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皇帝那邊動作似乎更快,本王遠遠看到已經臣子開始進出皇帝的營帳,想來是談政務。
皇帝是有政治手段和治國之才的,再加上他又如此勤勉,本王從不擔心他做不好皇帝的位置。本王隻擔心,他腳步邁得太快,這個國家跟不上。
「秦王。」本王正在想事情,突然聽到有人叫本王。
本王聞聲抬頭,看到狄遠朝本王走來。看他來的方向,他應該剛從皇帝的營帳出來。
「學生見過秦王。」狄遠在本王麵前站定,朝本王彎腰拱手。
雖然狄遠礙於政治原因與本王疏遠了,但隻要他仍舊在本王麵前自稱「學生」一天,本王便仍是他的老師。
「暇之有何事?」
狄遠道:「學生有些話想與秦王說,可惜一直沒有適當的理由登門拜訪。」
「說吧。」
狄遠轉頭看了看四周,麵帶猶疑:「還請秦王移步,與學生走一走。」
看來這是要談一些隱晦的話題了,本王垂眼想了片刻,點了點頭。
狄遠與本王一路朝深林走,漸遠了護衛。
待林深人靜,狄遠終於開口了。他先是輕嘆一聲,然後道:「陛下其實很看重秦王。」
這句話很明顯隻是開胃菜,本王不急著回應,等著他的下文。
果然,狄遠繼續道:「秦王的看法是最能影響陛下的,確切一點形容,是其它臣子的意見加起來也趕不上的。」
本王並不認為狄遠說的對,但也並非全無道理。隻是這些與本王的主觀意誌並無幹係,本王淡淡回道:「本王並沒有左右陛下的意圖和行為。」
狄遠道:「的確。但很多事情並非是主觀意願能操控的,秦王未必想影響陛下,陛下也未必樂於受這種影響。」
這句話著實有些弦外之音,本王轉頭看著狄遠:「你說這話是什麽意思?」
狄遠沉默了片刻,接著咬了咬牙道:「恕學生直言,陛下心頭之患正是秦王,請秦王早做打算!」
狄遠這般直白地說出這種話,著實有些令本王意外,這並非他的性格,當然也不排除他為了達到目的,故意為之。
本王幽幽反問狄遠:「你當真全為本王著想?」
狄遠回答得十分果斷:「學生所圖不過忠孝兩全,學生最大的心願不過是保全老師並為陛下解憂。」
這聲殷切的「老師」讓本王心有觸動,本王嘆了一口氣:「本王想過回封地,但陛下不允。」
狄遠苦笑了一聲:「陛下心思重,他的想法學生也不好說。」不好說不是不知道,狄遠還有未盡之言。他這種人說話總喜歡藏三分,而不會把話說透。
「陛下在猶豫,但等到他下定決心的那一天便遲了。」狄遠繼續在本王心上加著碼,看來他真的很希望本王離開,但這事並非本王能做主。
本王沒有再給狄遠回應,狄遠也意識到話多說無益,於是朝本王行了一禮。
「學生告辭。」
最後一抹天光已幾近消失,本王看著幽暗的林子深處長嘆了一口氣。狄遠說本王與皇帝的矛盾終有不可調和的那天,而本王覺得他沒看錯。
晚上的宴會很是盛大,可惜本王素來不是能湊這種熱鬧的人。以前是因為旁人知道本王酒量不好不會自討沒趣;如今是因為本王毫無實權,旁人不屑巴結。
這樣說來,本王的坐席總是宴會之上最冷清的地方。而皇帝那邊觥籌交錯,應接不暇。著實是鮮明的對比。
本王也看到了白天皇帝與本王提過的百濟公主,話說方才她是與謝京一同回來的吧。這樣一來,本王似乎明白了一些皇帝的打算。
俗話說破船也有三千釘,本王再不濟還是有兩三人來敬本王酒的,不過本王都以茶回敬,唯有大將軍趙子軒那傢夥打定主意要整本王,死纏爛打的灌了本王兩杯。
涼酒下肚,本王麵上卻燒了起來,連帶著心底的火氣。本王現在覺得趙子軒這張臉著實可惡。
趙子軒看出本王在發怒邊緣,便也不作妖了。但他溜之前促狹地說了一句:「殷鑑現在麵若桃花,目若春水,著實讓人放心不下,回去的時候勿忘了叫我。當然,若殷鑑期待著被某位姑娘引入幕中,就當我上一句沒說。」
本王冷笑了一聲:「等本王空下來,定上門拜訪弟妹。」
果然提到要向他媳婦兒告狀趙子軒就慫了:「殷鑑,兄弟一場,不至如此。為弟錯了還不行嗎?」
本王沒好氣地給了他一個白眼:「去你的吧。」
說起趙子軒的夫人也是個傳奇。
當初趙子軒初掌兵,很是勝了幾場,一時風頭大盛。
年少得誌,鮮衣怒馬。如此意氣風發的少年難免得意忘形,於是某日,趙子軒在縱馬過市驚擾民眾時被一少女踢落馬下,那少女踢飛趙子軒後落到馬上,一勒韁繩輕輕鬆鬆地製住了受驚的馬匹。
那時還是少將軍的趙子軒,在那一瞬間,淪陷。
當初聽到趙子軒與其夫人相遇的故事時,本王對這對歡喜冤家又是高興又是無奈,但如今回想起來隻剩滿心的羨慕
如今,同輩之中,比本王小的都成了三個孩子的爹。而本王依舊孤家寡人,說不寂寥是假的,但說想多想成親卻也不至於。
本王對美眷相伴兒女繞膝的生活似乎並沒有常人那般期待,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本王從未有過心儀之人。
皇帝是有政治手段和治國之才的,再加上他又如此勤勉,本王從不擔心他做不好皇帝的位置。本王隻擔心,他腳步邁得太快,這個國家跟不上。
「秦王。」本王正在想事情,突然聽到有人叫本王。
本王聞聲抬頭,看到狄遠朝本王走來。看他來的方向,他應該剛從皇帝的營帳出來。
「學生見過秦王。」狄遠在本王麵前站定,朝本王彎腰拱手。
雖然狄遠礙於政治原因與本王疏遠了,但隻要他仍舊在本王麵前自稱「學生」一天,本王便仍是他的老師。
「暇之有何事?」
狄遠道:「學生有些話想與秦王說,可惜一直沒有適當的理由登門拜訪。」
「說吧。」
狄遠轉頭看了看四周,麵帶猶疑:「還請秦王移步,與學生走一走。」
看來這是要談一些隱晦的話題了,本王垂眼想了片刻,點了點頭。
狄遠與本王一路朝深林走,漸遠了護衛。
待林深人靜,狄遠終於開口了。他先是輕嘆一聲,然後道:「陛下其實很看重秦王。」
這句話很明顯隻是開胃菜,本王不急著回應,等著他的下文。
果然,狄遠繼續道:「秦王的看法是最能影響陛下的,確切一點形容,是其它臣子的意見加起來也趕不上的。」
本王並不認為狄遠說的對,但也並非全無道理。隻是這些與本王的主觀意誌並無幹係,本王淡淡回道:「本王並沒有左右陛下的意圖和行為。」
狄遠道:「的確。但很多事情並非是主觀意願能操控的,秦王未必想影響陛下,陛下也未必樂於受這種影響。」
這句話著實有些弦外之音,本王轉頭看著狄遠:「你說這話是什麽意思?」
狄遠沉默了片刻,接著咬了咬牙道:「恕學生直言,陛下心頭之患正是秦王,請秦王早做打算!」
狄遠這般直白地說出這種話,著實有些令本王意外,這並非他的性格,當然也不排除他為了達到目的,故意為之。
本王幽幽反問狄遠:「你當真全為本王著想?」
狄遠回答得十分果斷:「學生所圖不過忠孝兩全,學生最大的心願不過是保全老師並為陛下解憂。」
這聲殷切的「老師」讓本王心有觸動,本王嘆了一口氣:「本王想過回封地,但陛下不允。」
狄遠苦笑了一聲:「陛下心思重,他的想法學生也不好說。」不好說不是不知道,狄遠還有未盡之言。他這種人說話總喜歡藏三分,而不會把話說透。
「陛下在猶豫,但等到他下定決心的那一天便遲了。」狄遠繼續在本王心上加著碼,看來他真的很希望本王離開,但這事並非本王能做主。
本王沒有再給狄遠回應,狄遠也意識到話多說無益,於是朝本王行了一禮。
「學生告辭。」
最後一抹天光已幾近消失,本王看著幽暗的林子深處長嘆了一口氣。狄遠說本王與皇帝的矛盾終有不可調和的那天,而本王覺得他沒看錯。
晚上的宴會很是盛大,可惜本王素來不是能湊這種熱鬧的人。以前是因為旁人知道本王酒量不好不會自討沒趣;如今是因為本王毫無實權,旁人不屑巴結。
這樣說來,本王的坐席總是宴會之上最冷清的地方。而皇帝那邊觥籌交錯,應接不暇。著實是鮮明的對比。
本王也看到了白天皇帝與本王提過的百濟公主,話說方才她是與謝京一同回來的吧。這樣一來,本王似乎明白了一些皇帝的打算。
俗話說破船也有三千釘,本王再不濟還是有兩三人來敬本王酒的,不過本王都以茶回敬,唯有大將軍趙子軒那傢夥打定主意要整本王,死纏爛打的灌了本王兩杯。
涼酒下肚,本王麵上卻燒了起來,連帶著心底的火氣。本王現在覺得趙子軒這張臉著實可惡。
趙子軒看出本王在發怒邊緣,便也不作妖了。但他溜之前促狹地說了一句:「殷鑑現在麵若桃花,目若春水,著實讓人放心不下,回去的時候勿忘了叫我。當然,若殷鑑期待著被某位姑娘引入幕中,就當我上一句沒說。」
本王冷笑了一聲:「等本王空下來,定上門拜訪弟妹。」
果然提到要向他媳婦兒告狀趙子軒就慫了:「殷鑑,兄弟一場,不至如此。為弟錯了還不行嗎?」
本王沒好氣地給了他一個白眼:「去你的吧。」
說起趙子軒的夫人也是個傳奇。
當初趙子軒初掌兵,很是勝了幾場,一時風頭大盛。
年少得誌,鮮衣怒馬。如此意氣風發的少年難免得意忘形,於是某日,趙子軒在縱馬過市驚擾民眾時被一少女踢落馬下,那少女踢飛趙子軒後落到馬上,一勒韁繩輕輕鬆鬆地製住了受驚的馬匹。
那時還是少將軍的趙子軒,在那一瞬間,淪陷。
當初聽到趙子軒與其夫人相遇的故事時,本王對這對歡喜冤家又是高興又是無奈,但如今回想起來隻剩滿心的羨慕
如今,同輩之中,比本王小的都成了三個孩子的爹。而本王依舊孤家寡人,說不寂寥是假的,但說想多想成親卻也不至於。
本王對美眷相伴兒女繞膝的生活似乎並沒有常人那般期待,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本王從未有過心儀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