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袁侍郎不認同,“束之話不能這麽說,束之你是兵部的人,怎能說毫無瓜葛。”
紀別愣了一下,然後開懷大笑:“那還是束之失言了,請袁大人勿怪。”
“束之哪裏的話,隻是你這下回去可以好好休息了,你瞧瞧你如今,神色可是憔悴得很啊。”
紀別心裏想著,一夜沒睡誰能有好氣色,麵上還是連連謝過袁侍郎的關心。
第46章 決裂
下朝之後,紀別不敢再去住客棧了,隻好住進京城中的驛館。驛館分為兩處,一處隸屬鴻臚寺,是外邦來朝時的落腳之地,而供給外地來京的大梁官員所住的驛館,因為很久不曾有人打理,顯得十分破敗。
原本紀別是想找友人家借住的,但他在翰林院時的同僚。一家幾口人擠在一個小寨子裏,他也不好意思去住。方才袁侍郎倒是主動提出去他家中住,但紀別又擔心他別有用心。幾番思量之下還是來了驛館。
驛館的館丞是個不入流的官職,沒有品級,平日裏也見不到別的官員。因此,見到紀別的時候,館丞並未認出他來,還以為也是哪個不入流的小官。
當紀別拿出文牒時,館丞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確認了是真的,才從台子後麵跑出來,認認真真地給紀別行了禮。“小人有眼不識泰山,不知道是侍郎大人。”
紀別客氣地說:“不妨事,本官尚未來得及找宅子,隻得在此暫住上一段。”
館丞將鑰匙交給紀別,將他一路帶到房間。驛館的房間的確如紀別所想般破舊,甚至連一般的客棧都不如。桌椅都是歪斜的,床鋪上蒙了一層單子隔絕灰燼,牆角甚至還有細密的蛛網。
紀別感慨著自己大概是從古到今最慘的侍郎了,一邊不得不自己動手,將房間簡單收拾了一下。住驛館唯一的好處就是不要錢,因為有侍衛巡邏,比之客棧還能安全上一點。
回京伊始,等著紀別去做的事情太多,更遑論還有個殺人的案子在等著他。他先是工部戶部各走了一圈,將賞賜的房子和地契換成地契和銀票帶了出來。又找人去休整和布置宅子,沒有一個月是弄不完的。
最後他又主動其大理寺告知了自己如今的住處,以便大理寺遣人調查。
這個案子因為牽扯到了朝廷三品大員,已經由大理寺卿接手,師茂作為副手不僅沒能閑下來,反而更加忙碌了。
師茂出來迎接紀別的時候,兩人都頂著一雙青黑的眼圈,頗有些難兄難弟的意味。
兩人相對苦笑了一下,彼此都知道對方在想些什麽。師茂讓紀別到屋內說話,卻被紀別拒絕了:“多謝師大人美意,隻是還有一堆事在等著,實在不便久留。”
師茂也不當回事,就站在門房前和紀別說話:“紀大人,這案子說來不複雜,其實也沒有那麽簡單。如今京城已經開始嚴查刺客的下落了,抓到人後,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隻是那名女子,如今她身份不確定,唯一和她有瓜葛的就隻有大人您了。下官倒是相信大人無須做這樣的事,隻是您有機會,還有理由……”
紀別應了一聲,示意他明白了。他也清楚如今的處境,現在看來,死去的黃衣女子最後見得正是他,而在客棧眾人都集中在大堂的時候,他偏巧又去樓上換了官服,也偏巧二樓有路通向一樓的後堂,這一切似乎都指向了他。
“師大人,不瞞您說,本官也看到了那具屍體,死得十分利索。而本官雖然也上過戰場,但說到武功也還是隻會一些花架子,要想如此幹淨利落地殺人,倒是在為難本官了。”
師茂會心點頭:“紀大人盡管放心,如今下官也在懷疑這一案同是那刺客所為。等抓到人時,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離開大理寺時,紀別依舊是滿心的不安。而這些不安,很快便得到了印證。
僅僅過了兩日,關於紀別的傳聞便在整個朝廷,乃至京城百姓中甚囂塵上。
流言飛快地傳進了宮裏,程殊成了第一個坐不住的人。
***
這些天,程殊在宮中也不曾閑著,概是因為齊王謀反案中牽扯了許多女眷,甚至還有一些齊王母家的後妃宮嬪,這些本是應該皇後來處理。但李宴的皇後並不受寵,性子又是軟綿綿的,處理個小事小情可以,但一到大事上就沒了主意。
程殊知道這位裴皇後一心想和自己打好關係,似乎是覺得她在這後宮中還有那麽一點地位,而程殊為了避嫌,向來對她的示好避之不及。這回要不是事關重大,她也不會給裴皇後出主意。
裴皇後長得有些苦相,嘴角總是向下撇著,如今心中有事,就顯得更愁了。她苦著一張臉說道:“娘娘,您是不知道,這事陛下說是教給臣妾,讓臣妾在後宮中徹查。可這要查,又不知道怎麽查,查多深。”
程殊老神在在,隻是她越鎮定,裴皇後就越是慌張:“娘娘,臣妾真的是有心無力,臣妾又不敢妄測聖意,隻怕結果不合陛下心意啊。”
這幾天裴皇後三番五次地來找她,有一大半被她以各種理由擋了回去,剩下不得不見的時候,基本見了麵就開始訴苦。但程殊也知道一直拖下去不是辦法,於是迫不得已還是和裴皇後聊起了這件事。
紀別愣了一下,然後開懷大笑:“那還是束之失言了,請袁大人勿怪。”
“束之哪裏的話,隻是你這下回去可以好好休息了,你瞧瞧你如今,神色可是憔悴得很啊。”
紀別心裏想著,一夜沒睡誰能有好氣色,麵上還是連連謝過袁侍郎的關心。
第46章 決裂
下朝之後,紀別不敢再去住客棧了,隻好住進京城中的驛館。驛館分為兩處,一處隸屬鴻臚寺,是外邦來朝時的落腳之地,而供給外地來京的大梁官員所住的驛館,因為很久不曾有人打理,顯得十分破敗。
原本紀別是想找友人家借住的,但他在翰林院時的同僚。一家幾口人擠在一個小寨子裏,他也不好意思去住。方才袁侍郎倒是主動提出去他家中住,但紀別又擔心他別有用心。幾番思量之下還是來了驛館。
驛館的館丞是個不入流的官職,沒有品級,平日裏也見不到別的官員。因此,見到紀別的時候,館丞並未認出他來,還以為也是哪個不入流的小官。
當紀別拿出文牒時,館丞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確認了是真的,才從台子後麵跑出來,認認真真地給紀別行了禮。“小人有眼不識泰山,不知道是侍郎大人。”
紀別客氣地說:“不妨事,本官尚未來得及找宅子,隻得在此暫住上一段。”
館丞將鑰匙交給紀別,將他一路帶到房間。驛館的房間的確如紀別所想般破舊,甚至連一般的客棧都不如。桌椅都是歪斜的,床鋪上蒙了一層單子隔絕灰燼,牆角甚至還有細密的蛛網。
紀別感慨著自己大概是從古到今最慘的侍郎了,一邊不得不自己動手,將房間簡單收拾了一下。住驛館唯一的好處就是不要錢,因為有侍衛巡邏,比之客棧還能安全上一點。
回京伊始,等著紀別去做的事情太多,更遑論還有個殺人的案子在等著他。他先是工部戶部各走了一圈,將賞賜的房子和地契換成地契和銀票帶了出來。又找人去休整和布置宅子,沒有一個月是弄不完的。
最後他又主動其大理寺告知了自己如今的住處,以便大理寺遣人調查。
這個案子因為牽扯到了朝廷三品大員,已經由大理寺卿接手,師茂作為副手不僅沒能閑下來,反而更加忙碌了。
師茂出來迎接紀別的時候,兩人都頂著一雙青黑的眼圈,頗有些難兄難弟的意味。
兩人相對苦笑了一下,彼此都知道對方在想些什麽。師茂讓紀別到屋內說話,卻被紀別拒絕了:“多謝師大人美意,隻是還有一堆事在等著,實在不便久留。”
師茂也不當回事,就站在門房前和紀別說話:“紀大人,這案子說來不複雜,其實也沒有那麽簡單。如今京城已經開始嚴查刺客的下落了,抓到人後,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隻是那名女子,如今她身份不確定,唯一和她有瓜葛的就隻有大人您了。下官倒是相信大人無須做這樣的事,隻是您有機會,還有理由……”
紀別應了一聲,示意他明白了。他也清楚如今的處境,現在看來,死去的黃衣女子最後見得正是他,而在客棧眾人都集中在大堂的時候,他偏巧又去樓上換了官服,也偏巧二樓有路通向一樓的後堂,這一切似乎都指向了他。
“師大人,不瞞您說,本官也看到了那具屍體,死得十分利索。而本官雖然也上過戰場,但說到武功也還是隻會一些花架子,要想如此幹淨利落地殺人,倒是在為難本官了。”
師茂會心點頭:“紀大人盡管放心,如今下官也在懷疑這一案同是那刺客所為。等抓到人時,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離開大理寺時,紀別依舊是滿心的不安。而這些不安,很快便得到了印證。
僅僅過了兩日,關於紀別的傳聞便在整個朝廷,乃至京城百姓中甚囂塵上。
流言飛快地傳進了宮裏,程殊成了第一個坐不住的人。
***
這些天,程殊在宮中也不曾閑著,概是因為齊王謀反案中牽扯了許多女眷,甚至還有一些齊王母家的後妃宮嬪,這些本是應該皇後來處理。但李宴的皇後並不受寵,性子又是軟綿綿的,處理個小事小情可以,但一到大事上就沒了主意。
程殊知道這位裴皇後一心想和自己打好關係,似乎是覺得她在這後宮中還有那麽一點地位,而程殊為了避嫌,向來對她的示好避之不及。這回要不是事關重大,她也不會給裴皇後出主意。
裴皇後長得有些苦相,嘴角總是向下撇著,如今心中有事,就顯得更愁了。她苦著一張臉說道:“娘娘,您是不知道,這事陛下說是教給臣妾,讓臣妾在後宮中徹查。可這要查,又不知道怎麽查,查多深。”
程殊老神在在,隻是她越鎮定,裴皇後就越是慌張:“娘娘,臣妾真的是有心無力,臣妾又不敢妄測聖意,隻怕結果不合陛下心意啊。”
這幾天裴皇後三番五次地來找她,有一大半被她以各種理由擋了回去,剩下不得不見的時候,基本見了麵就開始訴苦。但程殊也知道一直拖下去不是辦法,於是迫不得已還是和裴皇後聊起了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