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白日薄西山:大漢帝國的衰亡 作者:徐興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蔡邕下了大獄。馬太尉對人說:“王公大概要絕後了,善人,是國家的綱紀;著作,是國家的大典。滅紀廢典,能長久嗎?”
王粲,字仲宣,黨禁時期死去的司空王暢之孫,時年十七。他是蔡中郎在長安收的得意門生。蔡中郎的賓客們都很奇怪,每次這個又矮又醜的少年來訪,蔡中郎都趕不及地到門口迎接。蔡邕對大家說:“此王公之孫,有異才,我不如啊!”
他還對王粲說:“我家的書和我寫的文章,你都可以拿去。”
王粲發現,蔡中郎最值得人尊敬的地方,還不是他身為學術大師,為人又稱得上道德楷模,而是在於他既能總結大漢過去的思想,又能預見到新的思想。他曾經給王粲看過一本書,那是一個叫王充的人寫的,名為《論衡》。此人生於光武皇帝建武三年(27),卒於孝和皇帝永元年間(89-104),一生窮困潦倒,默默無聞,書的命運也一樣。可在那個年代,王充就對大漢的哲學、經學、文化、政治等方麵均作了係統的批判。主旨是認為大漢帝國一直奉行的信仰:天與人是互相感應的思想,其實是一種虛妄之說。他說,天、人、萬物皆由氣構成,氣是一種冷酷的物質,而不是貫穿在人身上的性格、氣節,因而沒有感情的偏向和道德的因素。這種想法,無疑會讓人對一個帝國存在的根據、對人的社會構成的原因產生新的思考。
蔡中郎居然把這本無人問津的異端著作收藏在家中,並告訴王粲尋找新的思想出路。
王粲在監獄裏見到老師,他傷心極了。與老師訣別之後,他感到長安會有大亂,因為荊州劉表是他的祖父王暢的學生,他的族兄王凱又娶了劉表的女兒,所以,便出關往荊州方向避難去了。
且說王粲到荊州後,劉表嫌他長得醜,脾氣又不好,不打算重用他。王粲隻得和荊州學派的幾個大師如宋衷之流混在一起,研討學術。他帶來的蔡中郎家的藏書和新的異端思想與荊州學派一拍即合,他們對天道、性命等形上學作了探究。王粲死後,藏書歸了過繼給他的王凱之子王業。王業有子名王弼,在王弼的手上,終於構建了一種稱為玄學的新思想,用道家的學說補充了經學,特別是《周易》,因而對天人關係作了更加抽象和完善的解釋,影響了三個世紀。這是後話的後話了。
現在,蔡邕死了,王粲正奔向荊州。一路上的悽慘景象和老師亡故的悲痛讓他無法排遣。在一個破舊的小旅店裏,他寫了一首《七哀詩》: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構患。復棄中國去,遠身適荊蠻。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餓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
詩中所達的憂患與悲憫的情懷,在後世的詩人中,隻有杜甫堪與之比肩。
王司徒的脾氣大得讓人無法接近,呂布一介武夫,負其功勞,也常常自誇自大。這兩個人相輔朝政有些困難。王司徒一向不把呂布當公卿大臣看待,而是看成一個劍客俠士,因此不願意與他商量正經的政事。關西到處是董卓的部曲,漢廷仍是羊在狼群,所以呂布勸王司徒早些下手,把他們一網打盡。可王司徒卻說:“此輩無罪,不可以。”呂布說那麽你就採取安撫之策,拿出財物頒賜將校和公卿,王司徒也不肯。
王司徒先讓士孫瑞草詔,赦免董卓的部下,後來又認為這樣反而會引起他們的懷疑,又作了罷。
董卓從涼州帶來的部曲,最有戰鬥力的都分布在關東與關西之間的各個關隘,董卓的三大將李?、郭汜和張濟都在關東作戰。這些人如果回兵攻打長安,後果不堪設想。於是有人勸王司徒:“涼州人最怕關東人報復,如果解散他們,打通關隘,他們一定人人自危。可以讓皇甫嵩將軍統率他們,屯留陝縣,加以安撫。”
這確實是一條妙計,然而王司徒至此仍對關東群雄抱有好感和希望:“不行,關東起義兵者,都是我等的同黨,若讓他們屯陝距險,雖然安定了涼州人的心,卻會讓關東人疑心。”
事情一拖再拖,涼州人開始惶恐不安了,他們相互分析道:“蔡伯喈這樣的人都殺了,王司徒讓我們解散兵馬,可一旦解散,則為魚肉。”
倒是熟諳戎機的呂布果斷,他幹脆派出李肅去陝縣,以詔命誅殺牛輔。牛輔造了反,將李肅擊走。呂布殺了李肅。
牛輔也嚇壞了,他本來就膽小,又迷信,每天把辟兵符帶在身上,有客來見,一定讓相師看看客人臉上有無殺氣。一天夜裏,他的營中有兵士叛逃,引起騷動。牛輔以為全部譁變了,連忙帶上細軟,和胡赤兒等五六個親兵渡河而逃。胡赤兒看他有那麽多的細軟,動了歹念,將他的頭砍下,送至長安,吞了細軟,還拿了一筆賞金。
牛輔一死,李?、郭汜、張濟沒了主張,他們一麵擁兵自守,一麵派遣使者去長安,請求赦免。這無疑又給了王司徒一個機會。可是王司徒卻說:“正月已大赦天下,朝廷製度,一年之中不可有兩次大赦。”
李?等到底是粗人,沒有頭腦,一時更加恐慌。他們打算解散兵馬,回涼州老家。
就在這時,出來一個很有謀略的人,救了他們。
王粲,字仲宣,黨禁時期死去的司空王暢之孫,時年十七。他是蔡中郎在長安收的得意門生。蔡中郎的賓客們都很奇怪,每次這個又矮又醜的少年來訪,蔡中郎都趕不及地到門口迎接。蔡邕對大家說:“此王公之孫,有異才,我不如啊!”
他還對王粲說:“我家的書和我寫的文章,你都可以拿去。”
王粲發現,蔡中郎最值得人尊敬的地方,還不是他身為學術大師,為人又稱得上道德楷模,而是在於他既能總結大漢過去的思想,又能預見到新的思想。他曾經給王粲看過一本書,那是一個叫王充的人寫的,名為《論衡》。此人生於光武皇帝建武三年(27),卒於孝和皇帝永元年間(89-104),一生窮困潦倒,默默無聞,書的命運也一樣。可在那個年代,王充就對大漢的哲學、經學、文化、政治等方麵均作了係統的批判。主旨是認為大漢帝國一直奉行的信仰:天與人是互相感應的思想,其實是一種虛妄之說。他說,天、人、萬物皆由氣構成,氣是一種冷酷的物質,而不是貫穿在人身上的性格、氣節,因而沒有感情的偏向和道德的因素。這種想法,無疑會讓人對一個帝國存在的根據、對人的社會構成的原因產生新的思考。
蔡中郎居然把這本無人問津的異端著作收藏在家中,並告訴王粲尋找新的思想出路。
王粲在監獄裏見到老師,他傷心極了。與老師訣別之後,他感到長安會有大亂,因為荊州劉表是他的祖父王暢的學生,他的族兄王凱又娶了劉表的女兒,所以,便出關往荊州方向避難去了。
且說王粲到荊州後,劉表嫌他長得醜,脾氣又不好,不打算重用他。王粲隻得和荊州學派的幾個大師如宋衷之流混在一起,研討學術。他帶來的蔡中郎家的藏書和新的異端思想與荊州學派一拍即合,他們對天道、性命等形上學作了探究。王粲死後,藏書歸了過繼給他的王凱之子王業。王業有子名王弼,在王弼的手上,終於構建了一種稱為玄學的新思想,用道家的學說補充了經學,特別是《周易》,因而對天人關係作了更加抽象和完善的解釋,影響了三個世紀。這是後話的後話了。
現在,蔡邕死了,王粲正奔向荊州。一路上的悽慘景象和老師亡故的悲痛讓他無法排遣。在一個破舊的小旅店裏,他寫了一首《七哀詩》: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構患。復棄中國去,遠身適荊蠻。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餓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
詩中所達的憂患與悲憫的情懷,在後世的詩人中,隻有杜甫堪與之比肩。
王司徒的脾氣大得讓人無法接近,呂布一介武夫,負其功勞,也常常自誇自大。這兩個人相輔朝政有些困難。王司徒一向不把呂布當公卿大臣看待,而是看成一個劍客俠士,因此不願意與他商量正經的政事。關西到處是董卓的部曲,漢廷仍是羊在狼群,所以呂布勸王司徒早些下手,把他們一網打盡。可王司徒卻說:“此輩無罪,不可以。”呂布說那麽你就採取安撫之策,拿出財物頒賜將校和公卿,王司徒也不肯。
王司徒先讓士孫瑞草詔,赦免董卓的部下,後來又認為這樣反而會引起他們的懷疑,又作了罷。
董卓從涼州帶來的部曲,最有戰鬥力的都分布在關東與關西之間的各個關隘,董卓的三大將李?、郭汜和張濟都在關東作戰。這些人如果回兵攻打長安,後果不堪設想。於是有人勸王司徒:“涼州人最怕關東人報復,如果解散他們,打通關隘,他們一定人人自危。可以讓皇甫嵩將軍統率他們,屯留陝縣,加以安撫。”
這確實是一條妙計,然而王司徒至此仍對關東群雄抱有好感和希望:“不行,關東起義兵者,都是我等的同黨,若讓他們屯陝距險,雖然安定了涼州人的心,卻會讓關東人疑心。”
事情一拖再拖,涼州人開始惶恐不安了,他們相互分析道:“蔡伯喈這樣的人都殺了,王司徒讓我們解散兵馬,可一旦解散,則為魚肉。”
倒是熟諳戎機的呂布果斷,他幹脆派出李肅去陝縣,以詔命誅殺牛輔。牛輔造了反,將李肅擊走。呂布殺了李肅。
牛輔也嚇壞了,他本來就膽小,又迷信,每天把辟兵符帶在身上,有客來見,一定讓相師看看客人臉上有無殺氣。一天夜裏,他的營中有兵士叛逃,引起騷動。牛輔以為全部譁變了,連忙帶上細軟,和胡赤兒等五六個親兵渡河而逃。胡赤兒看他有那麽多的細軟,動了歹念,將他的頭砍下,送至長安,吞了細軟,還拿了一筆賞金。
牛輔一死,李?、郭汜、張濟沒了主張,他們一麵擁兵自守,一麵派遣使者去長安,請求赦免。這無疑又給了王司徒一個機會。可是王司徒卻說:“正月已大赦天下,朝廷製度,一年之中不可有兩次大赦。”
李?等到底是粗人,沒有頭腦,一時更加恐慌。他們打算解散兵馬,回涼州老家。
就在這時,出來一個很有謀略的人,救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