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雷想了想,說道:“不論是勢力還是擁有的資源,我目前都比不上庸王。
但是我卻有一點是庸王所沒有的。”
“哦。”這稍微引起了王公的一絲注意力。
就是在一邊端坐著的楚中安也微微的揚眉。
周雷笑著說道:“庸王師從大家,身邊有無數的幕僚和臣子,先生幫他,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
說句不敬的話,他或許僅僅隻是為了虛名,這才找上了茂縣的王家,至於之後,會將王家擺在什麽樣的位置,我無法評斷。”
看到王公臉上的笑容慢慢的隱去,周雷心中一定,繼續說道:
“可是我不一樣,我如今確實沒有足夠的實力與庸王等人一較高下,但是我相信,實力這種東西,是可以培養的,而且我也堅信,三年內,我必定能夠趕超庸王。”
他說這話的時候十分的自信。
“先生生活在徐州,對徐州最是了解,想必對我們周家了解的也不少,先生心中自然是有論斷的。”他說道。
楚中安臉上掛上了一絲笑容,這小子,倒是有幾分小聰明。
周雷又接著說道:“先生之於庸王是錦上添花,但是之於我,那便是雪中送炭了。我如今最缺的,就是先生這般可以運籌帷幄的人。
且小子對庶務和軍中一幹事務確實沒有建樹,若先生肯幫我,我自然會將先生奉為恩師,窮盡一生侍奉先生。”周雷說道。
王公仍舊不語。
可王公身邊伺候的青年執壺的手卻頓住了。
楚中安也有些驚訝,想不到周雷為了請王家的人出山,居然將這個籌碼拿出來了。
第三十八章
恩師,侍奉?
這樣的字詞擺在一起,就意味著,周雷準備將王公奉為老師。
以周雷如今在周家的地位以及目前的局勢看的話,若是周家有一天真的能夠問鼎那個位置,那麽相應的,王家便得到了帝國的帝師一職。
這是多少文人世家窮盡幾世想要的尊稱啊,周雷拋出來的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雖然周雷啟蒙的恩師是楚中安,但是楚中安卻不能稱之為恩師。
楚中安當年教導周雷的時候,是本著教育子侄的念頭,所以並沒有正式的舉行拜師儀式。
且楚中安與周雷之間,既是啟蒙恩師,又是世伯,更是未來的嶽丈,楚中安自己又是向來不在意這些虛名的。
故而倒也不會與周雷爭這個事情。
若是要奉王家的人為恩師,那麽周雷就必須要正式拜師,確定師徒的名分,這樣一來,才算是昭告天下。
王公臉上的表情讓人捉摸不透。
周雷依舊恭敬的跪坐在一側。
“朝安,你怎麽看?”王公忽然問身側的青年。
青年微微低頭,側身問道:“不知公子心中對未來的願景是何光景?”
周雷並沒有因為王朝安隻是一個侍奉王公的子侄就怠慢了他。
他仍舊認真的回道:“種地的有田地可種,老人有子女贍養,孩子有父母親人可依靠。
商人能夠安穩做生意,軍士們可卸甲歸田,儒生們有書可讀,有抱負可施展。”
那青年點點頭,又問道:“昔年,世家大族勢大,皇家勢微,人民尚且能夠安居。然,世族勢微,皇家勢大,且民不聊生,請問公子如何看待世族與皇族的關係。”
這問題一出,楚中安便對這青年有些刮目相看,這個問題,他也曾經苦思冥想過。
晉陽世族最後落得這樣一個下場,概因為這個問題。
周雷道:“古語雲,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世家與皇族,本是舟上的船與槳。
舟乃世族,可在這水中遊走,但皇族乃槳,舟該往哪裏走,卻是需要由這槳來決定的。
然而,不管其中任何一方示威,都是不妥當的。
在我看來,世家與皇族並非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皇族需庇護世家,在世家的協助下越走越遠。但是相應的,一個清醒的世家領導者。
應該清楚的明白皇家與世家之間的區別,明確的區分二者的地位和身份,明白君臣之禮。
這樣一來,君君臣臣,自然也就能夠攜手並進了。”
周雷如今二十歲不到,且周家出身鄉野,就算是得了楚中安的教導,也不見得楚中安就能夠教導他這些道理。
就是楚中安也在一邊咀嚼著周雷的話。
盡管周雷如今說的這些話尚且有些稚嫩,但也說到了點子上麵,君臣,君不知君的地位,臣不守臣的本分,君君臣臣之間的界限太近。
這便直接導致了世家的狂妄和皇家的猜忌。
“老爺,公子。少爺們已經在前廳等候了。”王管家的聲音從外麵傳來。
王公笑道:“天已微熹,咱們還是先用飯吧。”
王朝安將王公攙扶起來,帶著楚中安與周雷一併去了前廳。
楚雲容有些焦急的在前廳等候,瞧見了周雷的身影,急切的跑到周雷身邊。
周雷笑著伸出手來,握住了楚雲容的手。
這一幕被王公和王朝安瞧見了。
楚中安笑道:“讓王公見笑了,小女與周公子從小便定了姻親的。因兩個孩子還小,故而未見禮。王公莫怪。”
但是我卻有一點是庸王所沒有的。”
“哦。”這稍微引起了王公的一絲注意力。
就是在一邊端坐著的楚中安也微微的揚眉。
周雷笑著說道:“庸王師從大家,身邊有無數的幕僚和臣子,先生幫他,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
說句不敬的話,他或許僅僅隻是為了虛名,這才找上了茂縣的王家,至於之後,會將王家擺在什麽樣的位置,我無法評斷。”
看到王公臉上的笑容慢慢的隱去,周雷心中一定,繼續說道:
“可是我不一樣,我如今確實沒有足夠的實力與庸王等人一較高下,但是我相信,實力這種東西,是可以培養的,而且我也堅信,三年內,我必定能夠趕超庸王。”
他說這話的時候十分的自信。
“先生生活在徐州,對徐州最是了解,想必對我們周家了解的也不少,先生心中自然是有論斷的。”他說道。
楚中安臉上掛上了一絲笑容,這小子,倒是有幾分小聰明。
周雷又接著說道:“先生之於庸王是錦上添花,但是之於我,那便是雪中送炭了。我如今最缺的,就是先生這般可以運籌帷幄的人。
且小子對庶務和軍中一幹事務確實沒有建樹,若先生肯幫我,我自然會將先生奉為恩師,窮盡一生侍奉先生。”周雷說道。
王公仍舊不語。
可王公身邊伺候的青年執壺的手卻頓住了。
楚中安也有些驚訝,想不到周雷為了請王家的人出山,居然將這個籌碼拿出來了。
第三十八章
恩師,侍奉?
這樣的字詞擺在一起,就意味著,周雷準備將王公奉為老師。
以周雷如今在周家的地位以及目前的局勢看的話,若是周家有一天真的能夠問鼎那個位置,那麽相應的,王家便得到了帝國的帝師一職。
這是多少文人世家窮盡幾世想要的尊稱啊,周雷拋出來的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雖然周雷啟蒙的恩師是楚中安,但是楚中安卻不能稱之為恩師。
楚中安當年教導周雷的時候,是本著教育子侄的念頭,所以並沒有正式的舉行拜師儀式。
且楚中安與周雷之間,既是啟蒙恩師,又是世伯,更是未來的嶽丈,楚中安自己又是向來不在意這些虛名的。
故而倒也不會與周雷爭這個事情。
若是要奉王家的人為恩師,那麽周雷就必須要正式拜師,確定師徒的名分,這樣一來,才算是昭告天下。
王公臉上的表情讓人捉摸不透。
周雷依舊恭敬的跪坐在一側。
“朝安,你怎麽看?”王公忽然問身側的青年。
青年微微低頭,側身問道:“不知公子心中對未來的願景是何光景?”
周雷並沒有因為王朝安隻是一個侍奉王公的子侄就怠慢了他。
他仍舊認真的回道:“種地的有田地可種,老人有子女贍養,孩子有父母親人可依靠。
商人能夠安穩做生意,軍士們可卸甲歸田,儒生們有書可讀,有抱負可施展。”
那青年點點頭,又問道:“昔年,世家大族勢大,皇家勢微,人民尚且能夠安居。然,世族勢微,皇家勢大,且民不聊生,請問公子如何看待世族與皇族的關係。”
這問題一出,楚中安便對這青年有些刮目相看,這個問題,他也曾經苦思冥想過。
晉陽世族最後落得這樣一個下場,概因為這個問題。
周雷道:“古語雲,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世家與皇族,本是舟上的船與槳。
舟乃世族,可在這水中遊走,但皇族乃槳,舟該往哪裏走,卻是需要由這槳來決定的。
然而,不管其中任何一方示威,都是不妥當的。
在我看來,世家與皇族並非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皇族需庇護世家,在世家的協助下越走越遠。但是相應的,一個清醒的世家領導者。
應該清楚的明白皇家與世家之間的區別,明確的區分二者的地位和身份,明白君臣之禮。
這樣一來,君君臣臣,自然也就能夠攜手並進了。”
周雷如今二十歲不到,且周家出身鄉野,就算是得了楚中安的教導,也不見得楚中安就能夠教導他這些道理。
就是楚中安也在一邊咀嚼著周雷的話。
盡管周雷如今說的這些話尚且有些稚嫩,但也說到了點子上麵,君臣,君不知君的地位,臣不守臣的本分,君君臣臣之間的界限太近。
這便直接導致了世家的狂妄和皇家的猜忌。
“老爺,公子。少爺們已經在前廳等候了。”王管家的聲音從外麵傳來。
王公笑道:“天已微熹,咱們還是先用飯吧。”
王朝安將王公攙扶起來,帶著楚中安與周雷一併去了前廳。
楚雲容有些焦急的在前廳等候,瞧見了周雷的身影,急切的跑到周雷身邊。
周雷笑著伸出手來,握住了楚雲容的手。
這一幕被王公和王朝安瞧見了。
楚中安笑道:“讓王公見笑了,小女與周公子從小便定了姻親的。因兩個孩子還小,故而未見禮。王公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