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彭曉偉一家人回到老家的時候,李鋒帶著一大家子也回到了上水村。
李煥實在不能理解,回老家就回老家,自己大哥一定要把小繼業給抱上,而且從上車開始,李鋒的嘴巴就沒合上過。
林筠也是第一次跟著李煥返鄉,倚在李煥身旁透過車窗看著外麵的風景。
上水村的鄉親們也早早在村口等著了,看到車隊進到村以後,村口的廣場上響起了熱烈的鞭炮聲。
由於怕嚇著懷裏的小繼業,李鋒等到鞭炮聲散去後這才抱著孩子下車。
“三叔公,你看看。”李鋒下車之後就抱著小繼業開始顯擺上了。
三叔公看著繈褓中那個粉雕玉琢的小娃娃頓時樂的合不攏嘴,“好哇,好哇,總算是有後了。”
李鋒這麽多年沒生出兒子,確實承受了非常的大壓力,在華國的傳統社會中,特別是在宗族關係較為緊密的鄉下,沒有兒子那絕對是人生一大遺憾。
而且李鋒不僅沒有兒子,甚至連女兒也沒有,這讓李鋒始終無法釋懷。
甚至有人在背後戳李鋒的脊梁骨,說他就算賺再多的錢,可你沒兒子就是不如人。
如今有了小繼業,李鋒算是彌補了心中的遺憾,當然要抱回上水村好好顯擺一下。
“今年的年貨是雙份,紅包也是雙份,讓鄉親們去搬一下。”李鋒對著三叔公說道。
“好好好,這是個大喜事,是要樂嗬樂嗬。”三叔公一臉笑意的說道。
說話間,三叔公讓村裏麵的年輕人來到大貨車旁,將車上的年貨都搬回祠堂內。
村子裏的年輕人本來就多,一貨車的年貨很快就搬進了祠堂內,李煥掏出煙給眾人散了一圈,算是一點小意思。
年貨搬進祠堂內後,李鋒本想帶著李煥一同發紅包去,可三叔公拉著李鋒的手說道:“老大,我呢一直有一個想法,我們這個祠堂還是當年你爸手裏修過一次,這都幾十年了,架子還在可看上去還是有些老舊了,以前你的情況我也不好提,如今你也有後了,我就想是不是趁著這個機會把祠堂再修整一下。”
李鋒聽到了這話自然明白三叔公的意思,無非是要錢而已,不過在如今的李鋒看來,這錢他花的舒坦,花的應該。
“這樣吧,我拿出五百萬出來,把咱們這個祠堂好好修一下,不夠我再加。”李鋒稍加思索就決定道。
“多了多了,要不了這麽多錢。”三叔公連忙揮手道。
“沒事,這幾個錢我還是拿的出來的。”李鋒倒是不特別介意,幾百萬塊錢對他而言確實不是什麽大事,既然要重修祠堂那索性就修好一些。
“我不是這個意思,你聽我說。”三叔公一著急胡子眉毛都快豎起來了。
“你老怎麽說我怎麽辦,行不行?”李鋒也生怕這三叔公急出個毛病來,趕緊安慰道。
“我知道你不差錢,可修祠堂本來就是我們整個村子裏麵的事情,怎麽可能讓你一個人掏錢,那到時候其他鄉親們會怎麽想?”三叔公吧嗒著煙嘴問道。
李鋒倒是被這話給問住了,在他看來自己有錢就多出一點,反正自己也不差這幾個錢。
可殊不知其他人根本不會這麽想,祖宗祠堂又不是你李勝利一家人的,你有錢可以多出,但是不能全部由李鋒出,要不然那不成老李家一家人的祠堂了?
“這樣吧,先讓鄉親們湊一湊,有多少湊多少,剩下的我補上,你看這樣行不行?”李鋒想了想後對三叔公建議道。
“這可以,我就是這個意思。”三叔公聽到這話連忙答應,頓了頓後接著說道:“等過年的時候,我和村裏麵的老少爺們都商量一下,看大家能湊多少,到時候缺口多少我再和你說。”
“行,就這麽搞。”李鋒聽到這話當然願意。
倒是一旁的李煥聽到這番對話覺得甚是好奇,沒想到修個祠堂還有這麽多講究。
趁著這個功夫,李煥的目光也在祠堂內掃視了一圈,以前不覺得,可真的仔細觀察會發現這祠堂內有很多當年自己父親李勝利留下的痕跡。
其中最為顯著的當然要算祠堂內牆上那一篇序文,詳細記錄了二十年前李勝利是如何組織村裏人修建這座祠堂的,其中過程當然不用細說,最重要的是李勝利當時就花了將近一百萬,要知道那可是二十年前的一百萬,這在當時可絕對不算是一筆小錢。
當祠堂內的年貨分完以後,李鋒抱著小繼業領著李煥一路給村裏麵的老人家發紅包。
所有人看到李鋒懷裏的小繼業都誇這個孩子未來一定有出息,李煥聞言隻是笑了笑。
人就是這樣,當實力相近的時候,人會對比自己過得好的人產生嫉妒心理,可當實力遠遠超過時,剩下的就隻有仰望而讚美,甚至以自己和對方有關而感到無比的自豪。
上水村的百姓當然也不例外。
紅包發完以後,照舊還是在三叔公家裏聚餐,隻是和往年不一樣,這一次李鋒喝醉了,而且醉的一塌糊塗,所有前來敬酒的人李鋒是來者不拒,雖然李鋒的酒量不小,可再大的酒量也禁不起這麽喝。
倒是大嫂難得沒有勸阻,她可太知道這麽多年李鋒內心所承受的壓力。
大嫂多少次深夜起來都能看到李鋒獨自一人坐在床邊抽著悶煙,他太想有一個兒子了,搞到最後都快魔怔了。
所以如今有了小繼業,李鋒是打心眼裏高興,也算是對之前壓抑的一種宣泄。
倒是李煥,因為上一次回鄉時見識過這種鄉下水酒的威力,這一次可沒敢多喝。
回城時,李煥扶著爛醉如泥的大哥上了車,直到回到家裏也一直醉著。
晚間休息時,李煥和林筠很難得帶著小繼業休息,看著床上睡得正香的小繼業,李煥對一旁的林筠有些不舍的說道:“我明天就要回江州了。”
明天就是大年二十九了,李煥得回江州陪楊衛東一起吃年夜飯。
“吃完中午飯再走吧,咱們一家人也團圓一下。”林筠自然知道沒辦法挽留,隻能略帶著遺憾請求道。
“行,那就吃完中午飯再走。”
李煥實在不能理解,回老家就回老家,自己大哥一定要把小繼業給抱上,而且從上車開始,李鋒的嘴巴就沒合上過。
林筠也是第一次跟著李煥返鄉,倚在李煥身旁透過車窗看著外麵的風景。
上水村的鄉親們也早早在村口等著了,看到車隊進到村以後,村口的廣場上響起了熱烈的鞭炮聲。
由於怕嚇著懷裏的小繼業,李鋒等到鞭炮聲散去後這才抱著孩子下車。
“三叔公,你看看。”李鋒下車之後就抱著小繼業開始顯擺上了。
三叔公看著繈褓中那個粉雕玉琢的小娃娃頓時樂的合不攏嘴,“好哇,好哇,總算是有後了。”
李鋒這麽多年沒生出兒子,確實承受了非常的大壓力,在華國的傳統社會中,特別是在宗族關係較為緊密的鄉下,沒有兒子那絕對是人生一大遺憾。
而且李鋒不僅沒有兒子,甚至連女兒也沒有,這讓李鋒始終無法釋懷。
甚至有人在背後戳李鋒的脊梁骨,說他就算賺再多的錢,可你沒兒子就是不如人。
如今有了小繼業,李鋒算是彌補了心中的遺憾,當然要抱回上水村好好顯擺一下。
“今年的年貨是雙份,紅包也是雙份,讓鄉親們去搬一下。”李鋒對著三叔公說道。
“好好好,這是個大喜事,是要樂嗬樂嗬。”三叔公一臉笑意的說道。
說話間,三叔公讓村裏麵的年輕人來到大貨車旁,將車上的年貨都搬回祠堂內。
村子裏的年輕人本來就多,一貨車的年貨很快就搬進了祠堂內,李煥掏出煙給眾人散了一圈,算是一點小意思。
年貨搬進祠堂內後,李鋒本想帶著李煥一同發紅包去,可三叔公拉著李鋒的手說道:“老大,我呢一直有一個想法,我們這個祠堂還是當年你爸手裏修過一次,這都幾十年了,架子還在可看上去還是有些老舊了,以前你的情況我也不好提,如今你也有後了,我就想是不是趁著這個機會把祠堂再修整一下。”
李鋒聽到了這話自然明白三叔公的意思,無非是要錢而已,不過在如今的李鋒看來,這錢他花的舒坦,花的應該。
“這樣吧,我拿出五百萬出來,把咱們這個祠堂好好修一下,不夠我再加。”李鋒稍加思索就決定道。
“多了多了,要不了這麽多錢。”三叔公連忙揮手道。
“沒事,這幾個錢我還是拿的出來的。”李鋒倒是不特別介意,幾百萬塊錢對他而言確實不是什麽大事,既然要重修祠堂那索性就修好一些。
“我不是這個意思,你聽我說。”三叔公一著急胡子眉毛都快豎起來了。
“你老怎麽說我怎麽辦,行不行?”李鋒也生怕這三叔公急出個毛病來,趕緊安慰道。
“我知道你不差錢,可修祠堂本來就是我們整個村子裏麵的事情,怎麽可能讓你一個人掏錢,那到時候其他鄉親們會怎麽想?”三叔公吧嗒著煙嘴問道。
李鋒倒是被這話給問住了,在他看來自己有錢就多出一點,反正自己也不差這幾個錢。
可殊不知其他人根本不會這麽想,祖宗祠堂又不是你李勝利一家人的,你有錢可以多出,但是不能全部由李鋒出,要不然那不成老李家一家人的祠堂了?
“這樣吧,先讓鄉親們湊一湊,有多少湊多少,剩下的我補上,你看這樣行不行?”李鋒想了想後對三叔公建議道。
“這可以,我就是這個意思。”三叔公聽到這話連忙答應,頓了頓後接著說道:“等過年的時候,我和村裏麵的老少爺們都商量一下,看大家能湊多少,到時候缺口多少我再和你說。”
“行,就這麽搞。”李鋒聽到這話當然願意。
倒是一旁的李煥聽到這番對話覺得甚是好奇,沒想到修個祠堂還有這麽多講究。
趁著這個功夫,李煥的目光也在祠堂內掃視了一圈,以前不覺得,可真的仔細觀察會發現這祠堂內有很多當年自己父親李勝利留下的痕跡。
其中最為顯著的當然要算祠堂內牆上那一篇序文,詳細記錄了二十年前李勝利是如何組織村裏人修建這座祠堂的,其中過程當然不用細說,最重要的是李勝利當時就花了將近一百萬,要知道那可是二十年前的一百萬,這在當時可絕對不算是一筆小錢。
當祠堂內的年貨分完以後,李鋒抱著小繼業領著李煥一路給村裏麵的老人家發紅包。
所有人看到李鋒懷裏的小繼業都誇這個孩子未來一定有出息,李煥聞言隻是笑了笑。
人就是這樣,當實力相近的時候,人會對比自己過得好的人產生嫉妒心理,可當實力遠遠超過時,剩下的就隻有仰望而讚美,甚至以自己和對方有關而感到無比的自豪。
上水村的百姓當然也不例外。
紅包發完以後,照舊還是在三叔公家裏聚餐,隻是和往年不一樣,這一次李鋒喝醉了,而且醉的一塌糊塗,所有前來敬酒的人李鋒是來者不拒,雖然李鋒的酒量不小,可再大的酒量也禁不起這麽喝。
倒是大嫂難得沒有勸阻,她可太知道這麽多年李鋒內心所承受的壓力。
大嫂多少次深夜起來都能看到李鋒獨自一人坐在床邊抽著悶煙,他太想有一個兒子了,搞到最後都快魔怔了。
所以如今有了小繼業,李鋒是打心眼裏高興,也算是對之前壓抑的一種宣泄。
倒是李煥,因為上一次回鄉時見識過這種鄉下水酒的威力,這一次可沒敢多喝。
回城時,李煥扶著爛醉如泥的大哥上了車,直到回到家裏也一直醉著。
晚間休息時,李煥和林筠很難得帶著小繼業休息,看著床上睡得正香的小繼業,李煥對一旁的林筠有些不舍的說道:“我明天就要回江州了。”
明天就是大年二十九了,李煥得回江州陪楊衛東一起吃年夜飯。
“吃完中午飯再走吧,咱們一家人也團圓一下。”林筠自然知道沒辦法挽留,隻能略帶著遺憾請求道。
“行,那就吃完中午飯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