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神大典是雪城古原最為隆重的祭典在古原各族的傳統中一個人隻要是能力許可一生中最少要參加一次祭神大典否則草原上高翔的兀鷹無法攜帶他的靈魂歸於格薩爾神的懷抱必須重新轉世等待參加下一次的祭神大典。(.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即便是每天早出晚歸的費日和白湧泉也體會到了這種熱切和虔誠。每個部落都帶著自己的帳篷圍著雪城駐了下來整個雪城就像是蒸籠裏的饅頭一樣飛快地膨脹起來一倍、三倍、十倍的膨脹。到現在費日才不得不佩服雪城的設計者雪城的城牆隻有一米五高所以城裏城外的帳篷一紮就不分彼此了。否則光是雪城想要容納那麽多的人可能所有的城市機能都會在瞬間癱瘓。


    天色晴朗不見半點雲彩也無半點風色。萬裏碧空藍得紫顯得越的高崇而神秘。阿勒部落特製的牛號角在太陽即將升起的瞬間開時從雪城的四角響起越來越多的號角在加入這個悠長高拋的曲調隨著人們高喊“格薩爾神佑”的聲音形成了一種奇異的旋律。


    今天是祭神大典的第一天但並不是最熱鬧的一天更多的虔誠的格薩爾神信徒還在遠方三步一跪、五體投地磕頭向雪城走來對他們來說更重要的是第十天的祭神內容。


    祭神大典的第一天是“行者日”由神賜的聖燈選出本屆的行者凡是雪城古原部落血統的年輕人都有可能中選。被選中的行者要走三天到達聖廟在聖廟中接受考驗三天再回雪城參加第十天的祭神儀式。


    在行者出後的幾天裏有不同的祭祀內容。第二天是“天賜日”祭祀格薩爾神之父天神;第三天是“地恩日”祭祀格薩爾之母地神;第三天是“水澤日”祭祀給草原帶來生機的水神;第四天是“回歸日”感謝大先知摩東在格薩爾神的指導下將雪城古原的部落從魔界帶到草原;第五天是“祈福日”從日出至日落大家靜坐祈福也是給已狂歡了四天的人們一個休息;第六天是“祖先日”祭祀各部落祭祀自己的祖先和英雄;第七天“受助日”為所有幫助過自己的人祈福感恩;第八日是“歸人日”為遠方的行人和因事不能參加祭神大典的人祈福;第九日是“迎歸日”在日落時分迎接完成試煉的行者歸來;第十日是“祭神日”祭祀大神格薩爾神。


    如果在試煉的行者中出現神之使者或神之侍者則由其主持第十日的祭祀同時熟悉草原各部落為成為部落領袖做好準備。


    費日以銀馬獸醫的身份受到了由祭神大典的組織者的邀請拿著由領曼狂沙、九長老和各旗中知名的英雄和領導者簽署的請柬費日順利地從重重疊疊的人群中擠到祭神台上。


    祭神台築得很大是一個邊長百米的正方形台中央有一個約邊長十米的祭壇供著聖燈。台的西麵坐著組織者:部落領曼狂沙鷹鼻闊口雙眉濃密上揚細眼斜拉在狂放中帶著幾分陰鬱將兩種截然相反的氣質熔為一體顯示出梟雄本色。他的身後是八長老和十八名公推的組織者。


    台北則坐著阿勒部落三旗所屬的各個小部落的領台南是尚未歸入阿勒部落的各部落領。在二十年前曼狂沙成為阿勒部落領之前的祭神大典上台南人數略多於台北人數但現在台北人數濟濟台南卻隻有廖廖幾人。由此看來曼狂沙對阿勒部落的壯大是傾注了所有心血的。


    台東麵是則是受邀觀禮的嘉賓在為數不多的嘉賓中費日現了老冤家羿傾海還有兩位同行的銀馬獸醫。費日對著羿傾海一笑羿傾海居然毫無怨怒之色還以陰陰的一笑讓費日陡然生起一種不祥的預感。


    當太陽完全升出地麵時在一片“格薩爾神佑”的聲音中所有的號角都停了下來曼狂沙站了起來將勇士們從雪山之巔采集的聖火往聖燈一點聖燈放出七色的彩光映天而起跟天邊剛升的太陽爭輝。


    所有的聲音一下子全都在聖燈亮起的那一刻靜了下來天地之間連風聲也沒有除了遠遠的有幾點蟲聲或是牛羊的叫聲、馬的噴鼻。此外唯一在天地間滾動的就是曼狂沙的聲音貫注了月輝後期成就的曼狂沙的聲音。


    在曼狂沙宣布了祭神大典的開幕之後例行地由他宣揚格薩爾神的神跡以及他的使者、侍者為雪城古原部落所帶來的恩賜。所有的事跡之末都是長長的歌頌詩篇聽得費日直想打磕睡。但一想到在這時打磕睡無疑於對格薩爾神的不敬。在下麵數萬人的炯炯雙目下對格薩爾神不敬那就跟活膩了沒什麽區別。費日一邊承受著睡神的誘惑一邊以受數萬格薩爾神信徒追殺的壯觀場麵來時時警醒自己。


    不知是算計好了的還是巧合。當曼狂沙又長又臭的言完成最後一個字時聖燈的七色光一收恢複到了原來冷冰冰的鐵燈台的模樣。這時台下的長號角開始響起三長二短五聲五聲完畢從台下魚貫而上的是一隊青衣赤足的青年。年齡在十六至三十二之間個個雄姿英步履間散著無窮的自信和朝氣。


    在祭神大典開始前三年各部落開始將部落最優秀的青年進行選擇每一個擁有獨立傳統徽記的部落都有權推薦三名青年參加行者養成。雪城古原共有獨立傳統徽記的部落四十二個其中阿勒部落盟中有三十一個、獨立部落十個、還有一個部落原深部落毀於一場黑風暴其後裔下落不明。


    這一百二十三名最優秀的青年將接受“行者養成”教育三年之內分別在十個由各族欽服的長老那裏學習並相應地取得各個評價分數。最後總分在前十二名的青年將接受聖燈的挑選。在這種製度下那些青年即使不能成為行者但能在雪城古原最受尊重的長老們處學習對比不同部落的優缺對自身能力的提高、傳統文化的傳承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好處。


    聖燈挑選很簡單隻要受挑選者站在聖燈橘黃的燈台上以手握著燈柱如果能讓聖燈亮起並持續一刻鍾的人就能獲行者的資格。


    第一個上場的是十二名備選人中最年輕的一個細眉大眼帶著點稚嫩讓人看起來有點親切。從他胸前的徽記可以看出他是青葉旗所屬的一個小部落鳥啼部落的成員。他有點靦腆地朝台下笑笑走到前麵乖乖地站在燈台上先閉眼默祈了一句然後小心地將手握在燈柱上。


    “亮了!哈!亮了!”費日感到識海中一陣波動幹將那老小子又不合時宜地鑽了出來這回大概休息得差不多了除了顏色有點淡之外基本上已恢複到仙風道骨的模樣!


    費日不耐煩地說:“老頭!你不是說自己替我擋了一刀元氣大傷嗎?怎麽又跑出來攪局?”


    幹將習慣性地捋了捋胡子說:“看來你小子跟白鹿訂了平等血契還是有好處的起碼讓我吸收天地靈氣複原的度快了好幾倍。好了不說這個了我老人家休息了這麽多天也有點膩了正好這裏熱鬧不出來看看怎麽對得起自己?”


    費日暗罵了一句老不修臉上卻笑著說:“那麽老頭你恢複多少了?”


    幹將自信地說:“七成吧!怎麽?你又想讓我替你擋刀?”


    費日連連搖手說:“哪裏哪裏!那剩下的三成你還是盡快修回來吧!這裏也沒什麽好看的了!”


    “沒什麽好看?”幹將別的水平不知道怎麽樣但跟費日抬杠在經過一年多的訓練最已成了職業習慣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想不到在芙蓉大陸還有這樣的人好玩得很呢!”


    好玩!這下費日不會放過了說:“到底怎麽會事?聖燈為什麽會亮?”


    幹將沒好氣地說:“你不會看嗎?”


    “老頭!”費日對幹將還真是一點客氣都沒有說:“我要是看得懂還問你嗎?”


    幹將雙手一攤說:“光說是沒什麽用的!不如你查查看虛空指環以多寶道人的古董癖很可能有什麽法眼、天眼之類的道器用這些道器就可以看得出原因了!對了你現在應該可以將神識分離出來了。用神識掃描一下就可以知道虛空指環中到底有多少寶貝了。”


    費日將心神退出識海按照幹將的指點一步步將神識分離出來開始掃描虛環指環裏的東西。多寶道人還真不是蓋的虛空指環中的東西簡直是多得變態再加上費日原本連什麽叫神識都不懂所以在過去的一年裏他除了知道裏麵有近百種各種各樣的藥之外就是一些古古怪怪的器具。在初入修行後特別是與白鹿訂立平等契約後費日才有能力將神識分離出來對虛空指環進行掃描。


    在神識的掃描下費日現現在虛空指環中除了自己放進去的幹將本體、合浦八異珠、犀角戒指、木雕蟾蜍、和氏璧、無字天書外共有藥物九十八件兵器形狀的法寶一百五十件玩樂用器具一百二十件飾品形法寶八十三件還有一大堆盒裝或瓶裝的礦物、石頭、水劑等原料性東西。還有八件難以描繪的東西如像變形蟲一樣不斷蠕成不同形狀的東西、煙霧一樣彌漫著的法寶等等。


    對於這些東西費日能叫得出名字的不到八十件知道真正用途的除了十幾種有標簽說明的藥物之外剩下的連蒙帶猜不出三十件。


    知道有東西但不知道叫什麽還好費日的書也不是白讀的《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提到過“如來五眼”、《大方廣佛華嚴經》中提到過十種眼那就一一叫吧!佛眼佛眼佛眼……沒有!法眼、法眼、法眼……也沒有!天眼天眼……突地手中多了樣東西。


    費日一看手中一個五角形狀的貝殼表麵不斷地泛著五色的光華。這就是天眼我怎麽看著像海星?滿心的疑問將心神回到識海時幹將已在那裏等著了一看到費日就說:“你也太貪了吧一開始就叫佛眼。什麽叫佛眼?如來五眼從低到高依次是肉眼、慧眼、天眼、法眼和佛眼。佛眼是功德圓滿的自身般若無法靠外界獲得的。法眼是玄界之眼天眼是天界之眼像我這樣的靈劍體和那些修行道也不過是擁有不同等級的慧眼而已。雖然這個天眼法器比自身修得的要差好多但也能跟我的慧眼同等了!”


    隻要遇到不懂的東西費日那副虛心受教的樣子就是最刁鑽的老師也會誇一句“孺子可教也”。他根據幹將的指導慢慢地將自己經脈中說不清是真氣還是道力被費日自己稱為“願力”的東西一點一點輸入手中的“天眼”。“天眼”一遇到費日的願力就如同冰塊見了湯迅地融化變小。


    到了最後天眼化成了一團氣狀物附在費日輸出的願力上。費日便慢慢地將願力抽回隨著願力一涼一熱的兩股氣感覺迅自左手滲入手少陰經、手少陽經而後各自上竄下行繞全身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各轉三圈後匯在頭頂百匯穴在百匯穴結成珠狀。氣珠自頭頂慢慢的滾到兩眼中間的印堂穴時就像蜘蛛織網般地將淡黃色的氣網向雙眼彌漫而去。


    費日頓時覺得雙眼一陣酸麻幾乎落下淚來。就在他忍不住想大哭一場的時候隻覺得眼前白光一閃雙眼酸麻盡消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感覺從雙眼傳來一副從未看過的圖像在雙眼前展開。原來如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雲的彼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幽穀聽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幽穀聽泉人並收藏星雲的彼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