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默然無語,我就當他默認,然後求上天保佑,他長得好看些,畢竟清宛恐怕要日夜與他相對。低頭看去,見水中人已離木舟已不過幾尺,大限將至。
可咫尺卻終成天涯,他忽然在岸邊發號施令,命水中人遊回去。
我遙遙望見他摘下了麵具,有氣無力地扔進水裏。可距離太遠,我沒看清他的臉,隻看見他拂袖離去,心裏竟微微有些失落。我死裏逃生,卻不快樂。
一半靠小船自己漂,一半靠劃,過了許久才終於靠了岸。其實,若我們沒有劃,隻怕還能更早些上岸。清宛拾起浮在水麵上的麵具,戴在自己臉上,低聲吟道:“南山有烏,北山張羅,烏自高飛,羅當奈何!。”
“摘下來吧,它濕了,戴在臉上涼。”
她摘下麵具戴到我臉上,認真道:“你為什麽不能是個好人,非要這麽壞呢?”
“我不過是在維護一個誓言,哪裏壞了?”
“就是壞。”清宛望著我,確切來說,是望著我臉上的惡鬼麵具,望著另一個人。
“夜已經深了,你該回家了。”我說,然後摘下麵具。
持火把的人都去遠了,周圍一下子暗下來,靜下來。
☆、林中女妖
我醒過來,頭臉上的傷口在痛,如同被火焰灼燒一般。
琴聲早已停了,我聽見某個貓一般輕柔的步子踏著落葉的簌簌輕響在向我靠近,最後就在我耳邊。有縈繞著暗香的輕紗拂過我滿是血汙的臉,那仿佛是位妙齡女子的衣袖。然後那“女子”冰涼的指尖輕滑過我的臉,我臉上的血都隨著那手指的撫摸被凍得冰涼。
“公主”我輕聲喚道,安下心來,沒想到我沒有找到她,她卻找到了我。
“你受傷了。”一個溫柔的聲音浮在耳畔,令我心髒都停頓了一下,這不是壽昌公主的聲音,更不是林慮的。
我驚恐地睜開眼,看見一張極美的陌生臉孔映在月光下,清冷如雪,寒淡如梅花。
“你是誰?”我問。
“你似乎受傷了。”她答非所問。
“你為什麽在這裏?”我繼續問。
那美貌得不似活人的女子不說話了,隻是用一雙帶著悲憫的眼睛看著我。我受不了她的眼神,掙紮著站起來。我站起來,她還是不說話,隻是看著我,一絲笑意浮在唇邊。那笑容有些攝魂奪魄,讓我心生恐懼。再與她有過多的糾纏無疑是不明智的,也顧不得傷痛了,我疾步走開,隻想盡量遠離她。
“你受傷了,還迷路了,跟我來。”
在鄉間的老故事裏,遇到山精鬼魅逃走時最後不要回頭。可惜我忘了,聽見這聲音,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一眼就見她已抱了一把古琴在懷裏。
剛剛的琴聲和回憶電光火石般閃現在腦中。
“這張琴怎麽會在你那裏?”
她並沒有回答,已經轉身離去。我不得已,跌跌撞撞地跟了上去。
她一次都沒有回頭,但是在我快要跟不上時會停下來等,步子輕緩靈巧如貓,姿態閑雅。
走了許多時,行到一座燈火通明的精巧竹屋之前。她停下來,問我,“你累不累?”
“廢話!”我氣喘籲籲的答道。
她聽了就隨手將琴放在泥土地裏,然後把我扶進那光亮的屋子裏坐下。
我在屋裏,仍忍不住向外望去,放心不下那張琴。
“這琴呀,其實是不詳之物,你這般迷戀它的弦音又是為何呢?不如從此就將其丟棄了罷。”卻聽她微微笑道。
“這不是我的,它的主人昏迷不醒,我隻是代為保管。”
“可你才是這古琴真正的主人,它等你已經太久,還有附在琴上的怨念。”
她說這話時,打開早已擺在桌上的那些精美的小小瓷瓶。滿屋就縈繞著沁人心脾的藥香。瓶子裏清涼的藥膏被她輕輕塗到我臉上的傷口上。
“你是誰?”我再一次問。
“我不想說。”她說。
我也不好再問。
她為我上完藥後,慢慢將那些瓷瓶一一收拾好,然後與我相對坐了,久久的沉默。
“多謝姑娘,告辭。”最後是我還是先忍不住,開口了。
“可是你根本不認識路,又能去哪裏呢?”她說。
“我知道你急著去找那小公主,是他把她藏起來了。”她又說。
“他是誰?”
“他就是他。不過,你也不要見怪,如果不是他把她藏起來,她早已死了。”
“他在哪?”
“我也不知道,他躲著我,我們吵了架,因為你。”她抬起頭看我,眼裏有倔強的神氣,像是受了委屈,但須臾又消散了,一副大人不計小人過的臉色。
“外麵太冷了,你在這裏睡一晚,等天亮了再去找他們。咦,瞧你好頭好臉的,怎的這般無恥,盯著人家胸口?”
“你衣裳穿錯了,應當是前襟向左掩。”
“我可不是古越國的遺民,亦非死者,為何要披髮左衽?”她聽了嘻嘻笑著,又是一副大人不計小人過的傲倨模樣。
“難道是我這麽多年竟都穿錯了衣裳?”我疑惑道,低頭看自己衣襟,隻覺頭昏腦脹。
“既然你隻是無知,不是無恥,就留下來睡覺,外麵冷。”
“我可不敢,我怕明天一早起來,發現自己是睡在墳堆上。”我說,半開玩笑。
她聽了忍不住笑了,像孩子一樣,然後走到屋外,站在月光下,舒展自己的雙臂,在月光下轉了一圈,體態優美,衣裳飄搖舉。霓裳羽衣舞,我倚在門首,又這樣想到。
“你看,我在月光下有影子,我不是鬼魂。”她說,她在月光下笑得極美。
“可我還是要走,我急著找人。”
“這麽久了,你什麽都不知道,隻是急著找。”
“這話是什麽意思?”我問。
“先坐下,我給你說個故事。”
“最好不是太長的故事。”我坐下。
她開始講她的故事,她說:“許多年以前,有個和尚,還有一隻狐狸,他們在一種最狼狽的境遇裏相戀。這並沒有妨害到任何人,不過仍舊是一種罪。神佛其實真的慈悲,他們並無太多拆散戀侶的癖好,隻是需要確定秩序不被打亂,而日光之下的秩序是人和狐狸不能相愛,就像鯉魚和麻雀不能相愛一樣。於是令這隻狐狸同和尚做出抉擇,相忘於人間,或相守於地獄。”
“我猜他們必定選了後者,無論是人是狐,一但被情愫沖昏頭腦,難免會自以為是。”
“你隻猜對了一半,他們還選了前一個。”
“這是何意?難道還能先相守後相忘?”
“不錯,再纏綿的愛戀,也得有個期限,畢竟人和狐狸都會厭倦。再說,地獄裏又不太舒適,聽著一群餓鬼哭叫,連個回籠覺也難睡好。”
可咫尺卻終成天涯,他忽然在岸邊發號施令,命水中人遊回去。
我遙遙望見他摘下了麵具,有氣無力地扔進水裏。可距離太遠,我沒看清他的臉,隻看見他拂袖離去,心裏竟微微有些失落。我死裏逃生,卻不快樂。
一半靠小船自己漂,一半靠劃,過了許久才終於靠了岸。其實,若我們沒有劃,隻怕還能更早些上岸。清宛拾起浮在水麵上的麵具,戴在自己臉上,低聲吟道:“南山有烏,北山張羅,烏自高飛,羅當奈何!。”
“摘下來吧,它濕了,戴在臉上涼。”
她摘下麵具戴到我臉上,認真道:“你為什麽不能是個好人,非要這麽壞呢?”
“我不過是在維護一個誓言,哪裏壞了?”
“就是壞。”清宛望著我,確切來說,是望著我臉上的惡鬼麵具,望著另一個人。
“夜已經深了,你該回家了。”我說,然後摘下麵具。
持火把的人都去遠了,周圍一下子暗下來,靜下來。
☆、林中女妖
我醒過來,頭臉上的傷口在痛,如同被火焰灼燒一般。
琴聲早已停了,我聽見某個貓一般輕柔的步子踏著落葉的簌簌輕響在向我靠近,最後就在我耳邊。有縈繞著暗香的輕紗拂過我滿是血汙的臉,那仿佛是位妙齡女子的衣袖。然後那“女子”冰涼的指尖輕滑過我的臉,我臉上的血都隨著那手指的撫摸被凍得冰涼。
“公主”我輕聲喚道,安下心來,沒想到我沒有找到她,她卻找到了我。
“你受傷了。”一個溫柔的聲音浮在耳畔,令我心髒都停頓了一下,這不是壽昌公主的聲音,更不是林慮的。
我驚恐地睜開眼,看見一張極美的陌生臉孔映在月光下,清冷如雪,寒淡如梅花。
“你是誰?”我問。
“你似乎受傷了。”她答非所問。
“你為什麽在這裏?”我繼續問。
那美貌得不似活人的女子不說話了,隻是用一雙帶著悲憫的眼睛看著我。我受不了她的眼神,掙紮著站起來。我站起來,她還是不說話,隻是看著我,一絲笑意浮在唇邊。那笑容有些攝魂奪魄,讓我心生恐懼。再與她有過多的糾纏無疑是不明智的,也顧不得傷痛了,我疾步走開,隻想盡量遠離她。
“你受傷了,還迷路了,跟我來。”
在鄉間的老故事裏,遇到山精鬼魅逃走時最後不要回頭。可惜我忘了,聽見這聲音,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一眼就見她已抱了一把古琴在懷裏。
剛剛的琴聲和回憶電光火石般閃現在腦中。
“這張琴怎麽會在你那裏?”
她並沒有回答,已經轉身離去。我不得已,跌跌撞撞地跟了上去。
她一次都沒有回頭,但是在我快要跟不上時會停下來等,步子輕緩靈巧如貓,姿態閑雅。
走了許多時,行到一座燈火通明的精巧竹屋之前。她停下來,問我,“你累不累?”
“廢話!”我氣喘籲籲的答道。
她聽了就隨手將琴放在泥土地裏,然後把我扶進那光亮的屋子裏坐下。
我在屋裏,仍忍不住向外望去,放心不下那張琴。
“這琴呀,其實是不詳之物,你這般迷戀它的弦音又是為何呢?不如從此就將其丟棄了罷。”卻聽她微微笑道。
“這不是我的,它的主人昏迷不醒,我隻是代為保管。”
“可你才是這古琴真正的主人,它等你已經太久,還有附在琴上的怨念。”
她說這話時,打開早已擺在桌上的那些精美的小小瓷瓶。滿屋就縈繞著沁人心脾的藥香。瓶子裏清涼的藥膏被她輕輕塗到我臉上的傷口上。
“你是誰?”我再一次問。
“我不想說。”她說。
我也不好再問。
她為我上完藥後,慢慢將那些瓷瓶一一收拾好,然後與我相對坐了,久久的沉默。
“多謝姑娘,告辭。”最後是我還是先忍不住,開口了。
“可是你根本不認識路,又能去哪裏呢?”她說。
“我知道你急著去找那小公主,是他把她藏起來了。”她又說。
“他是誰?”
“他就是他。不過,你也不要見怪,如果不是他把她藏起來,她早已死了。”
“他在哪?”
“我也不知道,他躲著我,我們吵了架,因為你。”她抬起頭看我,眼裏有倔強的神氣,像是受了委屈,但須臾又消散了,一副大人不計小人過的臉色。
“外麵太冷了,你在這裏睡一晚,等天亮了再去找他們。咦,瞧你好頭好臉的,怎的這般無恥,盯著人家胸口?”
“你衣裳穿錯了,應當是前襟向左掩。”
“我可不是古越國的遺民,亦非死者,為何要披髮左衽?”她聽了嘻嘻笑著,又是一副大人不計小人過的傲倨模樣。
“難道是我這麽多年竟都穿錯了衣裳?”我疑惑道,低頭看自己衣襟,隻覺頭昏腦脹。
“既然你隻是無知,不是無恥,就留下來睡覺,外麵冷。”
“我可不敢,我怕明天一早起來,發現自己是睡在墳堆上。”我說,半開玩笑。
她聽了忍不住笑了,像孩子一樣,然後走到屋外,站在月光下,舒展自己的雙臂,在月光下轉了一圈,體態優美,衣裳飄搖舉。霓裳羽衣舞,我倚在門首,又這樣想到。
“你看,我在月光下有影子,我不是鬼魂。”她說,她在月光下笑得極美。
“可我還是要走,我急著找人。”
“這麽久了,你什麽都不知道,隻是急著找。”
“這話是什麽意思?”我問。
“先坐下,我給你說個故事。”
“最好不是太長的故事。”我坐下。
她開始講她的故事,她說:“許多年以前,有個和尚,還有一隻狐狸,他們在一種最狼狽的境遇裏相戀。這並沒有妨害到任何人,不過仍舊是一種罪。神佛其實真的慈悲,他們並無太多拆散戀侶的癖好,隻是需要確定秩序不被打亂,而日光之下的秩序是人和狐狸不能相愛,就像鯉魚和麻雀不能相愛一樣。於是令這隻狐狸同和尚做出抉擇,相忘於人間,或相守於地獄。”
“我猜他們必定選了後者,無論是人是狐,一但被情愫沖昏頭腦,難免會自以為是。”
“你隻猜對了一半,他們還選了前一個。”
“這是何意?難道還能先相守後相忘?”
“不錯,再纏綿的愛戀,也得有個期限,畢竟人和狐狸都會厭倦。再說,地獄裏又不太舒適,聽著一群餓鬼哭叫,連個回籠覺也難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