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嬌花成長指南[重生] 作者:澀青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辭也學著她的樣子,神氣地嗯哼了一聲,氣得小姑娘一把就將手裏的烤地瓜塞進了她嘴裏。
雖然三個舅舅都說他們在路上吃了饅頭,但顧辭還是多做了幾個人份量的早飯,莊戶人家農閑時早飯都興不吃的,就算農忙,也吃的簡陋,顧辭怕耽擱正事,就煎了幾個雞蛋餅子,這是阿寶和嬌嬌的最愛,一致誇這東西好吃的想吞舌頭,另外還熬了一鍋粥。
雞蛋是好東西,李家幾個男人雖然聞著味兒就想吃,但哪裏好意思多吃,吃了一塊就不動筷子了,在顧辭的百般勸慰下,這才吃了個痛快。
吃過飯後不久,族裏就派了一個小孩子過來通知顧辭過去祠堂。
兒子與父親分家是大事,是要進祠堂內堂,當著老祖宗的麵的。嬌嬌和馬玲玲都不屬於顧家人,且都是女眷,這種地方,自然是不準進去的,但外祖和幾個舅舅作為顧辭和阿寶的外家男眷,進不了內堂,外麵還是能去的。
「親家姥爺和親家舅舅過來了。」顧六叔就在門口站著等顧辭,遠遠的就看到李家父子四人,忙笑著迎了上去,「有失遠迎有失遠迎。」
李家村也是大村,和顧家村通的姻親最多,且嫁過來的李姓女都是個頂個的賢惠,顧家族老自然是不敢怠慢的。
「親家不必客氣。」李鐵匠麵無表情地回了一句,「我今兒來也不是做客的,就是想看看你們顧家族人做事是否公道。」
「親家姥爺和親家舅舅放心,我顧氏一族做事自然是公道的。」顧六叔看了顧辭一眼,心下不滿顧辭的自作主張,麵上倒不動聲色,忙賠笑點頭,帶著幾人往祠堂去。
顧老二和柳氏帶著胖墩已經到了,內堂的門打開,隱約可以看到顧老二跪在蒲墊上,族長正拄著拐杖沉聲罵他,柳氏帶著胖墩和一眾族老都坐在外堂,柳氏雖然身為顧家婦,也是沒資格進內堂的,顧家女兒出嫁了也沒資格進。
「大姐兒,好端端的你要攛掇著阿寶也……」顧辭一進來,坐在左首的老人就冷冷地訓她,訓到一半,看到了她身後的李家父子,倒也沒覺得有什麽尷尬,隻是不鹹不淡地改了下口:「這是親家公?」
說話的老人比顧六叔還要高兩個輩分,和顧辭的曾祖是一輩的,也是那一輩唯一還健在的老人。但他為人執拗古板,年輕一輩都不怎麽喜歡這位族老,但架不住這人輩分高,村裏有什麽事兒一般要通知他一聲的。
「二爺爺,這是親家姥爺和親家舅舅。」顧六叔忙打著圓場,另外幾位年輕些的族人也上前,招呼著李家父子入座。
顧六叔和顧老二是一輩,稱呼李鐵匠就按著顧辭他們的稱呼來。
「親家叔公。」李鐵匠也不擺譜,就當沒聽見那老人教訓顧辭的話,恭敬地行禮打了招呼,畢竟這人的輩分擺在那裏,他能和顧六叔擺擺親家公的架子,和這人要是擺架子,那丟的是他們李家村的臉。
這位曾祖早已習慣倚老賣老,又仗著輩分高,對什麽事都喜歡指手畫腳,朝李家父子微微頷首,又去看顧辭,「一個姑娘家,不安生過日子,淨弄些是非出來。」
「曾叔祖。」顧辭也不生氣,朝他行了一禮,就帶著阿寶坐在了下首,看來顧老二還是沒有死心,竟然把這位曾祖都請了過來。
柳氏就坐在顧辭對麵,看她被訓了,挑著眉梢掃了顧辭一眼,礙於顧家族老都在場,她也不敢像上次那樣撒潑。
「親家公。大姐兒是個好的,就是這心思多。」顧辭不搭腔,這位曾祖覺得臉上掛不住,又去看李鐵匠,「顧氏族人紮根在此快百年了,瞧瞧何時出過這樣的事,未嫁的姐姐要帶著幼弟分家單過的?顧老二再不是個東西,自有我們這些長輩幫著管束,哪裏輪得到她一個未嫁女造次,你可要幫著勸勸,讓她不要再胡鬧……」
「親家爺爺……」
不等三舅李應風站起來,李鐵匠就把兒子拉了回去,冷冷地掃了他一眼,李應風安份下來了,他才站起來回話,「親家叔公這話說得有理,確實,未嫁女兒說要帶著幼弟分家單過,這種事,不僅在你們顧氏一族百年難見,這在我們李氏一族也是聞所未聞……」
「親家公明理就好。」這位曾祖以為李鐵匠是把他的話聽進去了,麵上越發有幾分得意,瞧著顧辭更是不順眼,「大姐兒今兒鬧出如此荒唐糊塗的事,也怪娘死的早……」
這位曾祖想起顧辭早死的娘就是李鐵匠的女兒,也自知失言,尷尬地捋了捋鬍鬚,又若無其事道:「雖說長姐如母,但大姐兒自個兒這性子就長歪了,這弟弟真要到她手裏……」
「親家叔公且聽我說完。」李鐵匠原不想打斷這位長者,奈何對方那話是越說越不中聽,臉色也冷了下來,「大姐兒十歲喪母,自己還是個孩子,就要承擔起照顧一個孩子的擔子,十四歲為了給後娘弄救命錢,甘願去服兵役。親家叔公說我這大姐兒娘死早了,缺乏教養,可是哪裏缺乏教養了?」
「您說她攛掇弟弟,鬧著要分家,當初她腿一傷,是誰一門心思想要把她推出去,不管她死活?如今她又是為了什麽想著要把弟弟也分出來?」李鐵匠越說越激動,被大兒子拍著後背緩了緩氣,才又繼續道:「我聞所未聞的是,還是頭一次看到顧老二這等縱容續妻聯合繼女欺負自己嫡子的男人。」
雖然三個舅舅都說他們在路上吃了饅頭,但顧辭還是多做了幾個人份量的早飯,莊戶人家農閑時早飯都興不吃的,就算農忙,也吃的簡陋,顧辭怕耽擱正事,就煎了幾個雞蛋餅子,這是阿寶和嬌嬌的最愛,一致誇這東西好吃的想吞舌頭,另外還熬了一鍋粥。
雞蛋是好東西,李家幾個男人雖然聞著味兒就想吃,但哪裏好意思多吃,吃了一塊就不動筷子了,在顧辭的百般勸慰下,這才吃了個痛快。
吃過飯後不久,族裏就派了一個小孩子過來通知顧辭過去祠堂。
兒子與父親分家是大事,是要進祠堂內堂,當著老祖宗的麵的。嬌嬌和馬玲玲都不屬於顧家人,且都是女眷,這種地方,自然是不準進去的,但外祖和幾個舅舅作為顧辭和阿寶的外家男眷,進不了內堂,外麵還是能去的。
「親家姥爺和親家舅舅過來了。」顧六叔就在門口站著等顧辭,遠遠的就看到李家父子四人,忙笑著迎了上去,「有失遠迎有失遠迎。」
李家村也是大村,和顧家村通的姻親最多,且嫁過來的李姓女都是個頂個的賢惠,顧家族老自然是不敢怠慢的。
「親家不必客氣。」李鐵匠麵無表情地回了一句,「我今兒來也不是做客的,就是想看看你們顧家族人做事是否公道。」
「親家姥爺和親家舅舅放心,我顧氏一族做事自然是公道的。」顧六叔看了顧辭一眼,心下不滿顧辭的自作主張,麵上倒不動聲色,忙賠笑點頭,帶著幾人往祠堂去。
顧老二和柳氏帶著胖墩已經到了,內堂的門打開,隱約可以看到顧老二跪在蒲墊上,族長正拄著拐杖沉聲罵他,柳氏帶著胖墩和一眾族老都坐在外堂,柳氏雖然身為顧家婦,也是沒資格進內堂的,顧家女兒出嫁了也沒資格進。
「大姐兒,好端端的你要攛掇著阿寶也……」顧辭一進來,坐在左首的老人就冷冷地訓她,訓到一半,看到了她身後的李家父子,倒也沒覺得有什麽尷尬,隻是不鹹不淡地改了下口:「這是親家公?」
說話的老人比顧六叔還要高兩個輩分,和顧辭的曾祖是一輩的,也是那一輩唯一還健在的老人。但他為人執拗古板,年輕一輩都不怎麽喜歡這位族老,但架不住這人輩分高,村裏有什麽事兒一般要通知他一聲的。
「二爺爺,這是親家姥爺和親家舅舅。」顧六叔忙打著圓場,另外幾位年輕些的族人也上前,招呼著李家父子入座。
顧六叔和顧老二是一輩,稱呼李鐵匠就按著顧辭他們的稱呼來。
「親家叔公。」李鐵匠也不擺譜,就當沒聽見那老人教訓顧辭的話,恭敬地行禮打了招呼,畢竟這人的輩分擺在那裏,他能和顧六叔擺擺親家公的架子,和這人要是擺架子,那丟的是他們李家村的臉。
這位曾祖早已習慣倚老賣老,又仗著輩分高,對什麽事都喜歡指手畫腳,朝李家父子微微頷首,又去看顧辭,「一個姑娘家,不安生過日子,淨弄些是非出來。」
「曾叔祖。」顧辭也不生氣,朝他行了一禮,就帶著阿寶坐在了下首,看來顧老二還是沒有死心,竟然把這位曾祖都請了過來。
柳氏就坐在顧辭對麵,看她被訓了,挑著眉梢掃了顧辭一眼,礙於顧家族老都在場,她也不敢像上次那樣撒潑。
「親家公。大姐兒是個好的,就是這心思多。」顧辭不搭腔,這位曾祖覺得臉上掛不住,又去看李鐵匠,「顧氏族人紮根在此快百年了,瞧瞧何時出過這樣的事,未嫁的姐姐要帶著幼弟分家單過的?顧老二再不是個東西,自有我們這些長輩幫著管束,哪裏輪得到她一個未嫁女造次,你可要幫著勸勸,讓她不要再胡鬧……」
「親家爺爺……」
不等三舅李應風站起來,李鐵匠就把兒子拉了回去,冷冷地掃了他一眼,李應風安份下來了,他才站起來回話,「親家叔公這話說得有理,確實,未嫁女兒說要帶著幼弟分家單過,這種事,不僅在你們顧氏一族百年難見,這在我們李氏一族也是聞所未聞……」
「親家公明理就好。」這位曾祖以為李鐵匠是把他的話聽進去了,麵上越發有幾分得意,瞧著顧辭更是不順眼,「大姐兒今兒鬧出如此荒唐糊塗的事,也怪娘死的早……」
這位曾祖想起顧辭早死的娘就是李鐵匠的女兒,也自知失言,尷尬地捋了捋鬍鬚,又若無其事道:「雖說長姐如母,但大姐兒自個兒這性子就長歪了,這弟弟真要到她手裏……」
「親家叔公且聽我說完。」李鐵匠原不想打斷這位長者,奈何對方那話是越說越不中聽,臉色也冷了下來,「大姐兒十歲喪母,自己還是個孩子,就要承擔起照顧一個孩子的擔子,十四歲為了給後娘弄救命錢,甘願去服兵役。親家叔公說我這大姐兒娘死早了,缺乏教養,可是哪裏缺乏教養了?」
「您說她攛掇弟弟,鬧著要分家,當初她腿一傷,是誰一門心思想要把她推出去,不管她死活?如今她又是為了什麽想著要把弟弟也分出來?」李鐵匠越說越激動,被大兒子拍著後背緩了緩氣,才又繼續道:「我聞所未聞的是,還是頭一次看到顧老二這等縱容續妻聯合繼女欺負自己嫡子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