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奉等人終於擅自攻打段煨了,打了十多天沒有結果。這些天,段煨仍舊送東西來,天子感動了,讓侍中、尚書們去和解將軍們。他們也打累了,於是賣給天子一個麵子,奉詔還營。


    就在這時,李?和郭汜親率大軍追了上來,楊定嚇得要命,半路被郭汜打得匹馬而逃,投了荊州。張濟這些天與董承、楊奉不和,幹脆與李、郭合兵,共追天子輿乘。十二月,在弘農郡東澗大戰一場,董、楊二軍大敗,百官、兵士死亡甚多,禦物、典籍、符策散失殆盡。射聲校尉沮俊受傷墜馬,李?問左右:“他還能活嗎?”沮俊罵道:“你們這些凶逆,逼劫天子,使公卿被害,宮人流離,自古亂臣賊子,沒有到你們這種地步的!”李?下令將他處死。


    戰後,天子隻得再次露宿。董承和楊奉情急之際,一麵答應與李、郭講和,一麵秘密讓人去白波穀黃巾統帥李樂、韓暹、胡才以及南匈奴右賢王去卑那裏搬來數千名騎兵,打了一仗就擊潰了李、郭、張三人的軍隊。


    十二月二十四日庚申,車駕繼續東進,董承、李樂護衛輿乘,胡才、楊奉、韓暹、右賢王斷後。走了不久,李?又追上來,把楊奉打得大敗,許多大臣死於亂軍陣中。李?又要殺司徒趙溫、太常王絳、衛尉周忠等,賈翊不讓,這才作罷。


    李樂見後麵的兵馬已潰,急忙讓天子上馬而走,天子說不能舍百官而去。到了陝縣,李樂與董承結營自守。此時隻剩下數百名兵士,遠處已能聽到李?軍士的叫喊聲。


    李樂又建議天子乘船沿黃河而下,經砥柱,出孟津。楊彪不同意,他說:“臣是弘農人,自此向東,河水有三十六灘,險不可行。”劉艾也說:“臣出任過陝令,知其地形,太尉所言甚是。”他們下了決心,一定要渡過黃河,到北岸去才能擺脫追兵。於是讓李樂先行至渡口,準備好船具,約定舉火為號。


    伏皇後的哥哥伏德抱著幾匹絹,又扶著伏皇後艱難行進。董承看見了,讓衛士乘亂砍殺伏德,奪了那幾匹絹。兄長的血,濺了妹妹一身。到了黃河岸邊,隻見岸高十丈,無路可下,董承隻得拿出那幾匹絹來,結為長索,讓人背著天子和皇後緣此而下,其餘的人隻好匍匐而下,甚至有跑下去的。董承的兵士趁機大掠,官吏和宮女的衣服都被扒走,衛尉士孫瑞也被亂兵所殺。


    李?的騎兵見河岸有火,縱馬趕到岸邊,大喊:“你們想劫走天子嗎?”


    董承命人用綿被為幔,弓箭手在後射住陣腳,天子公卿先行渡河,其餘人一概不問。人們爭相上船,董承揮劍亂斫,船艙裏落了許多手指頭。


    天子進入李樂紮在河對岸大陽縣境內的營寨。河內太守張楊讓人送來了米糧,河東太守王邑又送來綿帛。休整了幾日之後,天子終於坐上一輛牛車,幸安邑。


    詔下:拜胡才為征東將軍,張楊為安國將軍,王邑為列侯,韓暹為征西將軍,李樂為征北將軍,與楊奉、董承共輔國政。其他將領見朝廷如此大加封拜,紛紛來要官做,天子無可奈何,隻得胡亂加封。大漢拜官封爵,製度極嚴,必須鑄造金屬印璽,隻有在緊急狀況下,如臨陣拜將,鑄印不及,才用刀在金屬印坯上刻字,名曰:“急就章”。現在,連刻印都來不及了,拿了鐵錐在印坯上畫幾個字就算了,這些強盜出身的將領看見印上有字,也就心滿意足了。


    天子的朝廷更是可笑,連門都沒有,幾間破舊民房,用籬笆草草圍上,士兵們沒有看過天子上朝,每天都伏在籬笆上看天子與公卿議事。他們覺得公卿們對天子行的禮、天子和公卿們的語言,都那麽斯文奇怪,不禁哈哈大笑。將領們更是放肆,每天拿了酒肉,到天子門前大呼小叫,讓侍中請天子出來同樂。侍中不為通報,他們就罵罵咧咧,拳腳相加。他們不敢對天子怎樣,卻敢將宮女們拖到營中陪酒。這一帶又鬧了饑荒,糧食日益緊張,天子隻能將就著過了。


    本年十月,朝廷拜曹操為兗州牧。刺史改為州牧,是由實力決定的。此時,他已經擊破呂布,重新鞏固了兗州。


    本年正月,曹操在定陶打敗呂布後,於閏五月進擊盤踞在钜野的呂布部將薛蘭和李封。呂布前來援救,不勝而逃,曹操斬殺二將,進軍乘氏。這時,徐州牧陶謙病死,曹操打算先取徐州,回頭再收拾呂布。荀?不同意:“今已破薛蘭、李封,如分兵東擊陳宮,陳宮必不敢西顧,這樣,就有時間收割麥子。有了糧食,可一舉而破呂布。等破了呂布,再南結揚州刺史劉繇,共討袁術,兵臨淮、泗。如果舍呂布而東進徐州,必須留兵兗州,留多了兵不夠用,留少了又擋不住呂布的寇暴,則兗州危急,萬一徐州失利,將軍何處可歸?”


    曹操聽從了建議,一邊迅速收麥,一邊設下埋伏,擊潰來犯的陳宮和呂布,並縱兵大追。呂布在兗州站不住腳了,東奔劉備。張邈讓弟弟張超率家族守住雍丘,自己隨呂布而去。


    陶謙於本年年初病故,臨死前,對別駕麋竺說:“非劉備不能安此州。”於是陶謙一斷氣,麋竺就率人迎立劉備。劉備假惺惺地推讓,說袁公路就在壽春,可以請他來任州牧。麋竺說:“公路驕豪,非治亂之主。今欲與使君合步騎十萬,上可匡主濟民,下可割地守境。”孔融也對劉備說:“袁公路豈是憂國忘家的人嗎?塚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全憑民意,天予你而不取,悔不可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日薄西山:大漢帝國的衰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興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興無並收藏白日薄西山:大漢帝國的衰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