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三國同人)當滿級貂蟬穿越三國 作者:團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然,一塊跟上,政府在做什麽老百姓們知道了才不會害怕,才會配合我們不是,”貂蟬大手一揮,高興說道:“這就是我要招募女官的原因了,還是小蘭考慮周到。”
卻說那琅琊諸葛一族,族長諸葛季新喪長子而悲痛欲絕,寫信要求次子諸葛玄將兩位孫兒接回族地教養,諸葛玄因受父命,帶著兩位侄子諸葛瑾與諸葛亮共回琅琊。
諸葛季的兩位孫兒全都是頂頂聰明好學的孩子,大孫子諸葛瑾已經成年可抗起一家重任,而小孫子諸葛亮不過十四歲,卻已經有了不錯的學識見地,深謀遠慮的眼光。
比起諸葛瑾的沉穩,時年十四歲的諸葛亮正逢少年人意氣風發的青春期,喪父之痛,讓這聰明又頑皮的小少年一夜時間長大了許多,也沉靜了許多。
“叔父,徐州牧陶謙戰死,現在徐州已經落入了幽州牧手中,新任的徐州牧乃是幽州牧指定的下屬,據聞是漢室遠親的劉備。我們一路走來,境內到處都是這樣的傳聞,也不知道琅琊情況如何了。”諸葛瑾問道。
“若琅琊有戰亂,我們就帶上父親與族人一起離開這裏去荊州避亂,”諸葛玄道。
“到處都在打仗,沒有哪一處是真正的世外桃源,”諸葛瑾輕嘆道:“即便是到了荊州,那裏也不過隻能安穩個幾年。”
諸葛亮靜靜聽著叔父與兄長的聊天內容,不發一言,他似有所感,抬頭望天,隻見一行白鳥自天空向著朝陽飛過,仿佛在預示著些什麽。
他有一種奇妙的預感,似乎未知的前方有什麽在等候著他們,此去琅琊,並不一定會有戰亂。
“叔父我們現在到哪了?”諸葛亮問道。
“待繞過這座山,就從泰山到琅琊郡了,”諸葛玄答道。
他們路過琅琊境內的驛站,遇上了一夥貌似行商的旅人,這群人一個個都是壯漢,身形挺拔魁梧,若非他們人手一隻大白鵝,他們甚至都要懷疑這群人是不是土匪或是訓練有素的軍隊。
他們之中的領頭人是個青年人,穿著類似於將軍的盔甲,頭上卻不帶頭盔,反而綁著金絲線紅綢帶,看上去明朗又陽光。
青年人與一中年人說著話,那中年人背著藥箱,一看便知是個醫者。
另外還有個文士帶著個孩子,看似手無縛雞之力,腰間卻帶著古樸的佩劍。
“他們當真是行商之人嗎?”諸葛瑾低聲問道:“處處都透露著奇怪。”
諸葛玄搖頭道:“與我們無關,我們隻需要安心趕路,盡快安全地回琅琊才好。”
他們二人正說著,諸葛亮已經仗著自己年紀小未張開的身形與那文士帶在身邊的孩子勾搭上了。
他眨巴著眼企圖套話:“好多大白鵝啊,它們一個個都那麽大,你們是要去徐州賣鵝的商人嗎?”
那孩子眼睛明亮有神,脆生生回答道:“不是,我們是去徐州找人的。”
他們去找誰?
諸葛亮沒有明著問,他賊機靈地說道:“我們也是,我們要去琅琊找人。”
那孩子看了他一眼,對他沒有防備之心,天真無邪地問道:“我們要去找幽州牧,你們呢?”
諸葛亮笑了:“我們要去琅琊找祖父。”
輕而易舉就套到話語,麵對純真的小孩子,諸葛亮不由臉上一紅,他友好地說道:“我叫諸葛亮,今年十四了,我可以和你交朋友嗎?”
小孩子眨眨眼,甜甜地回答道:“亮哥哥好,我叫司馬懿,十二歲了。”
他眼眸清澈見底,一臉的傻白甜氣息,豆丁大的身形看似隻有十歲的模樣,沒想到竟是十二歲了。
諸葛亮與司馬懿很高興地聊了起來。
待一炷香後,司馬懿蹭蹭地跑去找中年文士,見趙雲與華佗也在場,脆生生說道:“先生!趙將軍,華神醫,我剛才了解過了,他們是從豫章往琅琊去的諸葛族人,是去投奔琅琊諸葛氏的。有極大可能是諸葛一族族長諸葛季的兒子和孫子!
趙雲驚訝道:“不過多久你就將這些給問透了?”
胡昭撫摸鬍鬚,笑言道:“別看我這弟子年紀小,實則人小鬼大,最是精明不過了。”
“這一次我們真的能找到幽州牧嗎?”司馬懿問及胡昭道:“先生您一路從幽州翻山越嶺走來,每一次都找不到幽州牧,總是與她擦肩而過。”
胡昭點點他腦袋,笑道:“有趙將軍在,定能找到的,趙將軍可是幽州牧最信任的將領。”
他們一路到開陽,與諸葛家一行人不出意外是同路的,兩個孩子私底下多有接觸,不知不覺竟還真交上了朋友。
路過開陽城,他們正打算往即丘去,開陽城中的守城軍全都聚集在東城門外,攔截起了厚厚的圍欄,禁止任何人前往通行。
“怎麽會禁止通行了?”開陽城中的人群竊竊私語,不安在蔓延著。
這時,前往徐州各地的宣傳人員到了,那些人敲鑼打鼓來到城外,在眾目睽睽之下朗聲說道:“今日各位來此當真是來對了,你們站在這城外,將見證我們徐州近百年來最大的盛況!”
“徐州的官府將為老百姓們開闢新的道路!”
卻說那琅琊諸葛一族,族長諸葛季新喪長子而悲痛欲絕,寫信要求次子諸葛玄將兩位孫兒接回族地教養,諸葛玄因受父命,帶著兩位侄子諸葛瑾與諸葛亮共回琅琊。
諸葛季的兩位孫兒全都是頂頂聰明好學的孩子,大孫子諸葛瑾已經成年可抗起一家重任,而小孫子諸葛亮不過十四歲,卻已經有了不錯的學識見地,深謀遠慮的眼光。
比起諸葛瑾的沉穩,時年十四歲的諸葛亮正逢少年人意氣風發的青春期,喪父之痛,讓這聰明又頑皮的小少年一夜時間長大了許多,也沉靜了許多。
“叔父,徐州牧陶謙戰死,現在徐州已經落入了幽州牧手中,新任的徐州牧乃是幽州牧指定的下屬,據聞是漢室遠親的劉備。我們一路走來,境內到處都是這樣的傳聞,也不知道琅琊情況如何了。”諸葛瑾問道。
“若琅琊有戰亂,我們就帶上父親與族人一起離開這裏去荊州避亂,”諸葛玄道。
“到處都在打仗,沒有哪一處是真正的世外桃源,”諸葛瑾輕嘆道:“即便是到了荊州,那裏也不過隻能安穩個幾年。”
諸葛亮靜靜聽著叔父與兄長的聊天內容,不發一言,他似有所感,抬頭望天,隻見一行白鳥自天空向著朝陽飛過,仿佛在預示著些什麽。
他有一種奇妙的預感,似乎未知的前方有什麽在等候著他們,此去琅琊,並不一定會有戰亂。
“叔父我們現在到哪了?”諸葛亮問道。
“待繞過這座山,就從泰山到琅琊郡了,”諸葛玄答道。
他們路過琅琊境內的驛站,遇上了一夥貌似行商的旅人,這群人一個個都是壯漢,身形挺拔魁梧,若非他們人手一隻大白鵝,他們甚至都要懷疑這群人是不是土匪或是訓練有素的軍隊。
他們之中的領頭人是個青年人,穿著類似於將軍的盔甲,頭上卻不帶頭盔,反而綁著金絲線紅綢帶,看上去明朗又陽光。
青年人與一中年人說著話,那中年人背著藥箱,一看便知是個醫者。
另外還有個文士帶著個孩子,看似手無縛雞之力,腰間卻帶著古樸的佩劍。
“他們當真是行商之人嗎?”諸葛瑾低聲問道:“處處都透露著奇怪。”
諸葛玄搖頭道:“與我們無關,我們隻需要安心趕路,盡快安全地回琅琊才好。”
他們二人正說著,諸葛亮已經仗著自己年紀小未張開的身形與那文士帶在身邊的孩子勾搭上了。
他眨巴著眼企圖套話:“好多大白鵝啊,它們一個個都那麽大,你們是要去徐州賣鵝的商人嗎?”
那孩子眼睛明亮有神,脆生生回答道:“不是,我們是去徐州找人的。”
他們去找誰?
諸葛亮沒有明著問,他賊機靈地說道:“我們也是,我們要去琅琊找人。”
那孩子看了他一眼,對他沒有防備之心,天真無邪地問道:“我們要去找幽州牧,你們呢?”
諸葛亮笑了:“我們要去琅琊找祖父。”
輕而易舉就套到話語,麵對純真的小孩子,諸葛亮不由臉上一紅,他友好地說道:“我叫諸葛亮,今年十四了,我可以和你交朋友嗎?”
小孩子眨眨眼,甜甜地回答道:“亮哥哥好,我叫司馬懿,十二歲了。”
他眼眸清澈見底,一臉的傻白甜氣息,豆丁大的身形看似隻有十歲的模樣,沒想到竟是十二歲了。
諸葛亮與司馬懿很高興地聊了起來。
待一炷香後,司馬懿蹭蹭地跑去找中年文士,見趙雲與華佗也在場,脆生生說道:“先生!趙將軍,華神醫,我剛才了解過了,他們是從豫章往琅琊去的諸葛族人,是去投奔琅琊諸葛氏的。有極大可能是諸葛一族族長諸葛季的兒子和孫子!
趙雲驚訝道:“不過多久你就將這些給問透了?”
胡昭撫摸鬍鬚,笑言道:“別看我這弟子年紀小,實則人小鬼大,最是精明不過了。”
“這一次我們真的能找到幽州牧嗎?”司馬懿問及胡昭道:“先生您一路從幽州翻山越嶺走來,每一次都找不到幽州牧,總是與她擦肩而過。”
胡昭點點他腦袋,笑道:“有趙將軍在,定能找到的,趙將軍可是幽州牧最信任的將領。”
他們一路到開陽,與諸葛家一行人不出意外是同路的,兩個孩子私底下多有接觸,不知不覺竟還真交上了朋友。
路過開陽城,他們正打算往即丘去,開陽城中的守城軍全都聚集在東城門外,攔截起了厚厚的圍欄,禁止任何人前往通行。
“怎麽會禁止通行了?”開陽城中的人群竊竊私語,不安在蔓延著。
這時,前往徐州各地的宣傳人員到了,那些人敲鑼打鼓來到城外,在眾目睽睽之下朗聲說道:“今日各位來此當真是來對了,你們站在這城外,將見證我們徐州近百年來最大的盛況!”
“徐州的官府將為老百姓們開闢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