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外頭人可不管你好賴,混是一通傳得天花亂墜,有鼻子有眼兒的好似親眼看見賈家婆媳兩個打架似的。又有賈家下人嘴巴一向鬆快,是以人人都以為這是真的了,連帶著王家女兒名聲都有些不大好。史老太君也是又驚又怒,驚者乃是通靈寶玉無故遺失,有道是“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如今玉不見了,隻怕是禍事臨頭的先兆;怒者乃是二兒媳平日看著木訥謹慎,內裏膽子著實大到沒邊兒,竟連婆婆娘家的臉麵都不顧及絲毫,可見平日心裏也沒把自己當真。一氣之下硬是又將家下中饋奪來交予鳳姐之手,令王夫人婆媳兩個都回院子去閉門思過好生反省。
王夫人吃了這個委屈,回去就讓陪房周瑞家的往娘家去尋兄嫂為自己做主,此時陳夫人也正抱著兩個親生的姑娘哭呢。原來是王子騰在外頭代天子巡邊,這前頭的天子一走,如今現在的天子也不知樂不樂意還叫他做這個臉麵。總之上皇喪期自有詔書詔外放官員入京奔喪,可是旁人都有恩賞寬限路上日子,唯獨王大人沒有。先是日夜兼程不敢耽誤從北邊兒跑回來,待了沒三天又一竿子支著往大西邊去,不敢耽擱任期隻得繼續玩命的跑。這下好,等到了地方交了文書人也倒了,身邊隨扈急往家捎來的信中說是日夜憂思身子竟不大妥當,隻求主母早作準備。
到了這個份兒上王家還如何理會得一個嫁出去都三十來年快四十年的老姑奶奶吃的那點子委屈?隻哼哈兩聲將周瑞家的打發出去,王夫人得了消息沒奈何隻得又去求妹妹薛太太居中協調說合一下。薛太太見是見了周瑞家的,聽她說完這裏麵彎彎道道,先是大哭一場兄長,緊接著叫兒媳婦勸著收回眼淚心下暗道:我怎麽與你們協調說合,婆媳之間的事,哪裏還要個外人說合,無非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罷了。將來你們處得好了還好,看如今這架勢恐怕往好了處要難,誰去說合誰倒黴。當下又緊著拿手捂了眼睛繼續嚎,嚎著嚎著兩眼一翻隻管咕咚一聲兒往後一倒任誰喊也閉眼不理了。
此時絮縈已出了月子,她與岫煙都是聰明伶俐的,見婆婆眼皮子底下眼珠兒還四下亂滾呢,忙抱著薛太太頭麵掩住一麵哭一麵叫著外頭要急著喊大夫來。周瑞家的一看這姨太太因著娘家之事也昏了,不敢留著等薛大爺回來踹她窩心腳,趕緊點頭哈腰辭了出去與王夫人復命。
王夫人得了妹妹也昏倒了的消息,這才方知大勢已去坐了蠟了。親姑娘早年被家裏送入宮廷,如今上皇已成了先帝,皇城裏頭終於換了主子,隻怕頭一件事兒就是清理後宮將老爹留的大小老婆們尋個地方關進去。元春承了寵卻又無子,恐將馬上就要叫送入寺院修行,人一進了庵堂,活著死了又有甚麽區別,此為頭一個令她灰心喪氣之處。再有娘家兄長已是大凶之兆臨頭,怕也逃不過這一年的劫數,娘家一旦傾頹,她這齣嫁女又該如何自處。三則次子終是文不成武不就,眼下又無子嗣,兩個兒媳又都不貼心——大的那個好歹還養了個孫兒在,可也無甚與她親近之意,至於小的那個兒媳,就更別提了。思及此處,王夫人真真是悲痛欲絕,憂思難斷。又心疼姑娘,又擔心兒子,復又有著一股對史老太君的厭惡以及對丈夫賈政的怨恨,這日子簡直就是沒法過了!
作者有話要說: 到這裏基本上就到了前八十回的尾聲,後頭就全憑腦洞了哈,我最後考慮了一下,決定參考高鶚的續本和那本大家都覺得不靠譜的續本,不過越來越多的就是腦洞了~
第92章
上回說到賈家的王夫人覺著日子沒法過, 殊不知賈家還有一人如今更是度日如年,你道是誰?原來竟是那賈璉在賈府家孝時偷娶的二房尤氏。當初鳳姐知道鏈二竟敢在外頭養了個外室幾乎叫活活氣死, 幾乎想撕破臉上門當場打死這對野鴛鴦。後來還是看在兒子的份兒上硬將這股噁心勁兒壓下去, 喊婆子去了一股腦將尤二姐帶進賈府, 又預備了個靠近外院兒的偏僻院落專門安置她。
這尤二姐進了賈府後人人好奇,皆想見見這位敢在老虎嘴裏拔牙的厲害人物兒。豈知看來看去發現這尤二姐內裏竟是個軟麵糊塗沒主意的, 少不得越發輕視,又有老祖宗史老太君一口啐她是個“天生的賤骨頭”, 皆紛紛卯起來糟踐。或不是送來的衣裳料子都是舊的碎的,或不是送來的吃食都是剩的涼的。尤二姐不是沒說過, 隻她一說,不提身邊伺候的, 光那廚房送飯的婆子就敢翻翻眼睛歪個嘴道:“好叫姨娘知道, 咱們不過‘梅香拜把子’, 都是奴才罷咧, 有主子賞賜的菜給您送來就不錯了,還想怎地?”
尤二姐就與她分辯:“我乃是明媒正娶拜了堂的!”送飯婆子就笑出一排黃牙吐了口濃痰在她腳旁:“呸!還明媒, 哪家的媒人?三書吶?六禮吶?信物吶?嫁妝吶?樣樣都無還敢說明媒正娶!您拜得哪門子堂!連茶都未給正房太太敬過,喊您一聲姨娘都是抬舉您!”尤二姐仍是不信, 待賈璉回來拉著他便問, 初時賈璉還衝冠一怒為紅顏去抓了那欺侮人的婆子打,後來就叫賈母拎到麵前罵了一頓:“還敢說娶!你知不知道彼時東府的敬大爺仙去才幾天?要不要腦袋並前程了?往後闔家上下隻許說是外麵買了個通房,再不行漏出一個‘娶’字,或不是留你一條小命兒!”
王夫人吃了這個委屈,回去就讓陪房周瑞家的往娘家去尋兄嫂為自己做主,此時陳夫人也正抱著兩個親生的姑娘哭呢。原來是王子騰在外頭代天子巡邊,這前頭的天子一走,如今現在的天子也不知樂不樂意還叫他做這個臉麵。總之上皇喪期自有詔書詔外放官員入京奔喪,可是旁人都有恩賞寬限路上日子,唯獨王大人沒有。先是日夜兼程不敢耽誤從北邊兒跑回來,待了沒三天又一竿子支著往大西邊去,不敢耽擱任期隻得繼續玩命的跑。這下好,等到了地方交了文書人也倒了,身邊隨扈急往家捎來的信中說是日夜憂思身子竟不大妥當,隻求主母早作準備。
到了這個份兒上王家還如何理會得一個嫁出去都三十來年快四十年的老姑奶奶吃的那點子委屈?隻哼哈兩聲將周瑞家的打發出去,王夫人得了消息沒奈何隻得又去求妹妹薛太太居中協調說合一下。薛太太見是見了周瑞家的,聽她說完這裏麵彎彎道道,先是大哭一場兄長,緊接著叫兒媳婦勸著收回眼淚心下暗道:我怎麽與你們協調說合,婆媳之間的事,哪裏還要個外人說合,無非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罷了。將來你們處得好了還好,看如今這架勢恐怕往好了處要難,誰去說合誰倒黴。當下又緊著拿手捂了眼睛繼續嚎,嚎著嚎著兩眼一翻隻管咕咚一聲兒往後一倒任誰喊也閉眼不理了。
此時絮縈已出了月子,她與岫煙都是聰明伶俐的,見婆婆眼皮子底下眼珠兒還四下亂滾呢,忙抱著薛太太頭麵掩住一麵哭一麵叫著外頭要急著喊大夫來。周瑞家的一看這姨太太因著娘家之事也昏了,不敢留著等薛大爺回來踹她窩心腳,趕緊點頭哈腰辭了出去與王夫人復命。
王夫人得了妹妹也昏倒了的消息,這才方知大勢已去坐了蠟了。親姑娘早年被家裏送入宮廷,如今上皇已成了先帝,皇城裏頭終於換了主子,隻怕頭一件事兒就是清理後宮將老爹留的大小老婆們尋個地方關進去。元春承了寵卻又無子,恐將馬上就要叫送入寺院修行,人一進了庵堂,活著死了又有甚麽區別,此為頭一個令她灰心喪氣之處。再有娘家兄長已是大凶之兆臨頭,怕也逃不過這一年的劫數,娘家一旦傾頹,她這齣嫁女又該如何自處。三則次子終是文不成武不就,眼下又無子嗣,兩個兒媳又都不貼心——大的那個好歹還養了個孫兒在,可也無甚與她親近之意,至於小的那個兒媳,就更別提了。思及此處,王夫人真真是悲痛欲絕,憂思難斷。又心疼姑娘,又擔心兒子,復又有著一股對史老太君的厭惡以及對丈夫賈政的怨恨,這日子簡直就是沒法過了!
作者有話要說: 到這裏基本上就到了前八十回的尾聲,後頭就全憑腦洞了哈,我最後考慮了一下,決定參考高鶚的續本和那本大家都覺得不靠譜的續本,不過越來越多的就是腦洞了~
第92章
上回說到賈家的王夫人覺著日子沒法過, 殊不知賈家還有一人如今更是度日如年,你道是誰?原來竟是那賈璉在賈府家孝時偷娶的二房尤氏。當初鳳姐知道鏈二竟敢在外頭養了個外室幾乎叫活活氣死, 幾乎想撕破臉上門當場打死這對野鴛鴦。後來還是看在兒子的份兒上硬將這股噁心勁兒壓下去, 喊婆子去了一股腦將尤二姐帶進賈府, 又預備了個靠近外院兒的偏僻院落專門安置她。
這尤二姐進了賈府後人人好奇,皆想見見這位敢在老虎嘴裏拔牙的厲害人物兒。豈知看來看去發現這尤二姐內裏竟是個軟麵糊塗沒主意的, 少不得越發輕視,又有老祖宗史老太君一口啐她是個“天生的賤骨頭”, 皆紛紛卯起來糟踐。或不是送來的衣裳料子都是舊的碎的,或不是送來的吃食都是剩的涼的。尤二姐不是沒說過, 隻她一說,不提身邊伺候的, 光那廚房送飯的婆子就敢翻翻眼睛歪個嘴道:“好叫姨娘知道, 咱們不過‘梅香拜把子’, 都是奴才罷咧, 有主子賞賜的菜給您送來就不錯了,還想怎地?”
尤二姐就與她分辯:“我乃是明媒正娶拜了堂的!”送飯婆子就笑出一排黃牙吐了口濃痰在她腳旁:“呸!還明媒, 哪家的媒人?三書吶?六禮吶?信物吶?嫁妝吶?樣樣都無還敢說明媒正娶!您拜得哪門子堂!連茶都未給正房太太敬過,喊您一聲姨娘都是抬舉您!”尤二姐仍是不信, 待賈璉回來拉著他便問, 初時賈璉還衝冠一怒為紅顏去抓了那欺侮人的婆子打,後來就叫賈母拎到麵前罵了一頓:“還敢說娶!你知不知道彼時東府的敬大爺仙去才幾天?要不要腦袋並前程了?往後闔家上下隻許說是外麵買了個通房,再不行漏出一個‘娶’字,或不是留你一條小命兒!”