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低下頭,神情委屈道:“玳瑁姑姑,我知道你一向不喜歡我,但是這關係到小冉一條命啊!還請姑姑發發慈悲,救救他吧!”
“你羋月一向足智多謀,與那張儀更是交從甚密。現秦楚兩國是戰是和,尚不可知。王後作為楚女,自身難保,還要為楚國擔憂。你身為楚國公主,不思故國,反倒替誆騙楚國的張儀說話,當時不是很能耐嗎?如今出了這麽一點事,想必你羋月,定是能自己過了這個坎。”
晏希音實在不耐煩跟這個明明是戰國時候公主,卻說著千年後宋朝歐陽修醉翁典故的白蓮花再糾纏下去,伸手攔了玳瑁繼續說下去,對羋月道:“玳瑁姑姑話也許說得過了,但眼下楚國前途未卜,我身為楚國嫡公主,實不能再與魏夫人交惡。魏夫人既然處心積慮地要陷害小冉,手中必握有實證。她已有秦王長子,在秦宮多年,根基深厚,就算我尚有宮權,也無力與她相爭”晏希音親手再扶起羋月,把宮人手中的出宮符放到羋月手中,“不過我倒是可以給妹妹指一條明路,整個秦國,唯一可以一句話便能救了小冉的,便是大王。眼下妹妹快馬趕去北郊行宮,以妹妹在大王麵前的體麵,定是能救下小冉的。”
羋月卻是神情猶豫,她知曉秦王一直喜歡她,這番去求秦王,隻怕不妥,仍握著晏希音的手擔憂道:“姐姐,可是小冉在宮中……”
“魏夫人此番設局,在妹妹,而不在小冉。再說了,贏華公子據聞也是頗為欣賞妹妹,嬴華公子雖不能救下小冉。妹妹若去求他,贏華公子為魏夫人親子,保下小冉一日,定是無妨的。”晏希音輕拍羋月的手,又是一陣安撫。
羋月臉色悲傷,道:“可是,大王是姐姐夫婿,我不想向大王討要任何東西。”
話說到這份上,可就沒意思了,晏希音轉身,示意玳瑁打發走羋月。玳瑁隨即攔下羋月,一臉凶意:“你素來疼愛小冉,此番,若不想小冉受苦,便隻有你來受了。王後還要接見楚國使者,你且走吧。”
羋月無奈,隻得拿著出宮符向出宮的方向而去。
椒房殿中,楚國使者確是已經到來。
“楚國使臣陳軫,見過王後。”
晏希音看著史書上大名鼎鼎的有識之士,陳軫著青色服飾,氣質卓然,麵貌堅韌,有禮有節,心裏感慨這真的是難得的與心中偶像見麵的機會。她先是讓宮人給陳軫上茶,揮退所有人,而後麵露敬仰地站起身來,行了一禮,道:“父王在世時,便時常誇讚大夫遠見卓識,為楚國之棟樑。今大夫勸下王兄,免去楚國兵戈之禍,又定下伐齊大事,誠為我楚國之肱骨,羋姝替父王,替楚國百姓,謝過大夫!”
陳軫早在接到這位楚國嫡公主,秦國王後聯秦伐齊的信件時,就驚嘆於羋姝的聰慧,後見太後竟也親自勸大王不要計較商於之地,以圖攻齊之大利。羋姝更是派來了能言使者,當庭勸說楚王。陳軫當時就感嘆,楚國有這位公主,實乃楚國國祚之幸。今親眼得見羋姝,他心下更是感嘆,這位王後若是為男兒身,楚國百年可保無憂。
陳軫立時還了晏希音一個大禮,忙道:“王後謬讚,軫愧不敢當。王後此番為秦楚盟好,才是所為良多。大王,太後及楚國百姓,皆感激王後。”
晏希音對於心中偶像如此誇讚自己這個知曉歷史的人,莫名有些心虛,請陳軫上座以後,神情肅然地道:“楚秦雖已結盟,以圖伐齊。但齊國力強盛,楚國尚不及秦,更何謂齊。楚國在此聯盟中,居於弱勢,必不能貪圖非己所能得。王兄脾氣急躁,還望大夫與朝中各位,多多勸諫籌謀。”
陳軫心下更是感慨羋姝之聰慧,回道:“王後所言甚是。大王至今仍想在戰後,讓秦割讓商於之地。秦乃虎狼之國,又如何肯把咽下的肉吐出?”
“誠然如大夫所言。秦不僅有虎狼之心,更有併吞天下之意。我楚國必要變法圖強,未雨綢繆,強大己身,步步警惕秦國,萬不可因兩國結盟,便以為高枕無憂。”
“王後放心。臣為楚人,必肝腦塗地,為楚國竭心盡力。後宮多有不便,在下告辭了,還請王後,多多保重。”說罷,陳軫下拜,向晏希音行了一個大禮,轉身離去。
作者有話要說: 實在不理解原劇羋姝大鬧朝堂的理由,除了蠢,還有其他解釋嗎?
☆、第八章
過了兩日,晏希音晨起,慢條斯理吃著加了核桃,白果,龍眼等幹果熬製的粥時,便見旁邊侍奉的宮人和玳瑁,臉色猶豫,欲言又止。
已經知道劇情的晏希音勾起紅唇,一邊繼續用勺子舀了一勺粥,一邊開口問:“玳瑁,發生什麽事了,說。”她已經那樣收拾了羋月,卻不想秦王還是幫羋月解決了危機,看來秦王當真是喜愛羋月啊。
玳瑁猶豫了一會兒,咬了咬牙,回道:“方才,婢子看見,羋月乘著大王的攆轎回來。”
“大王的攆轎?”晏希音詫異道,“羋月即便去了承明殿,也不該是乘大王的攆轎回來啊。”
玳瑁當即跪了下來,神情自責:“啟稟王後,大王昨夜,臨幸了羋月。”
“臨幸了羋月?若是真的,那便好了。”晏希音就盼著羋月能夠背棄了自己與黃子歇的誓言,轉投秦王懷抱了。
玳瑁見王後仍是一副天真單純的樣子,急道:“王後,奴婢見羋月的性情和手段,實在讓奴婢替王後擔憂啊。自打進宮,羋月表麵上事事依附於王後,實際上她事事搶了王後的風頭。羋月絕非是甘於久居他人之下的女子。一旦有機會上位,她定會成為王後的勁敵。”
晏希音聽得玳瑁這番話,再次為之前原劇裏羋姝,再三為羋月出頭,真心當她為自己妹妹,而感到一陣無奈。身邊的奴婢都有這樣的見識,羋姝還一再縱容羋月,最後反而是被羋月關進了冷宮,一條白綾賜死的結局,實在是自己作的。晏希音把手中的碗放下,懇切道:“我知姑姑一心為我。隻是如今我身懷有孕,不能侍寢,羋月是我媵妾,能得大王寵愛,總比魏夫人一人獨大得好。”
此時,珍珠來報,羋月在外求見。
羋月進得室內,便彎下腰,給晏希音行了一禮:“姐姐。”
旁邊的玳瑁就要發作,被晏希音用眼神停住。
晏希音牽了牽嘴角,神情冷淡地說:“你如今今非昔比,大王的攆轎,我尚沒有那個福分坐的,你卻是宮中第一個。不必給我行禮了。你若在我麵前多禮,豈不是折煞我了?”
羋姝與羋月有約,羋月不會侍奉大王。羋月如今違背約定,按照羋姝的性子,必要給羋月不快的。反而若是一開始便接受了羋月侍寢的事實,羋月會感到不安。
果然,羋月垂下了眼,低聲解釋道:“姐姐不僅怪我,而且意氣用事。那日,我聽從姐姐的主意,去尋大王。我雖主動侍寢,但大王知道了我的苦楚,與我隻是同屋而眠,並非同塌。”
“你羋月一向足智多謀,與那張儀更是交從甚密。現秦楚兩國是戰是和,尚不可知。王後作為楚女,自身難保,還要為楚國擔憂。你身為楚國公主,不思故國,反倒替誆騙楚國的張儀說話,當時不是很能耐嗎?如今出了這麽一點事,想必你羋月,定是能自己過了這個坎。”
晏希音實在不耐煩跟這個明明是戰國時候公主,卻說著千年後宋朝歐陽修醉翁典故的白蓮花再糾纏下去,伸手攔了玳瑁繼續說下去,對羋月道:“玳瑁姑姑話也許說得過了,但眼下楚國前途未卜,我身為楚國嫡公主,實不能再與魏夫人交惡。魏夫人既然處心積慮地要陷害小冉,手中必握有實證。她已有秦王長子,在秦宮多年,根基深厚,就算我尚有宮權,也無力與她相爭”晏希音親手再扶起羋月,把宮人手中的出宮符放到羋月手中,“不過我倒是可以給妹妹指一條明路,整個秦國,唯一可以一句話便能救了小冉的,便是大王。眼下妹妹快馬趕去北郊行宮,以妹妹在大王麵前的體麵,定是能救下小冉的。”
羋月卻是神情猶豫,她知曉秦王一直喜歡她,這番去求秦王,隻怕不妥,仍握著晏希音的手擔憂道:“姐姐,可是小冉在宮中……”
“魏夫人此番設局,在妹妹,而不在小冉。再說了,贏華公子據聞也是頗為欣賞妹妹,嬴華公子雖不能救下小冉。妹妹若去求他,贏華公子為魏夫人親子,保下小冉一日,定是無妨的。”晏希音輕拍羋月的手,又是一陣安撫。
羋月臉色悲傷,道:“可是,大王是姐姐夫婿,我不想向大王討要任何東西。”
話說到這份上,可就沒意思了,晏希音轉身,示意玳瑁打發走羋月。玳瑁隨即攔下羋月,一臉凶意:“你素來疼愛小冉,此番,若不想小冉受苦,便隻有你來受了。王後還要接見楚國使者,你且走吧。”
羋月無奈,隻得拿著出宮符向出宮的方向而去。
椒房殿中,楚國使者確是已經到來。
“楚國使臣陳軫,見過王後。”
晏希音看著史書上大名鼎鼎的有識之士,陳軫著青色服飾,氣質卓然,麵貌堅韌,有禮有節,心裏感慨這真的是難得的與心中偶像見麵的機會。她先是讓宮人給陳軫上茶,揮退所有人,而後麵露敬仰地站起身來,行了一禮,道:“父王在世時,便時常誇讚大夫遠見卓識,為楚國之棟樑。今大夫勸下王兄,免去楚國兵戈之禍,又定下伐齊大事,誠為我楚國之肱骨,羋姝替父王,替楚國百姓,謝過大夫!”
陳軫早在接到這位楚國嫡公主,秦國王後聯秦伐齊的信件時,就驚嘆於羋姝的聰慧,後見太後竟也親自勸大王不要計較商於之地,以圖攻齊之大利。羋姝更是派來了能言使者,當庭勸說楚王。陳軫當時就感嘆,楚國有這位公主,實乃楚國國祚之幸。今親眼得見羋姝,他心下更是感嘆,這位王後若是為男兒身,楚國百年可保無憂。
陳軫立時還了晏希音一個大禮,忙道:“王後謬讚,軫愧不敢當。王後此番為秦楚盟好,才是所為良多。大王,太後及楚國百姓,皆感激王後。”
晏希音對於心中偶像如此誇讚自己這個知曉歷史的人,莫名有些心虛,請陳軫上座以後,神情肅然地道:“楚秦雖已結盟,以圖伐齊。但齊國力強盛,楚國尚不及秦,更何謂齊。楚國在此聯盟中,居於弱勢,必不能貪圖非己所能得。王兄脾氣急躁,還望大夫與朝中各位,多多勸諫籌謀。”
陳軫心下更是感慨羋姝之聰慧,回道:“王後所言甚是。大王至今仍想在戰後,讓秦割讓商於之地。秦乃虎狼之國,又如何肯把咽下的肉吐出?”
“誠然如大夫所言。秦不僅有虎狼之心,更有併吞天下之意。我楚國必要變法圖強,未雨綢繆,強大己身,步步警惕秦國,萬不可因兩國結盟,便以為高枕無憂。”
“王後放心。臣為楚人,必肝腦塗地,為楚國竭心盡力。後宮多有不便,在下告辭了,還請王後,多多保重。”說罷,陳軫下拜,向晏希音行了一個大禮,轉身離去。
作者有話要說: 實在不理解原劇羋姝大鬧朝堂的理由,除了蠢,還有其他解釋嗎?
☆、第八章
過了兩日,晏希音晨起,慢條斯理吃著加了核桃,白果,龍眼等幹果熬製的粥時,便見旁邊侍奉的宮人和玳瑁,臉色猶豫,欲言又止。
已經知道劇情的晏希音勾起紅唇,一邊繼續用勺子舀了一勺粥,一邊開口問:“玳瑁,發生什麽事了,說。”她已經那樣收拾了羋月,卻不想秦王還是幫羋月解決了危機,看來秦王當真是喜愛羋月啊。
玳瑁猶豫了一會兒,咬了咬牙,回道:“方才,婢子看見,羋月乘著大王的攆轎回來。”
“大王的攆轎?”晏希音詫異道,“羋月即便去了承明殿,也不該是乘大王的攆轎回來啊。”
玳瑁當即跪了下來,神情自責:“啟稟王後,大王昨夜,臨幸了羋月。”
“臨幸了羋月?若是真的,那便好了。”晏希音就盼著羋月能夠背棄了自己與黃子歇的誓言,轉投秦王懷抱了。
玳瑁見王後仍是一副天真單純的樣子,急道:“王後,奴婢見羋月的性情和手段,實在讓奴婢替王後擔憂啊。自打進宮,羋月表麵上事事依附於王後,實際上她事事搶了王後的風頭。羋月絕非是甘於久居他人之下的女子。一旦有機會上位,她定會成為王後的勁敵。”
晏希音聽得玳瑁這番話,再次為之前原劇裏羋姝,再三為羋月出頭,真心當她為自己妹妹,而感到一陣無奈。身邊的奴婢都有這樣的見識,羋姝還一再縱容羋月,最後反而是被羋月關進了冷宮,一條白綾賜死的結局,實在是自己作的。晏希音把手中的碗放下,懇切道:“我知姑姑一心為我。隻是如今我身懷有孕,不能侍寢,羋月是我媵妾,能得大王寵愛,總比魏夫人一人獨大得好。”
此時,珍珠來報,羋月在外求見。
羋月進得室內,便彎下腰,給晏希音行了一禮:“姐姐。”
旁邊的玳瑁就要發作,被晏希音用眼神停住。
晏希音牽了牽嘴角,神情冷淡地說:“你如今今非昔比,大王的攆轎,我尚沒有那個福分坐的,你卻是宮中第一個。不必給我行禮了。你若在我麵前多禮,豈不是折煞我了?”
羋姝與羋月有約,羋月不會侍奉大王。羋月如今違背約定,按照羋姝的性子,必要給羋月不快的。反而若是一開始便接受了羋月侍寢的事實,羋月會感到不安。
果然,羋月垂下了眼,低聲解釋道:“姐姐不僅怪我,而且意氣用事。那日,我聽從姐姐的主意,去尋大王。我雖主動侍寢,但大王知道了我的苦楚,與我隻是同屋而眠,並非同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