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嫻眼前突然出現了曙光,起了勁,從椅子上起身,就換了一張臉,“那成,該帶上的都帶上,路上不能苦了自個兒!”
齊荀從東暖閣過來,便趕上了安嫻情緒高漲的時候。
以往每回離開齊國,齊荀都會過去一趟福壽宮與太後道別,這次也不例外,而自從除夕安嫻見過太後之後,太後已經念叨了她幾回,如此,齊荀才先來聽雪居領人。
今兒順慶沒來,就隻有齊荀一人,練武的人腳步沉穩,沒發出半點聲響,安嫻因心頭藏著興奮,已經圍著屋子轉了幾迴圈圈,偶爾幾聲銀鈴笑,完全沉醉在了美好的幻想之中,這番模樣過了好一陣,才注意到了站在門口的齊荀。
安嫻臉上的笑容笑的開懷,一時也來不及收回,幹脆就迎了上去,實則,在知道自己這趟跟著齊荀南下,並非受苦,而是有諸多好處之後,安嫻對齊荀的印象也就完全不同了。
“殿下。”安嫻走到齊荀身旁,甜甜地叫了一聲,完全忘記了,適才從大堂裏出來,她幾乎是落荒而逃的,當時還想過,下回自己該如何麵對他。
這才轉了個眼,那份羞澀又不在了。
齊荀被安嫻明艷的笑容晃了眼,微微愣神之後,很快又鎮定了下來,在大堂時,他貼心的告訴她,本想得個好臉,然而見到的卻是愁眉苦臉,一副不樂意。
如今背著他,倒是知道高興了。
“跟孤去福壽宮。”齊荀很唾棄她的心不對口,也不明白為何非要同他裝,莫非在大堂內的那份羞澀也是裝出來的?
這一想,齊荀頓覺心口堵塞,臉色突然暗沉下來,轉過身連屋都沒進,踏過屋前的幾層台階,背著光孤傲地站在外麵等她。
齊荀的身板子很直,安嫻第一次見他,就覺得像極了青鬆,今日同往常一般,齊荀依舊是一身深色紋蟒衣袍,站在午後的光線下,負手而立,周身氣勢卻冷冽如寒冬,讓人莫名生出敬畏。
安嫻望著齊荀挺直的背影好一陣子,不明白他這又是生的哪門子氣,難不成還見不得人笑了。跨了門檻兒,安嫻也不敢再多言,一語不發的跟上齊荀,與他保持五步之遠,盡量不去招惹他。
畢竟從明日開始,還得需要他的照應。
比起上一回去福壽宮,這次的路要好走很多,沒有積雪,路麵幹爽,安嫻都準備好了徒步的打算,但到了門口,去發現順慶在那處立著,早已經備好了步輦。
安嫻驚喜的朝齊荀看去,怎麽也沒想到雷打不動的規矩,今兒齊荀還能給破了,安嫻這一眼,沒有看到齊荀的臉,隻瞅見一道背影從自己麵前穿過,極快地上了步輦。
背過身子,橫豎安嫻也瞧不見齊荀麵上的幾分不自然,若不是嫌她腿短走的太慢,他怎會坐這東西出門。
那日在雪地裏安嫻傷了腳,脾氣衝上來,曾質問過他,為何東宮出門就不能做步輦了?今日出來之前,突然就想起了這事,特意囑咐了順慶,先到門口備好步輦等著他。
知道她怕累。
自己的這些改變,連他自己都意識到了,他就不信她一個心思細膩的女人會意識不到。
齊荀坐在步輦上,想若是這回再不領情,他立馬就將步輦撤走。
安嫻對齊荀的心思,完全不知,但她自來是個熱心享受的人,能不動就不動,能少走一步的,也絕不會多走一步,眼下有了步輦,坐著就行。
前方齊荀坐在步輦上,屏神等了一會,就聽見安嫻如黃鶯的聲音傳來,“多謝殿下。”
聽的出來是高興的。
齊荀的嘴角微微牽動,繃緊地身子終於放鬆了下來,順慶一聲“起。”,東宮這邊出門從來不坐步輦的規矩算是徹底打破了。
齊荀與安嫻這邊一前一後的剛出東宮,西北兩個殿裏的側妃也都知道了消息。
聽雪居忙了一陣子,王嬤嬤讓人將收拾好的東西搬到門口馬車上,方便明日早些出發,免得耽擱了出發時辰。
這一番大動靜,東宮之內,誰還不知太子明日就要帶著安娘娘南下。
這消息,簡直就是在許氏和林氏心口上插刀,上一回在花燈會上的事情還沒過,倆人接著又遭了一記打擊,殿下若是帶著安嫻南下,那東宮內又隻是個空殼子,守著幹嘛呢?
等人老珠黃,等死嗎?
許氏安靜了幾日,終於憋不住了,心口的不甘燒的她一刻都坐不住,哭鬧了一場,恨不得手撕了安嫻,上回在安嫻手裏吃的那暗虧,可見許氏也不是個聰明人,也就憑著自己的一股子蠻橫闖蕩到今日,當真遇上個事情,便是六神無主,全然想不出一點辦法。
“娘娘莫急,太子妃同太子此去看著眼紅,但細想想,怕也不是什麽好事,春季戰事就在跟前,誰又能保證四處都是太平的?”最後還是許氏身邊的嬤嬤提醒了她。
既然要走,那就別回來了,嬤嬤就是這個意思,隻是沒有明白著說出來。
許氏一聽,這才反應過來,自己來東宮也快兩個年頭了,東宮之內,她也養了自己的人,就留著等關鍵時刻用的,如今不正就到了關鍵時刻了嗎?
“對,我怎麽忘記了,你趕緊替我傳信,讓他們今兒夜裏過來。”許氏鐵了心的要使狠招,嬤嬤說的沒錯,眼下正值戰爭,當真在外頭出了事,殿下又能顧得了哪頭,怕也查不出什麽來。
齊荀從東暖閣過來,便趕上了安嫻情緒高漲的時候。
以往每回離開齊國,齊荀都會過去一趟福壽宮與太後道別,這次也不例外,而自從除夕安嫻見過太後之後,太後已經念叨了她幾回,如此,齊荀才先來聽雪居領人。
今兒順慶沒來,就隻有齊荀一人,練武的人腳步沉穩,沒發出半點聲響,安嫻因心頭藏著興奮,已經圍著屋子轉了幾迴圈圈,偶爾幾聲銀鈴笑,完全沉醉在了美好的幻想之中,這番模樣過了好一陣,才注意到了站在門口的齊荀。
安嫻臉上的笑容笑的開懷,一時也來不及收回,幹脆就迎了上去,實則,在知道自己這趟跟著齊荀南下,並非受苦,而是有諸多好處之後,安嫻對齊荀的印象也就完全不同了。
“殿下。”安嫻走到齊荀身旁,甜甜地叫了一聲,完全忘記了,適才從大堂裏出來,她幾乎是落荒而逃的,當時還想過,下回自己該如何麵對他。
這才轉了個眼,那份羞澀又不在了。
齊荀被安嫻明艷的笑容晃了眼,微微愣神之後,很快又鎮定了下來,在大堂時,他貼心的告訴她,本想得個好臉,然而見到的卻是愁眉苦臉,一副不樂意。
如今背著他,倒是知道高興了。
“跟孤去福壽宮。”齊荀很唾棄她的心不對口,也不明白為何非要同他裝,莫非在大堂內的那份羞澀也是裝出來的?
這一想,齊荀頓覺心口堵塞,臉色突然暗沉下來,轉過身連屋都沒進,踏過屋前的幾層台階,背著光孤傲地站在外麵等她。
齊荀的身板子很直,安嫻第一次見他,就覺得像極了青鬆,今日同往常一般,齊荀依舊是一身深色紋蟒衣袍,站在午後的光線下,負手而立,周身氣勢卻冷冽如寒冬,讓人莫名生出敬畏。
安嫻望著齊荀挺直的背影好一陣子,不明白他這又是生的哪門子氣,難不成還見不得人笑了。跨了門檻兒,安嫻也不敢再多言,一語不發的跟上齊荀,與他保持五步之遠,盡量不去招惹他。
畢竟從明日開始,還得需要他的照應。
比起上一回去福壽宮,這次的路要好走很多,沒有積雪,路麵幹爽,安嫻都準備好了徒步的打算,但到了門口,去發現順慶在那處立著,早已經備好了步輦。
安嫻驚喜的朝齊荀看去,怎麽也沒想到雷打不動的規矩,今兒齊荀還能給破了,安嫻這一眼,沒有看到齊荀的臉,隻瞅見一道背影從自己麵前穿過,極快地上了步輦。
背過身子,橫豎安嫻也瞧不見齊荀麵上的幾分不自然,若不是嫌她腿短走的太慢,他怎會坐這東西出門。
那日在雪地裏安嫻傷了腳,脾氣衝上來,曾質問過他,為何東宮出門就不能做步輦了?今日出來之前,突然就想起了這事,特意囑咐了順慶,先到門口備好步輦等著他。
知道她怕累。
自己的這些改變,連他自己都意識到了,他就不信她一個心思細膩的女人會意識不到。
齊荀坐在步輦上,想若是這回再不領情,他立馬就將步輦撤走。
安嫻對齊荀的心思,完全不知,但她自來是個熱心享受的人,能不動就不動,能少走一步的,也絕不會多走一步,眼下有了步輦,坐著就行。
前方齊荀坐在步輦上,屏神等了一會,就聽見安嫻如黃鶯的聲音傳來,“多謝殿下。”
聽的出來是高興的。
齊荀的嘴角微微牽動,繃緊地身子終於放鬆了下來,順慶一聲“起。”,東宮這邊出門從來不坐步輦的規矩算是徹底打破了。
齊荀與安嫻這邊一前一後的剛出東宮,西北兩個殿裏的側妃也都知道了消息。
聽雪居忙了一陣子,王嬤嬤讓人將收拾好的東西搬到門口馬車上,方便明日早些出發,免得耽擱了出發時辰。
這一番大動靜,東宮之內,誰還不知太子明日就要帶著安娘娘南下。
這消息,簡直就是在許氏和林氏心口上插刀,上一回在花燈會上的事情還沒過,倆人接著又遭了一記打擊,殿下若是帶著安嫻南下,那東宮內又隻是個空殼子,守著幹嘛呢?
等人老珠黃,等死嗎?
許氏安靜了幾日,終於憋不住了,心口的不甘燒的她一刻都坐不住,哭鬧了一場,恨不得手撕了安嫻,上回在安嫻手裏吃的那暗虧,可見許氏也不是個聰明人,也就憑著自己的一股子蠻橫闖蕩到今日,當真遇上個事情,便是六神無主,全然想不出一點辦法。
“娘娘莫急,太子妃同太子此去看著眼紅,但細想想,怕也不是什麽好事,春季戰事就在跟前,誰又能保證四處都是太平的?”最後還是許氏身邊的嬤嬤提醒了她。
既然要走,那就別回來了,嬤嬤就是這個意思,隻是沒有明白著說出來。
許氏一聽,這才反應過來,自己來東宮也快兩個年頭了,東宮之內,她也養了自己的人,就留著等關鍵時刻用的,如今不正就到了關鍵時刻了嗎?
“對,我怎麽忘記了,你趕緊替我傳信,讓他們今兒夜裏過來。”許氏鐵了心的要使狠招,嬤嬤說的沒錯,眼下正值戰爭,當真在外頭出了事,殿下又能顧得了哪頭,怕也查不出什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