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自寧遠受困於道心之衰,心境動蕩以來,成日裏窩在山中入定修心。除了讓地官帝君相與紫薇玄女打配合侵吞昊天氏的權柄,少有露麵的時候,就連顧橫波與風邪也隻見了寥寥數麵。


    這日靜極思動,令紅藥擊玉磬三聲,召來山中生靈講經演法。


    山中妖靈自是大喜過望,忙呼親喚友結伴而來,各自在崖前古鬆下坐定,靜待寧遠開講。


    少頃間,山頂聚起祥雲彩霧,一片瑞靄中,種種不可思議之天花妙相顯現,寧遠身披四十二道虹光,飄然落下雲頭,端坐在石台之上。


    眾妖靈忙拜倒行禮,口稱上尊慈悲。


    紅藥侍立在側,輕擊玉磬令眾妖靈噤聲。


    寧遠先是講燒丹煉藥的法門,眾妖靈獸性未褪,少有能聽得進去的。寧遠便止住,又講起請仙扶鸞、問卜占星的法術。眾妖靈這才凝神細聽,麵露喜色。


    說完了請仙卜卦之術,寧遠複又講起采日月精氣、調和陰陽的要領,眾妖靈更是聽得如癡如醉,當即放開法力接引星辰之精粹演練起來。


    一連數日,凝月崖上寶光湛然,彩雲凝而不散,道德青氣衝天而起,又有周天星辰之光落下,將此處裝點的猶如金闕勝境一般,倒也頗顯出幾分氣候。


    寧遠講完這吐納天地靈氣、日月精華之法便且止住,座下眾妖靈中有不少靈智初開淺薄之輩,數日不進食水已是艱難。若因他的緣故讓生靈餓死,可就違背了講法的初衷,故此暫且止住,隻道十日後月圓之夜再開講。


    眾妖靈苦於沒人指點,如今好不容易得了傳法,唯恐這機緣溜了去,忙將手中珍物奉上,隻當略略報答這恩德。


    但見玄猿獻果,麋鹿銜花,靈魚吐珠,鸞鶴噙芝。


    寧遠點頭微笑,將袍袖一籠收了這些珍物,便讓眾妖靈各自散去。


    二次開講,寧遠先是傳授法度儀軌、煉器製符之法,複又說起佛門空空之妙,六根六塵之理。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眾因緣生滅之妙。


    這涅盤寂滅之論晦澀難懂,若非有善根,實在難悟。


    眾妖靈抓耳撓腮,先前還覺得聽懂了個兩三成,過後一想,卻複又忘了個幹淨。


    寧遠將一卷金剛經,一卷寶藏經,一卷楞嚴經講完,又定十日後三講。


    山中妖靈皆有所得,有些自以為得了機緣便沾沾自喜,生出怠惰之心。


    山中氣象不凡,自然引得山下眾人窺探,以為有奇珍異寶出世,獵戶、采藥客紛至杳來,隻是不得門而入,隻得悻悻而歸。


    寧遠悠然入定,腦後一輪慧光照定十方,神魂出遊攫取妙理,山中諸事都交由紅藥打理。


    這木芙蓉花精也算有些慧根,這些時日聽寧遠講經略有所得,其氣已純,眼見有得正果的指望,這日卻突然亂了心境,六識迷亂靜不下來。


    正待起身,卻驚覺有人鬆了山中法禁,讓外人入得凝月崖。當即心下一惱,眉間帶上幾分怒色。


    掐指一算,原來是山中妖靈學的些微法門,生出離山闖蕩的心思,趁人不備化開禁製溜走。寧遠設下的禁法並未拘著山內生靈,是以外麵進不來,裏麵卻能出去,這才讓人入得山中道場。


    紅藥心中更惱,怒道:“好個上不知好歹的孬貨,離了道場也就罷了,還闖下這等禍事!若是被山中虎豹傷了去,或是失足跌落山崖,我豈不是要白白擔了這罪責?”


    有心尋人,又怕驚擾了寧遠修行,便令山中靈禽將那人好生引出去,莫要讓他傷著性命。


    卻不想一畫眉鳥來報,說是那人身有異氣,它們這些小妖近不得身,眼見就要往凝月崖來了。


    紅藥黛眉倒豎,不知這人意欲何為,便使了個幻術將寶刹隱去,化為幾間草廬,想著先是好言相勸,若這人不識趣,少不得要給他個教訓。


    少傾,便見一文士拾級而上。他見崖上一片草木蔥蘢,藥香氤氳,不由眼前一亮;複行數十步,就見轉角處幾間茅舍坐落,一渠清流曲折流瀉,竹籬內苔痕常綠,藤蘿掩映,好生雅致。


    紅藥隱在暗處,就見那人頭上懸著一團文氣化作寶劍,難怪小妖近不了身。


    見不過是個文曲坐命的讀書人,紅藥心中立時一鬆,便顯出身形勸他速去。


    那人見院中一株木芙蓉開得正好,花團錦簇豔若雲霞,不由吟道:“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寂戶閉無人,紛紛開且落。”


    言下之意是憐惜這木芙蓉無人觀賞,自己見了心生落寞,頗感同病相憐。


    紅藥輕笑一聲:“虧你還是個頂管束帶的男子,怎的傷春悲秋,起了小女兒心思?”


    那文士見這清雅端方、麗質過人的女子,一時竟有些手足無措,拱手一禮道:“不知主人家當麵,叨擾了。”


    “有道是花無百日紅,憑它是什麽花,總有謝的一日。”


    紅藥側身避過,笑道:“這花謝了還會再開。書生,你便是不得誌,也是一時困頓,總有得勢的一日,切莫失了心氣才好。”


    那文士感歎一聲,又深施一禮,“多謝姑娘美言。”


    紅藥回了一禮:“天色不早,此處是方外之人隱居之所,不便留客。這山中又多有野獸出沒,尊駕還是早些下山為好。”


    文士抬頭,果見金烏西墜,暮雲已深,忙道告辭。


    見那人舉止端方,紅藥心中一動,讓他稍候,轉身折下一枝木芙蓉贈予那文士。


    “聊以相贈,與君共勉。”


    那文士慨然一笑,取了花枝匆匆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神話開始的超脫之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鹹魚卷不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鹹魚卷不動並收藏從神話開始的超脫之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