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安排著皇室將會做出的手段的應對之法時,此時的大宋已是亂成了一團。


    自那日吳宗與葉晨兩敗俱傷,狼狽逃回上京城後,次日,皇家發出文榜,言曰柴王柴康勾結妖人,意圖謀反,現廢除王籍,除去番號,大宋軍隊將於三月後開赴淮州,殺佞鋤奸,並召天下兵馬共討之。


    這一個文榜發出後,大宋頓時大亂,柴王柴康樂善好施,仁德待人,在民間的聲望極高,甚至很多百姓在私底下都稱柴康為“柴賢王”,對其仁德稱讚不已,如今竟一夜之間,毫無證據地被朝廷的一張文榜給判為了反賊,怎麽能讓這些百姓接受?於是,一些有識之士便開始奔赴淮州,投奔柴王而去,而另一部分對朝廷仍抱有一線希望的人也是留在了上京,期待柴王平冤召雪的一天。


    而此時朝廷之中亦是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柴康門生遍布天下,在朝廷任職的亦不在少數,對其仰慕之官員亦是眾多,得知此事之後紛紛進諫,言稱柴王德義天下無雙,必不可反,定是有人心存嫉妒,欲陷害柴公,望陛下三思雲雲。但皇帝卻對此無動於衷,更有甚者,因為言語過激,竟是被拉上了斷頭台,斷了腦袋。皇帝這一手立即讓那些為柴康鳴不平的官員乖乖閉上了嘴巴,畢竟什麽也重要不過自己的腦袋。


    …………………………


    “師父,您老人家一定要為徒兒報仇啊,那小賊不但殺了徒兒我的徒弟,還將徒兒我重傷,沒個幾年怕是難以複原了,您要為徒兒報仇啊!”皇宮中一處豪華的宮殿內,一個男子正在殿外哭訴,赫然便是那與葉晨兩敗俱傷的吳宗,原本看起來桀傲無比的他,此時卻是像個犯錯的孩子般跪在地上。看其臉色,似乎有些萎靡,竟是那日與葉晨爭鬥所造成的傷勢,而如今的葉晨卻已傷勢盡複,而且成功結丹,可以說這全虧《天涯傲視決》中對肉身高度的要求,不然葉晨恐怕也是不會比吳宗好上多少,甚至受傷更重。


    “廢物!”那殿中傳出一聲厲喝,似乎並未對吳宗受傷之事感到有一絲的憐惜,“以你金丹期修為,竟敗給了一個小小的築基期,你還有臉來見我!”


    “師……師父,那都是因為……”吳宗慌了,他可是深知自己師父的手段,對誰都不會手軟。


    “閉嘴!這次我就饒過你,倘若有下次,那你就要小心師門的規矩了。”殿內的聲音酷厲,沒有一絲情感。


    “謝師父開恩!”吳宗如蒙大赦,後背竟已滿是冷汗。


    “嗯,你說的這件事我已經明白了,那個叫葉晨的小子,我有些興趣,你就不必管了。”房內的聲音恢複了平淡,就好像剛才那恨厲之人根本不是他一般。


    吳宗聞言一抬頭,不甘地望了一眼殿門:“是,師父。”


    “嗯,你退下吧,皇家的事讓他們自己辦吧,我的修煉遇到了瓶頸,確實需要大量的靈石,便讓他們去戰吧,凡人的事情因為盟約的原因我不好參與,三年後,若這些廢物還得不到靈石,那時我也顧不得什麽規矩了,現在我到了關鍵時期,出關。”


    吳宗聞言渾身一震:“是,徒兒告退~”


    …………………………


    上京城,一個小小的酒樓,一個不起眼的角落。


    “林兄,聽說了嗎,柴王他老人家謀反了!”一個青衣男子看了看周圍,對著身旁之人小聲道。


    那身旁之人回道:“這事誰人不知,卻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假的。”


    “依我看來,這定然是有人嫉妒柴王賢能,向皇上進了讒言,才讓皇上蒙蔽,做出了錯誤的判斷。”那青衣男子似乎對柴王頗為信服。


    另一人點點頭:“嗯,有理。柴王他老人家的賢德可是天下共知的,依我看,當今皇上聖聽被蒙蔽,大肆搜刮古玉,不知百姓疾苦,你我二人也是功名不成,不如收拾了家什,投奔柴王而去。”


    “噓,徐兄,小聲點,現如今你我可還在天子腳下,小心隔牆有耳!”青衣男子趕忙捂住另一人的嘴巴,慌忙瞧了瞧周圍,見並無人聽到,這才鬆了一口氣。


    那人也注意到自己失言,有些慌亂地端起桌上的茶,假意品著。


    見無人觀至,青衣男子用極其細微的聲音對另一人道:“林兄,我正有此意,不如你我今日便啟程如何?”


    “如此甚好!”另一人大喜。


    “小二,結賬!”


    “客官,共五錢。”


    “拿去。”


    兩人並肩而去。


    與這相似的一幕發生在天下各處,無數的有識之士紛紛向淮州湧去。三日後,朝廷不得不發出禁令,前往淮州者,一經發現,殺無赦!這才對眾人遷往淮州的勢頭有所抑製,卻也讓百姓對皇帝的暴戾大失所望,民心開始消散。


    ………………………………


    淮州城。


    此時的淮州城已經進入了備戰狀態,整齊的軍隊日夜在城內巡邏,城門的守衛正在嚴格地檢查著過往的行人,城郊是嚴厲地訓練著的士兵,一切的一切,都在預示著戰爭的來臨。


    不過城內的百姓並未顯得太過驚慌,這裏的百姓對柴王的賢德是體會最深的,一年年的開倉濟民,一次次的發錢送飯,讓柴王在淮州的聲望再也無人可比,而且不久前柴王府之上竟顯出仙兆,據王府的人說,這是因為上天降下了仙師,幫助王爺。這更是讓百姓安下了心,定是當今皇帝不仁,上天欲讓柴王為新帝,才使仙師來相助柴王的。於是,經此一事民心更是大定,士兵的訓練也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眾多賢人義士投入王府靡下,戰爭一觸即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皇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宵小葉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宵小葉晨並收藏帝皇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