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劍網三同人)是竹筍先動的手 作者:楊清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歌於琴也是如此,承蒙恩師喜愛,某得了把青玉流和洞仙引,平時也是愛護有加,按道長所言,大概這算是長歌弟子的‘道’罷。”楊楚月瀝了碗上的水,用軟布細細擦幹淨放好,又拿過剛采的那筐竹筍打理起來。
許是彈琴之人的手都好看,他的手是蔥樣的白,纖細瘦長。纖纖玉手本是形容女子,用他身上卻再好不過。如玉的指頭輕輕剝開竹筍外殼,露出筍心,再放在旁邊的筲箕裏,動作有條不紊。
謝劍觴意識到自己這麽盯著人家看有點兒失禮,雖然楊楚月專心剝筍也沒注意到他,但他還是略微尷尬地清咳一聲,低下頭:“先生能得長歌鎮派之青玉流,想必也是長歌門翹楚,但先生身上何以有魔氣?”
楊楚月手上動作一停。
謝劍觴以為他誤會了,忙解釋:“在下唐突,先生師承長歌,定是磊落君子,入魔定有他因,若是方便,還請先生言明,我純陽或有法子可以驅散先生的魔性。”
楊楚月微微搖頭,還是輕笑,:“多謝道長好意,也謝過道長身為純陽弟子見到入魔的人卻不殺之恩,但楊某這個入魔奇特,連門主都無法可解,大概道長也是沒辦法的。”
“是問題總有辦法。”謝劍觴抬頭看向楊楚月,正巧楊楚月也看著他,他臉頰不易察覺地一紅,“先生不妨說說是怎樣入魔的。”
楊楚月嘆了口氣:“也不算說來話長,就是某日與師弟切磋琴藝,我奏了一曲,不曾想彈了一半便出了異狀發了狂,還是門主和李白先生趕過來才製住了我,不多時就自己恢復了清醒,但就是入魔了,時不時發作一下。我再待在長歌怕是會傷到別人,對長歌聲譽也不好,就向門主辭行出來遊歷,前幾個月才在此處落腳。”
“這入魔還是奇特。先生心性澄明,不幸一朝魔氣迷心。且入魔後仍不願傷及他人,令人肅然起敬。”謝劍觴聞言撫掌,“在下願以純陽功法一試,為先生引出魔氣後散之,不過在下所修習的是純陽劍宗,內家法門並不精通,也隻能是一試。”
“就不勞煩道長了,若是為楊某的事搭上道長一條命或是全身修為,那楊某是寧肯一死的。”楊楚月再搖頭拒絕。
謝劍觴略急:“先生可不能自輕自賤,拯救蒼生是我純陽責任之一,在下一命是無妨的,就怕到時先生情況沒有好轉,繼續這個樣子。先生的魔性發作經常嗎?”
“也不是經常,不定時發作一次,時間都不長。平時彈彈琴也沒什麽,但若是發作的時候是萬萬彈不得琴的。因為長歌門功法,琴音殺傷力極大,入魔後控製不了更是可怖。有次我攜琴走到竹林深處寒潭彈琴,不知怎麽的突然發作,等有意識,那一片的竹林已經全部倒伏,根根寸斷,想來是魔音太強所致罷。”楊楚月苦笑。
“不常發作就好——先生可願隨我去趟純陽宮?或許掌門有法子可以試一試。”謝劍觴話鋒一轉,邀請他去純陽去看看。
純陽宮主李忘生名滿天下——確實還真有辦法消除魔性。
於情於理這個邀請楊楚月都不能拒絕——自己對謝劍觴有救命之恩,如果不能讓他做什麽事情感覺對自己有所報答的話,這純陽道子恐怕坐立難安;而他確實想治好自己身上的魔性,畢竟蜀地的竹筍很好吃,但他更想念長歌的湖光山色,萬頃碧波。
所以不出意料地,楊楚月低頭剝著筍,慢條斯理剝完了,才點點頭:“那就恭敬不如從命,謝過道長之邀。”
第二章 琴音惑人
雖是決定前往純陽,卻還不能馬上走。謝劍觴並未好全,瘴氣之毒後遺症仍在,舉劍都費力,而楊楚月也要處理掉自己的事情,比如吃掉挖的筍和買的肉類。筍還能晾成筍幹帶走,別的食物為了不浪費隻能吃完。
而他養的曇花當夜確實開花了,香氣撲鼻,花型美麗,顏色如月色遺漏人間般皎潔,實在令生長於華山終年積雪之地的謝劍觴大開眼界——當然謝劍觴更沒想到的是第二天的午飯,竟是一碗香濃味鬱的曇花肉片湯。
用綠豆粉裹了的新鮮瘦肉片,還沒全謝就被從葉上摘下的新鮮曇花,佐以蔥花豆芽還有一點嫩豆腐,湯色乳白,鮮香撲鼻。入口肉片是滑嫩軟綿,曇花是鮮滑味美,還有提鮮的嫩豆腐和豆芽,濃濃地熬進了曇花肉片的香,也實在是美味。饒是並不喜食肉類的謝劍觴也喝了兩碗湯。他笑道楊楚月身為長歌弟子竟做出如此焚琴煮鶴之事,楊楚月隻擺擺手道是物盡其用。
相處了兩天,謝劍觴發現這位長歌弟子大概最精通的不是琴藝或者劍招,而是廚藝。小小竹筍在他手中千變萬化,每次總有不同的菜式,佐以簡單佐料,足以讓人食指大動。當他好奇問楊楚月為何精於烹飪,長歌弟子就隻是笑,也不回答。
應該是獨處太久了吧,謝劍觴想。
一個人孤獨的時候就會做很多事情,一向以琴中劍傳世的長歌弟子精於烹飪,大概是一個人生活的日子太久太久,閑暇時間太多太多,才有心學了這麽多東西。不隻是烹飪,屋裏的書籍和屋外的畫都顯示,楊楚月還會茶道棋弈園藝等等等等,也算是擔得起一句博學的稱讚。
是夜無事,楊楚月打掃了屋子後,點了屋外幾盞燈,沏了壺當地特有的滴翠劍茗,邀謝劍觴賞月。謝劍觴自然欣然赴邀。
兩人共同語言挺多,都是博覽的人,談起劍道和玄學都懂得頗多,短短兩日。大有知己相逢恨晚之感。
談至興濃,楊楚月從屋裏抱出青玉流,道是為謝劍觴彈奏一曲。
“陽春白雪知雅意,高山流水贈知音。”他先用銀杏油擦了擦琴,抬頭笑言,“今日便請道長聽吾一曲。”
長歌門人彈琴卻是有些奇怪,旁人彈琴都是坐著彈,而由於琴音可應用於實戰之中,長歌門人在移動中亦可彈奏,倒是且行且歌,好不風流。
楊楚月就是這樣,他並未把琴放在桌子上,而是抱著彈了幾個音,然後施展長歌絕學之一的青霄飛羽,一躍站到了竹枝頂端!然而竹枝隻是有輕輕壓彎,並未壓折,這內力造詣,不在純陽氣宗高階弟子之下!
再看風姿,他抱琴立於竹上,白衣青冠,衣襟微微隨風擺動,手中青玉流發著幽幽的光,手指偶爾撥過琴弦,神情安然,如仙人臨世,當真是卓絕!
他朝坐著的謝劍觴笑著點點頭,伸手理了理被風稍微掛得有些淩亂的衣衫,輕輕盤腿坐在了竹枝上,“某獻醜了。”說罷低頭調了弦,彈奏起來。
這是謝劍觴第一次聽他彈琴。
其實謝劍觴並未聽過太多琴音,關於楊楚月到底彈得好是不好並不太清楚。因純陽所習的是劍法,純陽宮少有會彈琴的人,即使有也隻是單純的彈琴消遣,而楊楚月之彈琴卻融入了自身內力,琴聲與招式融合,一指一音對應一招一式,力度大得連竹葉都為音波所動,微微打顫,而人聽來錚錚有聲,肺腑為之所感,和普通琴音大不相同。
許是彈琴之人的手都好看,他的手是蔥樣的白,纖細瘦長。纖纖玉手本是形容女子,用他身上卻再好不過。如玉的指頭輕輕剝開竹筍外殼,露出筍心,再放在旁邊的筲箕裏,動作有條不紊。
謝劍觴意識到自己這麽盯著人家看有點兒失禮,雖然楊楚月專心剝筍也沒注意到他,但他還是略微尷尬地清咳一聲,低下頭:“先生能得長歌鎮派之青玉流,想必也是長歌門翹楚,但先生身上何以有魔氣?”
楊楚月手上動作一停。
謝劍觴以為他誤會了,忙解釋:“在下唐突,先生師承長歌,定是磊落君子,入魔定有他因,若是方便,還請先生言明,我純陽或有法子可以驅散先生的魔性。”
楊楚月微微搖頭,還是輕笑,:“多謝道長好意,也謝過道長身為純陽弟子見到入魔的人卻不殺之恩,但楊某這個入魔奇特,連門主都無法可解,大概道長也是沒辦法的。”
“是問題總有辦法。”謝劍觴抬頭看向楊楚月,正巧楊楚月也看著他,他臉頰不易察覺地一紅,“先生不妨說說是怎樣入魔的。”
楊楚月嘆了口氣:“也不算說來話長,就是某日與師弟切磋琴藝,我奏了一曲,不曾想彈了一半便出了異狀發了狂,還是門主和李白先生趕過來才製住了我,不多時就自己恢復了清醒,但就是入魔了,時不時發作一下。我再待在長歌怕是會傷到別人,對長歌聲譽也不好,就向門主辭行出來遊歷,前幾個月才在此處落腳。”
“這入魔還是奇特。先生心性澄明,不幸一朝魔氣迷心。且入魔後仍不願傷及他人,令人肅然起敬。”謝劍觴聞言撫掌,“在下願以純陽功法一試,為先生引出魔氣後散之,不過在下所修習的是純陽劍宗,內家法門並不精通,也隻能是一試。”
“就不勞煩道長了,若是為楊某的事搭上道長一條命或是全身修為,那楊某是寧肯一死的。”楊楚月再搖頭拒絕。
謝劍觴略急:“先生可不能自輕自賤,拯救蒼生是我純陽責任之一,在下一命是無妨的,就怕到時先生情況沒有好轉,繼續這個樣子。先生的魔性發作經常嗎?”
“也不是經常,不定時發作一次,時間都不長。平時彈彈琴也沒什麽,但若是發作的時候是萬萬彈不得琴的。因為長歌門功法,琴音殺傷力極大,入魔後控製不了更是可怖。有次我攜琴走到竹林深處寒潭彈琴,不知怎麽的突然發作,等有意識,那一片的竹林已經全部倒伏,根根寸斷,想來是魔音太強所致罷。”楊楚月苦笑。
“不常發作就好——先生可願隨我去趟純陽宮?或許掌門有法子可以試一試。”謝劍觴話鋒一轉,邀請他去純陽去看看。
純陽宮主李忘生名滿天下——確實還真有辦法消除魔性。
於情於理這個邀請楊楚月都不能拒絕——自己對謝劍觴有救命之恩,如果不能讓他做什麽事情感覺對自己有所報答的話,這純陽道子恐怕坐立難安;而他確實想治好自己身上的魔性,畢竟蜀地的竹筍很好吃,但他更想念長歌的湖光山色,萬頃碧波。
所以不出意料地,楊楚月低頭剝著筍,慢條斯理剝完了,才點點頭:“那就恭敬不如從命,謝過道長之邀。”
第二章 琴音惑人
雖是決定前往純陽,卻還不能馬上走。謝劍觴並未好全,瘴氣之毒後遺症仍在,舉劍都費力,而楊楚月也要處理掉自己的事情,比如吃掉挖的筍和買的肉類。筍還能晾成筍幹帶走,別的食物為了不浪費隻能吃完。
而他養的曇花當夜確實開花了,香氣撲鼻,花型美麗,顏色如月色遺漏人間般皎潔,實在令生長於華山終年積雪之地的謝劍觴大開眼界——當然謝劍觴更沒想到的是第二天的午飯,竟是一碗香濃味鬱的曇花肉片湯。
用綠豆粉裹了的新鮮瘦肉片,還沒全謝就被從葉上摘下的新鮮曇花,佐以蔥花豆芽還有一點嫩豆腐,湯色乳白,鮮香撲鼻。入口肉片是滑嫩軟綿,曇花是鮮滑味美,還有提鮮的嫩豆腐和豆芽,濃濃地熬進了曇花肉片的香,也實在是美味。饒是並不喜食肉類的謝劍觴也喝了兩碗湯。他笑道楊楚月身為長歌弟子竟做出如此焚琴煮鶴之事,楊楚月隻擺擺手道是物盡其用。
相處了兩天,謝劍觴發現這位長歌弟子大概最精通的不是琴藝或者劍招,而是廚藝。小小竹筍在他手中千變萬化,每次總有不同的菜式,佐以簡單佐料,足以讓人食指大動。當他好奇問楊楚月為何精於烹飪,長歌弟子就隻是笑,也不回答。
應該是獨處太久了吧,謝劍觴想。
一個人孤獨的時候就會做很多事情,一向以琴中劍傳世的長歌弟子精於烹飪,大概是一個人生活的日子太久太久,閑暇時間太多太多,才有心學了這麽多東西。不隻是烹飪,屋裏的書籍和屋外的畫都顯示,楊楚月還會茶道棋弈園藝等等等等,也算是擔得起一句博學的稱讚。
是夜無事,楊楚月打掃了屋子後,點了屋外幾盞燈,沏了壺當地特有的滴翠劍茗,邀謝劍觴賞月。謝劍觴自然欣然赴邀。
兩人共同語言挺多,都是博覽的人,談起劍道和玄學都懂得頗多,短短兩日。大有知己相逢恨晚之感。
談至興濃,楊楚月從屋裏抱出青玉流,道是為謝劍觴彈奏一曲。
“陽春白雪知雅意,高山流水贈知音。”他先用銀杏油擦了擦琴,抬頭笑言,“今日便請道長聽吾一曲。”
長歌門人彈琴卻是有些奇怪,旁人彈琴都是坐著彈,而由於琴音可應用於實戰之中,長歌門人在移動中亦可彈奏,倒是且行且歌,好不風流。
楊楚月就是這樣,他並未把琴放在桌子上,而是抱著彈了幾個音,然後施展長歌絕學之一的青霄飛羽,一躍站到了竹枝頂端!然而竹枝隻是有輕輕壓彎,並未壓折,這內力造詣,不在純陽氣宗高階弟子之下!
再看風姿,他抱琴立於竹上,白衣青冠,衣襟微微隨風擺動,手中青玉流發著幽幽的光,手指偶爾撥過琴弦,神情安然,如仙人臨世,當真是卓絕!
他朝坐著的謝劍觴笑著點點頭,伸手理了理被風稍微掛得有些淩亂的衣衫,輕輕盤腿坐在了竹枝上,“某獻醜了。”說罷低頭調了弦,彈奏起來。
這是謝劍觴第一次聽他彈琴。
其實謝劍觴並未聽過太多琴音,關於楊楚月到底彈得好是不好並不太清楚。因純陽所習的是劍法,純陽宮少有會彈琴的人,即使有也隻是單純的彈琴消遣,而楊楚月之彈琴卻融入了自身內力,琴聲與招式融合,一指一音對應一招一式,力度大得連竹葉都為音波所動,微微打顫,而人聽來錚錚有聲,肺腑為之所感,和普通琴音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