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無中生有
穿越北平從光榮時代開始 作者:讀書的番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來嘍,重慶小麵,蘿卜絲餅,小米粥,今天這夥食相當不錯啊!”
餐廳裏,林啟明端著小托盤,把碗碟放到了陳市長麵前,不知為何,一向目光尖銳的陳市長,今天罕見的有點沉默,似乎在思考什麽!
這引起了林啟明的好奇,什麽國家大事能讓市長皺眉良久。
“您怎麽不吃啊?”
麵對問題,支著頭的陳市長似是下定決心,問道:“小紀,啟明,你們幫我想個事情,
我有一個朋友啊,想請他的朋友吃飯,但家裏啥都沒有,但怎麽請一個又便宜,又有意義,又不違反紀律的飯?”
真是好一個無中生友啊!
林啟明沒想到堂堂大元帥也這麽玩,但領導的麵子還是要給的,他仰頭思索,
“便宜,有意義,還不能違反紀律?”
“對,我的朋友就是這個要求!”
旁邊的紀南音也是聰慧之人,自然明白陳市長的想法,也開始出力,
“那您的朋友,想請多少個人吃飯啊?”
聞言,陳市長這才發現,還沒確定請客名單,於是仰頭開始喃喃,
“算是我,算上他自己,三四五六七八,八個人!”
“三四五六七八,多少預算?”
專業的就是專業,紀南音一下就瞄準了核心問題,陳市長也沒有不好意思,直接交了實底,
“兩瓶白酒,一袋子花生米,一罐海椒。”
“哦~”
紀南音恍然大悟,林啟明也偷摸的挖坑,“您這預算少了點吧!”
陳市長也直接跳了下去,沒有反駁是朋友請客,直接撂挑子,
“所以才要請你想辦法呢!”
但紀南音卻有不同的意見,或許是來上海窮日子過慣了,立刻給出了辦法,
“這預算不少了,這次不是八個人嗎?那每人帶一個菜,這問題不就解決了。”
“好家夥!”
林啟明麻了,這特麽不是聚餐的時候,自己啃室友的套路嗎?老李帶肉,老馬帶酒,老孫帶蔬菜調料,老唐帶手藝,老趙你把你姐姐還有妹妹帶上,我提供場地!
perfect!
“每個人帶一個菜,每個人都有參與感,還能吃到不一樣的味道,眾人拾柴火焰高!
要是有月色相伴,花生,辣椒,美酒,這多有意思啊!”
林啟明沒有在說話,因為他看到陳市長那多雲轉晴的表情,看樣子他是真的動心了,
“這個辦法好!”
陳市長指著紀南音,大力讚同這個想法,以後都這麽搞,連小麵的錢都剩下來了,
“很好,好,問題解決了!
啟明,這個事情交給你去辦!通知你父親,潘漢年,趙祖康,沈乃熙,李世英五位領導,
晚上七點,一人帶一個菜,帶著工作報告準許到我家,不準遲到!”
“好,今天晚上給他們幾位搞個難忘的宴會。”
“對頭,哈哈哈!”
…
夜晚,陳公館,林啟明提溜著自己的準備好的菜來到了位置,環視一圈,一如剛到上海,宛如嗎嘍,一個也惹不起。
無奈,隻能識眼色的端起花生筐挨個的去散花生。
“嘭!”
陳市長把兩瓶白酒放到桌上,看向對麵笑吟吟的政委,說道:“政委,這個場麵給你送行,算是有誠意的。”
“哈哈哈~”
“我提供酒,花生,還有一罐海椒,剩下的每一位帶一道菜,而且帶來的每一道菜都很有味道,
政委,你就慢慢品吧!上菜,上菜!”
“哈哈哈~”
“好!那我先來。”林覺先最先開口,把麵前的蓋上的碗碟往前推了推,“我帶來的菜是我自己親手醃製的,由於發酵的時間不同啊,會有黑白兩色,就是…”
“唉,你不要說了!”政委打斷了他的話,猜測道,“1931年,我們在江西,你就非我們嚐嚐你發現的美食,是不是那道黑白兩色的黴豆腐。”
“政委,好記性啊!沒錯,就是這道黴豆腐,當初打遊擊,大豆是戰士們補充營養的重要來源,於是就學會這道黴豆腐,好保存,味道也好!
別看聞著臭,吃著香啊!”
“哈哈哈~”
笑聲結束,林覺先拿出自己的工作報告遞了過去,
“政委,糧食,棉花和煤炭,正是我目前最憂心的了。
單說這個燃煤吧,根據過去三年的數字,上海每個月的燃煤所需至少在十二萬七千至九萬四千噸,可是我們目前的供應量,還有這個運輸能力啊,都在告急啊!”
“嗯!”政委放下報告,肯定了林覺先的想法,“出去基隆煤,還有外國煤,上海主要依賴周邊的開灤煤和華東煤,
就跟糧食和棉花的問題一樣,其中解決供應的問題並不難,現在最難的是運輸承載力和降低運輸成本的問題,
是不是,趙局長?”
被大佬點名,趙祖康連忙整理好自己工作笑著報告雙手遞了過去,
“嗯,趙祖康局長,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運輸承載量,現在上海到北平的鐵路已經通車,
但是其耗時長,運費很貴,國民黨有實行海上封鎖,急需要解決內河運輸的問題。”
大佬一針見血的提出問題,趙祖康也忙不迭的點頭,沉聲匯報著情況:“是的,因為遭到敵人的破壞,解放後,內河航運公司和船隻,隻剩下不到一半。”
“嗯,我粗略估算了一下,隻要需要三萬多噸的內河運輸量才能解決目前的運輸問題,
你現在隻有一萬多噸的運輸量,很需要,門泊東吳萬裏船!是不是?”
“哈哈哈~”
政委的比喻引起的一眾人的笑聲,
“古時候有個窮詩人,把兩個蛋殼放到那個清湯裏,說這個就是門泊東吳萬裏船,哈哈哈~
趙局長,喜歡吃鹹鴨蛋!”
“哦,打開看看,看看!”
趙祖康掀開蓋子,正是一盆青色圓潤的鹹鴨蛋,眾人又是一陣歡笑。
然後便是潘漢年,先把工作報告放到政委手邊,繼而把自己麵前的砂鍋端到了政委麵前。
“政委,這是我的!”
“你嘛!有點難猜,麵臨的問題很大!也很困難!”
餐廳裏,林啟明端著小托盤,把碗碟放到了陳市長麵前,不知為何,一向目光尖銳的陳市長,今天罕見的有點沉默,似乎在思考什麽!
這引起了林啟明的好奇,什麽國家大事能讓市長皺眉良久。
“您怎麽不吃啊?”
麵對問題,支著頭的陳市長似是下定決心,問道:“小紀,啟明,你們幫我想個事情,
我有一個朋友啊,想請他的朋友吃飯,但家裏啥都沒有,但怎麽請一個又便宜,又有意義,又不違反紀律的飯?”
真是好一個無中生友啊!
林啟明沒想到堂堂大元帥也這麽玩,但領導的麵子還是要給的,他仰頭思索,
“便宜,有意義,還不能違反紀律?”
“對,我的朋友就是這個要求!”
旁邊的紀南音也是聰慧之人,自然明白陳市長的想法,也開始出力,
“那您的朋友,想請多少個人吃飯啊?”
聞言,陳市長這才發現,還沒確定請客名單,於是仰頭開始喃喃,
“算是我,算上他自己,三四五六七八,八個人!”
“三四五六七八,多少預算?”
專業的就是專業,紀南音一下就瞄準了核心問題,陳市長也沒有不好意思,直接交了實底,
“兩瓶白酒,一袋子花生米,一罐海椒。”
“哦~”
紀南音恍然大悟,林啟明也偷摸的挖坑,“您這預算少了點吧!”
陳市長也直接跳了下去,沒有反駁是朋友請客,直接撂挑子,
“所以才要請你想辦法呢!”
但紀南音卻有不同的意見,或許是來上海窮日子過慣了,立刻給出了辦法,
“這預算不少了,這次不是八個人嗎?那每人帶一個菜,這問題不就解決了。”
“好家夥!”
林啟明麻了,這特麽不是聚餐的時候,自己啃室友的套路嗎?老李帶肉,老馬帶酒,老孫帶蔬菜調料,老唐帶手藝,老趙你把你姐姐還有妹妹帶上,我提供場地!
perfect!
“每個人帶一個菜,每個人都有參與感,還能吃到不一樣的味道,眾人拾柴火焰高!
要是有月色相伴,花生,辣椒,美酒,這多有意思啊!”
林啟明沒有在說話,因為他看到陳市長那多雲轉晴的表情,看樣子他是真的動心了,
“這個辦法好!”
陳市長指著紀南音,大力讚同這個想法,以後都這麽搞,連小麵的錢都剩下來了,
“很好,好,問題解決了!
啟明,這個事情交給你去辦!通知你父親,潘漢年,趙祖康,沈乃熙,李世英五位領導,
晚上七點,一人帶一個菜,帶著工作報告準許到我家,不準遲到!”
“好,今天晚上給他們幾位搞個難忘的宴會。”
“對頭,哈哈哈!”
…
夜晚,陳公館,林啟明提溜著自己的準備好的菜來到了位置,環視一圈,一如剛到上海,宛如嗎嘍,一個也惹不起。
無奈,隻能識眼色的端起花生筐挨個的去散花生。
“嘭!”
陳市長把兩瓶白酒放到桌上,看向對麵笑吟吟的政委,說道:“政委,這個場麵給你送行,算是有誠意的。”
“哈哈哈~”
“我提供酒,花生,還有一罐海椒,剩下的每一位帶一道菜,而且帶來的每一道菜都很有味道,
政委,你就慢慢品吧!上菜,上菜!”
“哈哈哈~”
“好!那我先來。”林覺先最先開口,把麵前的蓋上的碗碟往前推了推,“我帶來的菜是我自己親手醃製的,由於發酵的時間不同啊,會有黑白兩色,就是…”
“唉,你不要說了!”政委打斷了他的話,猜測道,“1931年,我們在江西,你就非我們嚐嚐你發現的美食,是不是那道黑白兩色的黴豆腐。”
“政委,好記性啊!沒錯,就是這道黴豆腐,當初打遊擊,大豆是戰士們補充營養的重要來源,於是就學會這道黴豆腐,好保存,味道也好!
別看聞著臭,吃著香啊!”
“哈哈哈~”
笑聲結束,林覺先拿出自己的工作報告遞了過去,
“政委,糧食,棉花和煤炭,正是我目前最憂心的了。
單說這個燃煤吧,根據過去三年的數字,上海每個月的燃煤所需至少在十二萬七千至九萬四千噸,可是我們目前的供應量,還有這個運輸能力啊,都在告急啊!”
“嗯!”政委放下報告,肯定了林覺先的想法,“出去基隆煤,還有外國煤,上海主要依賴周邊的開灤煤和華東煤,
就跟糧食和棉花的問題一樣,其中解決供應的問題並不難,現在最難的是運輸承載力和降低運輸成本的問題,
是不是,趙局長?”
被大佬點名,趙祖康連忙整理好自己工作笑著報告雙手遞了過去,
“嗯,趙祖康局長,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運輸承載量,現在上海到北平的鐵路已經通車,
但是其耗時長,運費很貴,國民黨有實行海上封鎖,急需要解決內河運輸的問題。”
大佬一針見血的提出問題,趙祖康也忙不迭的點頭,沉聲匯報著情況:“是的,因為遭到敵人的破壞,解放後,內河航運公司和船隻,隻剩下不到一半。”
“嗯,我粗略估算了一下,隻要需要三萬多噸的內河運輸量才能解決目前的運輸問題,
你現在隻有一萬多噸的運輸量,很需要,門泊東吳萬裏船!是不是?”
“哈哈哈~”
政委的比喻引起的一眾人的笑聲,
“古時候有個窮詩人,把兩個蛋殼放到那個清湯裏,說這個就是門泊東吳萬裏船,哈哈哈~
趙局長,喜歡吃鹹鴨蛋!”
“哦,打開看看,看看!”
趙祖康掀開蓋子,正是一盆青色圓潤的鹹鴨蛋,眾人又是一陣歡笑。
然後便是潘漢年,先把工作報告放到政委手邊,繼而把自己麵前的砂鍋端到了政委麵前。
“政委,這是我的!”
“你嘛!有點難猜,麵臨的問題很大!也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