要餓著凍著,緊巴巴的。
誰都希望為家裏的妻兒老小多謀得一份保障,至於那未來的弊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留著慢慢解決吧。
耶律楚不想給九王爺自己很急迫的感覺,落了下乘反而被對方拿捏住,一直磨磨蹭蹭到約定時間的前一天晚上才派人回復,同意第二天見麵詳談。
等待的時間總是難熬,有一兩個脾氣火爆的將軍直接罵娘了,盡管我方有張良計,如果對方寧死不接招也沒辦法啊,九王爺是老神在在地等著,因為他知道耶律楚一定會答應。
一大早,雙方各自帶著一小隊精銳人馬,在約定的地方會麵,約定好一年分別在春秋季交易兩次,一頭牛、一隻羊分別能換多少糧食、布匹,當然這些都是在雙方都保證交換物品品質的情況下。
若是哪一方提供的貨物品質不行,會根據情況降低交換量,免得有人暗地裏使詐。前麵的談判倒是進行順利,等涉及到馬匹時,兩方都大有不想讓步的架勢,整個談判氛圍瞬間緊張起來。
九王爺是想換點精壯的馬匹過來,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北牧人聰明的很,一直嚴禁跟外族人買賣馬匹,朝廷即便有錢都買不到,不趁機撈一把想想都虧的慌,盡管皇兄信中沒有強求必須拿到馬匹的交換權。
耶律楚倒是鬆口了,可是直言一次隻能換10匹馬,登時就有人坐不住了,“格老子的,你打發叫花子呢,10匹馬,虧得堂堂北牧大汗說的出口,本將還不知道原來大汗是個這麽扣扣索索的人。”這邊有人動怒,北牧那邊也有人忍不住,眼見雙方要打起來。
九王爺閑閑地抿了一口茶,“大汗,要知道可不是本王求著你要換的,我大慶百姓沒有你這些東西照樣過日子,可是你北牧離了糧食變成什麽樣本王可就不敢保證了。”
一邊觀察著北牧大汗的表情,一邊繼續道:“況且本王的要求並不過分,隻需要大汗每年提供500匹精良的馬匹即可,當然這其中得有10匹是稀罕的血統,這個數量對於你北牧可謂是滄海一粟,要知道一匹馬換的糧食可比一頭牛一隻羊多多了。”
到這裏九王爺就不再繼續下去,靜靜的品著茶,等待耶律楚的回覆。耶律楚內心天人交戰,麵上卻分毫不顯,經過一番思索,卻提出:“馬匹可以交換,但是必須把之前被侵占的領地歸還,草原多了才能有更多的地方馴養。”
九王爺對於這點並沒有太多堅持,以前把北牧往更深的草原中心趕,一方麵是削弱敵人的勢力,另一方麵是保證邊緣百姓的安全,大慶又不養牛養羊的,那片區域都是荒廢著,幾年下來草長得更加肥美,確實適合畜牧,隻是派出部分士兵巡邏,避免北牧捲土重來。
是以對於耶律楚的要求九王爺覺得可以考慮,但是為了爭取更多利益,麵上還是一副不情願的樣子,說是隻能歸還四分之一,想要更多就要拿更多的馬匹來換,而且北牧得保證不能再騷擾搶奪附近的百姓,一旦發現大慶可以隨時終止交易,哪怕以舉國之力也要趕得北牧無處可藏。
逼得耶律楚答應隻要大慶願意保證正常交易,他在位期間絕不會再侵犯大慶,至於以後那就讓新的繼承人來定吧,誰讓主動權不在自己手上,隻能這麽憋屈。
談判到這兒份上,耶律楚知道繼續下去九王爺也不會再讓步,萬一惹惱對方現在談好的條件可能都要崩了,也就不再有新的要求。於是在場的使官立馬就商談的內容詳細地草擬出一份協議,包括北牧承諾的不再侵犯大慶百姓都寫到條款裏。
雙方看了協議又進行了些許修改潤色,各自簽上名字並蓋上印章。協議一簽雙方已經成了利益共同體,前邊劍拔弩張的氣氛立馬變得祥和起來,友好的商談著第一次各自準備交換多少東西。
這其實還是要看北牧這邊能拿出多少牛羊、馬匹交換,在這個協議之前北牧養的最多的還是馬。牛羊隻是保證日常所需即可,而協議中牛羊是交換的大頭,一時間能湊出多少來還真不確定,畢竟還要留著供自家所需。
九王爺是不介意對方都拿馬換,可是明顯北牧寧可少換點也不願意拿出更多的馬匹。是以就讓北牧盡快統計出交易的數量,大慶好準備相應的糧食布匹,當然也不能太多,這個量大慶會牢牢把握好。
不用催耶律楚都會盡快統計好,畢竟再有不久冬季就要來臨,尤其草原上冷空氣來的更快。沒兩天,九王爺就收到北牧給的明細,第一次牛羊不足,北牧倒是把承諾的一年給500匹戰馬都給全了,按照約定公母參半,看著這些交換的量並沒有觸及底線,九王爺就讓使官帶著明細盡快趕回京城準備。
皇帝接到消息後,立馬調派距離近的各地準備糧食布匹,同時讓富饒的江浙一帶做好補給的準備。舉國之力的速度當然是快的,各方調配得當,很快就達成了第一次。
當然全程由九王爺和耶律楚親自護送,各自檢查了物品的品質後,為著以後能繼續,誰也不會在這時候藏奸,帶著交換好的東西各自回城。
作者有話要說: 距離過年還有兩個月,蠢作者的目標是將這篇處女作完結,第一篇文好賴就這樣了,大家湊合看,然後會再開兩篇新文,吸取教訓一定要有存稿,不然不確定性太大了
☆、周歲宴
北牧那邊得到糧食、布匹後,下邊的子民是一片歡呼,得知以後可以繼續通過牛羊交換,輕鬆歡喜的氣氛連續持續多日,不過耶律楚還是定下了每家必須保證在養夠一定量馬的情況下,才可以養更多的牛羊,至於能養多少就全看各人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