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大人倒是與眾不同。”太上皇還在世的時候,他可是親耳聽到過那些說著感化的人,卻隻是動動嘴皮子,也沒哪個自動請纓去感化夷民。


    “王爺過獎了。”紀容舒在禮部也接觸了洋人,尤其是那個神父,雖說對神愛世人,人人平等的教諭有些嗤之以鼻,他才不相信西方的世界是人人平等呢,要不然那些國王怎麽沒去耕地種田去。


    但是他確實受到了一些西方思想的影響,否則也不會再看到霍家琮的所作所為隻是矛盾,而不是想著怎麽參徒祐和霍家琮這些人一本了。


    “紀大人還是叫我郡王吧,畢竟王爺什麽的還名不符其實,待倭島真正成為我的封地再改口吧。”徒祐看向手邊的聖旨,心裏輕嘆,看來四哥做了皇帝之後越來越能掌控全局了。


    這基本上就是逼著他去打仗,去擔著發動戰爭的暴名,定海王啊可不是好做的。


    “早改晚改結果都一樣,王爺親征可比郡王親征的號召力大。”紀容舒知道皇家人多疑還喜多思,不過皇帝確實沒有惡意,他是真的想讓徒祐打著王爺的旗號收攏人心。


    徒祐聞言愣了一下,繼而笑了起來,都說文人彎彎繞多,可直接起來也挺戳心的,成王不成王的他是真不在乎,隻要能將倭國收入囊中,但憑他後人怎麽寫,至少現在他是肆意的。


    ☆、第七十二回大順版圖開拓中1


    且不說徒祐奉命調兵遣將中,單說正在倭國玩的開心的霍家琮,自他收到徒祐的傳信,就忽然想起了一個人。


    說到傳信,暗衛自有一套他們的渠道。其實霍家琮從不小瞧古人的智慧,因此在一隻狗的脖子上找到徒祐的親筆信時並不驚訝。


    不過再怎麽有一套,消息也不會像手機那樣迅捷,所以這個時候的霍家琮並不知道徒祐已經是定海王了,所以當他看到徒祐早就設計好的旗幟上有根金箍棒時,才會滿頭的黑線。


    回頭再來說霍家琮想到的人,正是鄭成功那個過繼給鄭母的胞弟,要說他知道這段歷史還是末世時碰到的。


    不過那時鄭成功胞弟的後人姓福住,也是一群文化人,不過到底親不親祖先他是完全不知道。隻知道在末世的時候這一家子帶著家譜投奔到了居於河北的一支鄭姓人家。


    而他剛好經過河北,並在基地生活了一段時間,接到的任務就是接這家人來基地,後來改沒改姓他就沒去關心了。


    而現在,他看到了福住家族譜上的鄭道周了,已經年過古稀的鄭道周。說來大概是時空不同的緣故吧,鄭成功的一家子不像原來世界基本都是英年早逝,現在管理鄭家軍的也不是鄭克慡,而是鄭克臧,而馮錫範早早就被鄭克臧解決了。


    不過田川七左衛門這一脈倒是長壽,如今的鄭道周還是個精神矍鑠的小老頭,目前正在發愁德川幕府和倭王的聯合起來的打壓,不管哪個國家的人都知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更何況鄭道周還是鄭成功的侄子。


    “不知道這老小子會做出怎樣的抉擇。”霍家琮和徒祐的第一個目標很明確,就是要讓倭國成為徒祐的地盤,他好養老。


    不過看著鄭道周的服飾,霍家琮就知道這是一個正處在矛盾中的人,衣著不想大順也不像倭國,似乎是兩者之間的改良。


    也是,其實混血兒在特定的時候回很尷尬,比如國際競賽的時候,給任何一方加油都感覺怪怪的。


    “或者需要我策反一下?”霍家琮這麽想著就翻身落在了院子中,瞬間就被隱藏起來的護衛包圍了起來。


    霍家琮看著戒備的眾人,攤手表示無惡意,“我隻是想見見鄭老闆,是鄭老闆!”霍家琮特意加重了“老”字的讀音。他要見的是鄭道周,而不是鄭道周的兒子孫子什麽的。


    “我們老太爺是你想見就能見的嗎?”其中一個人聽到霍家琮的京話,眼中迅速閃過深思,麵上卻愈加淩厲。


    霍家琮不用倭語就是為了試探鄭家的傾向,目前看來就算對大順舉棋不定,至少還是向著鄭家的,這些護衛擺出的架勢明顯告訴他這些人是水軍,而水軍從何而來,自然是鄭家軍。


    “鄭家會有人來看望鄭老闆的。”霍家琮對鄭道周的事情也聽過一耳朵,至少在鄭家軍征戰的時候沒少提供糧草,所以他對策反還是有信心的。


    如果真的無法策反,那就交給鄭克臧來處理好了,反正倭是滅定了,這個地方可是他和徒祐一早商量好的。


    “稍等。”看著像是護衛頭頭的人對著身邊的人一招手,吩咐道:“去,稟告老太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琮來不救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緋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緋楠並收藏紅樓之琮來不救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