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六月,天子以討平張角之功,封張讓等十二名中常侍為列侯。詔征左車騎將軍皇甫嵩還京師,收回將軍印綬,削其食邑中的民戶六千,原因是連戰無功。這令朝野大惑不解。


    隻有皇甫將軍心中明白,張角平定後,班師回朝,他經過趙忠在冀州的莊園,覺得奢侈過分,回來後上書天子,要求予以沒收。於是趙忠給了自己眼下的報復。


    皇甫將軍回到府中,老友、漢陽人閻忠來見,對他說:“難得而易失者,時也;時至而不回頭者,機也。聖人順時而動,智者因機而發。今將軍遇難得之運,蹈易轉之機,卻臨機不發,將如何保持您的大名呢?”


    皇甫將軍聽了,如墜雲霧,不解其意。


    閻忠又說:“天道無親,並不一定保佑誰,而是看天下百姓的意誌來選擇天子。今將軍建不賞之功,威震本朝,風馳海外,雖湯武革命,也不及將軍。可將軍有此聲名,卻侍奉著庸主,現在已經奪印削戶,這樣下去能保全身家性命嗎?”


    皇甫將軍聽明白了,老朋友勸自己做的是改朝換代的大事業。可皇甫將軍的修養太好,他無法跨出這驚心動魄的一大步。他裝作沒聽懂:“夙夜在公,心不忘忠。何故不安?”


    閻忠仍很耐心地向他陳述形勢:“將軍之言不完全對。當初韓信為報答高皇帝的小恩小惠,放棄了時機,等到利劍臨喉,悔之晚矣。當今天子昏昧無能,將軍隻要振臂一呼,不要說是天下英雄,就是女子兒童,也知道響應。何況現今中官日日進獻讒言,如不早圖,禍即臨身。上天早已拋棄大漢,順天應人,除了將軍,還有何人?”


    皇甫將軍聽著聽著,害怕了起來。忙用手勢製止住老朋友:“亂世的謀略,不可用於太平安定的世道。創業的大功,也不是我這樣的庸才所能做到。能安天下,就不當亂天下。我隻求保持好的名聲,死且不朽。老兄的話,到此為止吧!”


    閻忠沉默了好一會兒,長揖而別。從此不知去向。


    皇甫將軍一連幾天都在思考閻忠的話。自己說能安天下,但天下還能安嗎?天下不再能安了,這裏的原因,除了天子、中官胡作非為,除了民眾的叛亂永無止息,除了大漢已喪盡民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這與自己有很大的關係,那就是自己提出的平定黃巾的四大戰略中,有鼓勵地方官吏和士族豪強們招募軍隊這一條,加之朝廷為討平黃巾而招募的精勇,現在都掌握在將軍們手中。這些人的身邊,難道就沒有閻忠這樣的人嗎?難道能夠保證他們也像自己一樣,作出拒絕嗎?聖人說:“道心惟微,人心惟危”,老子亦雲:“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今兵端已啟,就不可罷休了。


    他告誡自己,如果天下大亂,一定要保持名節,但也要達觀順變,因為大漢確實該亡了。


    七月,京師周圍發生了相當嚴重的蝗災。飛蝗遮天蔽日而過,所經田畝顆粒全無。接著又是一場冰雹,京師籠罩在恐慌和凋零的氣氛之中。


    十月,臨晉侯楊賜薨。天子素服,三日不朝。賜東園棺木,詔令帝國軍樂隊和羽林騎士鼓吹護駕,公卿百官送葬,諡文烈侯,以其子、侍中楊彪襲爵。


    楊賜,是天子一生中最後一位老師。盡管天子將他和陳蕃、蔡邕看成一類人物,無甚好感,但天子畢竟是三十出頭的人了,黃巾之亂,又使天子多少有了些辨別是非的能力,他看到朝堂之上,老臣漸去,不禁有些失落。


    第五章 烽火狼煙(1)


    第五章 烽火狼煙(1)


    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誰不懷憂?


    令我白頭!


    胡地多飆風,樹木何修修!


    離家日趨遠,衣帶日趨緩。


    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


    ――漢末邊塞歌謠


    皇甫嵩將軍開始於中平二年六月與閻忠談話之後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特別是對在平定叛亂中武裝和強大起來的帝國軍隊及其統帥們的擔憂。因為,皇甫嵩將軍出身邊將家族,他知道,黃巾動亂之前,帝國就在周邊地區與其他民族進行了長期的戰爭,這場戰爭比黃巾之亂的規模要大得多,因而鍛鍊出一大批勇敢善戰的軍人和將領以及地方豪強。他們當中,既有像皇甫家族這樣的忠誠於大漢的鷹犬,也有武裝到牙齒、嗜血成性的豺狼。他們甚至會和敵人聯手反叛主人,或者,放縱敵寇,脅迫主人。


    就在皇甫將軍攻破冀州黃巾之際,即中平元年十一月,邊郡北地郡的先零羌和隴西郡袍罕、河關二縣的武裝民眾,公開反叛帝國,他們的軍事首領是金城郡湟水一帶的歸附大漢的月氏胡人北宮伯玉和漢人李文侯,政治領袖是金城郡的富戶豪強邊章和韓遂。叛軍擊殺了帝國西北邊郡的軍政長官、護羌校尉泠征和金城太守陳懿,並攻打四周的郡縣,向帝國的核心地區逼進。二年三月,叛軍東進,寇略舊都長安附近的左馮翊、右扶風以及京兆尹三輔地區,朝野震動。詔令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出鎮長安,討伐叛軍。


    就在皇甫將軍厲兵秣馬之際,由於開罪大長秋趙忠的事情,他在六月份被奪印削戶。好在朝廷委派了司空張溫出任車騎將軍,以執金吾袁滂為副,拜董卓為破虜將軍、周慎為蕩寇將軍,並轄於張溫。這個陣容,皇甫將軍還比較放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日薄西山:大漢帝國的衰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興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興無並收藏白日薄西山:大漢帝國的衰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