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終於想起自個兒是受罰來了此處,才略微收斂了一些,隻不過這回禦膳房就遭殃了。
東宮的禦膳房每日都會打掃幾回,沒有不幹淨的道理,卻被安嫻嫌棄了個徹底。
廚房地麵有水。
鍋底是黑的。
東西沒有擺放整齊。
如此,眾人才想起奴才們私底下議論的那些關於這位娘娘的刁鑽事跡,禦膳房的王廚子是通過宮中一道道關口選拔之後,才進了東宮當差,功夫自然是一流的,前些日子被安嫻嫌疑說菜的花樣太少,不夠味,如今又被她親自上門挑刺,盡管麵兒上客氣,實屬心裏憋了一把猛火。
上回說要去陳國打聽安嫻之前吃的是什麽神仙食物的人,也是他。
王廚子彎腰問安嫻,麵都不敢露,生怕露出了他臉上抽動的怒氣,“娘娘有什麽指示?”
本就一句客氣的話,安嫻卻當了真。
三日過後,到了齊荀跟前的膳食就完全變了個樣,順慶極為不自然的搓著掌心,大致將安嫻這幾日在禦膳房的情況匯報了一遍。
安嫻說的那些話太過刁鑽,王廚子不想理會,可也經不過安嫻一句,她從小到大家裏就是這樣的。
王廚子被戳中了神經,不服齊國怎能連小小的陳國都比不上,非要安嫻說出哪裏不如她家。
安嫻說,廚房地板上一滴水都沒有,物件兒一眼瞧過去,沒有半點淩亂,全都是收納好的,那鍋底灶台用過就跟全新的一般,兩麵都是幹淨的,根本就不該是黑色。
王廚子原本不服,被安嫻一頓指手畫腳之後,鴉雀無聲,後來整個禦膳房就跟翻了天似的,個個手忙腳亂,弄了一次大保潔。
齊荀變了花樣的膳食也是安嫻的功勞。
順慶也沒想到,王廚子才兩天的功夫,就已經成了安嫻的跟班,跟在安嫻身後,點頭哈腰的模樣,全然不記得自個兒之前對這位娘娘是有成見的。
王廚子對安嫻的言聽計從,不服不行,安嫻所說的那些菜式,王廚子壓根心裏就沒那個意識,不成想世上的食材還能有那麽多做法。
安嫻一張嘴巴隻管動,可往往像王廚子一樣的人,缺的就隻是想法,真正有本事在手,安嫻一點就通。
齊荀聽完順慶的匯報,平淡的眼眸在竹簡上略微停頓,臉上總算有了點波瀾,能讓安嫻來正殿伺候,並非隻是因為皇後的一手促成,而是他自己也認為,既然是太子妃,那來正殿伺候他也就應當的。
但她似乎並不這麽認為,當了一天的奴才,氣性比他還大,晚上吃薑,賽過砒/霜......看似糊塗愚鈍的腦子,倒是把自個兒護的挺好。
原來是打算將她罰去禦膳房好好曬曬,消消她一身的公主脾氣,沒成想這一曬,沒讓她難堪,竟能將他的膳食都變了個樣。
齊荀想起上回皇後夾給他的那塊豆腐,再回憶那日她伺候時的嘴饞模樣,便知,這人對吃似乎特別熱衷。
一個人熱衷一樣東西,必定會對其有很高的要求,齊荀不意外這些菜式的品相與味道確實比之前要好,他對食物本身沒有多大追求。
隻是反應過來才問了順慶,她是不是過的很滋潤?
順慶不敢明說,但安娘娘這幾日過的確實很滋潤,廚房那種地方收拾的再幹淨,也容易沾水,王廚子讓幾個婆子給安嫻專門收拾了一間幹淨的房,她每日一到禦膳房,隻需往那裏一坐,就有王廚子親自伺候。
當初在齊荀跟前沒撿著剩的,這回去了禦膳房,真真合了她意,王廚子就差沒掏心掏肺的在安娘娘麵前賣弄他的本事,變了花樣兒的給娘娘做好吃的,這日子能不滋潤嗎?
順慶如今擔心的是娘娘再這麽呆下去,就如她當初擔心殿下所說的,會胖!
但這些順慶不能說的太直白,隻說,“禦膳房終究不是娘娘該呆的地方,還是在殿下跟前來伺候,放在眼皮子底下最讓人放心。”
順慶說完,齊荀的眼睛就掃到了他臉上,這話順慶說的又不對。
什麽時候殿下不放心了?
“奴才的意思是,安娘娘是東宮的太子妃,往後雙手也沾不到禦膳房的活兒,還是調回來,多伺候殿下要緊。”
齊荀沒異議,原本就是想讓她難受,如今見她非但不難受,還滋潤上了,已然失去了懲罰她的意義,便沒有再讓她繼續滋潤下去的道理。
安嫻晚膳回聽雪堂的那陣子,還不知道自己的好日子要到頭了,王廚子送她的幾樣小菜被她帶回了聽雪堂,讓鈴鐺和劉嬤嬤擺好了桌,打算慢慢享用。
來聽雪堂的當日,鈴鐺和劉嬤嬤就跟著她一塊兒過來了,倆人算是一起見證了安嫻這幾日的大起大落,被齊荀趕出來,派去禦膳房,劉嬤嬤著實著急了一把,到現在心口提起的一口氣還沒有著落。
反而鈴鐺是個不長心的,當初著急了一下,如今見自家主子混的風生水起,轉眼就開心上了。
“沒成想禦膳房倒比殿下的錦墨居還好。”鈴鐺看了桌子上的菜品,話一出就糟了劉嬤嬤的刀子眼。
禦膳房那地兒能是娘娘該呆的嗎?
鈴鐺橫豎沒什麽計較,脖子一縮臉上又是一團笑,轉了個身將筷子遞給安嫻時,眼睛往安嫻臉上瞧了一陣,突然就在她的下巴尖上停住了。
安嫻的筷子落在碟子邊上,被鈴鐺臉上的訝異之色愣住,疑惑地問道,“怎的了?”
東宮的禦膳房每日都會打掃幾回,沒有不幹淨的道理,卻被安嫻嫌棄了個徹底。
廚房地麵有水。
鍋底是黑的。
東西沒有擺放整齊。
如此,眾人才想起奴才們私底下議論的那些關於這位娘娘的刁鑽事跡,禦膳房的王廚子是通過宮中一道道關口選拔之後,才進了東宮當差,功夫自然是一流的,前些日子被安嫻嫌疑說菜的花樣太少,不夠味,如今又被她親自上門挑刺,盡管麵兒上客氣,實屬心裏憋了一把猛火。
上回說要去陳國打聽安嫻之前吃的是什麽神仙食物的人,也是他。
王廚子彎腰問安嫻,麵都不敢露,生怕露出了他臉上抽動的怒氣,“娘娘有什麽指示?”
本就一句客氣的話,安嫻卻當了真。
三日過後,到了齊荀跟前的膳食就完全變了個樣,順慶極為不自然的搓著掌心,大致將安嫻這幾日在禦膳房的情況匯報了一遍。
安嫻說的那些話太過刁鑽,王廚子不想理會,可也經不過安嫻一句,她從小到大家裏就是這樣的。
王廚子被戳中了神經,不服齊國怎能連小小的陳國都比不上,非要安嫻說出哪裏不如她家。
安嫻說,廚房地板上一滴水都沒有,物件兒一眼瞧過去,沒有半點淩亂,全都是收納好的,那鍋底灶台用過就跟全新的一般,兩麵都是幹淨的,根本就不該是黑色。
王廚子原本不服,被安嫻一頓指手畫腳之後,鴉雀無聲,後來整個禦膳房就跟翻了天似的,個個手忙腳亂,弄了一次大保潔。
齊荀變了花樣的膳食也是安嫻的功勞。
順慶也沒想到,王廚子才兩天的功夫,就已經成了安嫻的跟班,跟在安嫻身後,點頭哈腰的模樣,全然不記得自個兒之前對這位娘娘是有成見的。
王廚子對安嫻的言聽計從,不服不行,安嫻所說的那些菜式,王廚子壓根心裏就沒那個意識,不成想世上的食材還能有那麽多做法。
安嫻一張嘴巴隻管動,可往往像王廚子一樣的人,缺的就隻是想法,真正有本事在手,安嫻一點就通。
齊荀聽完順慶的匯報,平淡的眼眸在竹簡上略微停頓,臉上總算有了點波瀾,能讓安嫻來正殿伺候,並非隻是因為皇後的一手促成,而是他自己也認為,既然是太子妃,那來正殿伺候他也就應當的。
但她似乎並不這麽認為,當了一天的奴才,氣性比他還大,晚上吃薑,賽過砒/霜......看似糊塗愚鈍的腦子,倒是把自個兒護的挺好。
原來是打算將她罰去禦膳房好好曬曬,消消她一身的公主脾氣,沒成想這一曬,沒讓她難堪,竟能將他的膳食都變了個樣。
齊荀想起上回皇後夾給他的那塊豆腐,再回憶那日她伺候時的嘴饞模樣,便知,這人對吃似乎特別熱衷。
一個人熱衷一樣東西,必定會對其有很高的要求,齊荀不意外這些菜式的品相與味道確實比之前要好,他對食物本身沒有多大追求。
隻是反應過來才問了順慶,她是不是過的很滋潤?
順慶不敢明說,但安娘娘這幾日過的確實很滋潤,廚房那種地方收拾的再幹淨,也容易沾水,王廚子讓幾個婆子給安嫻專門收拾了一間幹淨的房,她每日一到禦膳房,隻需往那裏一坐,就有王廚子親自伺候。
當初在齊荀跟前沒撿著剩的,這回去了禦膳房,真真合了她意,王廚子就差沒掏心掏肺的在安娘娘麵前賣弄他的本事,變了花樣兒的給娘娘做好吃的,這日子能不滋潤嗎?
順慶如今擔心的是娘娘再這麽呆下去,就如她當初擔心殿下所說的,會胖!
但這些順慶不能說的太直白,隻說,“禦膳房終究不是娘娘該呆的地方,還是在殿下跟前來伺候,放在眼皮子底下最讓人放心。”
順慶說完,齊荀的眼睛就掃到了他臉上,這話順慶說的又不對。
什麽時候殿下不放心了?
“奴才的意思是,安娘娘是東宮的太子妃,往後雙手也沾不到禦膳房的活兒,還是調回來,多伺候殿下要緊。”
齊荀沒異議,原本就是想讓她難受,如今見她非但不難受,還滋潤上了,已然失去了懲罰她的意義,便沒有再讓她繼續滋潤下去的道理。
安嫻晚膳回聽雪堂的那陣子,還不知道自己的好日子要到頭了,王廚子送她的幾樣小菜被她帶回了聽雪堂,讓鈴鐺和劉嬤嬤擺好了桌,打算慢慢享用。
來聽雪堂的當日,鈴鐺和劉嬤嬤就跟著她一塊兒過來了,倆人算是一起見證了安嫻這幾日的大起大落,被齊荀趕出來,派去禦膳房,劉嬤嬤著實著急了一把,到現在心口提起的一口氣還沒有著落。
反而鈴鐺是個不長心的,當初著急了一下,如今見自家主子混的風生水起,轉眼就開心上了。
“沒成想禦膳房倒比殿下的錦墨居還好。”鈴鐺看了桌子上的菜品,話一出就糟了劉嬤嬤的刀子眼。
禦膳房那地兒能是娘娘該呆的嗎?
鈴鐺橫豎沒什麽計較,脖子一縮臉上又是一團笑,轉了個身將筷子遞給安嫻時,眼睛往安嫻臉上瞧了一陣,突然就在她的下巴尖上停住了。
安嫻的筷子落在碟子邊上,被鈴鐺臉上的訝異之色愣住,疑惑地問道,“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