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滅了火燭,在滿室的黑暗中,靜言蜷在被子裏,一手抓著小金魚,窩在軟而暖的獸皮上心裏有種無法形容的幸福和甜蜜,不片刻就沉沉睡去了。
一連在家待了兩日,確實如夏菱和夏荷先前擔心的身邊沒個伺候的人會有許多不便,但這種生活才是靜言熟悉的。
有她在,葉兒就被打發到後廚幫老管家的女人做飯摘菜。靜言搬來一隻小繡墩坐在母親床畔,一邊做著針線活計一邊與母親拉家常。
晴朗的天氣,太陽透過窗戶紙把室內照得又暖又亮。
三個月不見,冕兒長高了。
姑侄兩人向來親厚,冕兒更是一直思念著他唯一的姑姑,下了學便纏著靜言,眉飛色舞的講學堂裏的趣事,把三個女人逗得開懷大笑。
這次靜言回來給冕兒帶了不少零嘴和小玩意兒,但孩子不知怎地就看見了她房中的瑪瑙小金魚,吵著想要。
靜言一把抄起金魚塞進櫃子裏,笑著說:“這個可不能給你,這是別人送姑姑的。”
冕兒畢竟是小孩子心性,盧氏又是教導有方,當下便不再鬧,轉頭去玩旁的玩具了。
盧氏卻是抿著嘴曖昧一笑,小聲說:“別人是什麽人?”
靜言臉上一紅,“要你管!”
盧氏湊近了一些又問:“是王府裏的人?”
靜言也不答話,隻是微微點了下頭。
盧氏的笑容慢慢收斂,沉默了片刻道:“可別是世子,咱們這種家境……”
靜言趕忙搖頭,“不是!嫂子放心,我心裏有數。高攀的事兒我做不來,老人常言婚配講究門當戶對,雖然他家……我也算是高攀了,但他人好。”旋即更是羞紅了臉,“哎呀,還沒怎麽的就說這個,真是沒羞沒臊。都是嫂子你惹我 的!”
盧氏知道靜言的脾氣要不是十舀九穩的事兒便是追問她也不會再吐出一個字來。當下便笑道:“好好,是我的錯。”而後又叮嚀道:“你雖不是輕浮之人,但我既是你嫂子還是要囑咐你幾句。不管他家世如何人品怎樣,便是對你再好再鍾情,姑娘家也一定要時時注意禮儀分寸,萬萬不可做出逾矩的事來。”
靜言點頭,“是,謹記嫂子的叮囑。”
心中卻是想起廖清婉。
明日就是她在家的最後一天,家中眼巴前兒的雜事已料理妥當,母親的病症也穩住了,那就趕明天一早去廖府走一趟罷。
然而靜言這次去卻撲了個空,廖家的奴僕說小姐一早就出去了,問去了哪兒又說不清。靜言隻得回來,卻不知廖清婉這一早正是去赴二公子靳文筳之約。
三日已過,靜言一早就收拾好了東西。怕那雪豹皮子帶回去太惹眼,且西院上下隻有姑奶奶的漱石居鋪了獸皮褥子,靜言便自作主張把衛玄所贈的留在家裏,仔細綑紮好了收進箱籠。
想著衛玄是個通曉人情世故的人,一會兒隻要等他來接時跟他解釋一番即可。可是左等右等,等來的卻不是衛玄而是三虎和七虎。
“府中有公務耽擱住了,大哥便命我們來接姑娘。”
雖多少有些失望,但靜言覺得衛玄是大總管又是左將必然以公務為先,便也沒太往心裏去。
與母親嫂子告別後登車回了王府。下了車就見夏荷迎在門內,臉上掛著笑,可那笑與往日又有些不同,一雙眼睛也比平常活潑,就像憋了個大秘密似的。
靜言隻當沒看見,一路慢悠悠走回素雪庭,恰好早間的登領支兌剛剛結束,一進門就看夏菱正小心翼翼的提著筆描描寫寫。
“哎喲!姑娘你可算回來了。”
夏菱扔下筆笑意妍妍的上來幫靜言換衣裳,“以往我隻當姑娘是喜歡坐在案子後頭,還想著就那麽幾行字幾處的帳也值得描啊畫啊的一上午?現今自己操持起來才知道,這寫字算帳竟比幹活兒還累!今後您再走,我便寧可去後廚出苦大力也再不管了。”
靜言由著丫鬟們幫她換了常穿的襖子,笑著坐回書案後,“你是不習慣罷了。這些也不過是看著瑣碎雜亂,等上了手就順溜了。其實就是費心思,生怕算錯了一分一毫,於是難免要來回反覆的算幾次,就這個最麻煩了。”
夏菱點頭,“可不是麽!咱們這兒加加減減的隻要錯了一點兒對於底下的人就是大事故。”
靜言攤開這三天的各種冊子單票,讓小丫頭們都退出去,說是要和夏菱夏荷對帳。
然而等人都出去了,靜言卻往椅子裏一靠,笑道:“我走這幾天出了什麽事兒?說罷,看看把夏荷給急的。”
夏菱和夏荷對視一眼都是撲哧一聲笑了出來,一邊一個去揉搓靜言,“姑娘的眼神兒愈發厲害了,這都看得出!”
“有話快說,說完了我還要核對帳目。”
夏荷停下手,眼睛賊亮賊亮的,“姑娘那日早上剛走,下午姑奶奶就把孔夫人給辦了!”
這所謂的“辦了”並不是給孔夫人在人前下不來台或是揪住什麽由頭責罰她,而是藉由她體弱偏寒有婦人崩漏之症便“好心好意的”把她送去王府在儷馬山的別院調養。
靜言從夏菱和夏荷的七嘴八舌中去掉那些枝枝葉葉,隻摘出有用的一琢磨就明白了。
還是因為那幾支人參而起。
既然孔夫人暗中挑撥生事,姑奶奶識破之後便來了個順水推舟。
您要人參對麽?好,給您。
那您是生的什麽病?
哦,這種病症可要仔細調養,畢竟身為王爺的妾侍不能伺候自家爺們怎麽行?
那就去個清靜之處好好養養罷,養好了再回來,養明白了再回來!
聽夏菱說恰好因為當日劉太醫隨靜言回家,姑奶奶連讓大夫給再診治一遍都免了,直接按照孔夫人要人參的因由把人“卷吧卷吧”就送了出去。
真是恰好因為劉太醫跟她回了家麽?不是掐著點兒的?
靜言失笑,“怎麽就‘卷吧卷吧’送出去了?”
夏菱一挑眉梢冷笑道:“鋪蓋一卷,衣裳一卷,那幾個夫人貼心的丫頭也一卷,往馬車裏一塞就走唄。”
果然是雷厲風行。
“儷馬山那邊不是才遭了雪災麽?孔夫人這病症畏寒,大冬天的送過去恐怕不妥。”
夏荷聽了便笑著說:“姑娘是沒去過王府在儷馬山的老宅院。那邊的山勢陡峭,一到冬天山裏確實容易雪崩,但咱們王府的老宅子是在離著大山還有五裏的一處小山坳裏。那山坳子冬暖夏涼,更有一處溫泉,房子裏不到冬季都不用燒炕。每年春天整個儷馬山周圍就咱們那小山坳的花糙最先長出來,有時候遠處的山上冰雪還沒化,坳子裏已是遍地青糙,可漂亮了。”
夏菱輕笑一聲道:“漂亮是漂亮,但除了伺候的奴僕,隻要咱們府中的人不去,老宅院那邊一冬天都未見其能見著一個活人。”
靜言好奇的問:“為什麽?”
夏菱嗤笑道:“因為想進出別院要繞十裏的山路,而且那進山小道再被雪一蓋,不認識的進去了就得迷路。”
這件由藥材生起的事端就這麽平息了,孔夫人想攪起的波瀾還未成形便被姑奶奶一巴掌拍了回去。
靜言把前後的事兒反覆琢磨了幾遍,歸根究底還是她對王府各人各處的淵源知之甚少所致,若是她早先就知道秋嫂子兒子的病情她也不會去東院對什麽帳了。
想起當時大庫許管事已經提醒過她,靜言又怪自己太木訥也沒繼續問問其中緣由。
但四處打探旁人的私事也很失禮,想來想去,恐怕西院之中隻有姑奶奶是最清楚王府內所有人情往來的了。
又想起那晚王妃命她給姑奶奶磕頭,吩咐她多聽姑奶奶講掌故,現下看來真是別有深意。
於是,這日子又恢復到了從前的平靜寧和。每日裏照例的差事,照例的請安,隻不過靜言雖經過孔夫人一事對姑奶奶的看法頗有改觀,但很快就發現,姑奶奶依舊還是那個刻薄的姑奶奶。
“誰用你來獻媚假殷勤?什麽東西我沒見過?什麽東西我沒吃過?舀走!”
靜言打聽到姑奶奶愛吃蘇脆的,便捧了一盒京城中才送來的五香蘇豆,不想卻被罵了出來。
退到房門處還聽見姑奶奶尖銳的聲音:“果然是物以類聚!有什麽姑姑有什麽侄女!”
靜言特別想說:我和王妃是沒有血緣的。
但這話必然是隻能在心裏嘀咕嘀咕。
碰了一鼻子灰,豆子怎麽端過去的又怎麽端回來。
靜言走到一半覺得憋氣,幹脆開了盒子抓起兩顆就扔進嘴裏。
唔,很蘇,很香。
冷不防斜裏伸出來一隻大手,一把抓下去,盒子就空了一小半。
衛玄嚼了滿嘴的蘇豆。
靜言幹脆把盒子往他手裏一塞,“喜歡吃全給你!”
衛玄很不客氣的收了,看著她一笑,“被罵出來的?”看靜言扭開頭,又說:“最近外頭出了些變故,你有空多陪陪大郡主。”
“郡主怎麽了?”
衛玄收起笑容,麵上雖看不出波瀾,但靜言能感覺到他的情緒比往常沉重許多。追問:“怎麽了?你在擔憂什麽?”
衛玄看著她,驚訝於她竟能發現他的異樣。
“穆太守要被調回京城了。”
45
北疆已是深冬。
靜言才從午間小睡後醒來,這是她每日中最愜意的一段時光。沒有那些瑣事,隻是坐在溫暖的小炕上,懶懶的倚著炕幾,幾上備有熱茶零食,悠閑的閱讀著手中的一卷遊記。膝上搭有一條輕軟的毛皮毯子,這個,也是衛玄送的。
室內一片靜悄悄。
靜言吩咐這段時間不用人伺候,所以素雪庭的丫頭們也能得空歇歇腳,於是其它院兒裏的丫鬟婆子不無羨慕的說她們攤上這麽位姑娘真是好福氣。
也許是因為先前孔夫人挑撥不成反被送出王府的下場,也許是因為如今靜言和姑奶奶之間經常走動,甚至在外人眼裏姑奶奶對這位章姑娘還頗有些“另眼相看”。總之,種種緣故加在一起,這半個月以來,築北王府西院上上下下的女人們竟是難得的安生。
靜言翻過一頁書,喝了口茶。
這才是她最期望過的日子。大家都太平些,各自做好各自的差事,別一天到晚淨琢磨我給你下個絆子你給我挖個坑兒的。
拈起一塊南域的果子幹含在嘴裏,清香甘甜。
一連在家待了兩日,確實如夏菱和夏荷先前擔心的身邊沒個伺候的人會有許多不便,但這種生活才是靜言熟悉的。
有她在,葉兒就被打發到後廚幫老管家的女人做飯摘菜。靜言搬來一隻小繡墩坐在母親床畔,一邊做著針線活計一邊與母親拉家常。
晴朗的天氣,太陽透過窗戶紙把室內照得又暖又亮。
三個月不見,冕兒長高了。
姑侄兩人向來親厚,冕兒更是一直思念著他唯一的姑姑,下了學便纏著靜言,眉飛色舞的講學堂裏的趣事,把三個女人逗得開懷大笑。
這次靜言回來給冕兒帶了不少零嘴和小玩意兒,但孩子不知怎地就看見了她房中的瑪瑙小金魚,吵著想要。
靜言一把抄起金魚塞進櫃子裏,笑著說:“這個可不能給你,這是別人送姑姑的。”
冕兒畢竟是小孩子心性,盧氏又是教導有方,當下便不再鬧,轉頭去玩旁的玩具了。
盧氏卻是抿著嘴曖昧一笑,小聲說:“別人是什麽人?”
靜言臉上一紅,“要你管!”
盧氏湊近了一些又問:“是王府裏的人?”
靜言也不答話,隻是微微點了下頭。
盧氏的笑容慢慢收斂,沉默了片刻道:“可別是世子,咱們這種家境……”
靜言趕忙搖頭,“不是!嫂子放心,我心裏有數。高攀的事兒我做不來,老人常言婚配講究門當戶對,雖然他家……我也算是高攀了,但他人好。”旋即更是羞紅了臉,“哎呀,還沒怎麽的就說這個,真是沒羞沒臊。都是嫂子你惹我 的!”
盧氏知道靜言的脾氣要不是十舀九穩的事兒便是追問她也不會再吐出一個字來。當下便笑道:“好好,是我的錯。”而後又叮嚀道:“你雖不是輕浮之人,但我既是你嫂子還是要囑咐你幾句。不管他家世如何人品怎樣,便是對你再好再鍾情,姑娘家也一定要時時注意禮儀分寸,萬萬不可做出逾矩的事來。”
靜言點頭,“是,謹記嫂子的叮囑。”
心中卻是想起廖清婉。
明日就是她在家的最後一天,家中眼巴前兒的雜事已料理妥當,母親的病症也穩住了,那就趕明天一早去廖府走一趟罷。
然而靜言這次去卻撲了個空,廖家的奴僕說小姐一早就出去了,問去了哪兒又說不清。靜言隻得回來,卻不知廖清婉這一早正是去赴二公子靳文筳之約。
三日已過,靜言一早就收拾好了東西。怕那雪豹皮子帶回去太惹眼,且西院上下隻有姑奶奶的漱石居鋪了獸皮褥子,靜言便自作主張把衛玄所贈的留在家裏,仔細綑紮好了收進箱籠。
想著衛玄是個通曉人情世故的人,一會兒隻要等他來接時跟他解釋一番即可。可是左等右等,等來的卻不是衛玄而是三虎和七虎。
“府中有公務耽擱住了,大哥便命我們來接姑娘。”
雖多少有些失望,但靜言覺得衛玄是大總管又是左將必然以公務為先,便也沒太往心裏去。
與母親嫂子告別後登車回了王府。下了車就見夏荷迎在門內,臉上掛著笑,可那笑與往日又有些不同,一雙眼睛也比平常活潑,就像憋了個大秘密似的。
靜言隻當沒看見,一路慢悠悠走回素雪庭,恰好早間的登領支兌剛剛結束,一進門就看夏菱正小心翼翼的提著筆描描寫寫。
“哎喲!姑娘你可算回來了。”
夏菱扔下筆笑意妍妍的上來幫靜言換衣裳,“以往我隻當姑娘是喜歡坐在案子後頭,還想著就那麽幾行字幾處的帳也值得描啊畫啊的一上午?現今自己操持起來才知道,這寫字算帳竟比幹活兒還累!今後您再走,我便寧可去後廚出苦大力也再不管了。”
靜言由著丫鬟們幫她換了常穿的襖子,笑著坐回書案後,“你是不習慣罷了。這些也不過是看著瑣碎雜亂,等上了手就順溜了。其實就是費心思,生怕算錯了一分一毫,於是難免要來回反覆的算幾次,就這個最麻煩了。”
夏菱點頭,“可不是麽!咱們這兒加加減減的隻要錯了一點兒對於底下的人就是大事故。”
靜言攤開這三天的各種冊子單票,讓小丫頭們都退出去,說是要和夏菱夏荷對帳。
然而等人都出去了,靜言卻往椅子裏一靠,笑道:“我走這幾天出了什麽事兒?說罷,看看把夏荷給急的。”
夏菱和夏荷對視一眼都是撲哧一聲笑了出來,一邊一個去揉搓靜言,“姑娘的眼神兒愈發厲害了,這都看得出!”
“有話快說,說完了我還要核對帳目。”
夏荷停下手,眼睛賊亮賊亮的,“姑娘那日早上剛走,下午姑奶奶就把孔夫人給辦了!”
這所謂的“辦了”並不是給孔夫人在人前下不來台或是揪住什麽由頭責罰她,而是藉由她體弱偏寒有婦人崩漏之症便“好心好意的”把她送去王府在儷馬山的別院調養。
靜言從夏菱和夏荷的七嘴八舌中去掉那些枝枝葉葉,隻摘出有用的一琢磨就明白了。
還是因為那幾支人參而起。
既然孔夫人暗中挑撥生事,姑奶奶識破之後便來了個順水推舟。
您要人參對麽?好,給您。
那您是生的什麽病?
哦,這種病症可要仔細調養,畢竟身為王爺的妾侍不能伺候自家爺們怎麽行?
那就去個清靜之處好好養養罷,養好了再回來,養明白了再回來!
聽夏菱說恰好因為當日劉太醫隨靜言回家,姑奶奶連讓大夫給再診治一遍都免了,直接按照孔夫人要人參的因由把人“卷吧卷吧”就送了出去。
真是恰好因為劉太醫跟她回了家麽?不是掐著點兒的?
靜言失笑,“怎麽就‘卷吧卷吧’送出去了?”
夏菱一挑眉梢冷笑道:“鋪蓋一卷,衣裳一卷,那幾個夫人貼心的丫頭也一卷,往馬車裏一塞就走唄。”
果然是雷厲風行。
“儷馬山那邊不是才遭了雪災麽?孔夫人這病症畏寒,大冬天的送過去恐怕不妥。”
夏荷聽了便笑著說:“姑娘是沒去過王府在儷馬山的老宅院。那邊的山勢陡峭,一到冬天山裏確實容易雪崩,但咱們王府的老宅子是在離著大山還有五裏的一處小山坳裏。那山坳子冬暖夏涼,更有一處溫泉,房子裏不到冬季都不用燒炕。每年春天整個儷馬山周圍就咱們那小山坳的花糙最先長出來,有時候遠處的山上冰雪還沒化,坳子裏已是遍地青糙,可漂亮了。”
夏菱輕笑一聲道:“漂亮是漂亮,但除了伺候的奴僕,隻要咱們府中的人不去,老宅院那邊一冬天都未見其能見著一個活人。”
靜言好奇的問:“為什麽?”
夏菱嗤笑道:“因為想進出別院要繞十裏的山路,而且那進山小道再被雪一蓋,不認識的進去了就得迷路。”
這件由藥材生起的事端就這麽平息了,孔夫人想攪起的波瀾還未成形便被姑奶奶一巴掌拍了回去。
靜言把前後的事兒反覆琢磨了幾遍,歸根究底還是她對王府各人各處的淵源知之甚少所致,若是她早先就知道秋嫂子兒子的病情她也不會去東院對什麽帳了。
想起當時大庫許管事已經提醒過她,靜言又怪自己太木訥也沒繼續問問其中緣由。
但四處打探旁人的私事也很失禮,想來想去,恐怕西院之中隻有姑奶奶是最清楚王府內所有人情往來的了。
又想起那晚王妃命她給姑奶奶磕頭,吩咐她多聽姑奶奶講掌故,現下看來真是別有深意。
於是,這日子又恢復到了從前的平靜寧和。每日裏照例的差事,照例的請安,隻不過靜言雖經過孔夫人一事對姑奶奶的看法頗有改觀,但很快就發現,姑奶奶依舊還是那個刻薄的姑奶奶。
“誰用你來獻媚假殷勤?什麽東西我沒見過?什麽東西我沒吃過?舀走!”
靜言打聽到姑奶奶愛吃蘇脆的,便捧了一盒京城中才送來的五香蘇豆,不想卻被罵了出來。
退到房門處還聽見姑奶奶尖銳的聲音:“果然是物以類聚!有什麽姑姑有什麽侄女!”
靜言特別想說:我和王妃是沒有血緣的。
但這話必然是隻能在心裏嘀咕嘀咕。
碰了一鼻子灰,豆子怎麽端過去的又怎麽端回來。
靜言走到一半覺得憋氣,幹脆開了盒子抓起兩顆就扔進嘴裏。
唔,很蘇,很香。
冷不防斜裏伸出來一隻大手,一把抓下去,盒子就空了一小半。
衛玄嚼了滿嘴的蘇豆。
靜言幹脆把盒子往他手裏一塞,“喜歡吃全給你!”
衛玄很不客氣的收了,看著她一笑,“被罵出來的?”看靜言扭開頭,又說:“最近外頭出了些變故,你有空多陪陪大郡主。”
“郡主怎麽了?”
衛玄收起笑容,麵上雖看不出波瀾,但靜言能感覺到他的情緒比往常沉重許多。追問:“怎麽了?你在擔憂什麽?”
衛玄看著她,驚訝於她竟能發現他的異樣。
“穆太守要被調回京城了。”
45
北疆已是深冬。
靜言才從午間小睡後醒來,這是她每日中最愜意的一段時光。沒有那些瑣事,隻是坐在溫暖的小炕上,懶懶的倚著炕幾,幾上備有熱茶零食,悠閑的閱讀著手中的一卷遊記。膝上搭有一條輕軟的毛皮毯子,這個,也是衛玄送的。
室內一片靜悄悄。
靜言吩咐這段時間不用人伺候,所以素雪庭的丫頭們也能得空歇歇腳,於是其它院兒裏的丫鬟婆子不無羨慕的說她們攤上這麽位姑娘真是好福氣。
也許是因為先前孔夫人挑撥不成反被送出王府的下場,也許是因為如今靜言和姑奶奶之間經常走動,甚至在外人眼裏姑奶奶對這位章姑娘還頗有些“另眼相看”。總之,種種緣故加在一起,這半個月以來,築北王府西院上上下下的女人們竟是難得的安生。
靜言翻過一頁書,喝了口茶。
這才是她最期望過的日子。大家都太平些,各自做好各自的差事,別一天到晚淨琢磨我給你下個絆子你給我挖個坑兒的。
拈起一塊南域的果子幹含在嘴裏,清香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