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成親?跟誰?
謝安點頭道,“我已問過王家,王家說越早越好,都老大不小了。”
王家?王獻之嗎?敏敏頓時睜大眼睛。
謝母點點頭,“難為凝之了,等韞兒這麽久了。”
晴天霹靂般打到敏敏頭頂。她小姐嫁的不是王獻之而是王凝之?那麽她以前所做的努力都打水漂了?她怎麽那麽糊塗?敏敏一激動,也顧不得自己屁股的疼痛,轉身向清淤齋跑去。
“這個賤婢真沒規矩。”謝母狠狠道,但卻觀察謝安的神情,雖然狠話卻在收到謝安報以微笑的臉,語氣變弱了些。
她跑到清淤齋,很不客氣推開謝道韞的房門。
此時的謝道韞,在繡霞披,聞到門被打開,抬眼看去卻是敏敏。甚是驚訝。
敏敏見謝道韞居然在霞披頓時腦袋充血,“小姐,你難道真要放棄嗎?”
謝道韞看著手中的霞披,眼神中流露出一直隱忍的不舍,“敏敏,你不懂。”
“是,我不懂。我不懂一直很有思想的小姐居然如此就放棄自己的幸福。
”
謝道韞至若無聞般繼續繡起她的霞披。
敏敏搶過她的針線,怒道,“小姐,你怎會變得如此?”
“你可聽過這樣一首詩?”
敏敏不言。
“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樂我員。出其闉闍,有女如荼。雖則如荼,匪我思且。縞衣茹藘,聊可與娛。”
“敏敏才疏學淺,不懂這首詩是什麽意思。”她咬了咬牙。
“《出其東門》抒寫男子對意中的愛人忠貞不渝的感情,詩以城門雲集的眾多女子陪襯自己心中的愛人。”
敏敏一愣,“這關你嫁給王凝之什麽關係?”
“這是王獻之贈與郗道茂的詩句。”
“啥?誰?”敏敏驚訝,怎麽就冒出這麽一個人?
謝道韞自嘲般笑,“郗道茂與王獻之青梅竹馬,相識相知。而我竟然全無了解。”
敏敏不再說話,“小姐你是怎麽知道的?”
“叔叔告之。”
“你怎麽知道是真的?”敏敏有些激動,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謝道韞有些生氣,“叔叔是不會騙我的。因為我叔叔是謝安。我們謝家篤信敬佩的第一人。”
她怔住了,謝安,他在謝道韞心中,在整個謝家……竟然如此。
“那麽為什麽是王凝之?小姐不是說他迂腐?”她還是不能接受她與小姐辛苦幾年,換來是這樣結果。
“我已經20了,大齡女子。”
“那非要王凝之嗎?”
謝道韞訕訕一笑,“能配得上謝家的也就隻有王家,而王凝之因為我一直未婚娶。”
她徹底無語了。因為謝道韞說得確實很現實,她也不得不去麵對著現實。
不禁,她想起了她與謝安。
那是似乎沒有未來的結果。她不禁苦笑,小妾她願意嗎?以她性格很難,同一人分享自己的丈夫已經很困難,還要做小的?
窩囊……
謝道韞於永和353年,五月初一,出閣。
道韞出嫁
她忘不了那一日。永和353年,五月初一。鑼聲擊鼓,漫天紅羅掛在謝府,喜氣洋洋。人們絡繹不絕地穿梭謝府上下。隻有清淤齋內,一片安靜。
她看著謝母一梳又一梳,在謝道韞發間來回。謝道韞安靜看著鏡中的自己,看不出喜怒哀樂。
“韞兒,娘知道你是個乖巧地孩子,到那自是知道自己該幹什麽吧。”
謝道韞點頭,“娘,你放心。”
謝母“嗯”了一聲,把謝道韞的髮髻盤好,帶上鳳冠。
“娘先去打點一下,待會再來。”
“嗯。”
待謝母走後。謝道韞對敏敏說,“我選了翠竹當我的陪嫁丫鬟。敏敏,從現在開始,你不再是我丫鬟了。”
敏敏一愣,連忙問,“為什麽不要敏敏一起跟去?難道是敏敏做的不夠好嗎?”
謝道韞輕笑,“就是你做的太好了,我才不忍心。”
她不再說話,隻是低著頭,靜靜地。
“我知道你傾心於叔叔。隻是敏敏,我不以主子的身份,而是以朋友的建議告誡你。我叔叔你要不起。”
謝道韞再道,“我聽我父親說過,我叔叔從小文采卓越,不似凡人。不僅臨危不亂,心如止水,而且還是個專情的人。”
敏敏一愣,心裏頓時慌慌的。
“我叔叔熱愛著一個女人,但是卻不是你。我想我叔叔之所以熱愛你,應該是那女子的原因。”
她的話,說得很明顯,她也聽得很徹底。她隻不過是個替身罷了。她就立在謝道韞的旁邊,一句話也不想說。
謝道韞輕嘆一口氣,“以後的路,看你自己選擇。我隻是告訴你了,前麵的路,布滿荊棘。”
“謝謝小姐教誨。”她半抿著嘴,眼神似乎有些呆板。
謝道韞把飛燕玨塞到敏敏手裏,“這是皇太後贈與謝家。聽說還有一顆翡翠的。原本是一對,隻是找不到了。我現把它贈與於你。”
她木訥睜大眼看著手上的白玉“飛燕玨”,連忙推回給謝道韞,“我收不得,這時夫人贈與小姐的。”
“你可知這飛燕玨有個故事?”
她搖頭。
“原本這是塊璞玉,廉價要死。可有位癡相公意外得到這塊玉,便把他雕刻成雙飛燕。送給他的妻子。說也奇怪,本是渾濁雜質很多的璞玉,自被刻了雙飛燕,吸了這對恩愛夫妻的人氣,漸漸一個白嫩如雲,一個翠綠如蔭。”
“我想這塊玉不適合我,適合得如意郎君的人。”謝道韞笑道,把飛燕玨塞到敏敏手中,“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謝道韞用誠懇的話對敏敏說,眼神流露出的是由衷的祝福。
一心人?是謝安嗎?敏敏自嘲起來,太遙遠了……謝母來後,便攜謝道韞出了清淤齋,出了謝府。敏敏另一手攙扶上了轎子,進轎子前,謝道韞緊緊握著敏敏,用幾乎憐惜的語氣道,“不如憐取眼前人。”說罷,進了轎子,敲鑼打鼓,轎子抬起,敏敏傻傻站在原地,一直注視著謝道韞的八抬轎子隨著鼓號聲,漸行漸遠。
不如憐取眼前人……在她腦海重複著……
劉氏來到謝府的時候,是謝道韞出嫁後第二天,謝琰依舊對敏敏使眼色看。有時候敏敏真的想過結束算了,隻是每次見到謝安,就放不下。不禁總是想起這個男人的好來。
在同一天,來了一個稀客,那便是謝道韞的父親——謝奕。他風塵僕僕進了謝家,暴躁的拍起主廳的桌子,似乎很是生氣。那天,敏敏隻記得,謝奕一回家,就跟謝母吵了起來。似乎是因為謝道韞結婚而沒跟他商量,甚至連通知都沒有。這讓敏敏很費解,於是好奇地問過謝安,不想謝安隻是撫摸著敏敏頭髮,溫潤說,小孩子家,別多管閑事。
他還把她當小孩子嗎?敏敏問過他,到底對她是怎麽看的。謝安隻道,一個需要他照顧的女子。
她隻是無奈回個苦笑。
謝玄近來心情很不好。至少不再與敏敏抬槓了。敏敏問他怎麽了,他總是笑著說沒事,可是當聽到屋裏謝母與謝奕的爭執時,他的笑容總是僵硬起來。
謝道韞的新婚第五日歸。手挽著王凝之,一派少婦的樣子回來。王凝之與謝奕見麵聊嘮。謝母則與謝道韞。
當時場麵熱鬧,而謝奕與謝母看起來也比較和諧。
敏敏自謝道韞出嫁後沒了主子,按照常理暫時是謝玄的丫鬟。所以那日敏敏站在謝玄身邊。
“韞兒,在夫家還好?”謝母問道。謝道韞點頭,“婆婆公公對我甚好,夫君待我也好。”
王凝之聽後,臉上多出笑容。
謝家人都已臉滿意的樣子。劉氏笑道,“凝之,你可想說,有妻如此,夫復何求?”
王凝之臉一紅,笑道,“也隻有嬸嬸了解,謝叔叔有妻如此,夫復何求?”
他的這句話似乎犯了禁忌一般,屋子裏的人頓時沒了聲響。王凝之一臉茫然看著謝道韞,謝道韞也是一愣沒回過神,卻還是謝安第一個朗聲笑道,“我有王羲之這個友,夫復何求?”
他的話剛說完,屋內又復生熱鬧起來。也隻有敏敏一直沉默看著那尷尬笑的劉氏,皮笑肉不笑的謝琰,還有依舊麵不改色的謝安。
她心裏頓時,多了一種無名的委屈。
而在旁邊的謝玄則不動聲色猛灌起酒來。
謝安點頭道,“我已問過王家,王家說越早越好,都老大不小了。”
王家?王獻之嗎?敏敏頓時睜大眼睛。
謝母點點頭,“難為凝之了,等韞兒這麽久了。”
晴天霹靂般打到敏敏頭頂。她小姐嫁的不是王獻之而是王凝之?那麽她以前所做的努力都打水漂了?她怎麽那麽糊塗?敏敏一激動,也顧不得自己屁股的疼痛,轉身向清淤齋跑去。
“這個賤婢真沒規矩。”謝母狠狠道,但卻觀察謝安的神情,雖然狠話卻在收到謝安報以微笑的臉,語氣變弱了些。
她跑到清淤齋,很不客氣推開謝道韞的房門。
此時的謝道韞,在繡霞披,聞到門被打開,抬眼看去卻是敏敏。甚是驚訝。
敏敏見謝道韞居然在霞披頓時腦袋充血,“小姐,你難道真要放棄嗎?”
謝道韞看著手中的霞披,眼神中流露出一直隱忍的不舍,“敏敏,你不懂。”
“是,我不懂。我不懂一直很有思想的小姐居然如此就放棄自己的幸福。
”
謝道韞至若無聞般繼續繡起她的霞披。
敏敏搶過她的針線,怒道,“小姐,你怎會變得如此?”
“你可聽過這樣一首詩?”
敏敏不言。
“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樂我員。出其闉闍,有女如荼。雖則如荼,匪我思且。縞衣茹藘,聊可與娛。”
“敏敏才疏學淺,不懂這首詩是什麽意思。”她咬了咬牙。
“《出其東門》抒寫男子對意中的愛人忠貞不渝的感情,詩以城門雲集的眾多女子陪襯自己心中的愛人。”
敏敏一愣,“這關你嫁給王凝之什麽關係?”
“這是王獻之贈與郗道茂的詩句。”
“啥?誰?”敏敏驚訝,怎麽就冒出這麽一個人?
謝道韞自嘲般笑,“郗道茂與王獻之青梅竹馬,相識相知。而我竟然全無了解。”
敏敏不再說話,“小姐你是怎麽知道的?”
“叔叔告之。”
“你怎麽知道是真的?”敏敏有些激動,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謝道韞有些生氣,“叔叔是不會騙我的。因為我叔叔是謝安。我們謝家篤信敬佩的第一人。”
她怔住了,謝安,他在謝道韞心中,在整個謝家……竟然如此。
“那麽為什麽是王凝之?小姐不是說他迂腐?”她還是不能接受她與小姐辛苦幾年,換來是這樣結果。
“我已經20了,大齡女子。”
“那非要王凝之嗎?”
謝道韞訕訕一笑,“能配得上謝家的也就隻有王家,而王凝之因為我一直未婚娶。”
她徹底無語了。因為謝道韞說得確實很現實,她也不得不去麵對著現實。
不禁,她想起了她與謝安。
那是似乎沒有未來的結果。她不禁苦笑,小妾她願意嗎?以她性格很難,同一人分享自己的丈夫已經很困難,還要做小的?
窩囊……
謝道韞於永和353年,五月初一,出閣。
道韞出嫁
她忘不了那一日。永和353年,五月初一。鑼聲擊鼓,漫天紅羅掛在謝府,喜氣洋洋。人們絡繹不絕地穿梭謝府上下。隻有清淤齋內,一片安靜。
她看著謝母一梳又一梳,在謝道韞發間來回。謝道韞安靜看著鏡中的自己,看不出喜怒哀樂。
“韞兒,娘知道你是個乖巧地孩子,到那自是知道自己該幹什麽吧。”
謝道韞點頭,“娘,你放心。”
謝母“嗯”了一聲,把謝道韞的髮髻盤好,帶上鳳冠。
“娘先去打點一下,待會再來。”
“嗯。”
待謝母走後。謝道韞對敏敏說,“我選了翠竹當我的陪嫁丫鬟。敏敏,從現在開始,你不再是我丫鬟了。”
敏敏一愣,連忙問,“為什麽不要敏敏一起跟去?難道是敏敏做的不夠好嗎?”
謝道韞輕笑,“就是你做的太好了,我才不忍心。”
她不再說話,隻是低著頭,靜靜地。
“我知道你傾心於叔叔。隻是敏敏,我不以主子的身份,而是以朋友的建議告誡你。我叔叔你要不起。”
謝道韞再道,“我聽我父親說過,我叔叔從小文采卓越,不似凡人。不僅臨危不亂,心如止水,而且還是個專情的人。”
敏敏一愣,心裏頓時慌慌的。
“我叔叔熱愛著一個女人,但是卻不是你。我想我叔叔之所以熱愛你,應該是那女子的原因。”
她的話,說得很明顯,她也聽得很徹底。她隻不過是個替身罷了。她就立在謝道韞的旁邊,一句話也不想說。
謝道韞輕嘆一口氣,“以後的路,看你自己選擇。我隻是告訴你了,前麵的路,布滿荊棘。”
“謝謝小姐教誨。”她半抿著嘴,眼神似乎有些呆板。
謝道韞把飛燕玨塞到敏敏手裏,“這是皇太後贈與謝家。聽說還有一顆翡翠的。原本是一對,隻是找不到了。我現把它贈與於你。”
她木訥睜大眼看著手上的白玉“飛燕玨”,連忙推回給謝道韞,“我收不得,這時夫人贈與小姐的。”
“你可知這飛燕玨有個故事?”
她搖頭。
“原本這是塊璞玉,廉價要死。可有位癡相公意外得到這塊玉,便把他雕刻成雙飛燕。送給他的妻子。說也奇怪,本是渾濁雜質很多的璞玉,自被刻了雙飛燕,吸了這對恩愛夫妻的人氣,漸漸一個白嫩如雲,一個翠綠如蔭。”
“我想這塊玉不適合我,適合得如意郎君的人。”謝道韞笑道,把飛燕玨塞到敏敏手中,“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謝道韞用誠懇的話對敏敏說,眼神流露出的是由衷的祝福。
一心人?是謝安嗎?敏敏自嘲起來,太遙遠了……謝母來後,便攜謝道韞出了清淤齋,出了謝府。敏敏另一手攙扶上了轎子,進轎子前,謝道韞緊緊握著敏敏,用幾乎憐惜的語氣道,“不如憐取眼前人。”說罷,進了轎子,敲鑼打鼓,轎子抬起,敏敏傻傻站在原地,一直注視著謝道韞的八抬轎子隨著鼓號聲,漸行漸遠。
不如憐取眼前人……在她腦海重複著……
劉氏來到謝府的時候,是謝道韞出嫁後第二天,謝琰依舊對敏敏使眼色看。有時候敏敏真的想過結束算了,隻是每次見到謝安,就放不下。不禁總是想起這個男人的好來。
在同一天,來了一個稀客,那便是謝道韞的父親——謝奕。他風塵僕僕進了謝家,暴躁的拍起主廳的桌子,似乎很是生氣。那天,敏敏隻記得,謝奕一回家,就跟謝母吵了起來。似乎是因為謝道韞結婚而沒跟他商量,甚至連通知都沒有。這讓敏敏很費解,於是好奇地問過謝安,不想謝安隻是撫摸著敏敏頭髮,溫潤說,小孩子家,別多管閑事。
他還把她當小孩子嗎?敏敏問過他,到底對她是怎麽看的。謝安隻道,一個需要他照顧的女子。
她隻是無奈回個苦笑。
謝玄近來心情很不好。至少不再與敏敏抬槓了。敏敏問他怎麽了,他總是笑著說沒事,可是當聽到屋裏謝母與謝奕的爭執時,他的笑容總是僵硬起來。
謝道韞的新婚第五日歸。手挽著王凝之,一派少婦的樣子回來。王凝之與謝奕見麵聊嘮。謝母則與謝道韞。
當時場麵熱鬧,而謝奕與謝母看起來也比較和諧。
敏敏自謝道韞出嫁後沒了主子,按照常理暫時是謝玄的丫鬟。所以那日敏敏站在謝玄身邊。
“韞兒,在夫家還好?”謝母問道。謝道韞點頭,“婆婆公公對我甚好,夫君待我也好。”
王凝之聽後,臉上多出笑容。
謝家人都已臉滿意的樣子。劉氏笑道,“凝之,你可想說,有妻如此,夫復何求?”
王凝之臉一紅,笑道,“也隻有嬸嬸了解,謝叔叔有妻如此,夫復何求?”
他的這句話似乎犯了禁忌一般,屋子裏的人頓時沒了聲響。王凝之一臉茫然看著謝道韞,謝道韞也是一愣沒回過神,卻還是謝安第一個朗聲笑道,“我有王羲之這個友,夫復何求?”
他的話剛說完,屋內又復生熱鬧起來。也隻有敏敏一直沉默看著那尷尬笑的劉氏,皮笑肉不笑的謝琰,還有依舊麵不改色的謝安。
她心裏頓時,多了一種無名的委屈。
而在旁邊的謝玄則不動聲色猛灌起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