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頁
嬌花成長指南[重生] 作者:澀青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起初,她還有些不信,然而,隨著敵軍那些行軍部署和顧辭給她的錦囊裏說得如出一轍時,她不得不信,顧辭跟她說得那些,真實地就像她已經經歷過這些一樣。
雖然趙堯棠百思不得其解,但並不妨礙她對顧辭的感激。今日她能立下這赫赫戰功,雖然顧辭不在她軍營,但功勞卻足以占一半。
有了趙堯棠在朝堂上的這番話,即便西南再傳來損失慘重的敗績,朝中大臣也不敢再多言了。所幸,當年入冬之後,西南的局勢逆轉。
來年春天,女帝又讓趙堯棠帶了五千精兵去助陣,不出兩個月,叛軍節節敗退,南安王的舊部隻剩下五千兵馬,其中兩千願意招降,剩下三千不願招降的人皆被亂箭射殺。
永寧十五年春末,在西南平了近三年叛軍餘黨的駙馬終於凱旋歸京,除此之外,還帶給女帝一個意外驚喜——林柔國那位神龍不見首尾的老巫師蠱王。
這位老巫師之所以被人稱作蠱王,是因為他手裏有蠱王,所謂蠱王,顧名思義,乃萬蠱之王,能控製和嗜殺萬蠱,包括女帝體內那被南安王用心頭血養的蠱。
不管是平叛敵軍,還是替女帝找到了解蠱的蠱王,這都是大功,自然要論功行賞。
金碧輝煌的金鑾殿中,兩鬢已經生出了白髮的女帝問跪在為首的顧辭:
「不管是平定西北的遊牧民族,還是平定西南的叛軍餘黨,駙馬都功不可沒,這兩樁事都是功在千秋的大業,你可有何心願,朕都可依你。」
這一刻,顧辭仿佛又回到了上輩子,站在高位上的女帝的臉龐一點點褪去滄桑,變成了年輕的樂嘉的臉。
她愣住了,膽大地盯著女帝,直到女帝提聲又問了一遍,她才回過神來,眼簾裏的人仍是這位女帝,她不知為何,眼眶突然紅了。
稍許,顧辭才恭敬地磕頭應道:「謝皇上,臣不要名利權貴,隻求皇上下旨,讓安平公主下嫁於臣。」
女帝微微一愣,隨即垂下眼眸,隔了片刻,才點了點頭,「朕允了。」
顧辭哽咽出聲,「謝皇上成全。」
前世夙願,終歸在今生得償所願。
從此以後,安平也好,還是嬌嬌也好,都是她名正言順的妻子了。
她們的婚約,是大錦國君親允的。
永寧十五年五月初一,是個諸事皆宜的大吉日,宮中一派喜慶,到處掛滿了紅綢和紅燈籠,從宮門口到公主府的正道,也鋪的是紅綢,皆是為安平公主的大婚增添喜色。
這一次,她們的成婚,光明正大,世人都知曉了。
顧辭騎著高頭大馬,帶著十六台大轎來迎親的。
小姑娘為著三年前顧辭的自作主張,一直負氣在心,還未同人好生說過話,但麵對女帝的賜婚,她並沒有拒絕,倒也讓女帝鬆了口氣,看著小姑娘那張板著的大冷臉,不由嘆了口氣,「安平,差不多得了,顧辭對你的心意,不淺的。」
小姑娘沉默了片刻,自己拿上紅蓋頭蓋上了,「這個不用母皇說,兒臣也知道。」
「那你還在別扭什麽?」女帝就有些不懂了。
小姑娘咬了咬唇,「兒臣氣她不懂我的心意,兒臣既然認定了她,就不會在乎這些虛禮和名頭……」
女帝掀開她的紅蓋頭,看著她,「那你如實和母皇說,今日大婚,你心底開不開心?如今國泰民安,你開不開心?」
小姑娘低下頭,不去看她,過了小會,才點了下頭。
女帝笑了,「母皇從小便教你為君之道,教你心懷天下的大愛,雖然你不願為君,但這些道理和憐憫,是你終生都放不下的。駙馬也不愛名利權貴,立下如此大功,也不過是求母皇再同意你下嫁於她。安平,你還不懂嗎?駙馬願意去西南,也是為你,為你往後餘生,都能心安理得地當她的……唔,是嬌嬌吧?」
小姑娘聞言,臉慢騰騰地紅了起來,害羞地點了點頭,「是,嬌嬌,姐姐給我取的名字。」
「你這模樣,倒也合了這個名字。」看著她嬌羞起來,女帝仿佛看到了當年嫁給她的納蘭靜,一時恍了神,隔了片刻才低下頭去,拉著她的手拍了拍,像所有母親送自己的女兒出嫁那般,不舍又欣慰,「往後好生同駙馬過日子,從此離開了皇宮,海闊天空,無拘無束也好。」
小姑娘聽著這話,心裏有些發澀,反手握住她的手,「兒臣會的,母皇不要為兒臣操心。」
女帝又暗自抹了抹眼角的淚,「嗯。把你交給顧辭,母皇放心。如今朝政也算安穩下來了,這些年瞧著樂嘉,她雖沒有你聰慧,但性子還算穩妥,往後朝政交給她,母皇也是放心的。」
小姑娘之前並未聽她說過這話,聞言有些愕然,「那母皇往後……」
「送你出嫁後,母皇也要去找你母妃,答應了你母妃這麽多件事,總要做到一件的。」女帝笑著接了她的話。
小姑娘愕然的杏眼慢慢淌出笑意,「真好。」
「是啊,真好。」女帝也附和了一句,聽了一下外麵的動靜,又幫小姑娘把紅蓋頭重新蓋上了,「吉日快到了,母皇就不和你多說了,隻希望我的安平,從此真的安安平平過一生。」
「母皇放心,安平一定會的。」
很多年後,皇城的酒肆茶樓間仍在津津樂道這一日的繁華,紅綢鋪地,領頭的是一個騎著高頭大馬的女子,身後跟著的是威震三軍的趙家女子軍,再往後綿延著絡繹不絕的送親隊伍,笙簫嗩吶奏出的喜慶傳遍了整座皇城。
雖然趙堯棠百思不得其解,但並不妨礙她對顧辭的感激。今日她能立下這赫赫戰功,雖然顧辭不在她軍營,但功勞卻足以占一半。
有了趙堯棠在朝堂上的這番話,即便西南再傳來損失慘重的敗績,朝中大臣也不敢再多言了。所幸,當年入冬之後,西南的局勢逆轉。
來年春天,女帝又讓趙堯棠帶了五千精兵去助陣,不出兩個月,叛軍節節敗退,南安王的舊部隻剩下五千兵馬,其中兩千願意招降,剩下三千不願招降的人皆被亂箭射殺。
永寧十五年春末,在西南平了近三年叛軍餘黨的駙馬終於凱旋歸京,除此之外,還帶給女帝一個意外驚喜——林柔國那位神龍不見首尾的老巫師蠱王。
這位老巫師之所以被人稱作蠱王,是因為他手裏有蠱王,所謂蠱王,顧名思義,乃萬蠱之王,能控製和嗜殺萬蠱,包括女帝體內那被南安王用心頭血養的蠱。
不管是平叛敵軍,還是替女帝找到了解蠱的蠱王,這都是大功,自然要論功行賞。
金碧輝煌的金鑾殿中,兩鬢已經生出了白髮的女帝問跪在為首的顧辭:
「不管是平定西北的遊牧民族,還是平定西南的叛軍餘黨,駙馬都功不可沒,這兩樁事都是功在千秋的大業,你可有何心願,朕都可依你。」
這一刻,顧辭仿佛又回到了上輩子,站在高位上的女帝的臉龐一點點褪去滄桑,變成了年輕的樂嘉的臉。
她愣住了,膽大地盯著女帝,直到女帝提聲又問了一遍,她才回過神來,眼簾裏的人仍是這位女帝,她不知為何,眼眶突然紅了。
稍許,顧辭才恭敬地磕頭應道:「謝皇上,臣不要名利權貴,隻求皇上下旨,讓安平公主下嫁於臣。」
女帝微微一愣,隨即垂下眼眸,隔了片刻,才點了點頭,「朕允了。」
顧辭哽咽出聲,「謝皇上成全。」
前世夙願,終歸在今生得償所願。
從此以後,安平也好,還是嬌嬌也好,都是她名正言順的妻子了。
她們的婚約,是大錦國君親允的。
永寧十五年五月初一,是個諸事皆宜的大吉日,宮中一派喜慶,到處掛滿了紅綢和紅燈籠,從宮門口到公主府的正道,也鋪的是紅綢,皆是為安平公主的大婚增添喜色。
這一次,她們的成婚,光明正大,世人都知曉了。
顧辭騎著高頭大馬,帶著十六台大轎來迎親的。
小姑娘為著三年前顧辭的自作主張,一直負氣在心,還未同人好生說過話,但麵對女帝的賜婚,她並沒有拒絕,倒也讓女帝鬆了口氣,看著小姑娘那張板著的大冷臉,不由嘆了口氣,「安平,差不多得了,顧辭對你的心意,不淺的。」
小姑娘沉默了片刻,自己拿上紅蓋頭蓋上了,「這個不用母皇說,兒臣也知道。」
「那你還在別扭什麽?」女帝就有些不懂了。
小姑娘咬了咬唇,「兒臣氣她不懂我的心意,兒臣既然認定了她,就不會在乎這些虛禮和名頭……」
女帝掀開她的紅蓋頭,看著她,「那你如實和母皇說,今日大婚,你心底開不開心?如今國泰民安,你開不開心?」
小姑娘低下頭,不去看她,過了小會,才點了下頭。
女帝笑了,「母皇從小便教你為君之道,教你心懷天下的大愛,雖然你不願為君,但這些道理和憐憫,是你終生都放不下的。駙馬也不愛名利權貴,立下如此大功,也不過是求母皇再同意你下嫁於她。安平,你還不懂嗎?駙馬願意去西南,也是為你,為你往後餘生,都能心安理得地當她的……唔,是嬌嬌吧?」
小姑娘聞言,臉慢騰騰地紅了起來,害羞地點了點頭,「是,嬌嬌,姐姐給我取的名字。」
「你這模樣,倒也合了這個名字。」看著她嬌羞起來,女帝仿佛看到了當年嫁給她的納蘭靜,一時恍了神,隔了片刻才低下頭去,拉著她的手拍了拍,像所有母親送自己的女兒出嫁那般,不舍又欣慰,「往後好生同駙馬過日子,從此離開了皇宮,海闊天空,無拘無束也好。」
小姑娘聽著這話,心裏有些發澀,反手握住她的手,「兒臣會的,母皇不要為兒臣操心。」
女帝又暗自抹了抹眼角的淚,「嗯。把你交給顧辭,母皇放心。如今朝政也算安穩下來了,這些年瞧著樂嘉,她雖沒有你聰慧,但性子還算穩妥,往後朝政交給她,母皇也是放心的。」
小姑娘之前並未聽她說過這話,聞言有些愕然,「那母皇往後……」
「送你出嫁後,母皇也要去找你母妃,答應了你母妃這麽多件事,總要做到一件的。」女帝笑著接了她的話。
小姑娘愕然的杏眼慢慢淌出笑意,「真好。」
「是啊,真好。」女帝也附和了一句,聽了一下外麵的動靜,又幫小姑娘把紅蓋頭重新蓋上了,「吉日快到了,母皇就不和你多說了,隻希望我的安平,從此真的安安平平過一生。」
「母皇放心,安平一定會的。」
很多年後,皇城的酒肆茶樓間仍在津津樂道這一日的繁華,紅綢鋪地,領頭的是一個騎著高頭大馬的女子,身後跟著的是威震三軍的趙家女子軍,再往後綿延著絡繹不絕的送親隊伍,笙簫嗩吶奏出的喜慶傳遍了整座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