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白日薄西山:大漢帝國的衰亡 作者:徐興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蔡邕多次諫罷鴻都門學,天子的臉色不好看。作為帝國文化的維護者,蔡議郎感到帝國最後的一塊聖地也被玷汙了。
這年夏天,那位曾經給大將軍竇武寫信的涿郡布衣、現任帝國政府秘書長的盧植尚書,在東觀編纂《後漢記》的閑暇之中,將老友蔡邕叫到一邊,對他說:“閣下可認識陽球?”
這個名字,讓蔡議郎出了一身的冷汗。
“閣下提起此人,莫非有什麽見教?”
“盧某知道,此人是閣下叔父大人的對頭。前幾天朝廷罷免一批在地方施行嚴刑苛法和貪汙橫暴的官吏,陽球被控告,逮捕至京。可天子卻以他任九江太守時討伐山賊有功,特加赦免,並拜為議郎。閣下應多加提防。”
陽球屬於嚴刑苛法的酷吏,與貪汙無涉,因為他為官清廉,也有政績才幹,但性情嚴厲,睚眥必報。此人出身漁陽泉州的大族,又娶中常侍程璜之女為二房,少習弓馬,善於擊劍,酷愛申不害、韓非子的法家學說;以孝廉被舉入仕,任尚書侍郎,精於朝廷法律和製度,所寫奏章,為尚書台的樣板。出任高唐令時,曾因執法過於嚴酷而被朝廷收捕,後被赦免。九江山蠻造反,朝廷以盧尚書出任太守,用懷柔之策,山蠻賓服。可盧尚書不久生病辭官,陽球接任,設了圈套,將山蠻殄滅殆盡。當然,陽球更明白山蠻造反的原因,是帝國地方官吏的橫徵暴斂和殘酷壓迫,於是,他又殺了不少奸吏。接著出任漁陽國相國,搞得郡中豪強權貴屏聲息氣。本朝以德治為本,故而像陽球這樣的酷吏盡管整肅了社會秩序,但口碑總是不佳。作為一個出了名的酷吏,陽球刻薄的性格和他所崇尚的以峻法理國的思想既相一致又相矛盾。他對法律的無比執著,基於他剛猛狹隘的個性力量,他從來就沒有畏懼過任何權勢。但這一力量又使得他常常將法律當成宣洩個人意誌的手段:置人於死地而後快;或者,公報私仇,甚至犯法。他最初的聲名來自於他對法律的公然對抗。當時,有郡吏汙辱陽球的母親,少年的陽球糾合了十來個小兄弟,把那個郡吏家中殺了個雞犬不留。
陽球和蔡議郎叔父蔡質有過節,這個過節完全出於個人的恩怨。可事情無獨有偶,陽球還與蔡議郎的對頭、大鴻臚劉嗔相善。現在這個酷吏來到了京師,對此事一定不會甘心。因此,盧尚書及時地將消息通報給老朋友。
可是,蔡議郎是個文人,他能有什麽辦法?隻是出身冷汗,日日小心提防罷了。
不久,朝廷又拜陽球為將作大匠,掌管帝國的重要工程和器械製造。繼而又拜尚書令。
次年二月,天子更加醉心於他的學院,下詔對全國招生,命中央和地方官僚推薦,並許願要給鴻都門學的畢業生分配最好的職業:出則為刺史、太守,入則為尚書、侍中,甚至可以封侯賜爵。但這一舉措卻起了反作用,鴻都門學的生源一下子緊張了起來,因為士君子們已經把它看成是不學無術、鑽營取巧之徒匯集的野雞大學。後來,天子還令人將樂鬆、江覽等三十二名鴻都門學學者畫像立贊,勸誡天下學子。大臣們紛紛上書勸止,新上任的尚書令陽球也切言不可,告誡天子以太學為重,速罷鴻都門之學,以銷天下之謗。所有的書奏,天子皆不省。
三月,朝廷宣布改元“光和”。因為本年的二月,發生了比較大的日食和地震,天子希望通過改元順從天意。但上天並沒有體會他的苦心,一連又降下幾次比日食和地震還要令他恐慌的災異。四月,天子貼身秘書、顧問們的辦公室――侍中寺裏養的一隻下蛋的母雞突然打起鳴來,從此變成了一隻公雞。六月,有人報稱在天子的寢室溫德殿東邊的庭院中看到一道黑氣,長十多丈,像一條龍。七月,又有人報稱看到一道青色的霓虹降到南宮玉堂後殿的庭院。天子著了慌,叫來了幾位有學問的大臣詢問原因和消解的法術。他也知道,對這種事情,宦官和鴻都門學院的教授們隻有茫然相顧的份。
會議在南宮金商門崇德署召開。天子仍未到場,又讓曹節和王甫召集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議郎張華、蔡邕、太史令單矧到會,向每人頒授了天子的詔書――一塊一尺來長的木板,上麵命令發給每人一副筆硯和兩塊一尺長的奏章板,讓書麵對策,限時封囊交卷。大臣們對這種做法十分反感,因為帝國的製度規定:天子的詔書板,本朝又稱之為“尺一”,必須由天子禦省,再經三公和尚書台審核頒發,中官不得插手。可現在,“尺一”已經操持在中官之手,不僅是一般的“尺一”,就連拜用官吏的任命“尺一”,中官們也能從天子手上弄來頒發。這樣,天子與群臣之間便有了道“尺一”之牆,皆被中官玩弄於指掌之上。
前故太尉楊秉之子、天子的老師之一、光祿大夫楊賜仰天而嘆,對曹、王二人說:“曹公、王公,我每次讀《漢書?張禹傳》,未嚐不憤恚嘆息。張禹此人,身為孝成皇帝之師,每次生病,孝成皇帝都要車駕臨幸,垂問起居,可謂極盡人臣之寵。但他不能竭忠盡情,為天子謀贊國家大事,反而示意天子授給他小兒子官職,調還他遠在邊郡的女婿,難怪朱遊要用尚方斬馬劍誅之。吾以微薄之學,充當天子之師,吾家又累世見寵,卻無以報國。現在,吾當此大問,隻有竭忠而言,放筆直書,無所顧忌,即便有得罪之處,也隻有死而後已了。二公還請多多包涵。”
這年夏天,那位曾經給大將軍竇武寫信的涿郡布衣、現任帝國政府秘書長的盧植尚書,在東觀編纂《後漢記》的閑暇之中,將老友蔡邕叫到一邊,對他說:“閣下可認識陽球?”
這個名字,讓蔡議郎出了一身的冷汗。
“閣下提起此人,莫非有什麽見教?”
“盧某知道,此人是閣下叔父大人的對頭。前幾天朝廷罷免一批在地方施行嚴刑苛法和貪汙橫暴的官吏,陽球被控告,逮捕至京。可天子卻以他任九江太守時討伐山賊有功,特加赦免,並拜為議郎。閣下應多加提防。”
陽球屬於嚴刑苛法的酷吏,與貪汙無涉,因為他為官清廉,也有政績才幹,但性情嚴厲,睚眥必報。此人出身漁陽泉州的大族,又娶中常侍程璜之女為二房,少習弓馬,善於擊劍,酷愛申不害、韓非子的法家學說;以孝廉被舉入仕,任尚書侍郎,精於朝廷法律和製度,所寫奏章,為尚書台的樣板。出任高唐令時,曾因執法過於嚴酷而被朝廷收捕,後被赦免。九江山蠻造反,朝廷以盧尚書出任太守,用懷柔之策,山蠻賓服。可盧尚書不久生病辭官,陽球接任,設了圈套,將山蠻殄滅殆盡。當然,陽球更明白山蠻造反的原因,是帝國地方官吏的橫徵暴斂和殘酷壓迫,於是,他又殺了不少奸吏。接著出任漁陽國相國,搞得郡中豪強權貴屏聲息氣。本朝以德治為本,故而像陽球這樣的酷吏盡管整肅了社會秩序,但口碑總是不佳。作為一個出了名的酷吏,陽球刻薄的性格和他所崇尚的以峻法理國的思想既相一致又相矛盾。他對法律的無比執著,基於他剛猛狹隘的個性力量,他從來就沒有畏懼過任何權勢。但這一力量又使得他常常將法律當成宣洩個人意誌的手段:置人於死地而後快;或者,公報私仇,甚至犯法。他最初的聲名來自於他對法律的公然對抗。當時,有郡吏汙辱陽球的母親,少年的陽球糾合了十來個小兄弟,把那個郡吏家中殺了個雞犬不留。
陽球和蔡議郎叔父蔡質有過節,這個過節完全出於個人的恩怨。可事情無獨有偶,陽球還與蔡議郎的對頭、大鴻臚劉嗔相善。現在這個酷吏來到了京師,對此事一定不會甘心。因此,盧尚書及時地將消息通報給老朋友。
可是,蔡議郎是個文人,他能有什麽辦法?隻是出身冷汗,日日小心提防罷了。
不久,朝廷又拜陽球為將作大匠,掌管帝國的重要工程和器械製造。繼而又拜尚書令。
次年二月,天子更加醉心於他的學院,下詔對全國招生,命中央和地方官僚推薦,並許願要給鴻都門學的畢業生分配最好的職業:出則為刺史、太守,入則為尚書、侍中,甚至可以封侯賜爵。但這一舉措卻起了反作用,鴻都門學的生源一下子緊張了起來,因為士君子們已經把它看成是不學無術、鑽營取巧之徒匯集的野雞大學。後來,天子還令人將樂鬆、江覽等三十二名鴻都門學學者畫像立贊,勸誡天下學子。大臣們紛紛上書勸止,新上任的尚書令陽球也切言不可,告誡天子以太學為重,速罷鴻都門之學,以銷天下之謗。所有的書奏,天子皆不省。
三月,朝廷宣布改元“光和”。因為本年的二月,發生了比較大的日食和地震,天子希望通過改元順從天意。但上天並沒有體會他的苦心,一連又降下幾次比日食和地震還要令他恐慌的災異。四月,天子貼身秘書、顧問們的辦公室――侍中寺裏養的一隻下蛋的母雞突然打起鳴來,從此變成了一隻公雞。六月,有人報稱在天子的寢室溫德殿東邊的庭院中看到一道黑氣,長十多丈,像一條龍。七月,又有人報稱看到一道青色的霓虹降到南宮玉堂後殿的庭院。天子著了慌,叫來了幾位有學問的大臣詢問原因和消解的法術。他也知道,對這種事情,宦官和鴻都門學院的教授們隻有茫然相顧的份。
會議在南宮金商門崇德署召開。天子仍未到場,又讓曹節和王甫召集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議郎張華、蔡邕、太史令單矧到會,向每人頒授了天子的詔書――一塊一尺來長的木板,上麵命令發給每人一副筆硯和兩塊一尺長的奏章板,讓書麵對策,限時封囊交卷。大臣們對這種做法十分反感,因為帝國的製度規定:天子的詔書板,本朝又稱之為“尺一”,必須由天子禦省,再經三公和尚書台審核頒發,中官不得插手。可現在,“尺一”已經操持在中官之手,不僅是一般的“尺一”,就連拜用官吏的任命“尺一”,中官們也能從天子手上弄來頒發。這樣,天子與群臣之間便有了道“尺一”之牆,皆被中官玩弄於指掌之上。
前故太尉楊秉之子、天子的老師之一、光祿大夫楊賜仰天而嘆,對曹、王二人說:“曹公、王公,我每次讀《漢書?張禹傳》,未嚐不憤恚嘆息。張禹此人,身為孝成皇帝之師,每次生病,孝成皇帝都要車駕臨幸,垂問起居,可謂極盡人臣之寵。但他不能竭忠盡情,為天子謀贊國家大事,反而示意天子授給他小兒子官職,調還他遠在邊郡的女婿,難怪朱遊要用尚方斬馬劍誅之。吾以微薄之學,充當天子之師,吾家又累世見寵,卻無以報國。現在,吾當此大問,隻有竭忠而言,放筆直書,無所顧忌,即便有得罪之處,也隻有死而後已了。二公還請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