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慶嚇的蜷成了團地跪在地上,說了聲奴才該死。
眼瞅著齊荀又要眯上眼了,順慶卻一點兒也不怕死了,將聲調盡量降到最低,但這話他不得不說,“稟殿下,安娘娘前一刻鍾出了正殿,說是先去禦花園裏湊湊熱鬧。”
齊荀又睜開了眼睛,一雙黑眸平淡的掃過去,到了順慶跟前,就有泰山壓頂的氣勢。
“安娘娘初來齊國,那正宮裏什麽人物都有,奴才怕她這一去,怕是要吹虧的。”
順慶說完,屋子裏安靜的讓人害怕,順慶已經知道自個兒多嘴了,跪在地上也沒敢起來,果然,齊荀冷颼颼地一聲,“你還是擔心你自個兒吧。”
“今兒是除夕,等過了十五,自己去領板子。”
順慶抖成了篩子,再也不敢多言,過了一炷香的時間,屋裏才又有了動靜,齊荀最終還是醒了瞌睡,冷聲吩咐順慶伺候更衣。
第20章
東宮沒有步輦,安嫻出門就得靠雙腿,鈴鐺撐傘,劉嬤嬤負責攙扶安嫻,倒也不如之前那場雪,走的艱難。
行走在雪地,有專門的雪靴,腳底不容易打滑,薄薄的一層雪,踩上去能聽到一聲葛滋滋的響,安嫻提前敲了警鍾,不許誰再問關於昨夜的事,劉嬤嬤就算很想知道,也沒敢再開口。
要聊,也就今日皇後娘娘的那場宴會。
禦花園裏比起東宮的那處園子,景色要飽滿很多,幾處冬季裏的臘梅,正當怒放枝頭,白茫茫的雪海之中一簇簇紅艷艷的枝頭,平添了勃勃生機。
今兒下雪,禦花園的露天宴席就搬進了閣樓裏,皇上喜歡聽戲,皇後也喜歡,早在幾年前就在禦花園盡頭處,搭了三層樓高的戲台子,逢年過節,就數這一處最熱鬧。
安嫻人還在禦花園口子上,遠遠就聞見了裏頭傳出的熱鬧聲,咚咚幾聲鑼鼓響,鈴鐺興奮地對安嫻說道,“娘娘,戲開始了,正唱著呢,咱們趕緊進去。”
安嫻關心的並非聽戲,而是鈴鐺事先所說的吃食小點,既然戲開始了,那東西肯定也擺上了,安嫻爽快地應了一聲鈴鐺,腳下功夫比適才要快些,今日過來,安嫻的著裝雖稱不上濃重,但臉蛋上該描該畫的地兒,一點兒都沒有含糊,安嫻心底發虛,倘若被人知道她這番興師動眾地趕過來,隻是為了覓食,不知丟的是自己的臉,還是太子的臉。
戲樓雖大,看戲的地兒卻有限,能坐在觀戲台的一方小桌上邊吃小點,邊看戲的位置就更是可貴,宮裏的幾位大主子,皇子公主就占了小半地方,剩下的嬪妃按位份來排,位份高的,自然就在前麵,皇上今兒沒在場,最大的主子就是皇後。
天氣涼,皇後身旁擱了火盆,裏麵的木炭燒出了藍色的火焰,供暖的效果與地龍也差不多,皇後素來不喜與旁人同桌,即便身邊皇上的位置空著,也沒讓人補缺,皇後左後方坐著的是二皇子的生母林貴妃,從戲開始,一雙眼睛一半的時間用來看戲,一半就用來剜皇後的後腦勺。
林貴妃自來與皇後不對付,對皇後的這番作派很不屑,明麵上眾人都以她為尊,實則就是個寂寞落魄的主,再得皇上的恩寵又如何,這些年還不是一無所出,等老了跟前連個真心孝順她的人都沒,就如當下,連個陪同聽戲的人都沒,瀟灑風光也就在那表麵上,實則心裏比誰都苦吧。
早年皇後膝下倒是養了一位皇子,就是當今太子,可誰都知道,齊荀心頭隻有自己的生母,行事孤僻,並非是個貼心的,不過就是將來的主子,借她皇後尊重的位份來養著罷了。
在子嗣這件事上,林貴妃有資本驕傲,今兒聽戲二皇子也在,戲曲換場的空檔林貴妃總會與二皇子聊上兩句,清脆的笑聲時而從桌前飄出,一派美滿和諧。
東宮的幾位女眷,最先到的是林氏,林氏到了戲樓前,被侍女帶到了閣樓一處小通道隔出的一間屋子,裏麵雖也擺了桌,地方實屬擁擠,人多嘈雜,前麵戲台的聲音都有些聽不清,林氏隱忍著在裏麵呆了幾息,就有些忍不住了,回頭還是派了跟前的侍女去找林貴妃。
“娘娘,大姑娘過來了。”林貴妃身邊的婆子從外進來,挨著林貴妃耳邊說了一句,婆子是林貴妃從林家帶進宮裏的,從小看著林氏長大,叫習慣了大姑娘。
“本宮倒是很久沒見到那丫頭了,既然來了就趕緊叫過來。”林貴妃很歡喜,過年過節就圖個熱鬧,自己跟前的人越多,越能撐場麵。
半柱香的時辰,林氏就到了林貴妃跟前,與貴妃寒暄了一陣之後,便走到皇後跟前請安,膝蓋屈了一半還未張口,就見皇後手一揚,眉頭緊鎖。
“皇後娘娘看戲的時候,不喜人打擾。”皇後身旁的嬤嬤及時阻攔了林氏,語氣臉色皆是一派嚴肅,噎的林氏臉上一陣火辣辣地燙。
林氏討了個沒趣回了貴妃身邊,她的臉色不好看,林貴妃的臉也好不到哪裏去。
“孤家寡人,最喜擺譜。”林貴妃在林氏耳根子處諷刺地說道,“瞧著吧,今兒皇上不過來,沒人會到她跟前去。”
不喜打擾,她就不信,她還當真就是為了聽戲曲的?放眼望去,宮中嬪妃哪個不是膝下兒女在場,就她一人一無所出。
林氏過來,多半也不是為了聽戲,東宮裏悶了好一段日子,如今出來哪還有心情聽戲,林貴妃一聲諷刺完,林氏乖巧地將手覆蓋在林貴妃的手背上,反過來安慰了她。
眼瞅著齊荀又要眯上眼了,順慶卻一點兒也不怕死了,將聲調盡量降到最低,但這話他不得不說,“稟殿下,安娘娘前一刻鍾出了正殿,說是先去禦花園裏湊湊熱鬧。”
齊荀又睜開了眼睛,一雙黑眸平淡的掃過去,到了順慶跟前,就有泰山壓頂的氣勢。
“安娘娘初來齊國,那正宮裏什麽人物都有,奴才怕她這一去,怕是要吹虧的。”
順慶說完,屋子裏安靜的讓人害怕,順慶已經知道自個兒多嘴了,跪在地上也沒敢起來,果然,齊荀冷颼颼地一聲,“你還是擔心你自個兒吧。”
“今兒是除夕,等過了十五,自己去領板子。”
順慶抖成了篩子,再也不敢多言,過了一炷香的時間,屋裏才又有了動靜,齊荀最終還是醒了瞌睡,冷聲吩咐順慶伺候更衣。
第20章
東宮沒有步輦,安嫻出門就得靠雙腿,鈴鐺撐傘,劉嬤嬤負責攙扶安嫻,倒也不如之前那場雪,走的艱難。
行走在雪地,有專門的雪靴,腳底不容易打滑,薄薄的一層雪,踩上去能聽到一聲葛滋滋的響,安嫻提前敲了警鍾,不許誰再問關於昨夜的事,劉嬤嬤就算很想知道,也沒敢再開口。
要聊,也就今日皇後娘娘的那場宴會。
禦花園裏比起東宮的那處園子,景色要飽滿很多,幾處冬季裏的臘梅,正當怒放枝頭,白茫茫的雪海之中一簇簇紅艷艷的枝頭,平添了勃勃生機。
今兒下雪,禦花園的露天宴席就搬進了閣樓裏,皇上喜歡聽戲,皇後也喜歡,早在幾年前就在禦花園盡頭處,搭了三層樓高的戲台子,逢年過節,就數這一處最熱鬧。
安嫻人還在禦花園口子上,遠遠就聞見了裏頭傳出的熱鬧聲,咚咚幾聲鑼鼓響,鈴鐺興奮地對安嫻說道,“娘娘,戲開始了,正唱著呢,咱們趕緊進去。”
安嫻關心的並非聽戲,而是鈴鐺事先所說的吃食小點,既然戲開始了,那東西肯定也擺上了,安嫻爽快地應了一聲鈴鐺,腳下功夫比適才要快些,今日過來,安嫻的著裝雖稱不上濃重,但臉蛋上該描該畫的地兒,一點兒都沒有含糊,安嫻心底發虛,倘若被人知道她這番興師動眾地趕過來,隻是為了覓食,不知丟的是自己的臉,還是太子的臉。
戲樓雖大,看戲的地兒卻有限,能坐在觀戲台的一方小桌上邊吃小點,邊看戲的位置就更是可貴,宮裏的幾位大主子,皇子公主就占了小半地方,剩下的嬪妃按位份來排,位份高的,自然就在前麵,皇上今兒沒在場,最大的主子就是皇後。
天氣涼,皇後身旁擱了火盆,裏麵的木炭燒出了藍色的火焰,供暖的效果與地龍也差不多,皇後素來不喜與旁人同桌,即便身邊皇上的位置空著,也沒讓人補缺,皇後左後方坐著的是二皇子的生母林貴妃,從戲開始,一雙眼睛一半的時間用來看戲,一半就用來剜皇後的後腦勺。
林貴妃自來與皇後不對付,對皇後的這番作派很不屑,明麵上眾人都以她為尊,實則就是個寂寞落魄的主,再得皇上的恩寵又如何,這些年還不是一無所出,等老了跟前連個真心孝順她的人都沒,就如當下,連個陪同聽戲的人都沒,瀟灑風光也就在那表麵上,實則心裏比誰都苦吧。
早年皇後膝下倒是養了一位皇子,就是當今太子,可誰都知道,齊荀心頭隻有自己的生母,行事孤僻,並非是個貼心的,不過就是將來的主子,借她皇後尊重的位份來養著罷了。
在子嗣這件事上,林貴妃有資本驕傲,今兒聽戲二皇子也在,戲曲換場的空檔林貴妃總會與二皇子聊上兩句,清脆的笑聲時而從桌前飄出,一派美滿和諧。
東宮的幾位女眷,最先到的是林氏,林氏到了戲樓前,被侍女帶到了閣樓一處小通道隔出的一間屋子,裏麵雖也擺了桌,地方實屬擁擠,人多嘈雜,前麵戲台的聲音都有些聽不清,林氏隱忍著在裏麵呆了幾息,就有些忍不住了,回頭還是派了跟前的侍女去找林貴妃。
“娘娘,大姑娘過來了。”林貴妃身邊的婆子從外進來,挨著林貴妃耳邊說了一句,婆子是林貴妃從林家帶進宮裏的,從小看著林氏長大,叫習慣了大姑娘。
“本宮倒是很久沒見到那丫頭了,既然來了就趕緊叫過來。”林貴妃很歡喜,過年過節就圖個熱鬧,自己跟前的人越多,越能撐場麵。
半柱香的時辰,林氏就到了林貴妃跟前,與貴妃寒暄了一陣之後,便走到皇後跟前請安,膝蓋屈了一半還未張口,就見皇後手一揚,眉頭緊鎖。
“皇後娘娘看戲的時候,不喜人打擾。”皇後身旁的嬤嬤及時阻攔了林氏,語氣臉色皆是一派嚴肅,噎的林氏臉上一陣火辣辣地燙。
林氏討了個沒趣回了貴妃身邊,她的臉色不好看,林貴妃的臉也好不到哪裏去。
“孤家寡人,最喜擺譜。”林貴妃在林氏耳根子處諷刺地說道,“瞧著吧,今兒皇上不過來,沒人會到她跟前去。”
不喜打擾,她就不信,她還當真就是為了聽戲曲的?放眼望去,宮中嬪妃哪個不是膝下兒女在場,就她一人一無所出。
林氏過來,多半也不是為了聽戲,東宮裏悶了好一段日子,如今出來哪還有心情聽戲,林貴妃一聲諷刺完,林氏乖巧地將手覆蓋在林貴妃的手背上,反過來安慰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