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幸存者是否目擊了犯罪嫌疑人帶炸彈上車,這一點要盡快查明。如果三名幸存者中有目擊證人,那麽犯罪嫌疑人的麵貌特征就很容易摸清了。


    另外,犯罪嫌疑人製造大巴車爆炸案,目的在於報複他人。要麽犯罪嫌疑人與車主有矛盾,要麽與車上十八人中有矛盾。


    但是從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分析,送定時炸彈上車,他肯定會盡量避開要報複的人。不然的話很容易引起懷疑。


    大巴車上的空間那麽小,犯罪嫌疑人想避開報複的人很難,這裏麵會不會有這種可能。送定時炸彈的人未必是爆炸案子的主謀,主謀或者是另有其人,可以這麽分析爆炸案有可能不是一人做的案。


    最後講一點,通過模擬實驗,用石英鍾做定時爆炸裝置,那個電引爆結構非常專業,沒有相當的電工知識是做不出來的。


    這說明犯罪嫌疑人最明顯的一個特征,就是懂電工知識方麵的人。在接下來的偵查過程中,一定要抓住這一點。


    “12.23”爆炸案專案組組長,青州市警局局長楊立新聽了秦仁傑的重要發言後說:“秦副總隊。有些關於案子的情況,我在這裏先向您匯報下。根據法醫的屍檢結果,十五名死者都是吸入過量的一氧化碳導致的窒息死亡。


    在十五名遇難者中,其中8名是男性,七名是女性,年齡最大的四十五歲,最小的二十歲。三名幸存者中,其中有一名是大巴車上的售票員蘇麗珍。


    蘇麗珍被送往醫院經過搶救後已經脫離生命危險,很快就可以向她問話。接下來針對犯罪嫌疑人的排查工作,我們是否可以集中力量,重點圍繞車主傅立衡以及車上其他十七名乘客展開?”


    秦仁傑說:“楊局,你說的這隻是一個方向,還有另一個方向也要注意。犯罪嫌疑人將定時炸彈送上大巴車後,在爆炸發生之前很有在附近逗留。


    做這種爆炸案子的犯罪嫌疑人都有一個共同心理,那就是要親眼看到爆炸後的效果。所以下一步是圍繞爆炸中心,針對附近區域的排查也要重視,爭取找到目擊證人。


    楊立新局長根據秦仁傑的指示,調動青州警局的精幹警力,迅速對爆炸中心附近區域進行拉網式排查。


    同時,秦仁傑對大巴車司機傅立衡進行詢問,傅立衡說:“青州到省城長安這條線路,平時爭客源很厲害。爆炸案發生前一天,我還跟這條線上的陸俊發生過衝突。”


    秦仁傑問:“你除了和陸俊發生過衝突外,還有沒有跟其他人發生過矛盾?”


    傅立衡想了片刻後回答:“除了陸俊,我想不出還跟什麽人有矛盾,至於結怨的仇家應該沒有。”


    同行爭搶客源結仇,以至於采取報複,爆炸殺人這在犯罪邏輯上說得過去。也不排除陸俊因為和傅立衡鬧矛盾,采取極端的行為。


    於是,秦仁傑迅速將陸俊列為重點偵查對象。可麵對秦仁傑的詢問,陸俊卻很平靜地說:“我和傳立衡為爭客確實有意見,但為了這點小事就炸車,那你們就太冤枉好人了。”


    秦仁傑問:“爆炸案發生的那天晚上,你在哪裏?”


    陸俊說:“二十三號晚上我在曙光修理廠修車,你可以去修理廠找老板調查,他那裏有我的修車記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偵探秦仁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冰並收藏偵探秦仁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