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是能草率的嗎?沒有感情怎麽結婚,您有沒有為我想過?”
顧清安提高音量:“胡鬧,你是我顧清安的獨生子,是顧氏唯一的接班人,有些事,本來就身不由己,生在顧家,就要以大局為重!”
“大局為重就要犧牲個人的幸福嗎?這樣的人生有什麽意義?”顧明仿佛用盡全身力氣,甩下這段話就奪門而出。
顧清安氣得把茶幾上的杯子掃在地上,手下人忙上前問需不需要派人盯著顧明,他大手一揮:“不用,讓他自己好好反思反思!”
顧明出了家門,在街上漫無目的地閑逛,走著就來到一家歌舞廳,這在八十年代是非常時髦的地方。顧明平時出門有人跟,連幹什麽都有人向顧清安匯報,他從來沒機會進去看看。那天,他鬼使神差地走了進去。
就在那天,他遇到了孟懷珍。當時孟懷珍二十出頭的年紀,在歌舞廳當服務員,喝得微醉的顧明見到她第一眼,就挪不開眼睛。
接下來就是俗套的一夜情故事,兩人度過了一晚,第二天,清醒過來的顧明異常後悔,倒是孟懷珍主動說,就當這件事沒發生過,瀟灑地跟他再見。
顧明當天想了很久,最後還是回了顧家,因為他終於明白,沒有顧氏、沒有顧清安,他什麽都不是,他活了二十多年,最大的榮耀都是顧清安給他的。
顧明開始按照顧清安的計劃與薑淑見麵,沒想到薑淑果然是一個溫柔賢良的姑娘,幾次接觸後,顧明真心地喜歡上了她,兩人感情與日俱增。並於第二年順利完婚。
婚後生活幸福而平靜,有了顧嶼之後,三口之家其樂融融,顧家後繼有人,顧清安更是喜上眉梢。
當年媒體新聞並不發達,顧氏家庭成員的生活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就像謎一樣,直到有一天,長期跟蹤他們的記者,在學校門口拍到顧明和薑淑來接顧嶼放學,新聞下方附上顧嶼跑出校門,顧明則攬著薑淑的肩膀等在門外的照片。
看上去其樂融融,真是讓人艷羨的一家人。
照片的像素不高,但孟懷珍還是一眼就看出,這個據說是顧氏集團總經理的男人曾經與她共度良宵。
孟懷珍環顧著自己住的狹窄的員工宿舍,還有她兒子立在牆角洗得發白的球鞋,一把把手裏的報紙扔在地上。
與薑淑的家世截然不同,她無父無母,早早就輟學,幹過很多工作,歌舞廳服務員、啤酒推銷員,生下孩子後,日子更是捉襟見肘。
孟懷珍找了道上認識的大哥,拐彎抹角地把消息送到了顧明那裏。
事情發生在他婚前,而如今顧嶼已經上小學了,如果不是這個突如其來的信息,顧明幾乎要把這件事忘得一幹二淨,他將信將疑,思考再三,還是決定赴約。
約談那天,顧明一眼就認出對麵的女人就是當年的那個,當孟懷珍把孩子的照片遞過來,他看著照片上那個眉眼跟他有幾分相似的孩子,他瞬間就慌了。
他知道這件事傳出去會對他的家庭、對顧氏有多大的影響,下意識地讓孟懷珍千萬不要告訴別人。
顧明開始往孟懷珍家裏送錢、換房子,給孩子找學校,他認為,對於這個孩子,他作為父親,不能不承擔責任。
但顧明不知道,孟懷珍要的不僅僅是這些,她把孩子的名字由孟朗改為顧朗,並打探到消息,在薑淑逛街的時候,攔住了她。
薑淑那天回來,在沙發上坐了好久,連顧嶼回來跟她打招呼都沒聽見,晚上,顧嶼準備睡了,聽到父母房間裏傳來薑淑壓抑的哭聲:“你怎麽能這麽做?你對得起我嗎?對得起小嶼嗎?”
顧嶼跳下床,站在顧明和薑淑的房間門口,聽見顧明焦急而煩躁的聲音:“對不起,對不起,我真的不知道……”
年少的顧嶼以為這隻是一次平常的吵架,這些年,父母間的爭吵雖然很少,也不是沒有過。他秉承著“小孩子不能參與父母的事”的原則,隻是在門前站了會就回去睡覺了。
但他不知道從那天起,命運伸出那雙無所不能的手,將他的世界攪得天翻地覆。
丈夫在外麵有私生子這件事對於一生順風順水,將丈夫孩子當成世界的薑淑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她開始消沉、疑神疑鬼,顧明隻要下班晚回來一會她都會坐立不安,她隻要一看見顧嶼就會哭,顧嶼問她原因也不說,整天想的隻是為什麽生活會對我這樣不公。
懦弱的顧明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艱難的局麵,他不敢告訴顧清安,每天夾在兩個女人中間不知道怎麽辦才好,理智上他肯定要選擇薑淑和顧嶼,隻是他認為顧朗也是他的孩子,這些年在外麵吃了那麽多苦,大人們犯的錯誤,沒理由讓孩子承擔。
幾個月過去了,家裏的氣氛越發凝重,薑淑確診抑鬱症,開始服藥。
顧明千保證萬保證,不會再跟孟懷珍見麵,但是他撒謊了,那一天,孟懷珍設計把顧明騙出來見麵,還把這件事告訴了薑淑,他們在餐廳見麵的時候,薑淑看到了。
萬念俱灰的薑淑吞下安眠藥自殺。
顧明這才向顧清安和顧嶼坦白了這一切,在那之後的很多年,當顧嶼回想起那天,總覺得是一場夢,他披麻戴孝地站在顧清安旁邊,木然地看著顧明跪在前麵,悲痛的臉上嘴唇一張一合,他好像失去了思考能力,顧明說的每個字,他都沒法理解。
顧清安提高音量:“胡鬧,你是我顧清安的獨生子,是顧氏唯一的接班人,有些事,本來就身不由己,生在顧家,就要以大局為重!”
“大局為重就要犧牲個人的幸福嗎?這樣的人生有什麽意義?”顧明仿佛用盡全身力氣,甩下這段話就奪門而出。
顧清安氣得把茶幾上的杯子掃在地上,手下人忙上前問需不需要派人盯著顧明,他大手一揮:“不用,讓他自己好好反思反思!”
顧明出了家門,在街上漫無目的地閑逛,走著就來到一家歌舞廳,這在八十年代是非常時髦的地方。顧明平時出門有人跟,連幹什麽都有人向顧清安匯報,他從來沒機會進去看看。那天,他鬼使神差地走了進去。
就在那天,他遇到了孟懷珍。當時孟懷珍二十出頭的年紀,在歌舞廳當服務員,喝得微醉的顧明見到她第一眼,就挪不開眼睛。
接下來就是俗套的一夜情故事,兩人度過了一晚,第二天,清醒過來的顧明異常後悔,倒是孟懷珍主動說,就當這件事沒發生過,瀟灑地跟他再見。
顧明當天想了很久,最後還是回了顧家,因為他終於明白,沒有顧氏、沒有顧清安,他什麽都不是,他活了二十多年,最大的榮耀都是顧清安給他的。
顧明開始按照顧清安的計劃與薑淑見麵,沒想到薑淑果然是一個溫柔賢良的姑娘,幾次接觸後,顧明真心地喜歡上了她,兩人感情與日俱增。並於第二年順利完婚。
婚後生活幸福而平靜,有了顧嶼之後,三口之家其樂融融,顧家後繼有人,顧清安更是喜上眉梢。
當年媒體新聞並不發達,顧氏家庭成員的生活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就像謎一樣,直到有一天,長期跟蹤他們的記者,在學校門口拍到顧明和薑淑來接顧嶼放學,新聞下方附上顧嶼跑出校門,顧明則攬著薑淑的肩膀等在門外的照片。
看上去其樂融融,真是讓人艷羨的一家人。
照片的像素不高,但孟懷珍還是一眼就看出,這個據說是顧氏集團總經理的男人曾經與她共度良宵。
孟懷珍環顧著自己住的狹窄的員工宿舍,還有她兒子立在牆角洗得發白的球鞋,一把把手裏的報紙扔在地上。
與薑淑的家世截然不同,她無父無母,早早就輟學,幹過很多工作,歌舞廳服務員、啤酒推銷員,生下孩子後,日子更是捉襟見肘。
孟懷珍找了道上認識的大哥,拐彎抹角地把消息送到了顧明那裏。
事情發生在他婚前,而如今顧嶼已經上小學了,如果不是這個突如其來的信息,顧明幾乎要把這件事忘得一幹二淨,他將信將疑,思考再三,還是決定赴約。
約談那天,顧明一眼就認出對麵的女人就是當年的那個,當孟懷珍把孩子的照片遞過來,他看著照片上那個眉眼跟他有幾分相似的孩子,他瞬間就慌了。
他知道這件事傳出去會對他的家庭、對顧氏有多大的影響,下意識地讓孟懷珍千萬不要告訴別人。
顧明開始往孟懷珍家裏送錢、換房子,給孩子找學校,他認為,對於這個孩子,他作為父親,不能不承擔責任。
但顧明不知道,孟懷珍要的不僅僅是這些,她把孩子的名字由孟朗改為顧朗,並打探到消息,在薑淑逛街的時候,攔住了她。
薑淑那天回來,在沙發上坐了好久,連顧嶼回來跟她打招呼都沒聽見,晚上,顧嶼準備睡了,聽到父母房間裏傳來薑淑壓抑的哭聲:“你怎麽能這麽做?你對得起我嗎?對得起小嶼嗎?”
顧嶼跳下床,站在顧明和薑淑的房間門口,聽見顧明焦急而煩躁的聲音:“對不起,對不起,我真的不知道……”
年少的顧嶼以為這隻是一次平常的吵架,這些年,父母間的爭吵雖然很少,也不是沒有過。他秉承著“小孩子不能參與父母的事”的原則,隻是在門前站了會就回去睡覺了。
但他不知道從那天起,命運伸出那雙無所不能的手,將他的世界攪得天翻地覆。
丈夫在外麵有私生子這件事對於一生順風順水,將丈夫孩子當成世界的薑淑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她開始消沉、疑神疑鬼,顧明隻要下班晚回來一會她都會坐立不安,她隻要一看見顧嶼就會哭,顧嶼問她原因也不說,整天想的隻是為什麽生活會對我這樣不公。
懦弱的顧明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艱難的局麵,他不敢告訴顧清安,每天夾在兩個女人中間不知道怎麽辦才好,理智上他肯定要選擇薑淑和顧嶼,隻是他認為顧朗也是他的孩子,這些年在外麵吃了那麽多苦,大人們犯的錯誤,沒理由讓孩子承擔。
幾個月過去了,家裏的氣氛越發凝重,薑淑確診抑鬱症,開始服藥。
顧明千保證萬保證,不會再跟孟懷珍見麵,但是他撒謊了,那一天,孟懷珍設計把顧明騙出來見麵,還把這件事告訴了薑淑,他們在餐廳見麵的時候,薑淑看到了。
萬念俱灰的薑淑吞下安眠藥自殺。
顧明這才向顧清安和顧嶼坦白了這一切,在那之後的很多年,當顧嶼回想起那天,總覺得是一場夢,他披麻戴孝地站在顧清安旁邊,木然地看著顧明跪在前麵,悲痛的臉上嘴唇一張一合,他好像失去了思考能力,顧明說的每個字,他都沒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