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張中承的程殊不知道是這幫閣老們瘋了,還是她自己也瘋了。四個朝廷的中流砥柱老頭子,坐在一起竟然想出來了假扮皇帝的辦法。而她堂堂太後,竟然同意了。
程殊剛點了頭,張中承立刻就跑出去辦了,動作靈巧的樣子完全不像是接近古稀之年的老人。
很快,禦駕親政的大軍就點兵完畢。為了逼真,“李漠”帶走了京城內幾乎所有三大營士兵,浩浩蕩蕩百萬大軍開往了四川布政司。
到如今,形勢已然明了。得知陛下禦駕親征,甚至等不到齊王派人前去查證,叛軍就起了內訌,隨後幾十萬人做鳥獸散,齊王再無一戰之力。
自古以來,謀反易,成功難。殊不見多少人揭竿而起,但最終能改朝換代的也不過就那樣幾個人。而這其中最難的就是軍心。
李漠作為少年天子,治國有方,算不上聖明無雙,也是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在百姓心中深受愛戴。因此當齊王為了一己私慾興兵謀反時,必然得不到百姓的支持,就連他手下的士兵也抗拒頗多。
而就在齊王自盡,其屬下盡皆投降之後。假皇帝領兵剛進入四川,就因為水土不服“被病倒”,而後病情加重,加上行軍途中救治不便,在回京醫治的途中不幸身亡。
陛下因禦駕親征而染病駕崩,一瞬間噩耗傳遍大梁,舉國同哀。這時,張中承宣讀了陛下遺詔,令趙王李宴繼承皇位,並在五日後舉行即位大典。
程殊靠在軟榻上,覺得渾身一點力氣都沒有了。此時小宮女正在給她捏腿揉肩,但她卻感受不到絲毫放鬆。在長時間的緊繃後,剩下的隻有無盡的疲憊。
紀別要回來了,帶回來了齊王的屍首和一身的功勞。趙王即位了,她這個太後不得不從長春宮搬到慈寧宮,給新皇後讓出地方了。而程殊所有的使命,也就全部告終了,隻是剩下的日子,她還沒想好如何去過。
程殊叫來了福順,問他:“這宮殿的牆,可弄好了?”
福順立馬明白程殊說的是影響人身體的東西:“回娘娘的話,都弄好了。”
“好,”程殊懶洋洋地說,“那明日起準備遷宮吧。”
第39章 遷宮
一年半以前,程殊已經感傷過一次遷宮了,還不巧發現了長春宮中最大的秘密。而如今慈寧宮中的布置已經全部成型,程殊還尚未來得及去看上一眼。
遷宮前,福順問道:“娘娘可願意先去慈寧宮看上一番,若有哪裏不滿意,好讓內務府改一下。”
程殊原本已經心動,準備從軟榻上坐起來了,但又躺了回去:“算了,還有半輩子要住慈寧宮,有什麽不滿意都慢慢來吧。”
程殊迷迷糊糊又睡了過去,醒來已近午時了。長春宮的庫房和幾個偏殿的東西都規整完畢,就差寢殿和正殿的一些擺件。
宮內內務府的太監們來來往往,腳步雖急,但拿東西的手腳都是極其穩的,顯然是一些入宮多年的老宦官。福順和內務府總管站在一起,神色之間十分滿意。
見程殊出了寢殿,兩人迎上前來:“娘娘,您看今日可是要搬完?”
“搬吧,”程殊無所謂地揮揮手,“何必還要拖至明日。”
內務府的宮人們動作很快,趕在天黑前將東西搬過去,慈寧宮內一應布置都是在知夏的指點下按照程殊的要求弄的。最後程殊也坐著轎輦離開了長春宮,前往慈寧宮。
慈寧宮中的一應規製都是按照程殊的喜好來的,並非宮中常見的歸置。例如除了一張紅木鳳床外,窗根底下還建了一個磚炕,當然較之農家的土炕仍然是奢華的很多。
寢殿的偏殿中新修建了一個池子,可以在這裏泡上一時半刻,還有許多小件擺設,讓慈寧宮看上去不倫不類,有些地方像是宮殿,有些地方像是百姓人家。
內務府在布置的時候也不甚理解,但程殊畢竟是太後,自然能對自己的宮殿提出要求,因此他們也隻能照辦。程殊對這殿中細微之處的安排都是來自於她前世的記憶,以及這一世的想像,還有就是同紀別閑聊時的想法。
遷宮的兩日後,趙王李宴登基為帝,立王妃秦氏為後,側妃程氏,也就是春曉,為德妃。
登基大典那日,程殊依舊懶懶地起床,懶懶地用了早膳。自從西南的戰事平定後,她似乎對什麽都沒有了興趣,每日都是懶洋洋的。先前她偶爾還會去禦花園轉一轉,下了轎輦走上一陣。皇帝的一眾妃嬪進宮之後,她也不願意再去了。
“束之還有多久回來?”程殊在院中擺了躺椅,坐在上麵曬著太陽。說是曬太陽,但有宮女為她打著蒲扇,將刺眼的眼光都隔絕在外麵,留下的隻有一點點暖意。
這問題程殊每日都要問上幾遍,福順早已經駕輕就熟,他麵帶微笑地答道:“還有約五日路程到京師。”
程殊心裏早已經有數,但就是想問一句。她稍顯無聊地嘆了一口氣:“去庫房挑上些好東西,給各宮主子們都送去。大方一些,別讓人在背後笑話咱。”
福順應了一聲,程殊又說道:“那些娘娘們,就別讓她們來長春宮請安了,哀家也不算正兒八經的太後,按輩分還算是他們的皇嫂。”
福順知道程殊是懶得看一幫花枝招展的女兒在她麵前勾心鬥角,而那些新的主子們估計也懶得奉承這個嫂子,索性誰也不見,皆大歡喜。
程殊剛點了頭,張中承立刻就跑出去辦了,動作靈巧的樣子完全不像是接近古稀之年的老人。
很快,禦駕親政的大軍就點兵完畢。為了逼真,“李漠”帶走了京城內幾乎所有三大營士兵,浩浩蕩蕩百萬大軍開往了四川布政司。
到如今,形勢已然明了。得知陛下禦駕親征,甚至等不到齊王派人前去查證,叛軍就起了內訌,隨後幾十萬人做鳥獸散,齊王再無一戰之力。
自古以來,謀反易,成功難。殊不見多少人揭竿而起,但最終能改朝換代的也不過就那樣幾個人。而這其中最難的就是軍心。
李漠作為少年天子,治國有方,算不上聖明無雙,也是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在百姓心中深受愛戴。因此當齊王為了一己私慾興兵謀反時,必然得不到百姓的支持,就連他手下的士兵也抗拒頗多。
而就在齊王自盡,其屬下盡皆投降之後。假皇帝領兵剛進入四川,就因為水土不服“被病倒”,而後病情加重,加上行軍途中救治不便,在回京醫治的途中不幸身亡。
陛下因禦駕親征而染病駕崩,一瞬間噩耗傳遍大梁,舉國同哀。這時,張中承宣讀了陛下遺詔,令趙王李宴繼承皇位,並在五日後舉行即位大典。
程殊靠在軟榻上,覺得渾身一點力氣都沒有了。此時小宮女正在給她捏腿揉肩,但她卻感受不到絲毫放鬆。在長時間的緊繃後,剩下的隻有無盡的疲憊。
紀別要回來了,帶回來了齊王的屍首和一身的功勞。趙王即位了,她這個太後不得不從長春宮搬到慈寧宮,給新皇後讓出地方了。而程殊所有的使命,也就全部告終了,隻是剩下的日子,她還沒想好如何去過。
程殊叫來了福順,問他:“這宮殿的牆,可弄好了?”
福順立馬明白程殊說的是影響人身體的東西:“回娘娘的話,都弄好了。”
“好,”程殊懶洋洋地說,“那明日起準備遷宮吧。”
第39章 遷宮
一年半以前,程殊已經感傷過一次遷宮了,還不巧發現了長春宮中最大的秘密。而如今慈寧宮中的布置已經全部成型,程殊還尚未來得及去看上一眼。
遷宮前,福順問道:“娘娘可願意先去慈寧宮看上一番,若有哪裏不滿意,好讓內務府改一下。”
程殊原本已經心動,準備從軟榻上坐起來了,但又躺了回去:“算了,還有半輩子要住慈寧宮,有什麽不滿意都慢慢來吧。”
程殊迷迷糊糊又睡了過去,醒來已近午時了。長春宮的庫房和幾個偏殿的東西都規整完畢,就差寢殿和正殿的一些擺件。
宮內內務府的太監們來來往往,腳步雖急,但拿東西的手腳都是極其穩的,顯然是一些入宮多年的老宦官。福順和內務府總管站在一起,神色之間十分滿意。
見程殊出了寢殿,兩人迎上前來:“娘娘,您看今日可是要搬完?”
“搬吧,”程殊無所謂地揮揮手,“何必還要拖至明日。”
內務府的宮人們動作很快,趕在天黑前將東西搬過去,慈寧宮內一應布置都是在知夏的指點下按照程殊的要求弄的。最後程殊也坐著轎輦離開了長春宮,前往慈寧宮。
慈寧宮中的一應規製都是按照程殊的喜好來的,並非宮中常見的歸置。例如除了一張紅木鳳床外,窗根底下還建了一個磚炕,當然較之農家的土炕仍然是奢華的很多。
寢殿的偏殿中新修建了一個池子,可以在這裏泡上一時半刻,還有許多小件擺設,讓慈寧宮看上去不倫不類,有些地方像是宮殿,有些地方像是百姓人家。
內務府在布置的時候也不甚理解,但程殊畢竟是太後,自然能對自己的宮殿提出要求,因此他們也隻能照辦。程殊對這殿中細微之處的安排都是來自於她前世的記憶,以及這一世的想像,還有就是同紀別閑聊時的想法。
遷宮的兩日後,趙王李宴登基為帝,立王妃秦氏為後,側妃程氏,也就是春曉,為德妃。
登基大典那日,程殊依舊懶懶地起床,懶懶地用了早膳。自從西南的戰事平定後,她似乎對什麽都沒有了興趣,每日都是懶洋洋的。先前她偶爾還會去禦花園轉一轉,下了轎輦走上一陣。皇帝的一眾妃嬪進宮之後,她也不願意再去了。
“束之還有多久回來?”程殊在院中擺了躺椅,坐在上麵曬著太陽。說是曬太陽,但有宮女為她打著蒲扇,將刺眼的眼光都隔絕在外麵,留下的隻有一點點暖意。
這問題程殊每日都要問上幾遍,福順早已經駕輕就熟,他麵帶微笑地答道:“還有約五日路程到京師。”
程殊心裏早已經有數,但就是想問一句。她稍顯無聊地嘆了一口氣:“去庫房挑上些好東西,給各宮主子們都送去。大方一些,別讓人在背後笑話咱。”
福順應了一聲,程殊又說道:“那些娘娘們,就別讓她們來長春宮請安了,哀家也不算正兒八經的太後,按輩分還算是他們的皇嫂。”
福順知道程殊是懶得看一幫花枝招展的女兒在她麵前勾心鬥角,而那些新的主子們估計也懶得奉承這個嫂子,索性誰也不見,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