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晁禹講完後本王指出:「你偏偏漏了一個問題。」
「世家的態度與反應。」晁禹自己答了出來,看來他也很明白。
想到科舉這個辦法並不難,難的是克服實施過程中的阻力。
本王笑了一聲,嘆道:「看來你知道輕重。」
「秦王是站在世家的那邊的嗎?」晁禹突然這樣問本王,實在是,十分魯莽的試探。晁禹渴求在本王這裏得到支持,看來他也信了本王是天下寒門學子的恩師這種說法。
可惜現在本王除了精神上的,給不了他任何支持。
對於晁禹的問題本王並不直接回答,隻淡淡道:「本王隻為大周安定繁榮。」
本王繼續將話題拉回方才的話題上:「你想那麽多,卻偏偏漏了最緊要的問題。你是在害怕?」
「草民不怕被害,隻怕世道昏暗,草民孤立無援。」可是晁禹下一句又把話題拉回了他想說的事情上麵。
本王聽出他在暗指本王不作為,但皇帝的斥責都無法讓本王動搖,他這話不過是一陣風。
「你在課堂上的作為若隻被當了笑話還好,但若有人上了心,你知道你會怎麽樣嗎?」本王這樣反問他。
晁禹沉默,看來他知道結果。
「在沒有足夠的實力前,越是想要的便越要隱藏。因為這世界上與你意見相左的人太多了,而他們一旦得知你的意圖,就會阻止你。」本王這般語重心長地教導著晁禹。
「去再多想一些吧,隻要你有決心,就會有力量。得道多助,你已經在道上了。今天課堂上的魯莽勿要再犯了,回去吧,說祭酒好生訓斥了你一頓。」
最後本王風輕雲淡地留給了晁禹這麽一句話,或許早些時候本王還能提攜他一二,給他一些機會,但如今本王隻能看他如何施展自己的報復。
不知晁禹聽了本王的話是否有明悟,總之他恭謹地謝過了本王的教誨,然後退了下去。
晁禹一走,這小院便又隻剩下本王一人。
就在本王起身打算收拾東西回府的時候,一道聲音從內間傳來:
「秦王真的認同科舉取仕的看法嗎?」
作者有話要說: 皇帝兩章沒出現了,我錯了。
下一章讓皇帝出場!
☆、第 13 章
來自熟悉嗓音的疑問讓本王僵在當場。
隻見皇帝緩緩從內間踱出,他今日一身月白外罩竹青的鶴氅,看著十分儒雅溫和,與這太學寧靜致遠的氛圍十分契合。這是本王這三月來第一次在私下見到皇帝,近一看他又清減了些。
皇帝身邊還跟著一個隨從,皇帝在出來的時候便順手把他打發到門外候著。
本王急忙跪下行禮:「參見陛下,不知陛下駕到,微臣失禮。」
本王今日輕車簡行給了祭酒一個措手不及,不料轉眼皇帝也輕車簡行給了本王一個措手不及。皇帝先前未派人候在外間,本王便完全沒有發現他來了,方才與晁禹的對話想來也被皇帝盡數聽了去。
「免禮。」皇帝越過本王,走到本王方才做的位置上坐定。
「朕路過此地,聽聞秦王在此授課便來聽一聽,可惜隻趕上末尾。對了,秦王還沒回答朕方才的問題:秦王真的認同科舉取仕的看法嗎?」
看來皇帝是無論如何不想繞開方才的問題了,於是本王打太極般地回道:
「無所謂認不認同,臣隻站在對大周最好的角度思考問題。」
當然沒辦法直接回答認同,一來是怕皇帝以為本王當初的拒絕是在愚弄他,二來是怕皇帝聽了肯定的回答派本王去幹這差事。
皇帝聽了本王的答案麵露不悅,他看了本王一眼神色間頗有些忌憤。但皇帝隻冷冰冰地應回了一句:「是這樣嗎?」
看來天又被本王聊死了,本王一直都是話題終結者。
氣氛尷尬地沉默了一會兒,在本王想著要不要找點什麽話說的時候,皇帝自己幽幽開口了:
「說來朕今天才知道原來秦王也能做一個好老師。」
皇帝這話什麽意思?本王一下愣住了。他是在說本王以前不是一個好老師?
本王這才後知後覺地想起來自己也是皇帝的太傅,然而卻未盡過什麽教導之責。
皇帝是在嘲諷本王,但本王也隻能一聲不吭地受了。本王一直以為皇帝不在意,但他卻突然提出來,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找本王的茬。
終歸是本王理虧,本王隻能告罪:「臣——失職。」
「朕沒有責怪秦王的意思,總有更重要的事不是嗎?」皇帝雖然這樣說著,但是他的語氣十分冷淡疏離。
本王無言以對。
皇帝小時候本王似乎總有事情要做,每一件都事關天下,看起來都比給皇帝上課更緊要。
但實際的原因本王自己一清二楚。
那時的本王完全沒有教好一國之主的自信和能力,於是便將自己的責任扔給了各地請來的名仕大儒。
雖然這事兒本王心裏早有決斷,並那樣做了,但是由皇帝說出來味道總感覺怪怪的。而本王,十分心虛。
「今天有機會,秦王也給朕講講課吧。」所幸皇帝並不是真的要為難本王,他及時賞了本王一個台階。
本王自然也順著台階下了:「陛下要聽什麽?」
「世家的態度與反應。」晁禹自己答了出來,看來他也很明白。
想到科舉這個辦法並不難,難的是克服實施過程中的阻力。
本王笑了一聲,嘆道:「看來你知道輕重。」
「秦王是站在世家的那邊的嗎?」晁禹突然這樣問本王,實在是,十分魯莽的試探。晁禹渴求在本王這裏得到支持,看來他也信了本王是天下寒門學子的恩師這種說法。
可惜現在本王除了精神上的,給不了他任何支持。
對於晁禹的問題本王並不直接回答,隻淡淡道:「本王隻為大周安定繁榮。」
本王繼續將話題拉回方才的話題上:「你想那麽多,卻偏偏漏了最緊要的問題。你是在害怕?」
「草民不怕被害,隻怕世道昏暗,草民孤立無援。」可是晁禹下一句又把話題拉回了他想說的事情上麵。
本王聽出他在暗指本王不作為,但皇帝的斥責都無法讓本王動搖,他這話不過是一陣風。
「你在課堂上的作為若隻被當了笑話還好,但若有人上了心,你知道你會怎麽樣嗎?」本王這樣反問他。
晁禹沉默,看來他知道結果。
「在沒有足夠的實力前,越是想要的便越要隱藏。因為這世界上與你意見相左的人太多了,而他們一旦得知你的意圖,就會阻止你。」本王這般語重心長地教導著晁禹。
「去再多想一些吧,隻要你有決心,就會有力量。得道多助,你已經在道上了。今天課堂上的魯莽勿要再犯了,回去吧,說祭酒好生訓斥了你一頓。」
最後本王風輕雲淡地留給了晁禹這麽一句話,或許早些時候本王還能提攜他一二,給他一些機會,但如今本王隻能看他如何施展自己的報復。
不知晁禹聽了本王的話是否有明悟,總之他恭謹地謝過了本王的教誨,然後退了下去。
晁禹一走,這小院便又隻剩下本王一人。
就在本王起身打算收拾東西回府的時候,一道聲音從內間傳來:
「秦王真的認同科舉取仕的看法嗎?」
作者有話要說: 皇帝兩章沒出現了,我錯了。
下一章讓皇帝出場!
☆、第 13 章
來自熟悉嗓音的疑問讓本王僵在當場。
隻見皇帝緩緩從內間踱出,他今日一身月白外罩竹青的鶴氅,看著十分儒雅溫和,與這太學寧靜致遠的氛圍十分契合。這是本王這三月來第一次在私下見到皇帝,近一看他又清減了些。
皇帝身邊還跟著一個隨從,皇帝在出來的時候便順手把他打發到門外候著。
本王急忙跪下行禮:「參見陛下,不知陛下駕到,微臣失禮。」
本王今日輕車簡行給了祭酒一個措手不及,不料轉眼皇帝也輕車簡行給了本王一個措手不及。皇帝先前未派人候在外間,本王便完全沒有發現他來了,方才與晁禹的對話想來也被皇帝盡數聽了去。
「免禮。」皇帝越過本王,走到本王方才做的位置上坐定。
「朕路過此地,聽聞秦王在此授課便來聽一聽,可惜隻趕上末尾。對了,秦王還沒回答朕方才的問題:秦王真的認同科舉取仕的看法嗎?」
看來皇帝是無論如何不想繞開方才的問題了,於是本王打太極般地回道:
「無所謂認不認同,臣隻站在對大周最好的角度思考問題。」
當然沒辦法直接回答認同,一來是怕皇帝以為本王當初的拒絕是在愚弄他,二來是怕皇帝聽了肯定的回答派本王去幹這差事。
皇帝聽了本王的答案麵露不悅,他看了本王一眼神色間頗有些忌憤。但皇帝隻冷冰冰地應回了一句:「是這樣嗎?」
看來天又被本王聊死了,本王一直都是話題終結者。
氣氛尷尬地沉默了一會兒,在本王想著要不要找點什麽話說的時候,皇帝自己幽幽開口了:
「說來朕今天才知道原來秦王也能做一個好老師。」
皇帝這話什麽意思?本王一下愣住了。他是在說本王以前不是一個好老師?
本王這才後知後覺地想起來自己也是皇帝的太傅,然而卻未盡過什麽教導之責。
皇帝是在嘲諷本王,但本王也隻能一聲不吭地受了。本王一直以為皇帝不在意,但他卻突然提出來,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找本王的茬。
終歸是本王理虧,本王隻能告罪:「臣——失職。」
「朕沒有責怪秦王的意思,總有更重要的事不是嗎?」皇帝雖然這樣說著,但是他的語氣十分冷淡疏離。
本王無言以對。
皇帝小時候本王似乎總有事情要做,每一件都事關天下,看起來都比給皇帝上課更緊要。
但實際的原因本王自己一清二楚。
那時的本王完全沒有教好一國之主的自信和能力,於是便將自己的責任扔給了各地請來的名仕大儒。
雖然這事兒本王心裏早有決斷,並那樣做了,但是由皇帝說出來味道總感覺怪怪的。而本王,十分心虛。
「今天有機會,秦王也給朕講講課吧。」所幸皇帝並不是真的要為難本王,他及時賞了本王一個台階。
本王自然也順著台階下了:「陛下要聽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