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之子溫瑁更不用說,生下來就是個傻子,現在連數都不會數。淑妃被貶冷宮,天天像個厲鬼一般叫罵,說是有人悶傻了她的孩子,至於是否是真的,在宮中卻一直是個禁忌,因為——從那之後,後宮所出皆為癡傻,當年洪德帝家宴,滿席的屎尿口水味,簡直讓人不堪回想。
而曾經的德妃現今的太上皇後,卻養育了洪德帝唯二的兩個健康孩子,一個是溫璃,一個是溫珩。隻是洪德帝一朝被俘,倆人都成了閑散王爺。
元皇後給了溫珩足夠的時間去回想這幾個人的下場,然後才道:「那你可知道那個妄議朝政的術士,後來怎麽樣了嗎?」
溫珩握緊了拳頭,指甲甚至都陷進了肉裏,答:「兒臣不知。」
元皇後慢慢地摩梭著自己精心護理的指甲,輕輕說:「他被本宮用烙鐵烙瞎了雙眼扔進蠆盆裏去了。」
溫珩的身體不自覺地顫抖了起來,他忽然回想起了第一次得知滿後宮癡傻皇子的真相時,被嚇得高燒了半個月,人們都說是元皇後遭報應了,溫珩也要燒成個呆兒。那時候,還是元皇後來,坐到了溫珩的床邊,照料了他好一會。
溫珩現在還記得,元皇後那時撫摸著他稚嫩的小手,用從來都沒有過的溫柔語氣輕聲對他說:「你要是真的燒成了癡呆,我就把你扔到護城河裏,那護城河的水好深好冷,裏麵都是溺死的怨鬼,會抓著你越沉越深,越沉越深。」
接著,元皇後又將溫珩的藥全都倒掉,連看都不看溫珩說:「本宮勸你,早點好。要知道,能替代你的孩子,多得數不清。」 大概是溫珩真的命不該絕,三天之後,他的病莫名就好了,而且從那以後,不管吃穿如何差,都再未生病。人們又說,元皇後果然是富貴天成。
在宮外住的這些年,溫珩以為自己早就已經忘記了元皇後的所行所為,可今天他才明白,對母親的恐懼已經深深地刻在了他的骨頭裏,遠勝於對長兄的畏懼。
溫珩的冷汗滴在地上,他顫著聲音答:「母後息怒,歸監正與兒臣真的隻是普通朋友,兒臣與王兄一條心,歸監正這幾日也在說,王兄如石中隱玉,雖中有波折,但終成大業。」
「他真這樣說?」溫璃一聽欣喜不已,忙追問道。
「是的,」溫珩握緊了手心,那手心中有歸雁徊給他寫的字,他死死攥著那字,就像在生死邊緣攥緊歸雁徊的衣襟一般,「歸監正……」溫珩說到這裏,故意抬起身瞥了眼周圍的宮人,溫璃一看,急不可耐的揮手讓眾宮人都下了去。
待宮人下去,溫珩才繼續說道:「歸監正說之前特意為王兄卜了一卦。卦上說王兄理想高遠,才華特異,腦力過人,將來必定執牛耳而策天下。」
「好!說得好!」溫璃站起來大聲稱讚道,他從不懷疑,自己隻是潛龍在淵,當風起雲湧,定當騰龍九天。而元皇後卻白了他一眼,不過對於自己的兒子,元皇後一向放縱,她隻是拉著溫璃的手讓他坐下。
「那歸雁徊既然這樣說,當時又為何誆騙璃兒?」元皇後接著問道,但溫珩聽得出來,她的語氣已經舒緩了許多。
「那日之事,歸監正也是無奈之舉。」溫珩說,「現在王兄繼承大統已是必然,可是內朝之中,顧將軍當年擁立了新君,仇侍郎及石將軍均主張過廢太子,萬首輔又將自己劃清了界限,以溫珩之愚見,王兄繼位易,守位卻難,而現在歸監正這樣做,仇侍郎及石將軍都認為此事是顧將軍挑起來的,這樣才能達成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局麵。」
「他好好一個欽天監監正,不去做曆法,摻乎這些事作什麽?」元皇後似在問溫珩,又似在問自己,「難道是有人背後指使?」
「這歸監正沒有跟兒臣說過,但是……兒臣認為,這背後的人是……」
溫珩語焉不詳,聽得元皇後著急,她追問道:「是誰?」
溫珩又俯身低頭,可是他這回沒有答話,而是豎起了一個指頭,指著上麵。
「是景承帝?」元皇後詫異。
「難怪!」溫璃也恍然大悟,「難怪我那天說是歸雁徊挑起來的,聖上發了那麽大的脾氣,居然還裝作不認識他!」
「這歸雁徊……」溫璃想了想不禁笑了,「也真是個人才,將來我必定招他為智囊!」
聽溫璃這樣說了,溫珩終於鬆了口氣,隻是他這番臨時瞎編的說辭,漏洞百出,好在元皇後似乎並不在意,甚至也沒考兄弟兩人多少國策,便打發溫珩走了。
這邊溫珩剛走,那邊便有一人,從帷幕後出來,看到來人,溫璃也是一驚。
竟然是司禮監秉筆太監之一的尚星文。
「他怎麽會在這?!」溫璃立刻想到自己之前與溫珩的對話,全被這人聽去了,瞬間起了一身的冷汗。
但那尚星文未回應,隻是笑眯眯地施了個禮。
元皇後看了眼溫璃,又示意了下尚星文:「你說吧。」
「是。」尚星文細著嗓子回。
「回太上皇後,回簡王殿下,奴才隻是說說自己所見的,至於是非曲直,奴才著實是沒有這個能耐去判斷。」 與大太監向傾陽的醇和為人不同,尚星文這人總是陰陽怪氣的,看著瘮人,是以溫璃也未與其有太多的接觸,沒想到,今日居然會在母後這裏遇到他。
元皇後一聽,扯出個皮笑肉不笑的樣子。
而曾經的德妃現今的太上皇後,卻養育了洪德帝唯二的兩個健康孩子,一個是溫璃,一個是溫珩。隻是洪德帝一朝被俘,倆人都成了閑散王爺。
元皇後給了溫珩足夠的時間去回想這幾個人的下場,然後才道:「那你可知道那個妄議朝政的術士,後來怎麽樣了嗎?」
溫珩握緊了拳頭,指甲甚至都陷進了肉裏,答:「兒臣不知。」
元皇後慢慢地摩梭著自己精心護理的指甲,輕輕說:「他被本宮用烙鐵烙瞎了雙眼扔進蠆盆裏去了。」
溫珩的身體不自覺地顫抖了起來,他忽然回想起了第一次得知滿後宮癡傻皇子的真相時,被嚇得高燒了半個月,人們都說是元皇後遭報應了,溫珩也要燒成個呆兒。那時候,還是元皇後來,坐到了溫珩的床邊,照料了他好一會。
溫珩現在還記得,元皇後那時撫摸著他稚嫩的小手,用從來都沒有過的溫柔語氣輕聲對他說:「你要是真的燒成了癡呆,我就把你扔到護城河裏,那護城河的水好深好冷,裏麵都是溺死的怨鬼,會抓著你越沉越深,越沉越深。」
接著,元皇後又將溫珩的藥全都倒掉,連看都不看溫珩說:「本宮勸你,早點好。要知道,能替代你的孩子,多得數不清。」 大概是溫珩真的命不該絕,三天之後,他的病莫名就好了,而且從那以後,不管吃穿如何差,都再未生病。人們又說,元皇後果然是富貴天成。
在宮外住的這些年,溫珩以為自己早就已經忘記了元皇後的所行所為,可今天他才明白,對母親的恐懼已經深深地刻在了他的骨頭裏,遠勝於對長兄的畏懼。
溫珩的冷汗滴在地上,他顫著聲音答:「母後息怒,歸監正與兒臣真的隻是普通朋友,兒臣與王兄一條心,歸監正這幾日也在說,王兄如石中隱玉,雖中有波折,但終成大業。」
「他真這樣說?」溫璃一聽欣喜不已,忙追問道。
「是的,」溫珩握緊了手心,那手心中有歸雁徊給他寫的字,他死死攥著那字,就像在生死邊緣攥緊歸雁徊的衣襟一般,「歸監正……」溫珩說到這裏,故意抬起身瞥了眼周圍的宮人,溫璃一看,急不可耐的揮手讓眾宮人都下了去。
待宮人下去,溫珩才繼續說道:「歸監正說之前特意為王兄卜了一卦。卦上說王兄理想高遠,才華特異,腦力過人,將來必定執牛耳而策天下。」
「好!說得好!」溫璃站起來大聲稱讚道,他從不懷疑,自己隻是潛龍在淵,當風起雲湧,定當騰龍九天。而元皇後卻白了他一眼,不過對於自己的兒子,元皇後一向放縱,她隻是拉著溫璃的手讓他坐下。
「那歸雁徊既然這樣說,當時又為何誆騙璃兒?」元皇後接著問道,但溫珩聽得出來,她的語氣已經舒緩了許多。
「那日之事,歸監正也是無奈之舉。」溫珩說,「現在王兄繼承大統已是必然,可是內朝之中,顧將軍當年擁立了新君,仇侍郎及石將軍均主張過廢太子,萬首輔又將自己劃清了界限,以溫珩之愚見,王兄繼位易,守位卻難,而現在歸監正這樣做,仇侍郎及石將軍都認為此事是顧將軍挑起來的,這樣才能達成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局麵。」
「他好好一個欽天監監正,不去做曆法,摻乎這些事作什麽?」元皇後似在問溫珩,又似在問自己,「難道是有人背後指使?」
「這歸監正沒有跟兒臣說過,但是……兒臣認為,這背後的人是……」
溫珩語焉不詳,聽得元皇後著急,她追問道:「是誰?」
溫珩又俯身低頭,可是他這回沒有答話,而是豎起了一個指頭,指著上麵。
「是景承帝?」元皇後詫異。
「難怪!」溫璃也恍然大悟,「難怪我那天說是歸雁徊挑起來的,聖上發了那麽大的脾氣,居然還裝作不認識他!」
「這歸雁徊……」溫璃想了想不禁笑了,「也真是個人才,將來我必定招他為智囊!」
聽溫璃這樣說了,溫珩終於鬆了口氣,隻是他這番臨時瞎編的說辭,漏洞百出,好在元皇後似乎並不在意,甚至也沒考兄弟兩人多少國策,便打發溫珩走了。
這邊溫珩剛走,那邊便有一人,從帷幕後出來,看到來人,溫璃也是一驚。
竟然是司禮監秉筆太監之一的尚星文。
「他怎麽會在這?!」溫璃立刻想到自己之前與溫珩的對話,全被這人聽去了,瞬間起了一身的冷汗。
但那尚星文未回應,隻是笑眯眯地施了個禮。
元皇後看了眼溫璃,又示意了下尚星文:「你說吧。」
「是。」尚星文細著嗓子回。
「回太上皇後,回簡王殿下,奴才隻是說說自己所見的,至於是非曲直,奴才著實是沒有這個能耐去判斷。」 與大太監向傾陽的醇和為人不同,尚星文這人總是陰陽怪氣的,看著瘮人,是以溫璃也未與其有太多的接觸,沒想到,今日居然會在母後這裏遇到他。
元皇後一聽,扯出個皮笑肉不笑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