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扶著晏希音坐下後,看著桌上紅紅的一片,都是按照自己的口味來的辣味,更是心中熨帖。
二人氣氛正好,卻見旁邊伺候的羋月站了出來,先是給秦王行了一禮,雙目炯炯地說道:“拜見大王。羋月有要事向大王陳情。”
嬴駟剛剛還溫柔的臉色刷得就黑了,道:“你若知趣,快快給寡人退下。”
羋月卻是麵帶喜意,故作嬌嗔道:“大王還不知羋月來意,便要將羋月趕出殿去。”
嬴駟淡道:“你是來給人說情的。”
“羋月是來給大王賀喜的”羋月笑道,“自古明君思賢若渴,諸國逐鹿中原,得人才者得天下,張儀國士無雙,一人口舌抵過數名驍勇之將。朝中能有他這樣的人才,是大王之大幸,秦國之大幸。”
“張儀鼓舌搖唇,無法無天,擅自將我大秦六百裏土地贈予楚王,即使剮之,也解不了寡人心頭之恨!”
“大王若為六百裏煩惱,大可不必。大王可記得早前大王曾賞賜給張儀一塊封地,隻有六裏。張儀給它起了個地名,叫六百。張儀此次出使楚國,鼓舌搖唇,將這六百,說成了六百裏。誘惑楚王棄齊聯秦,立下不世功勳。大王看,這張儀,是該賞,還是該罰?”
嬴駟的神情似是不敢相信,道:“六裏?六百?哈哈哈哈哈哈……那楚王若是知道實情,隻怕是要發瘋啊。他一發瘋就會亂來,他一亂來,就會死得更慘。這張儀如此桀驁不馴,害得寡人差點割了他的舌頭,寡人定要罰他。”
羋月疑惑道:“那大王打算如何罰他?還要割了他的舌頭嗎?”
“大王是應該割了張儀的舌頭,卻是更應該砍了羋月的人頭!”晏希音厲聲打斷羋月的話,“齊自太公封國以來,疆域遼闊,勝於秦國;管仲輔佐齊桓公,勵精圖治,國富民強,盡東海之利,伯於天下,天子都要來向他祝賀,是幾百年來第一位霸主;齊國威王、當今齊王以來,廣納有識之士,選賢任能,發揚稷下學宮,國力居各國之冠。大王難道忘了,僅四年前,六國合縱攻秦,卻是因為齊國突然退兵,方解了函穀關之危?楚國雖為羋姝故土,楚國國力卻不及秦齊二國,王兄謀略更是遠不及大王及當今齊王。今楚國因張儀的六百裏,已然絕齊,以齊王氣量,定不會諒解楚國此番作為。張儀賣弄唇舌,以為糊弄了楚國,引楚國絕齊,楚國就算伐秦,齊便會放過如此好的機會,坐視秦國勝楚,強大己身?張儀賣弄唇舌,自以為立下不世之功勳,卻不知此乃一時之利,有礙千秋之功業。楚國自古被中原各國視為蠻夷之地,國力雖近年有所增強,卻奈何繼任者無能,並不能傲視中原各國。有齊國如此強敵窺視,楚國與秦國聯姻交好,更是再無退路,秦國不思聯楚伐齊,聯弱勝強,卻要消耗本已不如齊國的國力,去計較區區的六百裏土地,伐取弱勢的楚國。若秦楚交戰之際,齊國出兵伐秦,秦國當如何?函穀關以東諸國,俱是視秦國為虎狼之國,當年合縱割讓土地於秦,與秦已有了生死之仇,滔天之恨,齊國若是稍加煽動,再行合縱之事,秦國能以一國之力,勝諸國否?”
晏希音說完,徑直走到羋月跟前,下死力揮手狠狠扇了羋月一巴掌,羋月被猝不及防地扇倒在地,臉上立時出現五根紅色的指印,臉頰更是馬上腫了起來,卻隻聽晏希音恨道:“羋月,你身為楚國子民,見故國被張儀欺淩,不思故國,卻替張儀陳情,是為不忠;身為楚國公主,明知王兄會因張儀此事而被激怒,卻甚為高興,是為不義;身為大王妾室,知曉張儀此番作為桀驁不馴,故意不說出事實,如此不臣之舉,卻代為說情,是為對大王不誠;明知大王此時惹怒楚國,會招致滔天大禍,卻一意孤行,是為愚蠢之極!你這麽個不忠不義不誠的東西,有什麽臉麵再來做楚國的公主,大王的妾室!”
作者有話要說: 首先羋月看見故國即將有大禍,卻一臉高興地去向秦王邀功,這已經不是當了婊-子還想立牌坊,而是賣國求榮,不忠不義的貨色,這樣的人,秦惠文王一代英主,也動了真情,想羋月心甘情願地跟著他?
然後,關於商於六百裏地的觀點,純屬小魚作為業餘歷史愛好者的個人看法,一家之言,但是鑑於本文是偶寫的,大家就擔待啦^_^請看偶誠懇的雙眼o(∩_∩)o哈哈~
☆、第五章
羋月被晏希音一巴掌打得嘴角都有了血跡,眼淚刷得掉了下來,立時便跪了下來,大聲啼哭道:“姐姐,羋月隻是為了大王著想,不想大王跟有才之士賭氣,讓張子如此國士被冤枉啊!”
晏希音冷笑出聲,道:“張儀之前作為秦國丞相,國之肱骨,出使他國,竟然連完整向大王呈報出使詳情也不能,反而用上了賭氣二字?如此作為,可是一國丞相所為?置君臣之禮於何地?置臣子之責於何處?張子如此年歲,莫非連一個會認錯的三歲孩童,尚且不如?你一大王後宮中妾室,他國媵妾,竟妄圖結交朝臣,染指國事,你可知,死字如何寫?”
她轉過來,躬身拜下:“大王,妾是楚人,在秦楚之事上處境尷尬。但張儀如此作為,藐視王權,輕視大王,妾不可不說。王兄脾氣急躁,若識得張儀之計,定然會出兵伐秦,天下間,誰人能保證,齊不會趁機伐秦,漁翁得利?秦與楚征戰,定是會有所傷損國力,恐會有數年休息,則更不如齊。楚勢弱,並無大危。而若齊再動幹戈,秦國當如何自處,大王當如何自處?”
嬴駟久久靜默,方出言道:“依王後所言,秦當如何?”
“回稟大王,妾本不應幹預國事,隻此事涉及秦楚二國盟好,羋月又闖下大禍,妾身為秦國王後,楚國嫡公主,才不得不出言”晏希音流下兩行清淚,仰頭柔柔地看著嬴駟,“妾已為秦王婦,妾之性命,妾腹中孩子之性命將來,俱與秦國同生共死。秦在,妾方在。楚已絕齊,且無力討回六百裏之地,恐即將出兵於秦。強齊在側,秦宜先安撫楚國,莫要行張儀所言,反許共同伐齊之後,同分土地人口。在攻齊之後,楚國得齊之土地,秦再斟酌商於六百裏土地。如此,既可削弱齊國,又免了後顧之憂,方是上策。楚國國中陳軫大夫為有識之士,父王在時,經常誇讚於他。妾可書信於母後,求其為秦楚結盟伐秦說項,並請陳軫大夫一道,說服王兄。妾目光短淺,婦人之言,隻是一心為了妾之夫婿,為了妾腹中孩子之父親,為了秦之千秋功業,還請大王垂憐。”
嬴駟看著一身白色暗紋襦裙的晏希音,雖然跪著,頭卻直直抬著,腰背更是如同青鬆般絲毫沒有彎曲,姿態淩然不可輕視,隻一雙眼睛,透著依賴和情意,仿佛自己是她的所有。
羋月見秦王沉默,以為他已聽信了羋姝的話,立時膝行到秦王腳下,抱住他的腿,大聲哭道:“大王,羋月隻是為了抱住秦國的人才,一心為大王著想啊,並沒有妄圖幹預政事。至於楚國,羋月隻是見張子即將被行刑,心裏著急,才沒有想到楚國要有大禍,還請大王明鑑!羋月對秦國的心,可昭日月!”
二人氣氛正好,卻見旁邊伺候的羋月站了出來,先是給秦王行了一禮,雙目炯炯地說道:“拜見大王。羋月有要事向大王陳情。”
嬴駟剛剛還溫柔的臉色刷得就黑了,道:“你若知趣,快快給寡人退下。”
羋月卻是麵帶喜意,故作嬌嗔道:“大王還不知羋月來意,便要將羋月趕出殿去。”
嬴駟淡道:“你是來給人說情的。”
“羋月是來給大王賀喜的”羋月笑道,“自古明君思賢若渴,諸國逐鹿中原,得人才者得天下,張儀國士無雙,一人口舌抵過數名驍勇之將。朝中能有他這樣的人才,是大王之大幸,秦國之大幸。”
“張儀鼓舌搖唇,無法無天,擅自將我大秦六百裏土地贈予楚王,即使剮之,也解不了寡人心頭之恨!”
“大王若為六百裏煩惱,大可不必。大王可記得早前大王曾賞賜給張儀一塊封地,隻有六裏。張儀給它起了個地名,叫六百。張儀此次出使楚國,鼓舌搖唇,將這六百,說成了六百裏。誘惑楚王棄齊聯秦,立下不世功勳。大王看,這張儀,是該賞,還是該罰?”
嬴駟的神情似是不敢相信,道:“六裏?六百?哈哈哈哈哈哈……那楚王若是知道實情,隻怕是要發瘋啊。他一發瘋就會亂來,他一亂來,就會死得更慘。這張儀如此桀驁不馴,害得寡人差點割了他的舌頭,寡人定要罰他。”
羋月疑惑道:“那大王打算如何罰他?還要割了他的舌頭嗎?”
“大王是應該割了張儀的舌頭,卻是更應該砍了羋月的人頭!”晏希音厲聲打斷羋月的話,“齊自太公封國以來,疆域遼闊,勝於秦國;管仲輔佐齊桓公,勵精圖治,國富民強,盡東海之利,伯於天下,天子都要來向他祝賀,是幾百年來第一位霸主;齊國威王、當今齊王以來,廣納有識之士,選賢任能,發揚稷下學宮,國力居各國之冠。大王難道忘了,僅四年前,六國合縱攻秦,卻是因為齊國突然退兵,方解了函穀關之危?楚國雖為羋姝故土,楚國國力卻不及秦齊二國,王兄謀略更是遠不及大王及當今齊王。今楚國因張儀的六百裏,已然絕齊,以齊王氣量,定不會諒解楚國此番作為。張儀賣弄唇舌,以為糊弄了楚國,引楚國絕齊,楚國就算伐秦,齊便會放過如此好的機會,坐視秦國勝楚,強大己身?張儀賣弄唇舌,自以為立下不世之功勳,卻不知此乃一時之利,有礙千秋之功業。楚國自古被中原各國視為蠻夷之地,國力雖近年有所增強,卻奈何繼任者無能,並不能傲視中原各國。有齊國如此強敵窺視,楚國與秦國聯姻交好,更是再無退路,秦國不思聯楚伐齊,聯弱勝強,卻要消耗本已不如齊國的國力,去計較區區的六百裏土地,伐取弱勢的楚國。若秦楚交戰之際,齊國出兵伐秦,秦國當如何?函穀關以東諸國,俱是視秦國為虎狼之國,當年合縱割讓土地於秦,與秦已有了生死之仇,滔天之恨,齊國若是稍加煽動,再行合縱之事,秦國能以一國之力,勝諸國否?”
晏希音說完,徑直走到羋月跟前,下死力揮手狠狠扇了羋月一巴掌,羋月被猝不及防地扇倒在地,臉上立時出現五根紅色的指印,臉頰更是馬上腫了起來,卻隻聽晏希音恨道:“羋月,你身為楚國子民,見故國被張儀欺淩,不思故國,卻替張儀陳情,是為不忠;身為楚國公主,明知王兄會因張儀此事而被激怒,卻甚為高興,是為不義;身為大王妾室,知曉張儀此番作為桀驁不馴,故意不說出事實,如此不臣之舉,卻代為說情,是為對大王不誠;明知大王此時惹怒楚國,會招致滔天大禍,卻一意孤行,是為愚蠢之極!你這麽個不忠不義不誠的東西,有什麽臉麵再來做楚國的公主,大王的妾室!”
作者有話要說: 首先羋月看見故國即將有大禍,卻一臉高興地去向秦王邀功,這已經不是當了婊-子還想立牌坊,而是賣國求榮,不忠不義的貨色,這樣的人,秦惠文王一代英主,也動了真情,想羋月心甘情願地跟著他?
然後,關於商於六百裏地的觀點,純屬小魚作為業餘歷史愛好者的個人看法,一家之言,但是鑑於本文是偶寫的,大家就擔待啦^_^請看偶誠懇的雙眼o(∩_∩)o哈哈~
☆、第五章
羋月被晏希音一巴掌打得嘴角都有了血跡,眼淚刷得掉了下來,立時便跪了下來,大聲啼哭道:“姐姐,羋月隻是為了大王著想,不想大王跟有才之士賭氣,讓張子如此國士被冤枉啊!”
晏希音冷笑出聲,道:“張儀之前作為秦國丞相,國之肱骨,出使他國,竟然連完整向大王呈報出使詳情也不能,反而用上了賭氣二字?如此作為,可是一國丞相所為?置君臣之禮於何地?置臣子之責於何處?張子如此年歲,莫非連一個會認錯的三歲孩童,尚且不如?你一大王後宮中妾室,他國媵妾,竟妄圖結交朝臣,染指國事,你可知,死字如何寫?”
她轉過來,躬身拜下:“大王,妾是楚人,在秦楚之事上處境尷尬。但張儀如此作為,藐視王權,輕視大王,妾不可不說。王兄脾氣急躁,若識得張儀之計,定然會出兵伐秦,天下間,誰人能保證,齊不會趁機伐秦,漁翁得利?秦與楚征戰,定是會有所傷損國力,恐會有數年休息,則更不如齊。楚勢弱,並無大危。而若齊再動幹戈,秦國當如何自處,大王當如何自處?”
嬴駟久久靜默,方出言道:“依王後所言,秦當如何?”
“回稟大王,妾本不應幹預國事,隻此事涉及秦楚二國盟好,羋月又闖下大禍,妾身為秦國王後,楚國嫡公主,才不得不出言”晏希音流下兩行清淚,仰頭柔柔地看著嬴駟,“妾已為秦王婦,妾之性命,妾腹中孩子之性命將來,俱與秦國同生共死。秦在,妾方在。楚已絕齊,且無力討回六百裏之地,恐即將出兵於秦。強齊在側,秦宜先安撫楚國,莫要行張儀所言,反許共同伐齊之後,同分土地人口。在攻齊之後,楚國得齊之土地,秦再斟酌商於六百裏土地。如此,既可削弱齊國,又免了後顧之憂,方是上策。楚國國中陳軫大夫為有識之士,父王在時,經常誇讚於他。妾可書信於母後,求其為秦楚結盟伐秦說項,並請陳軫大夫一道,說服王兄。妾目光短淺,婦人之言,隻是一心為了妾之夫婿,為了妾腹中孩子之父親,為了秦之千秋功業,還請大王垂憐。”
嬴駟看著一身白色暗紋襦裙的晏希音,雖然跪著,頭卻直直抬著,腰背更是如同青鬆般絲毫沒有彎曲,姿態淩然不可輕視,隻一雙眼睛,透著依賴和情意,仿佛自己是她的所有。
羋月見秦王沉默,以為他已聽信了羋姝的話,立時膝行到秦王腳下,抱住他的腿,大聲哭道:“大王,羋月隻是為了抱住秦國的人才,一心為大王著想啊,並沒有妄圖幹預政事。至於楚國,羋月隻是見張子即將被行刑,心裏著急,才沒有想到楚國要有大禍,還請大王明鑑!羋月對秦國的心,可昭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