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紅樓夢同人)我在紅樓當天師 作者:約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人之將死,所發之願會銘刻在生死簿上。他們今生本應再續前緣,他卻毀約了。他一邊心中牽掛她,一邊無法放下皈依佛門的初心。麵對她炙熱的感情,他意誌不堅,最終犯下大錯。
或許冥冥中自有定數。這一年,河水決堤,淹沒大片家園。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適逢瘟疫蔓延,他隨澄一法師遊歷災區,超度亡靈,為民傳法,終於參悟無常之苦,心懷普世大愛,修佛之心前所未有的堅定起來。
他終於勘破紅塵愛欲,放下了她,決意將終生奉獻於救濟苦厄中。
在他離京後,她逃離家中,獨自產下一子,受盡磨難折辱,芳華早逝。臨終之時,她告知了孩子身世。
年幼的紅衣僧人尋來時,他已是聞名遐邇的高僧。他的孩子知他法力高深,懇求他復活母親。
可他無能為力。
他甚至不願嚐試。他不能打擾長眠之人的清淨。
他度盡天下人,卻無法度化親生骨肉。明知他心懷仇恨,卻因他對生母的赤子之心,始終懷抱希望,耐心教導。
最終,他以身飼魔,卻是助紂為虐。
這個孩子,得到力量做的第一件事,是將滿心憎惡的外祖家滿門屠滅,匯聚血親之力,復活自己的母親。
紅衣僧人的努力,除了為自己的母親帶來滿身業報,再無益處。
他愈發瘋狂,將老僧的魂魄困於寺院一隅,言笑晏晏道:“你想要度盡蒼生,我偏偏要你看著我如何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讓天下大亂!”
這一切,終於結束了。
老僧重新撚動佛珠,念誦起另一卷經。慢慢的,他的靈魂愈發通透明亮,如一團光,隨著清風飄散而去。光團隨著風暈開,碎成萬千光點,紛紛揚揚地灑落在世界的每一處。
那些在人間徘徊不去,死狀可怖的厲鬼,接觸到光點,怨恨消弭,容貌開始恢復生前模樣,重入輪迴。那些沉溺於悲苦情緒中的人,接觸到光點,也不禁心生領悟,豁然開朗。
黑沉的土壤上開始冒出新綠,幹枯的枝丫上發出嫩芽,春天的氣息終於徹底來臨。
……
西北。
將軍聽聞時間已過去一個多月,立刻心生不安。匆匆向謝嘉樹叩謝拜別後,他就率領浩浩蕩蕩的十萬大軍奔赴前線了。
斷崖之上,雲海翻湧不休。
謝嘉樹立於雲海之巔,感受到了來自法則之力的召喚。
他的力量超過了此方世界的界限,小世界的意誌雖不敢強行驅除他,卻在潛意識裏影響著他,讓他盡快破碎虛空,前往天界。
謝嘉樹未嚐沒有順勢離去的念頭,可一旦心生此念,他就渾身僵硬,無法動彈。
心底裏,有一道聲音在阻止他——若是離開了,他會後悔的。
這個聲音在他一片荒蕪漠然的情緒裏,竟被襯得格外清晰,令他無法忽視。
……
距離謝嘉樹離京,已過去月餘了。
傳音戒指始終毫無動靜,不安不斷累積,幾乎令黛玉無法負荷。她實在無法想像,若失去了謝嘉樹,她該怎麽辦。
一天夜裏,她做了個奇怪的夢。
她夢見自己變成了河邊一棵小草,無意識地吸收著陽光和雨露。黃昏時分,偶爾會有一名白衣仙人出現。他從不說話,隻是負手而立,靜看雲捲雲舒。
可是,白衣仙人慢慢變成了謝嘉樹的模樣,看向她的眼神,卻十分冷漠。
可黛玉卻十分清楚,這就是她的小哥哥。
黛玉驚醒過來,夢中的場景退潮般迅速被她忘卻。可盡管記不清楚,她卻覺得被悲傷攥住,整個人懨懨的不想動,不過幾日,就清減了許多。
靖安侯夫人並不知傳音戒指之事,隻靜待謝嘉樹歸來。見黛玉如此茶飯不思,擔憂她悶壞了,主動邀她陪自己蒔花。
趁著春日晴好,兩人親力親為地將暖房中的花卉都移到庭院,讓它們能充分享受陽光和雨露。
黛玉望著生機勃勃的花木,情緒好轉了許多。
運動過後,黛玉難得早眠。迷迷糊糊間,她忽聽外麵傳來一陣輕微動靜,門隨之打開了。她下意識以為是白鷗或雪雁,慵懶地躺著,一動都不想動。
來人在榻旁頓住了腳步,靜靜看著她,許久都未出聲。
黛玉漸漸感到怪異,睜開雙眼,就見昏黃的燈光下,謝嘉樹的眸中像蒙了一層看不清的迷霧,一眨不眨地俯視著她。
黛玉愣住了。
她定定地望著久別歸來的謝嘉樹,眸底漸漸積聚出一層濕漉漉的水汽。所有的懶怠一下子不翼而飛了。
她從床上坐起,朝他伸出雙臂,整個人直直撲進了他的懷裏。
謝嘉樹毫無防備,雙手卻仿佛生出自我意誌,脫離他大腦掌控,迅速地將她穩穩接住,摟進懷中。
他的大腦,隨之空白了幾息。
直到被抱住,感受到真實的觸感,黛玉才徹底清醒。她陷入了巨大的驚喜中,將頭埋在謝嘉樹的頸肩,喃喃地喚著“小哥哥”,淚盈於睫。
謝嘉樹被她緊緊攀著肩背,鼻尖縈繞著馥鬱的馨香,身體一僵。陌生的感覺讓他幾乎要將懷中之人擲出,可是……捨不得。
捨不得嵌入他懷中的柔軟身軀。他們那樣契合,仿佛天然就為了他的懷抱而生。
或許冥冥中自有定數。這一年,河水決堤,淹沒大片家園。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適逢瘟疫蔓延,他隨澄一法師遊歷災區,超度亡靈,為民傳法,終於參悟無常之苦,心懷普世大愛,修佛之心前所未有的堅定起來。
他終於勘破紅塵愛欲,放下了她,決意將終生奉獻於救濟苦厄中。
在他離京後,她逃離家中,獨自產下一子,受盡磨難折辱,芳華早逝。臨終之時,她告知了孩子身世。
年幼的紅衣僧人尋來時,他已是聞名遐邇的高僧。他的孩子知他法力高深,懇求他復活母親。
可他無能為力。
他甚至不願嚐試。他不能打擾長眠之人的清淨。
他度盡天下人,卻無法度化親生骨肉。明知他心懷仇恨,卻因他對生母的赤子之心,始終懷抱希望,耐心教導。
最終,他以身飼魔,卻是助紂為虐。
這個孩子,得到力量做的第一件事,是將滿心憎惡的外祖家滿門屠滅,匯聚血親之力,復活自己的母親。
紅衣僧人的努力,除了為自己的母親帶來滿身業報,再無益處。
他愈發瘋狂,將老僧的魂魄困於寺院一隅,言笑晏晏道:“你想要度盡蒼生,我偏偏要你看著我如何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讓天下大亂!”
這一切,終於結束了。
老僧重新撚動佛珠,念誦起另一卷經。慢慢的,他的靈魂愈發通透明亮,如一團光,隨著清風飄散而去。光團隨著風暈開,碎成萬千光點,紛紛揚揚地灑落在世界的每一處。
那些在人間徘徊不去,死狀可怖的厲鬼,接觸到光點,怨恨消弭,容貌開始恢復生前模樣,重入輪迴。那些沉溺於悲苦情緒中的人,接觸到光點,也不禁心生領悟,豁然開朗。
黑沉的土壤上開始冒出新綠,幹枯的枝丫上發出嫩芽,春天的氣息終於徹底來臨。
……
西北。
將軍聽聞時間已過去一個多月,立刻心生不安。匆匆向謝嘉樹叩謝拜別後,他就率領浩浩蕩蕩的十萬大軍奔赴前線了。
斷崖之上,雲海翻湧不休。
謝嘉樹立於雲海之巔,感受到了來自法則之力的召喚。
他的力量超過了此方世界的界限,小世界的意誌雖不敢強行驅除他,卻在潛意識裏影響著他,讓他盡快破碎虛空,前往天界。
謝嘉樹未嚐沒有順勢離去的念頭,可一旦心生此念,他就渾身僵硬,無法動彈。
心底裏,有一道聲音在阻止他——若是離開了,他會後悔的。
這個聲音在他一片荒蕪漠然的情緒裏,竟被襯得格外清晰,令他無法忽視。
……
距離謝嘉樹離京,已過去月餘了。
傳音戒指始終毫無動靜,不安不斷累積,幾乎令黛玉無法負荷。她實在無法想像,若失去了謝嘉樹,她該怎麽辦。
一天夜裏,她做了個奇怪的夢。
她夢見自己變成了河邊一棵小草,無意識地吸收著陽光和雨露。黃昏時分,偶爾會有一名白衣仙人出現。他從不說話,隻是負手而立,靜看雲捲雲舒。
可是,白衣仙人慢慢變成了謝嘉樹的模樣,看向她的眼神,卻十分冷漠。
可黛玉卻十分清楚,這就是她的小哥哥。
黛玉驚醒過來,夢中的場景退潮般迅速被她忘卻。可盡管記不清楚,她卻覺得被悲傷攥住,整個人懨懨的不想動,不過幾日,就清減了許多。
靖安侯夫人並不知傳音戒指之事,隻靜待謝嘉樹歸來。見黛玉如此茶飯不思,擔憂她悶壞了,主動邀她陪自己蒔花。
趁著春日晴好,兩人親力親為地將暖房中的花卉都移到庭院,讓它們能充分享受陽光和雨露。
黛玉望著生機勃勃的花木,情緒好轉了許多。
運動過後,黛玉難得早眠。迷迷糊糊間,她忽聽外麵傳來一陣輕微動靜,門隨之打開了。她下意識以為是白鷗或雪雁,慵懶地躺著,一動都不想動。
來人在榻旁頓住了腳步,靜靜看著她,許久都未出聲。
黛玉漸漸感到怪異,睜開雙眼,就見昏黃的燈光下,謝嘉樹的眸中像蒙了一層看不清的迷霧,一眨不眨地俯視著她。
黛玉愣住了。
她定定地望著久別歸來的謝嘉樹,眸底漸漸積聚出一層濕漉漉的水汽。所有的懶怠一下子不翼而飛了。
她從床上坐起,朝他伸出雙臂,整個人直直撲進了他的懷裏。
謝嘉樹毫無防備,雙手卻仿佛生出自我意誌,脫離他大腦掌控,迅速地將她穩穩接住,摟進懷中。
他的大腦,隨之空白了幾息。
直到被抱住,感受到真實的觸感,黛玉才徹底清醒。她陷入了巨大的驚喜中,將頭埋在謝嘉樹的頸肩,喃喃地喚著“小哥哥”,淚盈於睫。
謝嘉樹被她緊緊攀著肩背,鼻尖縈繞著馥鬱的馨香,身體一僵。陌生的感覺讓他幾乎要將懷中之人擲出,可是……捨不得。
捨不得嵌入他懷中的柔軟身軀。他們那樣契合,仿佛天然就為了他的懷抱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