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盜墓筆記同人)盜墓筆記瓶邪之情纏 作者:君子在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連續好幾天,王盟每次給吳邪送帳本都見他半躺在藤椅上發呆,手邊的小茶幾上一杯龍井,幹巴巴的黃綠片子在水上鋪了薄薄的一層,那水卻依舊清澈透明。
三天三夜了,它們怎麽還不沉呢?吳邪想。
店老闆接過帳本,沖王盟擺擺手示意他可以走了,隨手往杯裏又灑了把茶片,舊的被壓到水下,旋即跟新茶混合在一起又浮了起來,依舊是薄薄硬硬的小片,葉尖上沾著一點水珠。
無線電裏正播放東線北伐軍離開杭州的消息,甜膩的女音一遍遍重複:“……國民革命必將成功,我中華民國必將迎來真正的共和!”
王盟奇怪的端起茶杯,不由驚叫了起來:“老闆,您拿涼水泡什麽茶呢!”
吳邪沒回答,把杯子又放回桌上,苦笑著說:“我有迷魂招不得啊。”
……
前線的消息不斷傳來,北伐軍去了富陽,桐廬,金華,衡州,在南昌與奉係軍閥決一死戰,吳邪聽說那一仗打得極其慘烈,第一營登城時二十分鍾全營覆滅,圍城四十天無法攻克,連以下的士兵幾乎盡皆犧牲,曝屍城下無法收取。
那時吳邪與大家一起聚在書店的地下室裏長久沉默,寂靜中隻剩下發報機的嘟嘟響聲,吳邪的手抖的拿不住筆,有人在一旁拍了拍他的肩,說放心,至少他沒事。
胖子遞過來一小遝紙條,每一張上都排列著一串電碼,下麵用鉛筆淺淺的寫著翻譯好的文字,吳邪把紙條按順序在桌上攤開,拚出的不是戰報,不是布置任務,短短四個字,兩個詞,第一個是“平安”,第二個是“保重”。
“我們告訴他已經聯繫到你,這是他給你的。”胖子說。
張起靈離開後的第十二天深夜,一個發福的中年人敲開了無憂茶坊的門,跟著他吳邪再一次去了張起靈帶他來過的書店地下室。昏暗的燈光下許多人聚在一起忙碌著,有些他在聚會時見過,有些則是新麵孔,帶他來的中年人被大家叫做胖子,專門負責組織的聯絡工作。
“戰時通信不便,也容易被截獲,我們一般用這個。”胖子大喇喇的拍了拍發報機:“有什麽要說的交給我,替你傳過去,不收錢。”
後來吳邪便一直用這種方式跟張起靈保持聯繫,他慢慢跟書店裏的人熟悉了,胖子很照顧他,也愛開些不著調的玩笑,有時戰事緊張,吳邪幾乎全憑著胖子的調侃才笑的出來。那段時間他讀完了《資本論》,天天坐在桌前研究俄國革命,陳獨秀和胡適先生著作他看了一遍又一遍,李大釗的演講詞《布爾什維克的勝利》幾乎倒背如流,胖子咧著嘴說你幹脆歸順組織得了,吳邪卻每次都搖頭,不肯。
政治對於他來說像隔著河看對麵的火,再熱鬧也燒不到自己身上。他對“主義”的執著更多是出於想念,心裏裝了一個人,他的思想,信仰,經歷和現況無不吸引著他,吳邪想,了解的多一些,就能離張起靈更近一些。
世人謂我戀長安,其實隻戀長安某。最純粹的思念大抵如此,尋覓著他走過的路,讀他讀過的書,待在有人會提起他名字的地方,有關他的東西,哪怕隻言片語都是好的。胖子不屑於了解吳邪的心思,但他很願意跟這個聰明好學的年輕人分享他們的主張和信仰。
“一個國家該走的路必須與它的本土文化和國民精神息息相關,因此照搬英法之革命必將失敗,中國被列強欺壓近五十年,像你一樣的資本家沒幾個,卻有數以萬計的工人和農民,如果將這些力量利用起來,我們可以創造中國式的‘庶民的勝利’。”胖子說。
“革命不是煮水烹茶,更不是以死為目的,但它確實要伴隨著流血與犧牲,在毀滅一切之後,我們才能迎來統一的契機。”
吳邪若有所思的放下書:“你們需要槍。”
胖子打了個響指:“要不然你以為你家小哥在幹什麽?”
……
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由南至北席捲大半個中國,前線的消息和指令一條條傳回來,再經胖子轉到吳邪手中。武昌城被攻下時吳邪得到了一份陣亡者名單,長的讓人不忍卒看,一條條年輕的生命隕滅了,死在最繁華的街區,死在每個人都熟悉的地方,卻連一個棲身的墓穴都沒有,隻能集體掩埋在大東門對麵的洪山上。
“一寸山河一寸血,不斷有人加入隊伍,又前仆後繼在攻城中犧牲,有些甚至還來不及登記名字。他們中有學生,有護士,犧牲人數之多我們根本無法詳細統計。武昌城內百姓斷水斷食,餓死者不計其數,外有北伐軍炮彈,內有吳佩孚敗軍搶劫,苦不堪言。”張起靈的信中寫道,吳邪捧著那封信禁不住哽咽,他甚至能想像的到張起靈在寫下這些字時冷峻到無表情的臉和心中壓抑的痛苦。一個人要經歷多少生離死別,才能做到時刻堅毅淡漠如磐石呢?吳邪雙手抱著頭喃喃自語。
我敬愛的人,當你看到你摯愛的土地上同胞相殘,當你親手掩埋並肩作戰的摯友和兄弟,當你向沉睡中的城池下達投下第一顆炮彈的指令時,是不是也曾跟我一樣止不住全身顫抖?
吳邪在昏暗的地下室中瘋狂思念他的戀人,但他知道張起靈所承受的煎熬一定是他百倍之多,他就像一棵長在戈壁的胡楊,無論風沙和烈日都獨自承受,仿佛不知道痛苦,也根本不願意躲避。
三天三夜了,它們怎麽還不沉呢?吳邪想。
店老闆接過帳本,沖王盟擺擺手示意他可以走了,隨手往杯裏又灑了把茶片,舊的被壓到水下,旋即跟新茶混合在一起又浮了起來,依舊是薄薄硬硬的小片,葉尖上沾著一點水珠。
無線電裏正播放東線北伐軍離開杭州的消息,甜膩的女音一遍遍重複:“……國民革命必將成功,我中華民國必將迎來真正的共和!”
王盟奇怪的端起茶杯,不由驚叫了起來:“老闆,您拿涼水泡什麽茶呢!”
吳邪沒回答,把杯子又放回桌上,苦笑著說:“我有迷魂招不得啊。”
……
前線的消息不斷傳來,北伐軍去了富陽,桐廬,金華,衡州,在南昌與奉係軍閥決一死戰,吳邪聽說那一仗打得極其慘烈,第一營登城時二十分鍾全營覆滅,圍城四十天無法攻克,連以下的士兵幾乎盡皆犧牲,曝屍城下無法收取。
那時吳邪與大家一起聚在書店的地下室裏長久沉默,寂靜中隻剩下發報機的嘟嘟響聲,吳邪的手抖的拿不住筆,有人在一旁拍了拍他的肩,說放心,至少他沒事。
胖子遞過來一小遝紙條,每一張上都排列著一串電碼,下麵用鉛筆淺淺的寫著翻譯好的文字,吳邪把紙條按順序在桌上攤開,拚出的不是戰報,不是布置任務,短短四個字,兩個詞,第一個是“平安”,第二個是“保重”。
“我們告訴他已經聯繫到你,這是他給你的。”胖子說。
張起靈離開後的第十二天深夜,一個發福的中年人敲開了無憂茶坊的門,跟著他吳邪再一次去了張起靈帶他來過的書店地下室。昏暗的燈光下許多人聚在一起忙碌著,有些他在聚會時見過,有些則是新麵孔,帶他來的中年人被大家叫做胖子,專門負責組織的聯絡工作。
“戰時通信不便,也容易被截獲,我們一般用這個。”胖子大喇喇的拍了拍發報機:“有什麽要說的交給我,替你傳過去,不收錢。”
後來吳邪便一直用這種方式跟張起靈保持聯繫,他慢慢跟書店裏的人熟悉了,胖子很照顧他,也愛開些不著調的玩笑,有時戰事緊張,吳邪幾乎全憑著胖子的調侃才笑的出來。那段時間他讀完了《資本論》,天天坐在桌前研究俄國革命,陳獨秀和胡適先生著作他看了一遍又一遍,李大釗的演講詞《布爾什維克的勝利》幾乎倒背如流,胖子咧著嘴說你幹脆歸順組織得了,吳邪卻每次都搖頭,不肯。
政治對於他來說像隔著河看對麵的火,再熱鬧也燒不到自己身上。他對“主義”的執著更多是出於想念,心裏裝了一個人,他的思想,信仰,經歷和現況無不吸引著他,吳邪想,了解的多一些,就能離張起靈更近一些。
世人謂我戀長安,其實隻戀長安某。最純粹的思念大抵如此,尋覓著他走過的路,讀他讀過的書,待在有人會提起他名字的地方,有關他的東西,哪怕隻言片語都是好的。胖子不屑於了解吳邪的心思,但他很願意跟這個聰明好學的年輕人分享他們的主張和信仰。
“一個國家該走的路必須與它的本土文化和國民精神息息相關,因此照搬英法之革命必將失敗,中國被列強欺壓近五十年,像你一樣的資本家沒幾個,卻有數以萬計的工人和農民,如果將這些力量利用起來,我們可以創造中國式的‘庶民的勝利’。”胖子說。
“革命不是煮水烹茶,更不是以死為目的,但它確實要伴隨著流血與犧牲,在毀滅一切之後,我們才能迎來統一的契機。”
吳邪若有所思的放下書:“你們需要槍。”
胖子打了個響指:“要不然你以為你家小哥在幹什麽?”
……
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由南至北席捲大半個中國,前線的消息和指令一條條傳回來,再經胖子轉到吳邪手中。武昌城被攻下時吳邪得到了一份陣亡者名單,長的讓人不忍卒看,一條條年輕的生命隕滅了,死在最繁華的街區,死在每個人都熟悉的地方,卻連一個棲身的墓穴都沒有,隻能集體掩埋在大東門對麵的洪山上。
“一寸山河一寸血,不斷有人加入隊伍,又前仆後繼在攻城中犧牲,有些甚至還來不及登記名字。他們中有學生,有護士,犧牲人數之多我們根本無法詳細統計。武昌城內百姓斷水斷食,餓死者不計其數,外有北伐軍炮彈,內有吳佩孚敗軍搶劫,苦不堪言。”張起靈的信中寫道,吳邪捧著那封信禁不住哽咽,他甚至能想像的到張起靈在寫下這些字時冷峻到無表情的臉和心中壓抑的痛苦。一個人要經歷多少生離死別,才能做到時刻堅毅淡漠如磐石呢?吳邪雙手抱著頭喃喃自語。
我敬愛的人,當你看到你摯愛的土地上同胞相殘,當你親手掩埋並肩作戰的摯友和兄弟,當你向沉睡中的城池下達投下第一顆炮彈的指令時,是不是也曾跟我一樣止不住全身顫抖?
吳邪在昏暗的地下室中瘋狂思念他的戀人,但他知道張起靈所承受的煎熬一定是他百倍之多,他就像一棵長在戈壁的胡楊,無論風沙和烈日都獨自承受,仿佛不知道痛苦,也根本不願意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