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嬌花成長指南[重生] 作者:澀青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話沒人不喜歡,賀氏憋著笑,佯裝抬手要去撕楊氏的嘴,「好你個楊秀蘭,竟然也聯合外甥女來打趣我了。」
「大嫂可冤枉我了,我不過是實話實說。」楊氏心思活,說話俏,配合地躲了躲,繼續朝顧辭擠眉弄眼道:「你大舅母不隻是教子有方,這選媳婦的眼光也是頂頂厲害的,我那三個侄媳婦都是你大舅母親自挑選的,嘖嘖,一個比一個能幹出挑。大姐兒啊,將來阿寶到了說親的年紀,可別忘了讓你大舅母來給你長長眼。」
說起挑選媳婦這事,賀氏還是頗有幾分心得的,「教子有方我不敢說,但這選媳婦的眼光,我倒是有幾分眼力見的。」
顧辭瞧著氣氛又輕鬆了起來,也是鬆了口氣,摸了摸阿寶的頭,正欲搭腔,自家憨弟弟皺著小眉頭開了口,「阿寶還小了。夫子說,兒女情長最是分心的事,凡是成大事者,必是先享孤獨。」
阿寶說得一板一眼的,小臉繃得十分嚴肅,在坐的幾人聽了,各自對視一眼,隨即都笑開了,就小姑娘努了努嘴,「你夫子雖說得有幾分道理,但也不全對。情之一事,不應有先後,而應講天時天利人和的緣分。」
阿寶這個憨小子,對自家姐姐向來也是尊敬有加,眼下嬌嬌姐姐的話與自家夫子的話相違背了,他雖覺得夫子的話更對,但也不敢去反駁,舔巴了下唇,「姐姐和夫子說得都對。」
小姑娘努了努嘴,又給他夾了一塊雞蛋餅,「世上的道理,並非有絕對的,不同際遇,不同時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悟。姐姐對還是夫子對,其實都不重要,等你再大些,你心裏自然有杆稱了。不過,你夫子的話說對了,你們還小,眼下的重心確實都應放在學習上。」
從沒聽小姑娘說過大道理的三個舅母,看著她一本正經的說教模樣,直發愣:「往日瞧著你那嬌滴滴的小性子跟個長不大的孩子似的,今兒聽你朝阿寶說得這番話,倒是個十足的管家娘子了。」
小姑娘神氣地哼了一聲,「我可不小了,來年開了春就十五。」女子十五及笄,最是談婚論嫁的嘉年華。
「十五,倒確實是大姑娘了。」花氏又想起自己三梅來,「你三妹姐前些日子及笄了,但她不讓媒婆上門,正滿門心思地研究你教給她的刺繡法子了。嬌丫頭,你及笄了,也該說人家了,可是想好了,心中可有個什麽標準,到時舅母給你留意留意?」
不待小姑娘搭腔,顧辭趕忙道:「二舅母,不急了,這小丫頭不著四六的時候多,還是待在我身邊安生兩年再說。」
小姑娘暗自嘁了一聲,抬眸飛快地掃了她姐一眼,「姐姐的救命之恩,無以為報了,當然要以身相許。」
她說的隨意,賀氏幾人也聽得隨意,「行行行,看來咱們嬌丫頭還是紅鸞星未動,倒會用大姐兒來做擋箭牌了。」
顧辭笑了笑,沒有搭腔,借阿寶上學的事轉移了話題。至於她和小姑娘的這事,拖一陣算一陣,臨到頭了再說也不遲,說得早了,她懶得聽這些親戚的空閑話。
一行人說說笑笑吃好了早飯,賀氏她們也知曉顧辭還要去酒樓幫忙,也不久留,將包袱收拾收拾就要告辭。
顧辭也沒客氣地留她們,年底了,家家戶戶的事兒都多。
臨出門前,顧辭先遞給了阿寶一個食盒,目送小姑娘帶著阿寶走遠了,才回屋給幾個舅母拿回禮,「舅母,今年怕是沒時間給姥爺去送年禮了,這個也是不成體統的,但著實是走不開,等到正月了,我再過來賠禮道歉。」
賀氏瞧著她手頭準備好的禮盒,猜她是早有準備,心裏一麵欣慰她通人世,一麵又覺得這個外甥女太過客氣反顯生分,「你不是不知道我們是上鎮上來置辦年禮的,你這給我們準備這麽些東西,我們怎麽去逛?再說了,你以為我們上門來是覬覦你這年禮不成?」
「舅母說得哪裏話?」顧辭忙陪著笑,「這些都是一些零嘴兒,不打緊的,你也看到了,嬌嬌在糕點鋪子幫忙,家裏這糕沒斷過,我也就是打發你們這些。舅母大包小包地給我們姐弟三人送糧食雞蛋,若是這點薄禮也不肯收,我倒要生氣了。」
賀氏抿唇看著她,見顧辭半點都沒有把東西王回收的意思,隻好接了過來,分給花氏和楊氏提著,「你這別人對你一分好,你就要還兩分的性子,跟你娘一個德行。」
顧辭對自家娘親的性子和模樣,有些模糊了,便沒有說話,又遞給她們一個小包袱,「這是給幾個舅母準備在路上吃的,中午我怕抽不出時間,便給你們蒸了些包子。」
賀氏一時喉間發癢,失言了稍許,才吶吶道:「你這丫頭,怪貼心的……」
顧辭將小包袱塞到了賀氏手裏,打趣道:「外甥女也是女兒,自然是貼心的……」
陪著幾個舅母出了小巷,顧辭就要和她們分開走,道了別,就徑直去酒樓幫忙。
臘月二十八那日,酒樓隻上午營業,到了午時末,酒樓就掛了歇業排,顧春曉請酒樓的夥計和廚房的幫工正正經經地吃了一頓,結了工錢,就讓大夥各自散了。
顧辭的工錢是最後結的,雖然臘月不足一月,但顧春曉在這上麵也沒小氣,都是按一月的工錢結的,除了酒樓的三兩,還幫忙殺了十二日的豬,得了三兩,共計六兩銀子,另外還得了一份小四樣年禮。
「大嫂可冤枉我了,我不過是實話實說。」楊氏心思活,說話俏,配合地躲了躲,繼續朝顧辭擠眉弄眼道:「你大舅母不隻是教子有方,這選媳婦的眼光也是頂頂厲害的,我那三個侄媳婦都是你大舅母親自挑選的,嘖嘖,一個比一個能幹出挑。大姐兒啊,將來阿寶到了說親的年紀,可別忘了讓你大舅母來給你長長眼。」
說起挑選媳婦這事,賀氏還是頗有幾分心得的,「教子有方我不敢說,但這選媳婦的眼光,我倒是有幾分眼力見的。」
顧辭瞧著氣氛又輕鬆了起來,也是鬆了口氣,摸了摸阿寶的頭,正欲搭腔,自家憨弟弟皺著小眉頭開了口,「阿寶還小了。夫子說,兒女情長最是分心的事,凡是成大事者,必是先享孤獨。」
阿寶說得一板一眼的,小臉繃得十分嚴肅,在坐的幾人聽了,各自對視一眼,隨即都笑開了,就小姑娘努了努嘴,「你夫子雖說得有幾分道理,但也不全對。情之一事,不應有先後,而應講天時天利人和的緣分。」
阿寶這個憨小子,對自家姐姐向來也是尊敬有加,眼下嬌嬌姐姐的話與自家夫子的話相違背了,他雖覺得夫子的話更對,但也不敢去反駁,舔巴了下唇,「姐姐和夫子說得都對。」
小姑娘努了努嘴,又給他夾了一塊雞蛋餅,「世上的道理,並非有絕對的,不同際遇,不同時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悟。姐姐對還是夫子對,其實都不重要,等你再大些,你心裏自然有杆稱了。不過,你夫子的話說對了,你們還小,眼下的重心確實都應放在學習上。」
從沒聽小姑娘說過大道理的三個舅母,看著她一本正經的說教模樣,直發愣:「往日瞧著你那嬌滴滴的小性子跟個長不大的孩子似的,今兒聽你朝阿寶說得這番話,倒是個十足的管家娘子了。」
小姑娘神氣地哼了一聲,「我可不小了,來年開了春就十五。」女子十五及笄,最是談婚論嫁的嘉年華。
「十五,倒確實是大姑娘了。」花氏又想起自己三梅來,「你三妹姐前些日子及笄了,但她不讓媒婆上門,正滿門心思地研究你教給她的刺繡法子了。嬌丫頭,你及笄了,也該說人家了,可是想好了,心中可有個什麽標準,到時舅母給你留意留意?」
不待小姑娘搭腔,顧辭趕忙道:「二舅母,不急了,這小丫頭不著四六的時候多,還是待在我身邊安生兩年再說。」
小姑娘暗自嘁了一聲,抬眸飛快地掃了她姐一眼,「姐姐的救命之恩,無以為報了,當然要以身相許。」
她說的隨意,賀氏幾人也聽得隨意,「行行行,看來咱們嬌丫頭還是紅鸞星未動,倒會用大姐兒來做擋箭牌了。」
顧辭笑了笑,沒有搭腔,借阿寶上學的事轉移了話題。至於她和小姑娘的這事,拖一陣算一陣,臨到頭了再說也不遲,說得早了,她懶得聽這些親戚的空閑話。
一行人說說笑笑吃好了早飯,賀氏她們也知曉顧辭還要去酒樓幫忙,也不久留,將包袱收拾收拾就要告辭。
顧辭也沒客氣地留她們,年底了,家家戶戶的事兒都多。
臨出門前,顧辭先遞給了阿寶一個食盒,目送小姑娘帶著阿寶走遠了,才回屋給幾個舅母拿回禮,「舅母,今年怕是沒時間給姥爺去送年禮了,這個也是不成體統的,但著實是走不開,等到正月了,我再過來賠禮道歉。」
賀氏瞧著她手頭準備好的禮盒,猜她是早有準備,心裏一麵欣慰她通人世,一麵又覺得這個外甥女太過客氣反顯生分,「你不是不知道我們是上鎮上來置辦年禮的,你這給我們準備這麽些東西,我們怎麽去逛?再說了,你以為我們上門來是覬覦你這年禮不成?」
「舅母說得哪裏話?」顧辭忙陪著笑,「這些都是一些零嘴兒,不打緊的,你也看到了,嬌嬌在糕點鋪子幫忙,家裏這糕沒斷過,我也就是打發你們這些。舅母大包小包地給我們姐弟三人送糧食雞蛋,若是這點薄禮也不肯收,我倒要生氣了。」
賀氏抿唇看著她,見顧辭半點都沒有把東西王回收的意思,隻好接了過來,分給花氏和楊氏提著,「你這別人對你一分好,你就要還兩分的性子,跟你娘一個德行。」
顧辭對自家娘親的性子和模樣,有些模糊了,便沒有說話,又遞給她們一個小包袱,「這是給幾個舅母準備在路上吃的,中午我怕抽不出時間,便給你們蒸了些包子。」
賀氏一時喉間發癢,失言了稍許,才吶吶道:「你這丫頭,怪貼心的……」
顧辭將小包袱塞到了賀氏手裏,打趣道:「外甥女也是女兒,自然是貼心的……」
陪著幾個舅母出了小巷,顧辭就要和她們分開走,道了別,就徑直去酒樓幫忙。
臘月二十八那日,酒樓隻上午營業,到了午時末,酒樓就掛了歇業排,顧春曉請酒樓的夥計和廚房的幫工正正經經地吃了一頓,結了工錢,就讓大夥各自散了。
顧辭的工錢是最後結的,雖然臘月不足一月,但顧春曉在這上麵也沒小氣,都是按一月的工錢結的,除了酒樓的三兩,還幫忙殺了十二日的豬,得了三兩,共計六兩銀子,另外還得了一份小四樣年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