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顧維鈞
從神話開始的超脫之旅 作者:鹹魚卷不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行人入室內,分賓主安坐。正廳高大寬敞,設有兩排寬大座椅,窗邊還有一張紅木臥榻,榻上又設有小桌,窗明幾淨,毫無塵垢。
這婦人名喚秋露,見寧遠一身清光,高深難測,心中頓生敬意。
她所嫁的丈夫乃是前朝少卿,因直諫君王而失其歡心,被貶至此。
前朝傾覆之後,新君也曾招他入朝為官,皆被他嚴辭拒絕。之後更是躲入山中不再出世,以致活活餓死。
新君念其忠貞氣節,特賜了封誥,在山下為他修了一座廟宇。
那胡秋露命人奉上茶點,笑道:“貴客還請暫憩,我家官人昨日應邀前去吃酒,這會兒醉意還未散去,勞貴客久待了。”
寧遠淡然一笑,“此乃應有之禮。”
胡秋露忙令府中侍女奉上酒菜,隻見佳肴美味羅列滿案,芳顏綠酒味甘如飴,卻是陰人陽人都可適用的吃食,倒也別有一番滋味。
賓主盡歡,觥籌交錯。酒至半酣時,胡秋露就問道:“貴人可有去處。”
胡安瀾忙將話茬接過,將此行目的言說分明。
胡秋露便道:“此事易耳,此處地隻大多與我家官人相熟,且待我將府中名帖發出便是了。”
“隻是那黑蛟不知所蹤,連個屍首也沒找到,有不少修行者於江中徘徊不去。貴客莫要透露消息,免得自找煩惱。”
寧遠自是應下不提。
那小童早已將轎輦準備好,將寧遠主仆二人送出靈境。
這倒不是胡秋露不願留客,而是寧遠覺得多少要避嫌,不願在主家內宅歇息,這才告辭。
胡秋露挽留不及,忙讓人將陽間的一處觀景樓收拾出來讓寧遠暫住。
這疊水山頗有些景色可看,又有地隻神靈坐鎮,少有妖靈野獸傷人的傳聞,所以時常有人登山觀景。
那觀景樓雖不甚華美,卻也收拾得幹淨雅致,比高門大戶更得寧遠歡心。
見寧遠並無不悅之色,小童這才鬆了口氣,說道:“貴客請入內歇息,明日主人便會前來拜見。”
說完,深行一禮,帶著妖靈們消失不見。
這觀星樓下有處小池,澄澈如鏡,登樓觀之,也別有一番意趣。
池邊一排煙柳垂下碧綠絲絛,近水處長滿蘆葦,白茫茫蘆花如雪,在風中微微蕩漾。
此景雖無甚可貴之處,春日裏水邊處處如此,卻也讓觀者生出寧靜平和之感,心曠神怡。
就這麽看著,金烏漸漸落下,玉兔升起。
月光照在蘆葦上,清淩淩的更添寂然之感,在風中起伏的姿態像是一片銀色的海。
月色清明,照在身上頗有舒然之感,寧遠躺在竹席上,枕著滿池星月入夢。
岸邊的水鳥飛出蘆葦叢,在水麵上盤桓不去,不時發出啼叫聲,擾了寧遠的清夢。
卻見一個高冠博帶,廣袂飄飄的中年儒生乘著小舟泛於水上,朗聲道:“貴客安睡否?”
寧遠心知這位便是胡秋露之夫,前朝大儒顧維鈞,起身回道:“一夜好歇,勞煩顧先生探問了。”
顧維鈞提著一個食盒,也不管腳下的小舟,翩然飛入觀景樓中。
“貴客請用早膳,昨日酒醉,卻是失禮了。”
食盒中透出一股草木靈氣,卻是顧維鈞心知昨日貪杯怠慢貴客,特意找補。
觀景樓便有一處石亭,亭中設有桌椅,方便來往遊人歇息。顧維鈞先是端出一盞粟米粥,並幾樣萊菔小菜、脯臘,接著是雕花蜜煎和縷金香藥,滿滿當當的擺滿了桌子。
所謂雕花蜜煎,實際上就是用果脯或鮮果擺成精巧的圖案,看的價值比吃的大。時常用作宴請客人的擺件,以示鄭重,可吃可不吃。
至於縷金香藥,卻是甘草、白術、木香、桂花之類,是用來清新空氣用的,隻聞不吃。
此界神道富貴,從中便可窺得一二。
“請。”
顧維鈞顯是用了心的,寧遠也不願拂了他的好意,便盛出一碗粥,就著醃漬的萊菔小菜用了,又取了幾粒梅子淨口,便算是用過早膳。
至於風邪,他一貫不喜砌香鹹酸之類,倒是把脯臘肉食吃了個精光。
顧維鈞捋了捋長須,笑道:“我見你這侍從也是鱗甲之屬,貴客可是為他而來?”
“正是呢。”
寧遠舉袖遮麵,飲下一杯淡茶。
“這化龍之路別無選擇。躍龍門之法太過看重機緣;水神神位難得,還有重重枷鎖,需得受製於寄身水脈不得自由;隻有以大毅力、大勇氣闖出一番天地的走水行洪之法可堪一用。”
顧維鈞沉吟良久,歎道:“水淹三千裏,一個不慎便會闖下滔天大禍,其中艱難之處不足為外人道爾。”
“若是沒有十足的把握,我自然不會令風邪走水。”
寧遠看著趴在小舟上玩水的風邪,鄭重的開口:“未雨綢繆,讓他從前輩那兒得些指點,也免得到時功敗垂成,失了心氣。”
顧維鈞無言,隻道:“那黑蛟早已下落不明,貴客還是莫要太執著於此為好。”
“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
寧遠灑脫一笑:“一切隨緣,順其自然罷了,我自是不會作繭自縛。若尋不到那蛟龍蹤跡,便權當是遊山玩水了。”
顧維鈞連連點頭,“正是如此,若是無緣便不可強求,強求無緣之物便已是埋下了禍根。”
“貴客是個妙人,我等既然有這相見的緣分,怎可不相助一二。”
顧維鈞取出一塊青銅符節送上,“我與平陽江水神相交莫逆,此物便是水神所贈,持此符節,便是去了水府也是座上賓。”
所謂無功不受祿,寧遠卻不想白拿這符節,這觀景亭乃是眾人皆可用的,暫居於此不算欠下顧維鈞人情。可拿了東西就不好辦了,實在不必為此欠下人情。
便道:“所謂禮尚往來,顧先生好意不可推辭,我便以此交換。”
說著,手中出現一枚赤芝。
這是藥王相吸納血精石,煉化陰質的副產物。在藥王相轉陰為陽,得到天道賜篆後便少有用處,如今又受藥王神力淬煉,效用早已今非昔比,其中血氣正和顧維鈞這等陰神所用。
這婦人名喚秋露,見寧遠一身清光,高深難測,心中頓生敬意。
她所嫁的丈夫乃是前朝少卿,因直諫君王而失其歡心,被貶至此。
前朝傾覆之後,新君也曾招他入朝為官,皆被他嚴辭拒絕。之後更是躲入山中不再出世,以致活活餓死。
新君念其忠貞氣節,特賜了封誥,在山下為他修了一座廟宇。
那胡秋露命人奉上茶點,笑道:“貴客還請暫憩,我家官人昨日應邀前去吃酒,這會兒醉意還未散去,勞貴客久待了。”
寧遠淡然一笑,“此乃應有之禮。”
胡秋露忙令府中侍女奉上酒菜,隻見佳肴美味羅列滿案,芳顏綠酒味甘如飴,卻是陰人陽人都可適用的吃食,倒也別有一番滋味。
賓主盡歡,觥籌交錯。酒至半酣時,胡秋露就問道:“貴人可有去處。”
胡安瀾忙將話茬接過,將此行目的言說分明。
胡秋露便道:“此事易耳,此處地隻大多與我家官人相熟,且待我將府中名帖發出便是了。”
“隻是那黑蛟不知所蹤,連個屍首也沒找到,有不少修行者於江中徘徊不去。貴客莫要透露消息,免得自找煩惱。”
寧遠自是應下不提。
那小童早已將轎輦準備好,將寧遠主仆二人送出靈境。
這倒不是胡秋露不願留客,而是寧遠覺得多少要避嫌,不願在主家內宅歇息,這才告辭。
胡秋露挽留不及,忙讓人將陽間的一處觀景樓收拾出來讓寧遠暫住。
這疊水山頗有些景色可看,又有地隻神靈坐鎮,少有妖靈野獸傷人的傳聞,所以時常有人登山觀景。
那觀景樓雖不甚華美,卻也收拾得幹淨雅致,比高門大戶更得寧遠歡心。
見寧遠並無不悅之色,小童這才鬆了口氣,說道:“貴客請入內歇息,明日主人便會前來拜見。”
說完,深行一禮,帶著妖靈們消失不見。
這觀星樓下有處小池,澄澈如鏡,登樓觀之,也別有一番意趣。
池邊一排煙柳垂下碧綠絲絛,近水處長滿蘆葦,白茫茫蘆花如雪,在風中微微蕩漾。
此景雖無甚可貴之處,春日裏水邊處處如此,卻也讓觀者生出寧靜平和之感,心曠神怡。
就這麽看著,金烏漸漸落下,玉兔升起。
月光照在蘆葦上,清淩淩的更添寂然之感,在風中起伏的姿態像是一片銀色的海。
月色清明,照在身上頗有舒然之感,寧遠躺在竹席上,枕著滿池星月入夢。
岸邊的水鳥飛出蘆葦叢,在水麵上盤桓不去,不時發出啼叫聲,擾了寧遠的清夢。
卻見一個高冠博帶,廣袂飄飄的中年儒生乘著小舟泛於水上,朗聲道:“貴客安睡否?”
寧遠心知這位便是胡秋露之夫,前朝大儒顧維鈞,起身回道:“一夜好歇,勞煩顧先生探問了。”
顧維鈞提著一個食盒,也不管腳下的小舟,翩然飛入觀景樓中。
“貴客請用早膳,昨日酒醉,卻是失禮了。”
食盒中透出一股草木靈氣,卻是顧維鈞心知昨日貪杯怠慢貴客,特意找補。
觀景樓便有一處石亭,亭中設有桌椅,方便來往遊人歇息。顧維鈞先是端出一盞粟米粥,並幾樣萊菔小菜、脯臘,接著是雕花蜜煎和縷金香藥,滿滿當當的擺滿了桌子。
所謂雕花蜜煎,實際上就是用果脯或鮮果擺成精巧的圖案,看的價值比吃的大。時常用作宴請客人的擺件,以示鄭重,可吃可不吃。
至於縷金香藥,卻是甘草、白術、木香、桂花之類,是用來清新空氣用的,隻聞不吃。
此界神道富貴,從中便可窺得一二。
“請。”
顧維鈞顯是用了心的,寧遠也不願拂了他的好意,便盛出一碗粥,就著醃漬的萊菔小菜用了,又取了幾粒梅子淨口,便算是用過早膳。
至於風邪,他一貫不喜砌香鹹酸之類,倒是把脯臘肉食吃了個精光。
顧維鈞捋了捋長須,笑道:“我見你這侍從也是鱗甲之屬,貴客可是為他而來?”
“正是呢。”
寧遠舉袖遮麵,飲下一杯淡茶。
“這化龍之路別無選擇。躍龍門之法太過看重機緣;水神神位難得,還有重重枷鎖,需得受製於寄身水脈不得自由;隻有以大毅力、大勇氣闖出一番天地的走水行洪之法可堪一用。”
顧維鈞沉吟良久,歎道:“水淹三千裏,一個不慎便會闖下滔天大禍,其中艱難之處不足為外人道爾。”
“若是沒有十足的把握,我自然不會令風邪走水。”
寧遠看著趴在小舟上玩水的風邪,鄭重的開口:“未雨綢繆,讓他從前輩那兒得些指點,也免得到時功敗垂成,失了心氣。”
顧維鈞無言,隻道:“那黑蛟早已下落不明,貴客還是莫要太執著於此為好。”
“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
寧遠灑脫一笑:“一切隨緣,順其自然罷了,我自是不會作繭自縛。若尋不到那蛟龍蹤跡,便權當是遊山玩水了。”
顧維鈞連連點頭,“正是如此,若是無緣便不可強求,強求無緣之物便已是埋下了禍根。”
“貴客是個妙人,我等既然有這相見的緣分,怎可不相助一二。”
顧維鈞取出一塊青銅符節送上,“我與平陽江水神相交莫逆,此物便是水神所贈,持此符節,便是去了水府也是座上賓。”
所謂無功不受祿,寧遠卻不想白拿這符節,這觀景亭乃是眾人皆可用的,暫居於此不算欠下顧維鈞人情。可拿了東西就不好辦了,實在不必為此欠下人情。
便道:“所謂禮尚往來,顧先生好意不可推辭,我便以此交換。”
說著,手中出現一枚赤芝。
這是藥王相吸納血精石,煉化陰質的副產物。在藥王相轉陰為陽,得到天道賜篆後便少有用處,如今又受藥王神力淬煉,效用早已今非昔比,其中血氣正和顧維鈞這等陰神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